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届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届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第1页
    2019届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第2页
    2019届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届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2019届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1.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B. 肿瘤细胞释放“微泡”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C. “癌症蛋白”作为催化剂催化了新生血管的形成D. 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可能是为了更好地为癌细胞提供营养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该蛋白作为信号分子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并且该信号分子存在于“气泡”,属于分泌蛋白的一种,核糖体为该蛋白的合成场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该蛋白进行加工和运输,线粒体在全过程中供能。【详解】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因此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A正确;肿瘤细胞释放“微泡”的过程涉及到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并不是起催化作用,C错误;癌细胞代谢异常旺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可能是为了更好地为癌细胞提供营养物质,D正确。 2.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配对。在含有5-Bu、A、C、C、T五种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突变体大肠杆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突变体大肠杆菌体内可能发生了多个基因的突变B. 很多位点发生T-A到C-G的替换后,DNA分子中氢健数目减少C. 该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D. 在此培养基上至少繁殖3代,才能实现DNA分子某位点基对从T-A到C-G的替换【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5-溴尿嘧啶(5-Bu)是碱基类似物,DNA复制时,5-Bu可与A互补配对,代替T作为原料;5-Bu也可与G互补配对,代替C作为原料。【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5-Bu)既能与碱基A配对,又可以与碱基G配,使得碱基对发生改变,则突变体大肠杆菌体内可能发生了多个基因的突变,A正确;A-T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则很多位点发生T-AC-G的替换后,DNA分子中氢健数目增加,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NA复制时,5-Bu可与A互补配对,也可与G互补配对,则该培养基中大肠杆菌的基因突变频率明显提高,C正确;5-溴尿嘧啶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和C配对,T-A对复制一次时有A-5-溴尿嘧啶,复制第二次时有5-溴尿嘧啶-C,复制第三次时出现C-G,所以需要经过3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G-C的替换,D正确。 3.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原因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侵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内的基因表达情况与正常细胞不完全相同,这是其表现异常的根本原因B. 白血病患者可能伴随贫血、易感染等症状C. 克隆性白血病细胞侵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可能是因为其表面糖蛋白减少,易扩散转移D. 异体移植骨髓易凋亡,与器官受体的细胞免疫过程密切相关【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白血病也就是血癌,所以白血病细胞也就是癌细胞。癌细胞相对于正常细胞,癌细胞可以无限增殖;细胞形态发生变化;抑制现象丧失;由于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所以癌细胞的粘着性降低;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更容易被凝集素所凝集。【详解】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表现异常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A错误;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侵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因此白血病患者可能伴随贫血、易感染等症状,B正确;克隆性白血病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了,容易扩散和转移,所以其能够侵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C正确;异体移植骨髓易凋亡,与器官受体的细胞免疫过程密切相关,D正确。 4.下列有关核酸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为促使甲基绿-吡罗红更好地对细胞中DNA和RNA染色,需要预先用酒精处理细胞B. DNA和RNA均可以作为生物的遗传物质,某些RNA还可以催化有关代谢反应C. A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的产物可能参与转录过程D. 细胞核内核酸分子的嘌呤与嘧啶碱基数目不一定相等【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是对核酸的分类、功能、分布和组成单位等的考查,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核酸分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脱氧核糖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核酸的功能是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详解】为促使甲基绿-吡罗红更好地对细胞中的DAN和RNA染色,需要预先用盐酸处理细胞,A错误;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某些具有催化作用的酶的化学本质是RNA,B正确;A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的产物可以作为转录形成RNA的原料,C正确;细胞核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碱基数目相等,而R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碱基数目不一定相等,D正确。 5.科研人员将铁皮石斛的带芽茎段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原球茎,并探究6-BA与2,4-D诱导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0.5mg·L-16-BA与0.8mg·L-12,4-D是促进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B. 实验结果表明2,4-D对原球茎增殖作用具有两重性C. 实验结果表明6-BA和2,4-D协同使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D. 6-BA和2,4-D对原球茎的增殖起调节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究6-BA浓度和2,4-D浓度,因变量是原球茎增殖数。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当两种溶液的浓度都为0时,原球茎增殖数最少;当6-BA浓度为0.5mg/L、2,4-D浓度为0.8 mg/L时,原球茎增殖数最多。【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当6-BA浓度为0.5mg/L、2,4-D浓度为0.8 mg/L时,原球茎增殖数最多,但是不能证明此组合为促进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A错误;与2,4-D浓度都为0的对照组相比,其他浓度的2,4-D都表现为促进作用,因此不能说明2,4-D对原球茎增殖作用具有两重性,B错误;由于缺乏两种溶液单独使用的对照组,因此无法比较6-BA和2,4-D协同使用的效果与单独使用的效果的关系,C错误;据图分析可知,不同浓度的6-BA和2,4-D组合,原球茎的增殖数不同,说明6-BA和2,4-D对原球茎的增殖起调节作用,D正确。 6.果蝇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红眼雌蝇与红眼雄蝇单对交配,子代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为3: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可以确定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B. 可以确定亲本中红眼雌蝇和红眼雄蝇均为杂合子C. 若子代红眼果蝇的雌、雄比为2:1,则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D. 若子代红眼果蝇的雌、雄比为1:2,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假设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雌蝇与红眼雄蝇单对交配,后代出现了白眼,说明红眼对白眼是显性性状;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控制眼色的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若在常染色体上,亲本都是杂合子Aa;若在X染色体上,则亲本为XAXa、XAY;若在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则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a或XAXa、XaYA【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控制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亲本雄果蝇(XAY)不是杂合子,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子代红眼果蝇的雌、雄比为2:1,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或者X、Y染色体的同源区,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子代红眼果蝇的雌、雄比为1:2,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D正确。 7.当CO2浓度增到一定程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升高,这时的外界CO2浓度为CO2饱和点。研究人员对处于生长期的A、B两种绿色植物进行实验探究,下图表示植物A与植物B的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 。在适宜温度下,当外界CO2浓度等于植物A的CO2饱和点时,限制植物A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2)超过CO2饱和点时再增加CO2浓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甚至受到抑制。从酶和暗反应这两个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3)在其他条件适宜情况下,若将植物B培养在缺镁的环境中,则a点将向___________移动。如果将植物A、B种植在同一个密封无色并给予适宜光照的玻璃容器中,则 ____________ (填“植物A”或“植物B"”)先死亡。【答案】    (1). CO2浓度和植物种类    (2). 光照强度    (3). CO2浓度升高,使 pH 降低,导致参与反应酶活性降低   C5再生速率慢,没有足够的 C5用于 CO2的固定    (4). 右    (5). 植物 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实验的自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植物的种类,因变量是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a点表示植物B的二氧化碳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b点代表植物A的二氧化碳饱和点,此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由图可见植物A的二氧化碳补偿点和饱和点都先于植物B达到,说明植物A比植物B更能利用较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实验的自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和植物的种类;在适宜温度下,当外界CO2浓度等于植物A的CO2饱和点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说明此时限制植物A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不再是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而是光照强度。(2)根据题意分析,二氧化碳浓度超过饱和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甚至受到抑制,是因为二氧化碳是暗反应的原料,当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会使pH降低,导致参与暗反应的酶的活性降低;同时五碳化合物再生速率慢,没有足够的五碳化合物用于二氧化碳的固定。(3)若将植物B培养在缺镁的环境中,则叶绿素合成不足导致光合速率降低,而呼吸速率基本不变,因此a点将右移;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植物A比植物B更能利用较低浓度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若将植物A、B种植在同一个密封无色并给予适宜光照的玻璃容器中,植物B先死亡。【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找出图中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明确图中因变量代表的是净光合速率,并分析ab两点的含义及其可以进行的代谢的大小关系。 8.某种免疫细胞依赖其产生的整合素(p7)而进入肠道,进入肠道后能抑制肠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样肽(GLP-l).GLP-1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1)肠细胞膜表面的____能接受免疫细胞传递的信息。胰岛素能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若小肠内该免疫细胞数量减少,组织细胞内糖的氧化速率将会 ___ (“加快”、“降低”或“不变”)。(2)以小鼠为材料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定向让某个基因失活)对上述免疫细胞进行探究。①分别敲除T细胞和____ 细胞中_______合成基因的小鼠作为甲、乙实验组,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丙组)。②三组小鼠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测定各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 若____,该免疫细胞是T细胞。【答案】    (1). 受体(糖蛋白)    (2).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3). 加快    (4). B    (5). β7    (6). 甲组数值偏低,乙和丙组接近【解析】【分析】细胞接受信号分子都是细胞使受体,有的受体在细胞膜上,有的在细胞内如核膜上。胰岛素通过识别并与组织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结合,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进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详解】(1)根据信息分子给细胞传递信息依靠细胞上的受体,所以肠细胞依靠其膜表面的受体接受免疫细胞传递的信息。胰岛素通过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结合题意分析,若小肠内该免疫细胞数量减少,产生的整合素(p7)减少,对肠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样肽(GLP-l)的抑制减弱,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增多,组织细胞内糖的氧化速率将会加快。(2)根据题意,为了探究小鼠免疫细胞(T细胞和B细胞)是否分泌β7,并最终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而无法降血糖,所以需要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分别将T细胞和B细胞内的β7基因敲除的小鼠作为实验组,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实验,再让三组小鼠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测定各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 若甲组(敲除T细胞内β7基因)数值偏低,乙和丙组接近,该免疫细胞是T细胞;若乙组(敲除B细胞内β7基因)数值偏低,甲和丙组接近,该免疫细胞是B细胞;若三组小鼠的血糖均接近,则该免疫细胞既不是T细胞,也不是B细胞。【点睛】关键:分析解答实验题首先应抓住实验目的,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其次结合已知信息拟定实验思路,完善实验过程;最后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9.图1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单位:J/cm2·a),图2是该生态系统人工放养某种鱼后相关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群落内部的能量主要以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其中A代表___________。(2)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植食物性动物从图1中的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___________J/cm2a。(3)由于某种因素,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能力,该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4)图2中,AB段的种群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__;C点后,该种群死亡率明显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有机物    (2). 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3).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4). 14    (5). (一定的)自我调节    (6). 营养结构简单    (7). 增长型    (8). 资源和空间有限(或天敌增多等)【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2、生态系统中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通过营养关系,传递能量.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和能量的散失以及未利用。能量传递效率=下一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上一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100%。【详解】(1)该生态系统通过生产者将太阳能固定储存在有机物中,群落内部的能量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散失和未被利用,其中A代表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的能量。(2)由于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传到较高的营养级时,能量可能不够。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植食物性动物从图1中的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0.5+4+9+(0.05+2.1+5.1+0.25-5)-2=14J/cm2a。(3)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高。(4)图2中,AB段的种群出生率远远大于死亡率,增长率越来越大,年龄组成类型为增长型;C点后,可能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或天敌增多等),该种群死亡率明显增加。【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0.果蝇体色黄色(A)对黑色(a)为显性,翅型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研究发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出现了5:3:3:1的特殊性状分离比。(1)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控制体色的基因Aa最可能位于________;控制翅型的基因遗传时遵循 _________定律。(2)同学们分析F2出现的分离比,提出了两种假说:假说一:F2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假说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利用以上子代的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以验证上述假说二。(写出简单的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期结果)_____。【答案】    (1). 常染色体    (2). 基因分离    (3). AaBB和AABb    (4). 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5). 用F1与F2中的黑色残翅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若子代出现黄色残翅:黑色长翅:黑色残翅=1:1:1,则假说二成立【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得到F1,F1全为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按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性状分离比应为9:3:3:1,而实际上的性状分离比为5:3:3:1,说明双显性个体(A_B_)中有4份出现了致死现象。【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一代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5:3:3:1,是9:3:3:1的变形,其中出现了致死现象,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且两对基因都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2)假说一:根据题意分析,表现双显性的基因型理论上应为4种,即:AaBb4/9、AABb2/9、AaBB2/9、AABB1/9,F2中出现了5:3:3:1性状分离比,其中双显性表现型少了4/9,且有两种基因型个体死亡,则说明至死的基因型是AaBB 和 AABb 。假说二:雄配子或雌配子有一方中AB基因型配子致死或无受精能力,则双显性个体会减少4/9,F2中也会出现5:3:3:1性状分离比。(3)如需验证假说二是的正确的,必须进行测交,即用F1(AaBb)与F2中黑色残翅(aabb)个体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按假说二推论,若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不育,则测交后则只出现三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后代性状分离比,明确53319331的变形,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该性状分离比出现的原因。 11.苯酚具有很强的毒性,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选育苯酚分解菌用于降解工业废水中的苯酚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1)从富含苯酚的土壤中分离苯酚分解菌时,培养基应以为_________唯一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苯酚分解菌为多种细菌,若在分离苯酚分解菌的同时对其计数,可用 _________法将菌液接种在培养基上。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_________结合显微镜下的菌体观察完成对苯酚分解菌的菌种鉴定。(3)研究表明分解苯酚的关键酶苯酚羟化酶,它在细菌细胞内的 ________上合成,属于___________填“胞内酶”或“胞外酶”)。(4)苯酚分解菌的固定化常用包埋法。若用海藻酸钠溶液固定苯酚分解菌时,形成的胶粒球度不良出现拖尾,可能的原因是______。与直接使用苯酚分解菌相比,使用固定化苯酚分解菌________的优点【答案】    (1). 苯酚    (2). 只有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才可以在这种选择培养基上存活    (3). 稀释涂布平板    (4). 菌落特征    (5). 核糖体    (6). 胞内酶    (7). 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苯酚分解菌混合液)    (8). 浓度过高能重复利用,降低成本【解析】【分析】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1)由于只有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才可以在只含苯酚一种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所以从富含苯酚的土壤中分离苯酚分解菌时,培养基应以苯酚唯一碳源。2)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后者可以用于菌种的计数;不同微生物的菌落特征不同,可以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结合显微镜下的菌体观察完成对苯酚分解菌的菌种鉴定。3)苯酚分解菌能够分解苯酚是因为其含有苯酚羟化酶,该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属于胞内酶;其本质是蛋白质,因此是在核糖体合成的。4)利用包埋法固定苯酚分解菌时,若海藻酸钠的浓度过高,会导致凝胶珠不成形出现拖尾现象;与直接使用苯酚分解菌相比,使用固定化苯酚分解菌具有能重复利用,降低成本等优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微生物培养、分离与计数以及固定化细胞技术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判断其培养基的成分要求,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