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届广东省普宁市第二中学等七校联合体高三冲刺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2019届广东省普宁市第二中学等七校联合体高三冲刺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描述的化合物中元素组成一定相同的是A. 纤维素酶催化的底物,脂肪酶催化的底物B.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C. 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物质,HIV的遗传物质D. 具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具调节功能的有机物【答案】A【解析】【分析】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磷脂、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等。【详解】纤维素酶催化的底物是纤维素,脂肪酶催化的底物脂肪,纤维素和脂肪的组成元素都是C、H、O,A正确;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等;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组成元素是C、H、O、N、P,B错误;红细胞内运输氧气的物质是血红蛋白,组成元素有C、H、O、N、Fe;HIV的遗传物质是RNA,组成元素是C、H、O、N、P,C错误;具催化功能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或RNA,具调节功能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脂质等,两者的组成元素不一定相同,D错误。 2.最新《自然》载文:科研人员从一种溶杆菌属的细菌中提取一种新型抗生素(Ljrsocin E),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突变或基因重组B. 按现代进化理论解释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耐药性变异定向积累的结果C.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D. 施用新型抗生素(Ljrsocin 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灭绝【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查对变异的实质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明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研究层次的不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其可遗传变异不会来自基因重组,A项错误;现代进化理论在分子水平上解释生物的进化,按现代进化理论解释,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B项错误;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C项正确;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中存在着抗新型抗生素的个体差异,施用新型抗生素(Ljrsocin E)不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灭绝,D项错误。【点睛】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研究层次认识不清。现代进化理论在分子水平上解释生物的进化,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在个体水平生解释生物的进化。B选项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未能解释变异的本质和自然选择如何起作用。 3. 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向光生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 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 在花期喷洒高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D.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由于单侧光照射,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项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为主动运输,所需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因此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项正确;在花期喷洒高浓度的2,4-D可促进落花落果,C项错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4.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叙述,错误的是A. 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与被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B. 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的不同位置能有效减小种间竞争C. 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里昆虫的物种数目D. 环境容纳量受自然条件限制,会因环境的破坏而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反馈调节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都存在,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能体现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植物的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分层,影响动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因素主要是食物和栖息空间,而食物和栖息空间是由植物提供的。黑光灯发出紫外光诱捕具有趋光性的昆虫,因为这些昆虫对紫外光敏感,没有这种特性的昆虫不能被捕获。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若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时,K值会上升。【详解】A. 被捕食者的数量增加会导致捕食者的数量增加,而捕食者数量的增加会导致被捕食者数量的减少,可见两者之间的数量变化存在负反馈调节,A正确;B. 森林中同一位置的食物有限,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会因争夺食物发生种间竞争,因此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的不同位置能有效减小种间竞争,B正确;C. 黑光灯只能用于调查农田里趋光性的昆虫,没有趋光性的昆虫不能捕获,因此不能用于探究该农田里昆虫的物种数目,C错误;D. 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D正确。 5.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盐酸能够使染色质中的蛋白质与DNA分离B.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C. 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D.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教材基本实验,考查对相关实验的实验原理和试剂作用的理解。可在理解、熟记相关实验原理和试剂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分析。【详解】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盐酸能够增加膜透性,同时可以使染色质中的蛋白质与DNA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的结合,A项正确;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4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因而可以分离开,B项正确;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C项错误;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可以破坏细胞壁中的果胶成分,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D项正确。 6.人类的ABO血型是由基因IA、IB、i (三者之间互为等位基因)控制, 含基因IA不含基因 IB的个体为A型血,含基因IB不含基因IA的个体为B型血,基因IA和IB都有的个体为AB型血,基因IA和IB都没有的个体为O型血。下列关于ABO血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类的ABO血型共有5种基因型 B. 父母都是AB型血,子女也应为AB型血C. 基因IA、IB和i间均没有显隐性关系 D. 父母都是O型血,子女也应为O型血【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离定律,考查分离定律的应用。IA、IB、i 三者之间互为等位基因,它们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根据题意可写出各种血型的基因型,根据分离定律和亲代的血型可预测子代的基因型和血型。【详解】人类的ABO血型共有IAIA、IAIB、IAi、IBIB、IBi、ii6种基因型,A项错误;父母都是AB型血,基因型为IAIB,子女的基因型可以是IAIA、IBIB、IAIB,血型可以是A型、B型或AB型,B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基因IA和IB表现为共显性,且均对i表现为显性,C项错误;父母都是O型血,均不含IA和IB,其子女应为O型血,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7.前不久,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爆红”。面对太空探索,人类始终面临一个重要难题——如何在浩瀚的太空中,为宇航员或太空旅客、移民者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生命保障系统?近日,在西北工业大学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的合成生物学实验室,研究出可以向细胞外分泌蔗糖的蓝藻人造叶片系统(图甲),可以构建类似地球的生态环境,从而为解决人类探索太空时的生存难题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1)蓝藻与海洋中的绿藻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藻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同化作用类型)生物。(2)为了给人类探索太空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生命保障系统,科研人员以蓝藻为实验材料,而不是植物细胞,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科研人员利用蓝藻人造叶片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装置,结合题中信息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 叶绿素和藻蓝素 (3). 自养(型) (4). 蓝藻具有比植物更加高效的光合作用,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太空极端环境下,通过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必需的氧气和碳水化合物 (5). 取多套图乙装置,加入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浓度,放在相同适宜温度环境中,调整台灯的亮度不同(或调整台灯与广口瓶的距离),测定O2释放量【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光合作用,考查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的理解和探究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根据实验目的可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结合图乙装置可确定控制自变量和无关变量、观察因变量的方法。【详解】(1)蓝藻属于原核细胞,绿藻属于真核细胞,二者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蓝藻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2)蓝藻在地球上较早出现,应具有适应不良环境极强的生命力,与植物细胞相比,光合作用效率更高,更适合在太空极端环境下,通过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必需的氧气和碳水化合物。(3)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实验的自变量应是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O2释放量可作为该实验的观察指标,即因变量。根据图乙装置可知,调整台灯的亮度不同或调整台灯与广口瓶的距离,可以控制光照强度的大小。可取多套图乙装置,加入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浓度,放在相同适宜温度环境中,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点睛】对照实验中无关变量的控制原则:应保证各组实验中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减小实验数据的误差。 8.图示人体免疫反应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T 细胞依据其膜表面糖蛋白的不同,可分为图示中初始CD4+T细胞和初始CD8+T细胞等不同类型。(1)细胞免疫主要包含图中a、b、c等过程,a表示树突细胞对抗原进行_______,激活初始CD4+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功能是_____________(2)图中d、e、f、g、h、i表示____________免疫主要过程,过程f表示辅助性T细胞分泌___________激活初始B细胞。(3)简要说明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如何分工协作,实现对各类抗原的全面清除:_______________【答案】 (1). 处理、提呈 (2). 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3). 体液 (4). 淋巴因子 (5). 细胞免疫主要清除感染细菌或病毒的宿主细胞以及发生变异的自身细胞,体液免疫通过抗体与抗原特异结合,使暴露于细胞外的抗原凝集沉淀,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分解【解析】【分析】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合成释放的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T细胞也可以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详解】(1)细胞免疫主要包含图中a、b、c等过程,a表示树突细胞对抗原进行处理、呈递,激活初始CD4+T细胞,b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功能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2)图中d表示树突细胞增殖分化为初始CD8+T细胞,图中e表示增殖分化为辅助性T细胞,图中f表示辅助性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刺激初始B细胞,图中g表示树突细胞增殖分化为初始B细胞,图中h表示初始B细胞在淋巴因子的刺激下增殖分化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图中i表示浆细胞产生抗体,图中d、e、f、g、h、i表示体液免疫主要过程。(3)细胞免疫主要清除感染细菌或病毒的宿主细胞以及发生变异的自身细胞,体液免疫通过抗体与抗原特异结合,使暴露于细胞外的抗原凝集沉淀,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分解。【点睛】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表达的知识要点,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对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及能从图表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9.植物的矮化特性通常是由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受阻而导致的。现有某大豆品种具有矮化特性,为了确定其矮化特性是否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某生物兴趣小组拟做实验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请写出上述探究实验的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在进行此实验操作时,各组均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实验的可靠性__(填“会”或“不会”)受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2). 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实验组)和蒸馏水(对照组)分别处理生理状况一致的矮化大豆品种幼苗,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各自植株株高情况进行对比 (3). 若实验组植株株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则大豆品种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若实验组植株株高与对照组大致相同,则大豆品种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无关 (4). 会 (5). 每组实验材料的数量过少(或样本数过少),易产生误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考查对赤霉素作用的理解和探究赤霉素作用的实验设计。若植物的矮化是由于缺乏赤霉素导致的,则喷施赤霉素溶液,可以使该植物正常生长。【详解】(1)赤霉素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类似,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株增高;可以促进果实发育。除此之外,还可以促进种子萌发。 (2) 植物的矮化特性通常是由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受阻而导致的。研究该矮化豌豆的矮化特性是否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可进行喷施赤霉素溶液和蒸馏水的对照实验,观察二者株高的变化。实验思路: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实验组)和蒸馏水(对照组)分别处理生理状况一致的矮化大豆品种幼苗,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各自植株株高情况进行对比。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大豆品种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则实验组植株株高显著高于对照组;若大豆品种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无关,则实验组植株株高与对照组大致相同。(3)若在进行此实验操作时,各组均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每组实验材料的数量过少(或样本数过少),易产生误差,且实验结果容易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实验的可靠性会受到影响。【点睛】预测结果和结论答题技巧:(1)预测实验结果时,往往会没有方向和头绪,可根据可能的结论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2)组织答案时,应注意先写结果,后写结论。否则答案是错误的。 10.已知果蝇灰身(A)和黑身(a) ,直毛(B)和分叉毛(b)各为一对相对性状,A与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与b基因位置未知。某兴趣小组同学将一只灰身分叉毛雌蝇与一只灰身直毛雄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分离比为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3:3:1: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是否可以确定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_____ (答“是”或“否”)(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还不足以确定B与b基因的位置。请你利用现有的亲本及F1果蝇为材料,继续研究以确定B与b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雌果蝇一旦交配过后,再次交配变得困难。根据以上信息,写出两种可行性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若为杂交实验,只能一次杂交)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B与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B与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 (1). 是 (2). 统计F1中雌蝇雄蝇的表现型 (3). 雌蝇表现为直毛,雄蝇表现为分叉毛 (4). 亲本的直毛雄蝇与F1中直毛雌蝇交配 (5). 后代雌蝇均为直毛,雄蝇一半直毛一半分叉毛【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果蝇为素材,综合考查了遗传的基本规律、确定基因位置的实验设计方法等知识。通过满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条件“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来确定第(1)小题答案;采用假说-演绎法,即通过先假设基因位置,然后推测相应的结果来确实第(2)小题的实验方案。(1)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才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而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灰身分叉毛雌蝇与一只灰身直毛雄蝇杂交,若A/a和B/b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子代只能有两种表现型,这与实验结果不符,因此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确定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方案一:若B与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XbXb(分叉毛雌蝇)、XBY(直毛雄蝇),子代的表现型分别是直毛雌蝇(XBXb)和分叉毛雄蝇(XbY);若B与b基因只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Bb和bb,子代雌雄果蝇均表现为直毛:分叉毛=1:1,因此可通过统计F1中雌蝇雄蝇的表现型来确定B与b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方案二:若B与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XbXb(分叉毛雌蝇)、XBY(直毛雄蝇),子代的表现型分别是直毛雌蝇(XBXb)和分叉毛雄蝇(XbY),将亲本的直毛雄蝇(XBY)与F1中直毛雌蝇(XBXb)交配,后代雌蝇均为直毛,雄蝇一半直毛一半分叉毛;若B与b基因只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Bb和bb,子代雌雄果蝇均表现为直毛:分叉毛=1:1,将亲本的直毛雄蝇(Bb)与F1中直毛雌蝇(Bb)交配,后代雌雄果蝇均表现为直毛:分叉毛=3:1,因此可通过将亲本的直毛雄蝇与F1中直毛雌蝇交配,统计子代雌雄果蝇表现型及比例来确定B与b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三个:一是通过伴X染色体遗传中,“雌隐雄显”杂交后代是“雌显雄隐”来确定杂交方案一;二是通过假说-演绎法,即先假设基因的位置,然后演绎推理实验结果;三是规范作答,即答案先写实验结果,后写结论。 11.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这些部位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出汗比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此外,足底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丰富营养物质,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回答下列问题:(1)足底部位皮肤分泌的汗液、角质层中的角蛋白分别为致病性真菌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真菌培养可确定足癣致病菌种, 实验室用_________ 培养基培养足癣致病菌,以便通过观察_________确定致病菌种的类型。(3)足癣通常在夏季较为严重,试说明原因:________ (4)根据资料分析,足癣能不能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______;除了用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哪些方面来抑制致病性真菌的生长,以减轻足癣症状?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水、无机盐 (2). 碳源、氮源 (3). 固体 (4). 菌落特征 (5). 夏季温度高,人体出汗较多,有利于真菌生长 (6). 不能 (7). 注意足部清洁卫生;尽量穿透气的鞋袜;保持足部干燥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考查对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的理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包括:真菌;足底和趾间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详解】(1)足底部位皮肤分泌的汗液可以为致病性真菌提供水和无机盐,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含氮有机物,可以为致病性真菌提供碳源、氮源;(2)用固体培养基培养足癣致病菌,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落,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可确定致病菌种的类型。(3)夏季温度高,人体出汗较多,这两个因素均有利于真菌生长,所以足癣通常在夏季较为严重。(4)抗生素主要抑制细菌的生长,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足癣致病菌为真菌,因此不能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足癣;除用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足部清洁卫生;尽量穿透气的鞋袜;保持足部干燥,让足癣致病菌失去滋生的场所。【点睛】培养微生物时培养基的选择:(1)若鉴别微生物类型,应选择固体培养基,不同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可形成不同特征的菌落。(2)大量培养微生物,应选用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可更好地满足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12.多不饱和脂肪酸需要从膳食中摄取,而不能被人体直接合成。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手段将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1)整合到肉牛基因组.以期提高肉牛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促进人类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导入肉牛细胞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体外受精获得受精卵时,将优良公牛的精子收集后放在一定浓度的肝素溶液中进行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胚胎移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应选择健康和具有正常繁殖能力的个体作为受体B.只有供、受体生现状态相同,移入受体的胚胎才能被接受C.胚胎收集中冲卵指的进从母体输卵管中冲取卵子D.受体牛对植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3)胚胎移植前可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_____________(填胚胎发育时期)进行________, 以实现同卵多胎。(4)该转基因牛还可以用核移植的方法繁殖,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___________。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择10代以内的细胞,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__________ 。(5)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请写出它遵循的基本原理(至少答三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显微注射法 (2). 诱导精子获能 (3). C (4). 桑椹胚或囊胚 (5). 胚胎分割(或分割) (6). 克隆动物 (7). 二倍体核型 (8).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考查对基因工程、胚胎工程操作步骤、原理和生态工程原理的理解和识记。熟记胚胎工程的技术手段及其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1)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中常用显微注射法;在体外受精获得受精卵时,将优良公牛的精子收集后放在一定浓度的肝素溶液中进行培养,可以使精子获能,获能的精子才能参与受精作用。(2)胚胎移植过程中,首先应选择健康和具有正常繁殖能力的个体作为受体,A项正确;胚胎移植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状态下空间位置的转移,只有供、受体生理状态相同,移入受体的胚胎才能被接受,B项正确;胚胎收集中冲卵指的是从母体子宫冲取早期胚胎,C项错误;受体牛对植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所以外来胚胎可以移入,D项正确。选C。(3) 桑椹胚未发生细胞分化,囊胚时期细胞分化程度较低,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进行胚胎分割,进行胚胎移植,可以实现同卵多胎。(4)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核供体,几乎是核供体的复制品,称为克隆动物。动物细胞培养时,10代以内的细胞不会发生遗传物质的变化,可以保持正常的核型,所以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择10代以内的细胞。(5)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它遵循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点睛】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①可收集:早期胚胎形成后,在一定时间内未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而是处于游离状态。②可移入:哺乳动物排卵后,同种动物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③不排斥: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④不影响: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不受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