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广东省深圳市深圳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6214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广东省深圳市深圳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6214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广东省深圳市深圳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6214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广东省深圳市深圳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深圳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12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1.生物表现一定的生命特征,与它们的结构以及分子组成密不可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叶绿素、血红蛋白中含有N的一定是血红蛋白B. 绿藻、黑藻、颤藻中没有叶绿体的一定是颤藻C. 发菜和菠菜细胞内DNA均为链状的双螺旋结构D. 核糖体、质粒、酶中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一定是酶【答案】B【解析】叶绿素含有的元素是C、H、O、N、Mg,血红蛋白的元素组成是C、H、O、N、Fe,两者都含有N,A错误;绿藻和黑藻均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中均含有叶绿体,颤藻是蓝藻(原核生物)中的一种,其细胞中不具有叶绿体,B正确;发菜属于原核生物,发菜细胞中的DNA为环状DNA,菠菜属于真核生物,菠菜细胞中的DNA为链状双螺旋结构,C错误;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组成RNA的成分中有核糖,质粒的化学本质是DNA,组成DNA的成分中有脱氧核糖,酶绝大多数是RNA,少数是蛋白质,所以核糖体、质粒和酶中肯定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是质粒,D错误。2.离子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离子通道,另一种是借助离子泵的搬运。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的,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且只有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瞬时开放;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 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总是成正相关B. 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离子通道的运输速率但不会降低离子泵的运输速率C. 借助离子泵搬运离子的结果是使该离子在细胞膜内外的浓度趋于相等D. 通过离子通道运输离子是被动运输,其运输方向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答案】D【解析】当载体饱和时,主动运输的速率将不能再随呼吸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故A错误。离子通道的运输和离子泵的运输都需要蛋白质,故蛋白质变性后功能发生改变,二者的运输速率都会有影响,故B错误;借助离子泵搬运离子是主动运输方式,其结果是使该离子在细胞膜内外存在浓度差,故C错误;通过离子通道运输离子是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其运输方向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故D正确。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点睛: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和载体,运输方向为顺浓度梯度,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耗能,运输方向为顺浓度梯度,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运输方向可逆浓度。3.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既可在细胞内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也可以LDL(一种脂蛋白)的形式进入细胞后水解形成。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其中①②③表示促进或抑制的过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胆固醇在细胞中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它是构成所有生物的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B. 细胞外液中的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这一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性有关,需要消耗ATPC. 从图中分析可知,如细胞内胆固醇过多,则会有①②③的反馈调节过程,①为抑制,②③为促进D. 如果生物发生遗传性障碍,使LDL受体不能合成,则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将下降【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细胞将LDL以胞吞方式吸收进入细胞,LDL被水解后形成胆固醇;在细胞内也可以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胆固醇。由图可知,过多的胆固醇进入细胞后,可影响LDL受体蛋白基因的表达即①过程,从而抑制抑制LDL受体的合成;此外过多的胆固醇会抑制乙酰CoA合成胆固醇即②过程,从而降低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过多胆固醇还可通过影响胆固醇的转化即③过程,加速胆固醇转化为胆固醇酯储存下来,最终降低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这种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详解】A. 胆固醇在细胞中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A错误;B. 据图分析,血浆中的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胞吞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 由图中可知,过多的胆固醇进入细胞后,可以通过影响LDL受体蛋白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抑制LDL受体的合成,此为图示中的①过程;也可以通过抑制乙酰CoA合成胆固醇,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应为图示中的②过程;还可以通过影响胆固醇的转化,加速胆固醇转化为胆固醇酯储存下来,此为③过程,C错误;D. 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障碍时,血浆中的胆固醇无法正常进入组织细胞,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D错误。4.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 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 )A. 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B. 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C. 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D. 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答案】C【解析】从图像上可知,无论光照和遮光调节下,植物吸收的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先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再还原为有机物,A正确;生殖器官发育早期,由于其代谢不旺盛,营养器官合成的有机物供给自身的生长发育,B正确;遮光70%条件下,在发育早期,分配到营养器官中的多,在发育晚期,分配到生殖器官的多,C错误;实验研究了光照强度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也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器官积累有机物的影响,D正确。【考点定位】光合作用5.下图是生长激素(GH)分泌调节及作用机制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SS:生长抑素 GHR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IGF-I:生长介素 (+):促进 (-):抑制】A. 在应激刺激下,GH分泌过多可通过刺激肝脏细胞释放IGF-Ⅰ间接调节GH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反馈B. 物质A是一种神经递质,其作用于GHRH神经元时,导致该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C. 若垂体分泌的GH过多,则不仅可以促进机体生长,还可以导致血糖浓度下降D. 人体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激素的分泌增加导致身体迅速长高【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GH增多后,反过来抑制GHRH神经元和垂体的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意义为维持人体内GH含量的相对稳定,A正确;物质A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所以为神经递质,突触后膜受神经递质刺激后,电位变化为由正电位变负电位最后再恢复为正电位,B正确;图中可知,GH会导致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量减少,所以血糖升高,C错误;人体进入青春期后,雌(雄)性激素分泌增加,促进垂体分泌GH,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软骨形成等,所以身体会迅速长高,D正确。6.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h)控制的遗传病。下图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Ⅲ2和Ⅲ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Ⅳ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Ⅲ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B. 此家族中,Ⅲ3的基因型是XHXh,Ⅳ1的基因型是XHXH或XHXhC. 若Ⅲ2和Ⅲ3再生育,Ⅳ3个体为男性且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2D. 若Ⅳ1和正常男子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答案】D【解析】A、Ⅳ-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Ⅲ-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或Ⅲ-3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X没有分开,A错误;B、此家族中,Ⅲ-3的基因型是XHXH或XHXh,而由于Ⅲ-2是血友病患者,所以Ⅳ-1的基因型是XHXh,B错误;C、若Ⅲ-2(基因型为XhY)和Ⅲ-3(基因型为XHXH或XHXh)再生育,Ⅳ-3个体为男性且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2×1/2=1/4,C错误;D、若IV-1(基因型为XHXh)和正常男子(基因型为XHY)结婚,所生育的子女中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4,D正确。【考点定位】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名师点睛】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伴性遗传--血友病,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7.某研究小组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碳14进行了两组动物细胞学实验,其内容如下:实验一:诱导放射性同位素碳完全标记的细胞样本,使其分别在只有碳12的培养基内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实验期间收集到分裂中期的细胞样本甲和乙、以及分裂后期的样本丙和丁,统计样本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数和核子数如下表:样本标记染色体数标记DNA数样本标记染色体数标记DNA数甲2040丙2020乙1020丁1212 (1)从上表推断,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2)上表中可以肯定属于减数分裂的样本是____________。(3)四个样本中,取样时间最早的可能是____________。实验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碳14分别标记尿嘧啶核苷酸和亮氨酸,其后添加到两组细胞培养基中,并对碳14在细胞中的分布进行跟踪测定。(4)在两组实验中,放射性均能达到较高水平的细胞器包括____________。(5)实验过程中,发观细胞对于放射性亮氨酸的吸收量远远高于同时期对放射性尿嘧啶核苷酸的吸收量,对其解释不合理的一项是____________。①每条mRNA可以自动合成多个蛋白质分子②尿嘧啶核苷酸可以通过RNA的降解再次使用,而蛋白质不能被降解 ③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含量远远高于核糖核酸在细胞中的含量【答案】 (1). 20 (2). 乙 (3). 甲 (4). 核糖体(和线粒体) (5). ②【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解题的关键是识记DNA复制的半保留特点,准确判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变化,以及在两种不同细胞分裂方式中染色体行为的异同点;2.蛋白质和RNA在细胞内的合成及含量的比较。(1)据题干,样本甲、乙两组细胞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甲细胞中标记的DNA数是标记的染色体数的两倍,根据DNA复制的半保留特点,说明甲细胞只进行了第一次DNA复制,推断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0;(2)由表格中标记的染色体数和标记的DNA数分析,甲细胞的DNA应该是在12C培养基中复制了一次,所以甲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丙细胞也可能是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有40条,但有标记的是20条,DNA有40个,含标记的DNA有20个;同理,丁细胞也可能是处于第三次有丝分裂的细胞;乙细胞中标记的染色体数是标记的DNA数一半,且均为甲的一半,可肯定乙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3)据(1)中分析, 甲细胞的DNA应该是在12C培养基中第一次复制,所以甲应该是取样最早的细胞.(4)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含有DNA,可以进行转录、翻译;核DNA产生的mRNA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过程。故用14碳标记尿嘧啶核苷酸和亮氨酸,放射性能均达到较高水平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和核糖体。(5)每条mRNA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①正确;蛋白质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也可以重复利用,②错误;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蛋白质含量最多,③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DNA复制的半保留特点的理解,含14C的细胞在12C的培养基上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上都含14C,且DNA分子中只有一条单链含14C的标记;第二次有丝分裂DNA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条单体含14C,且DNA分子中只有一条单链含14C的标记,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单体分开移向两极,且是随机的,所以移向两极的所有子染色体中,含14C染色体的数目是随机的,所以第二次有丝分裂结束产生的子细胞中,含标记的染色体数是随机的,故在第三次有丝分裂的中期的细胞中,含14C染色体的数目有0~20条的可能;但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故在减二中期的细胞中,含14C标记的染色体有10条,标记的DNA分子有20个。8.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2分)研究发现植物能对温度的变化做出适应性改变。将15℃生长的绣线菊A和绣线菊B置于10℃下低温处理一周,分别测定两种植物低温处理前后最大光合速率(图1)、光补偿点(图2)以及叶肉细胞叶绿体内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表1)。图1 图2(1)H+经过类囊体上酶①的方向是_________(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双向);蛋白质③位于__________;酶④位于__________。(2)结合表1数据,概括绣线菊A在低温处理前最大光合速率高于绣线菊B的原因:_______________。(3)运用已有知识,结合表1数据分析低温处理后两种绣线菊最大光合速率下降(图1)的共同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4)光补偿点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时所对应的光强。据图2分析,更适于在北方低温弱光环境下生存的是_____,这是因为低温处理后__________。A.绣线菊A光补偿点下降,说明其在低温下利用弱光的能力更强B.绣线菊A光补偿点降幅显著大于绣线菊B的降幅,说明其低温诱导的效率更高C.绣线菊B光补偿点显著低于绣线菊A,说明其在低温下利用弱光的能力更强D.绣线菊B光补偿点降幅小,说明低温对其的诱导效率更高(5)综合本题的图、表数据,表明植物适应低温的原理是_____(多选)。A.增加细胞呼吸速率 B.降低最大光合速率C.增加光合作用相关酶的种类D.改变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答案】(1)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类囊体膜 叶绿体基质(2)绣线菊A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有关蛋白质的表达量均高于绣线菊B(3)低温降低了酶的活性低温降低了电子传递蛋白的表达量/低温降低了电子传递效率(4)绣线菊B C(5)CD【解析】(1)H+经过ATP合成酶时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即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通过质子浓度差用来合成ATP;传递电子的蛋白质用于光反应阶段,场所为类囊体薄膜上;酶④为固定二氧化碳有关的酶,用于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2)分析表1中数据,绣线菊A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有关蛋白质的表达量均高于绣线菊B,因此绣线菊A的最大光合速率较大。(3)从表1可以看出,低温处理后,电子传递蛋白的表达量降低,从而降低了电子传递效率;另一方面,低温会降低酶的活性。因此低温处理后,最大光合速率下降。(4)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绣线菊A光补偿点降幅显著大于绣线菊B的降幅,说明其低温诱导的效率较低,故AB错误;低温处理后,绣线菊B的光补偿点下降较少,并且显著低于绣线菊A的光补偿点,说明绣线菊B在低温下利用弱光的能力更强,故C正确;绣线菊B光补偿点降幅小,不能说明低温对其诱导效率高,只能说明低温利用弱光能力强,故D错误。(5)从题目中不能得出呼吸速率的影响,故A错误;最大光合速率降低,不是适应低温环境的原因,故B错误;结合图1、图2和表1中数据可以得到:低温处理后,固定二氧化碳有关的酶的表达量会增加,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变化,从而适应环境,故CD正确。【考点定位】光合作用9. 果蝇的卷曲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现有表中四种果蝇若干只,可选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序号
甲
乙
丙
丁
表现型
卷曲翅♂
卷曲翅♀
正常翅♂
正常翅♀
(1)若表中四种果蝇均为纯合子(XAY、XaY视为纯合子),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基因A、a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可设计如下实验:选用序号_______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子代雌、雄果绳性状分别为___________,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若不确定表中四种果蝇是否为纯合子,但已确定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胚胎致死),可设计如下实验:选取甲和乙做亲本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存在显性纯合致死,否则不存在。(3)若己确定A、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选用卷曲翅果蝇中的白眼(XbXb)与红眼(XBY)杂交,F1中,卷曲翅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正常翅红眼果蝇占的比例为_________。(4)某基因型为XBXb的果蝇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正常,另一个丢失了—条X染色体,导致该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左侧躯体正常而右侧躯体为雄性(XO型为雄性)的嵌合体,则该嵌合体果蝇右眼的眼色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甲、丁 卷曲翅;正常翅 (2)卷曲翅∶正常翅=2∶1(3)AaXbY 1/6 (4)红眼或白眼(只答一种不算对)【解析】(1)已知正常翅是隐性,所以用隐性的雌性和显性的雄性杂交,即选用甲和丁为亲本杂交,如果子代中雄性都是正常翅,雌性都是卷曲翅,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已经确定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甲和乙做亲本,子代表现型为卷曲翅:正常翅为2:1,说明存在卷曲翅显性纯合致死。(3)卷曲翅白眼基因型是Aa XbXb,卷曲翅红眼基因型是Aa XBY,杂交后,因为显性纯合致死,卷曲翅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Y,正常翅红眼果蝇占的比例为1/3*1/2=1/6.(4)由题意可知丢失了一条X染色体,但不知丢失的染色体是XB还是Xb,所以有可能是红眼或白眼。【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基因自由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分析应用能力。【名师点睛】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判断(1)若已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则可用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杂交进行判断。若后代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则为伴X染色体遗传;若后代全为显性且与性别无关,则为常染色体遗传。(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则可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进行判断。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10.回答下列问题:I.下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1)为了探究某种药物(可阻断反射活动)的作用部位,可把图中所示实验材料(药物处理之前,反射活动可正常进行)随机分为Ⅰ、Ⅱ两组。将该药物涂在Ⅰ组材料的________(填标号或字母)处,然后从⑤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将该药物涂在Ⅱ组材料的______(填字母)处,然后从⑤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人的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________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____________有关。II.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请据图回答:(1)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c神经纤维膜内形成向_____________方向的局部电流。(2)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人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_________(“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3)产生渴觉的部位在_________,某人在车祸中下丘脑受到暂时性损伤,出现多尿症状,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②或④ (2). E (3). 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 (4). 新突触的建立 (5). 膀胱壁感受器→c→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 (6). 中枢(或右) (7). 正反馈 (8). 大脑皮层 (9). 下丘脑受损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解析】【分析】I中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可推出⑤④②①分别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③为突触。II中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可以看出,膀胱充盈后,人体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是膀胱壁感受器→c→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b→脊髓→尿道括约肌和膀胱逼尿肌,调节排尿过程。【详解】I.(1)由图示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推出⑤④②①分别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③为突触。将该药物涂在Ⅰ组材料的②或④,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若①发生反应,说明药物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否则,说明药物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若要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应将药物涂在突触处,然后从⑤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如果不收缩,说明药物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人的短期记忆主要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II.(1)由图可以看出,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是膀胱壁感受器→c→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兴奋在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一致,所以神经纤维膜内发生向中枢(或右)的局部电流。 (2)尿道感受器兴奋,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正反馈调节。(3)渴觉产生的部位在大脑皮层,下丘脑受损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出现多尿症状。【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准确分析以图文形式描述生物调节过程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判断。11.嗜热菌可以生活在98℃的高温环境中,研究发现其耐热性与基因H的表达产物有关。下图表示某研究小组利用大肠杆菌对H基因实行的克隆和表达过程,其中NdeⅠ、EcoRⅠ、HindⅢ、SalⅠ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A↓TATG、G↓AATTC、A↓AGCTT、G↓TCGAC。请分析回答:(1)图中的结构A是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组成,除了质粒1中所示结构以外,还应该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图中质粒1和H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两种限制酶进行切割,影响限制酶处理效果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多选)。①反应温度 ②缓冲液pH ③限制酶的浓度 ④DNA样品的纯度(3)实验中发现,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后H基因的表达效率很低,但在含有质粒2(辅助性质粒)的细胞中,H基因可以高效表达。为了筛选出转入了两种质粒的受体菌,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整个实验过程应保持_________操作。(4)PCR反应中引物的设计非常关键,据图分析,扩增H基因时应选择的一对引物是_________。A.引物Ⅰ:…GGGAATTC…;引物Ⅱ:…CTCATATG…B.引物Ⅰ:…GAATTCCC…;引物Ⅱ:…CATATGAG…C.引物Ⅰ:…GGAAGCTT…;引物Ⅱ:…AAGCTTCC…D.引物Ⅰ:…CTCATATG…;引物Ⅱ:…AAGCTTAAGCTT…【答案】 (1). 启动子 (2). 提供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结合位点 (3). 目的基因、终止子(和复制原点) (4). NdeⅠ、EcoRⅠ (5). ①②③④ (6). 抗生素A和抗生素B (7). 无菌 (8). A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结合基因结构图和运载体结构图,考查基因工程的技术和原理,重点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要求学生认真分析题图,能根据图中信息选择合适的限制酶,准确判断使用DNA连接酶连接的结果,再运用所学的知识答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1)据题图分析,由质粒1的结构、及质粒1和重组质粒上都具有A可推知,A是启动子,其作用是提供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结合位点,驱动基因转录。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组成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而质粒1中已经含有启动子和标记基因(抗生素A抗性基因),故答案是目的基因、终止子。(2)结合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确定用图中质粒1和H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NdeⅠ、EcoRⅠ两种限制酶进行切割,影响酶的因素都影响限制酶的处理效果,所以可能有温度、PH、酶浓度和底物的纯度,即①②③④。(3)对两种质粒的标记基因进行分析后可知,质粒1上含有抗生素A的抗性基因,质粒2上含有抗生素B的抗性基因,所以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A和抗生素B。根据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可知整个实验过程应保持无菌操作。(4)分析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的两种限制酶NdeⅠ、EcoRⅠ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发现AB选项的引物Ⅱ中有NdeⅠ的识别序列CA↓TATG,而AB选项的引物Ⅰ中都有EcoRⅠ的识别序列G↓AATTC,而CD中都不含,所以应选择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