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广东省深圳中学高三适应性测试(5月)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2019届广东省深圳中学高三适应性测试(5月)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均能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B. 人饥饿时,只有细胞中的肝糖原能够转化为血糖C. 分泌蛋白的运输离不开内质网膜转化成高尔基体膜D. 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分配均依赖于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答案】C【解析】ADP转化为ATP时需消耗能量,A错误;人饥饿时,除肝糖原能转化为血糖外,非糖物质也能转化为血糖,B错误;分泌蛋白的加工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故运输离不开内质网膜转化成高尔基体膜,C正确;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分配不一定都依赖于染色体转变成染色体,如无丝分裂,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1、ATP水解释放出能量才能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肝糖原能直接转化为葡萄糖,肌糖原不能。3、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能间接转化。 2.将同一部位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别浸在甲、乙、丙3种溶液中,测得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实验开始时,甲、乙溶液的浓度均大于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B. 与t0时相比,t2时乙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未发生变化C. 实验过程中,丙溶液中有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D. 实验结束时,甲、乙溶液的浓度有所下降【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曲线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细胞发生吸水与失水的条件及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详解】实验开始后,甲、乙溶液中的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说明甲、乙溶液的浓度均大于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A正确;实验开始后,乙溶液中的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的距离先逐渐增大,而后又逐渐减小,说明乙溶液中的部分溶质可被细胞吸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与t0时相比,t2时乙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发生了变化,B错误;实验过程中,丙溶液中的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处于动态平衡,C正确;实验结束时,甲溶液中的水分增多,乙溶液中的溶质有所减少,二者的浓度均有所下降,D正确。【点睛】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导致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反之则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导致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当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的距离不变。据此,从曲线的变化趋势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各选项做出判断。 3.rRNA 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翻译时催化肽键的连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rRNA 的合成需要 DNA 做模板B. rRNA 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C. rRNA 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D. 翻译时, rRNA 的碱基与 tRNA 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答案】D【解析】【分析】RNA分子的种类及功能:
(1)mRNA:信使RNA;功能: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2)tRNA:转运RNA;功能:mRNA上碱基序列(即遗传密码子)的识别者和氨基酸的转运者;
(3)rRNA:核糖体RNA;功能:核糖体的组成成分,蛋白质的合成场所。【详解】A、r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因此rRNA的合成需要DNA做模板,A正确;
B、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
C、rRNA能催化肽键的连接,可见其具有催化功能,即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 C正确;
D、翻译时,m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D错误。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知识,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4.将生理状态相同、大小相似的多只家兔均分为甲、乙2组,2组家兔分别注射一定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和肾上腺素溶液,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甲组家兔血糖浓度下降,乙组家兔血糖浓度升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因缺少对照,该实验不能得出血糖浓度受激素影响结论B. 实验开始前,应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家兔的初始血糖浓度C. 实验过程中,甲组家兔可能会出现行动迟缓甚至昏迷等症状D. 肾上腺素可能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的功能【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以实验设计流程及其实验结果为情境,考查学生对血糖平衡调节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明确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据此结合题意,对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判断。【详解】依题意可知:甲、乙两组实验形成对照,实验开始前,应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小鼠的初始血糖浓度,A错误,B正确;甲组家兔注射一定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可能会导致家兔血糖浓度过低,从而出现行动迟缓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C正确;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的功能,其作用机理可能是促进肝糖原分解,D正确。 5.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对应一致的是( )A. 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促进种子萌发B. 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成熟的果实——可以获得无子果实C. 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D. 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加速叶片的黄化速度【答案】A【解析】【详解】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A项正确;未成熟的果实已经有种子形成,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雌蕊柱头,可以获得无子果实,B项错误;乙烯利促进果实的成熟,C项错误;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可延缓叶片的黄化速度,D项错误。【点睛】五种植物激素对应的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名称
对应生长调节剂
应用
生长素
萘乙酸、2,4-D
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②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③农业除草剂
赤霉素
赤霉素
①促进植物茎秆伸长;
②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用来提早播种
细胞分
裂素
青鲜素
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存时间
乙烯
乙烯利
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雌花形成率,增产
脱落酸
矮壮素
落叶与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
6.某遗传病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都为隐性纯合时表现为患病。下列有关该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遗传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与环境因素无关B. 该遗传病一定属于先天性疾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C. 正常男、女婚配生出患此病女孩的最大概率是1/8D. 与红绿色盲相比,该遗传病更适合在人群中调査【答案】C【解析】遗传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环境因素有关,A错误;先天性的疾病是生来就有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该遗传病不一定属于先天性疾病,B错误; 正常男、女婚配,要生出一个患病的女孩,且患病要最大,则双亲必须是一对杂合子一对隐性纯合子组成,假设该病由基因a和b控制,因此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如果双亲基因型相同,则患此病女孩的概率=1/4×1/2=1/8。若双亲基因型不同,则患此病女孩的概率=1/2×1/2×1/2=1/8,C正确;该遗传病不是单基因遗传病,不适合在人群中调查,D错误。 7.为了研究硅对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机制,选取6叶龄幼苗若干进行相关实验,所得结果如图甲和乙所示。回答以下问题:(1)若要提取和分离该植物的光合色素,则所用试剂依次是________。(2)图甲对应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自变量分别是________。图乙对应实验的因变量有________。(3)从图甲信息可知硅能提高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分析图乙信息,尝试写出硅能提高该植物净光合速率的机理是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答案】 (1). 无水乙醇、层析液 (2).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 (3). 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4). 硅能通过降低呼吸作用速率提高净光合速率;硅能提高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 硅能提高叶片中类胡萝卜数的含量以促进光能的吸收和传递等【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图这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自变量都是光照强度,因变量都是净光合速率;两组实验的净光合速率都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且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在各种光照强度下始终高于对照组。图乙中实验的自变量是硅酸钾的浓度,随着硅酸钾浓度的升高,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而气孔导度基本不变;叶绿素含量基本不变,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增加。【详解】(1)提取光合色素常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或丙酮,分离光合色素常用层析液。(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光合速率都随着光照强度的改变而变化,说明两组实验的自变量都是光照强度;图乙实验的自变量是硅酸钾的浓度,因变量有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3)图甲实验组在各种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都高于对照组,说明硅能够能提高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是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根据图乙分析已知,随着硅酸钾浓度的增加,气孔导度和叶绿素的含量基本不变,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逐渐升高,说明硅可能是通过降低呼吸作用速率提高净光合速率,也可能是提高了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或者是能提高叶片中类胡萝卜数的含量以促进光能的吸收和传递等。【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验目的和图形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乙图中各种物质或结构的变化情况判断硅酸钾导致光合速率改变的原因。 8.为找出更好的污染治理措施,科研人员做了相关研究。表中是对某地排污池下游河道中几种生物的研究结果。请回答生物毒素含量 ug/L铵盐吸收率有机物去除率硅藻0.152%0蓝藻0.55478%0红假单胞光合细菌087%92%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表中红假单胞光合细菌属于___________。(2)当排污池的下游河道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_____、_________来消除污染。(3)据表分析,治理污水效果最好的生物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4)为了更好的对生活和工业污水(主要含有机物)进行净化处理,建立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用恰当的箭头(上面标注文字)完成人工湿地碳循环图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生产者和分解者 (2). 化学分解 (3). 微生物分解 (4). 红假单胞光合菌 (5). 不产毒素,对铵盐吸收率高,有机物去除率高 (6). 【解析】【分析】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红假单胞光合细菌可有效的去除河道中的有机物和水体中的铵盐,且不含毒素,故可用其净化水体。【详解】(1)根据表中数据,红假单胞光合细菌既能吸收铵盐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去除有机物,故属于生产者和分解者。(2)当排污池的下游河道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来消除污染。(3)据表分析,治理污水效果最好的生物是红假单胞光合菌,理由是不产毒素且对铵盐和有机物的去除率高。(4)绿色植物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可通过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动物体可直接或间接捕食绿色植物体,动植物的遗体残骸、污水中的有机物可被微生物分解,动物或微生物也可通过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故上述人工湿地中的碳循环过程图如下:【点睛】本题考查污水净化和物质循环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9.根据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产生皮肤毛细血管收缩、骨骼肌战栗等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该过程主要依赖________(填“神经”或“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皮肤毛细血管和骨骼肌属于其作用途径中的_________。此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使各组织细胞的产热量增加,属于_________调节,各组织细胞就是甲状腺激素的_________。(2)当人体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时,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会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进而使___,达到内环境稳态。(3)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位于________。【答案】 (1). 神经 (2). 效应器 (3). 激素(体液) (4). 靶细胞 (5). 大脑皮层产生渴觉,进而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下降) (6). 下丘脑【解析】【分析】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1)在寒冷环境中,通过下丘脑传出神经的支配,使人体皮肤毛细血管收缩、骨骼肌战栗,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所以皮肤毛细血管收缩、骨骼肌战栗等生理反应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皮肤毛细血管和骨骼肌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所以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使各组织细胞的产热量增加,属于体液调节,各组织细胞就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2)当人体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时,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会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进而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使机体主动饮水,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下降),达到内环境稳态。(3)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位于下丘脑。【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相关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0.某昆虫卵有圆形和长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野生型体色为白色,研究小组获得两种体色为灰色的突变型,分别用这两种长形卵灰色雄虫与圆形卵白色雌虫杂交,F1 均为圆形卵白色,F2 表现型及数量如下: ♀♂突变型 1圆形卵白色:长形卵灰色=3:1圆形卵白色:长形卵灰色=3:1突变型 2圆形卵白色:长形卵白色=3:1圆形卵白色:长形卵白色:圆形卵灰色:长形卵灰色=9:3:3:1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可判断灰色突变是_______(填“显”或“隐”)性突变。(2)突变型 2 灰色性状只在雄虫中出现的原因是:控制灰色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表现时受性别影响,只在雄性中表现。请设计一个杂交实验进行验证(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_______。(3)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突变型 1 控制灰色性状的基因和突变型 2 控制灰色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答案】 (1). 隐 (2). 杂交组合:♂灰色×♀F1白色预期结果:子代♀全部为白色,♂白色:灰色=1:1 (3). 非同源 (4). 控制灰色突变型1的基因与控制卵形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灰色突变型2的基因与控制卵形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源染色体上【解析】分析】由题干知:突变型灰色长形卵雄虫与白色圆形卵雌虫杂交,F1均白色圆形卵,说明白色、圆形均为显性性状。【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灰色突变是隐性突变。(2)若突变型2灰色性状只在雄虫中出现的原因是:控制灰色性状的基因(设由a基因控制)位于常染色体上,表现时受性别影响,只在雄性中表现,则突变2的基因型为aa,F1的基因型为Aa,F2的基因型为AA、Aa、aa,雌性中aa也表现为白色;而雄性个体中aa表现为灰色;若要验证上述说法的正确性,可将雄性灰色(aa)与F1白色(Aa)个体杂交,若子代雌性全为白色,雄性白色:灰黑色=1:1,则证明上述说法正确。
(3)由题意知:突变1与圆形卵白色雌虫杂交,F1均为圆形卵白色,F2 中无论雌雄均为圆形卵白色:长形卵灰色=3:1,可知控制灰色突变型1的基因与控制卵形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而突变2与圆形卵白色雌虫杂交,F1均为圆形卵白色,F2 中雄型个体的表现型为圆形卵白色:长形卵白色:圆形卵灰色:长形卵灰色=9:3:3:1,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控制灰色突变型2的基因与控制卵形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1.下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所需培养基的碳源为_________ ,该碳源进入细菌细胞内的主要作用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2)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培养 20 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样品中有多种分解对羟基苯甲酸的细菌,依据是___。(4)若要固定化分解对羟基苯甲酸的细菌,一般采用_____的方法,若要分离纯化对羟基苯甲酸分解酶,根据分子量大小采用 _____ 方法,也可以根据__________________因素的不同采用电泳法分离对羟基苯甲酸分解酶。【答案】 (1). 对羟基苯甲酸 (2). 为细胞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3). 增加分解对羟基苯甲酸微生物的浓度,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单菌落 (4). 不同菌种在相同条件下形成的菌落特征不同 (5). 包埋 (6). 凝胶色谱 (7). 所带电荷的差异、分子大小、分子形状【解析】【分析】1、培养基种类: 2、固定方法:【详解】(1)要分离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应该用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该碳源进入细菌细胞内的主要作用是为细胞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增大分解对羟基苯甲酸微生物的比例,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得到单菌落。
(3)一定条件下,同种细菌形成的菌落特征是相同的,不同菌种在相同条件下形成的菌落特征不同,因此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样品中有多种分解对羟基苯甲酸的细菌。(4)固定化细胞一般采用包埋法。若要分离纯化分解对羟基苯甲酸酶,根据分子量大小采用凝胶色谱法,也可以根据所带电荷的差异和分子大小(形状)等因素采用电泳方法分离纯化分解对羟基苯甲酸酶。【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及种类;识记接种微生物的方法,能结合图中和题中信息准确答题。 12.叶绿体基因工程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叶绿体中的一项工程技术,烟草叶绿体基因工程在基础研究、遗传改良以及生物反应器研究等方面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请回答下列间题:(1)叶绿体基因工程常将含有外源基因的质粒包裹在金粉上,通过轰击进入叶绿体中从而实现目的基因的导入,这种目的基因导入的方法称为________。叶绿体基因组分为基因区和基因间隔区,叶绿体中基因间隔区序列通常被作为插入位点,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烟草对壮观霉素(又名奇霉素,一种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质粒上的状观霉素抗性基因可作为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用于筛选和培养的培养基中应加入____________。(3)与细胞核基因工程相比,叶绿体基因工程能防止细胞质内的蛋白酶对目标蛋白的消化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会造成基因污染。【答案】 (1). 基因枪法 (2). 避免了外源基因插入后对叶绿体内源基因表达造成影响 (3). DNA分子杂交技术 (4). 标记基因 (5). 便于目的基因的筛选和鉴定 (6). 壮观霉素(或奇霉素) (7). 叶绿体具有双层膜,将表达的蛋白质束缚在叶绿体内 (8). 外源基因不会随花粉传播扩散【解析】【分析】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含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显微注射法、农杆菌转化法、钙离子处理法等);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分子水平、个体水平)。【详解】(1)把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可以采用基因枪法,叶绿体基因工程常将含有外源基因的质粒包裹在金粉上,通过轰击进入叶绿体中从而实现目的基因的导入,该方法称为基因枪法。叶绿体基因组分为基因区和基因间隔区,为了避免外源基因插入后对叶绿体内源基因表达造成影响,常选择基因间隔区序列作为插入位点。可以用DNA分子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2)烟草对奇霉素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质粒上的状观霉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以便于目的基因的筛选和鉴定;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壮观霉素(或奇霉素)用于筛选和培养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3)与细胞核基因工程相比,叶绿体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中,叶绿体具有双层膜,将表达的蛋白质束缚在叶绿体内,能防止细胞质内的蛋白酶对目标蛋白的消化作用,并且由于外源基因不会随花粉传播扩散,不会造成基因污染。【点睛】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导入微生物细胞常用钙离子处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