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01
    2019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02
    2019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2019届广州市高三期末调研测试

    理科综合 生物部分

    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B. 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繁殖、遗传的基础

    D. 致癌因子使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内容较为基础,依据教材相关知识即可作答。

    【详解】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A错误;造血干细胞属于初步分化的细胞,能继续分裂分化,B错误;细胞增殖使细胞数目增多,是生物体繁殖、遗传的基础,C正确;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D错误。

    【点睛】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在成熟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均属于细胞凋亡。

    2.HIV感染人体后会以其病毒RNA为模板合成病毒D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HIV的增殖发生在内环境中

    B. 合成病毒DNA时需要逆转录酶

    C. 合成病毒DNA时既有A-T配对也有U-A配对

    D. HIV需利用人体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体系合成自身蛋白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HIV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熟知HIV的本质及中心法则的相关内容。

    【详解】HIV的增殖发生在宿主细胞内,A错误;HIV的遗传物质是RNA,需要逆转录成DNA整合到宿舍细胞的染色体上,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B正确;RNA(碱基组成A、U、C、G)→DNA(碱基组成T、A、G、C)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过程中有A-T,也有U-A配对,C正确;HIV为R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需利用人体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体系合成自身蛋白质,D正确。

    【点睛】HIV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在体外生存能力极差,不耐高温,抵抗力较低,离开人体不易生存。

    3.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 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已知各幼苗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最合理的是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培养时间

    B. 15℃时P1、P2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 P1参与光合作用的酶的最适温度为25℃

    D. 在25~40℃范围内,P1净光合速率受温度影响比P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随着温度的升高,P1和P2的净光合速率都先上升后下降,且最适宜温度都是25℃;P1净光合速率高于P2的,且两者都高于对照组;但超过25℃后,P1净光合速率下降最快。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作物品种,A错误;15℃时P1、P2净光合作用强度相等,但两者的呼吸强度关系未知,故P1、P2总光合强度不一定相等,B错误;同理,由图知25℃时P1的净光合速率最高,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酶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一定是参与光合作用的酶的最适温度,C错误;由各曲线的斜率可知,在25~40℃范围内,P1净光合速率下降比P2快,故此范围内P1净光合速率受温度影响比大,D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点为B、C,需明确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进而分析作答。

    4.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选材、操作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检测和观察花生子叶的脂肪颗粒实验中,需用到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

    B. 番茄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适合用于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C. 在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

    D. 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时,可不使用高倍镜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教材中常见的实验材料及操作方法,考点较为基础,但涉及内容多,知识点琐碎,属于易错点,要求考生在日常备考中及时归纳总结,比较记忆。

    【详解】在检测和观察花生子叶的脂肪颗粒实验中,需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A正确;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番茄汁本身为红色,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B错误;碘液可用于检测淀粉有没有被水解,C正确;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时,只用低倍镜即可,D正确。

    【点睛】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的鉴定实验,均是与相关试剂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故此类实验在选材时要选择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材料,避免遮色。

    5.若人体内存在某突变基因,在一定条件下,其免疫系统会产生异常抗体攻击自身物质而引发某种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疾病存在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并有传染性

    B. 引发该病的异常抗体由B细胞直接分泌产生

    C. 该病与过敏性鼻炎的致病机理以及病征相同

    D. 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有效缓解该病症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的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根据题干分析,该患者符合上述特点,故应为自身免疫病。

    【详解】该患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自身免疫病,没有传染性,A错误;抗体是浆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分泌产生的,不能由B细胞直接分泌,B错误;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过敏性鼻炎属于过敏反应,致病机理及病征不同,C错误;因该病为自身免疫病,故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有效缓解该病症状,D正确。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挖掘题干信息“攻击自身物质”,结合自身免疫病定义及特点即可判断。

    6.二倍体植物甲(2n=16)与乙(2n=20)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子代幼苗丙,该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了可育植株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幼苗丙为单倍体,因此自然成熟后是不育的

    B. 秋水仙素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 丁的获得说明隔离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 植株丁自交产生的后代仍可能出现性状分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二倍体植物甲、乙(2n=16,2n=20)通过人工授粉杂交得子代幼苗丙,幼苗丙的染色体为18(8+10)条;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丙形成丁,则丁的染色体为36(8×2+10×2)条。

    【详解】单倍体是指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幼苗丙是甲和乙杂交获得,不是单倍体,A错误;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使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丁的获得没有经过地理隔离,但形成过程中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植株丁是丙经秋水仙素诱导加倍而成,不一定为纯合子,故其自交产生的后代仍可能出现性状分离,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丙、丁的产生过程以及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明确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7.某湖泊受到大量废水的污染,导致蓝藻爆发,引起沉水植物、浮游动物及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回答下列问题:

    (1)蓝藻爆发与废水中富含________(元素)有关,沉水植物死亡的原因有 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水体污染引起水生生物死亡,这进一步加重了水体污染,此过程体现了 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

    (3)有学者认为,植物中的叶绿体起源于蓝藻,支持该学说的合理证据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1). N、P    (2). 蓝藻大量爆发遮挡了阳光,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受阻;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沉水植物的有氧呼吸受阻;蓝藻释放的毒素对沉水植物有毒害作用    (3). 正反馈    (4). 叶绿体和蓝藻都具有环状DNA分子;都有蛋白质合成系统;都含有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内膜和蓝藻细胞膜组成成分的种类及比例接近

    【解析】

    【分析】

    水体富营养化指的是水体中N、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其实质是由于营养盐的输入输出失去平衡性,从而导致水生态系统物种分布失衡,单一物种疯长,破坏了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使整个水生态系统逐渐走向灭亡。

    【详解】(1)蓝藻爆发与废水中富含N、P等无机盐有关;蓝藻大量爆发遮盖水面,使透光减少,水面下的水草(沉水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死亡;植物大量死亡导致分解者数目增多,分解者和蓝藻呼吸消耗大量氧气使水体缺氧,进一步导致沉水植物死亡;此外蓝藻可能释放毒素毒害沉水植物等。

    (2)正反馈调节是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根据题意:水体污染引起水生生物死亡,这进一步加重了水体污染,此过程体现的是正反馈调节。

    (3)叶绿体是高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器官所具有的细胞器,而蓝藻是原核生物,但两者均可进行光合作用,比较其结构及组成成分可发现:叶绿体和蓝藻都具有环状DNA分子;都有蛋白质合成系统;都含有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内膜和蓝藻细胞膜组成成分的种类及比例接近。

    【点睛】正反馈与负反馈:

    (1)正反馈调节的作用往往是使系统远离稳态,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生命活动中常见的正反馈有: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等;

    (2)负反馈调节的结果是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

    8.溶酶体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出细胞内的溶酶体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溶酶体膜上存在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质子泵,有助于维持溶酶体内酸性环境(pH约为5.0),据此分析,质子泵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

    (3)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________。溶酶体膜内侧存在与细胞膜糖被类似的结构,此结构具有防止________的作用,以保障溶酶体膜的结构完整。

    (4)研究发现,细胞不能获得足够养分时,其溶酶体的活动会增强,以维持细胞的存活。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

    【答案】    (1). 差速离心法    (2). 催化ATP水解,将细胞质中的H+(质子)运入溶酶体内    (3).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4). 溶酶体膜被水解酶水解    (5). 分解自身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溶酶体的功能,但多个考点均不能从教材直接得出答案,需要考生从题干中挖掘信息并找出与已有知识的关联,进行迁移运用。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详解】(1)分离溶酶体等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2)分析题意可知,质子泵是一种ATP水解酶,故其作用是催化ATP的水解,同时还是一种载体蛋白,故推测其可以将细胞质中的H+运入溶酶体内以维持酸性环境;

    (3)溶酶体的功能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细胞膜的糖被具有保护和识别作用,溶酶体表面有类似结构,可有助于保护溶酶体膜不被水解酶水解,从而避免水解酶外泄;

    (4)根据溶酶体的功能可知,当溶酶体细胞不能获得足够养分时,会分解自身部分物质,以获得必要的物质和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点睛】(3)问考查点较新,需要充分理解糖蛋白的作用及溶酶体自身的功能,并将两者比较、联系,综合分析作答。

    9.下表是健康人组(A组)和糖尿病肾病患者组(B组)相关生化指标长期检测所得数据的统计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A组血糖浓度在就餐后1h内会持续升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在此过程中,血糖调节涉及的主要激素的分泌情况是________。

    (2)B组血浆渗透压比A组高,这与血浆中________含量较高密切相关。

    (3)B组尿渗透压比A组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 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和吸收,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2). 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3). 葡萄糖    (4). B组患者肾脏病变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表可知,B组(糖尿病肾病患者)与A组相比,血浆渗透压偏高,而尿渗透压偏低,原因在于其血糖平衡与水盐代谢平衡被打破。

    【详解】(1)根据题意,A组在就餐后1h血糖浓度持续升高,是因为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和吸收,但正常机体血糖浓度在0.8-1.2g/L,故血糖升高后,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使血糖浓度下降并维持稳定;

    (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结合题意可知,B组为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充分摄取利用,故血浆渗透压偏高;

    (3)因为B组同时还是肾病患者,故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导致尿液中水分偏多而造成尿渗透压偏低。

    【点睛】解答(2)(3)问的关键是充分理解渗透压的含义,并结合B组的患病机理进行作答。

    10.某多年生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其野生型植株均开红花。研究人员从该野生型红花品系中选育出了两株开白花的植株,分别标记为P、Q。回答下列问题:

    (1)将P、Q分别与野生型植株杂交,子一代植株均开红花,子二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数量比均为3∶1,出现该结果的条件是:在相应杂交实验中①红花和白花受一对等位基因影响,且红花对白花完全显性,子代数量足够多;②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具有________,雌雄配子受精能力相同且随机结合;③各基因型合子的发育能力及存活率相同。

    (2)研究人员已发现P、Q白花性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造成的,现要研究两植株的白花基因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发生在不同对基因上,研究小组设计了杂交实验。请加以完善:

    实验步骤:将P、Q进行杂交,观察、记录并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F1均开________时,可确定P、Q的白花基因突变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

    ②若F1均开________时,可确定P、Q的白花基因突变发生在不同对基因上。为探究这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需要进一步设计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注:不考虑交叉互换)________。

    【答案】    (1). 相同成活率    (2). 白花    (3). 红花    (4). 实验思路:让F1自交,观察、记录并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及结论:若F2中红花植株∶白花植株=9∶7,则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F2中红花植株∶白花植株=1∶1,则这两对基因不是独立遗传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条件、基因在染色体位置上的验证方法及基因突变等多个知识点,考点涉及较多,难度较大,要求考生能透彻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并能灵活运用。

    【详解】(1)孟德尔分离定律F1自交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 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影响且存在完全显隐性关系;②子代数量足够多;③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具有相同成活率;④ 雌雄配子受精能力相同且随机结合;⑤各基因型合子的发育能力及存活率相同。故(1)中应为具有相同成活率;

    (2)依题意可知:野生型红花突变为白花,白花为隐性性状。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P、Q白花性状的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发生在两对基因上,所选取的实验材料应含有突变基因,故选取P、Q进行杂交,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 若P、Q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则P、Q突变株的基因型可分别假定位均为a1a1、a2a2,二者杂交F1的基因型全为a1a2,全为白花植株;

    ② 若P、Q突变是发生在两对基因上,则可假设P、Q后代的突变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二者杂交F1的基因型均为AaBb,全为红花植株。(注:含有一对隐形纯合子即为白花。)

    为探究这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需要进一步设计实验。实验思路:让F1(AaBb)自交,观察、记录并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若两对等位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F1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F2后代表现为A-B-:A-bb:aaB-:aabb=9:3:3:1,其中A-B-(红花):A-bb+aaB-+aabb(白花)=9:7;

    若两对等位基因不独立遗传,则F1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F2后代出现AAbb(白花):aaBB(白花):AaBb(红花)=1:1:2,白花:红花=1:1。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白花为隐性突变;(2)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AaBb的自交后代A-B-:A-bb:aaB-:aabb=9:3:3:1,熟记此结果,再根据题意进行合并分析。

    11.人们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的历史源远流长。19世纪,人们就发现葡萄汁变酒是酵母菌发酵作用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酿制葡萄酒时无需额外接种酵母菌的原因是________,在此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不易被杂菌污染的原因是________。葡萄酒中的乙醇浓度往往不超过15%,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为提高果酒的品质,可在果汁中接种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因此,首先需要获得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分离培养酵母菌通常使用________(填“牛肉膏蛋白胨”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将酵母菌划线接种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菌落,菌落的含义是_______。

    (3)某研究小组用分离得到的酵母菌进行果酒制作,发酵过程中需要偶尔打开排气阀,目的是________;在发酵3~4天后,可以吸取培养液,在酸性条件下滴加饱和的________溶液来检测酒精的生成。影响葡萄酒品质的因素除了温度、pH及氧气等环境因素外,还有_______(答出2点即可)。

    【答案】    (1). 葡萄皮上有野生型酵母菌     (2).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受到抑制    (3). 较高浓度乙醇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导致发酵终止    (4). 麦芽汁琼脂    (5). 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6). 排出发酵产生的CO2,以维持气压稳定    (7). 重铬酸钾    (8). 葡萄品种、菌种、发酵时间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酵母菌酿酒的原理和过程,基本属于识记的内容,要求学生熟知酵母菌酿酒的过程及其注意事项。

    【详解】(1)家庭酿制葡萄酒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因酵母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微生物,发酵过程中要控制为无氧环境,且其代谢产物为酒精和CO2,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受到抑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乙醇)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对酵母菌产生毒害作用甚至会杀死酵母菌,导致其发酵中止,故葡萄酒中乙醇浓度一般不超过15%;

    (2)麦芽汁琼脂培养基的碳、氮比较高,且含糖量高,更适合酵母菌培养;将酵母菌划线接种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

    (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CO2,需要及时排出以维持气压稳定,避免发酵罐爆炸;酒精的检测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进行检测;影响葡萄酒品质的因素有温度、pH、氧气、发酵时间等,此外也受葡萄品种和菌种的影响。

    【点睛】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气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最适温度在20℃左右最好,一般控制在18-25℃。

    12.1985年Smith建立了噬菌体展示技术,科学家们利用这项技术,按照基因工程的原理,将控制抗体某片段合成的DNA序列插入噬菌体DNA的特定部位,使培养所得的噬菌体表面带有抗体片段,这些噬菌体既可以特异识别抗原,又能感染宿主菌进行再扩增。回答下列问题:

    (1)实施这项技术,首先需从外周血、脾或淋巴结等部位分离出________(填“B”、“T”或“体”)细胞,提取其总mRNA再经逆转录获得________。

    (2)噬菌体DNA的某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有限制酶A和B的酶切位点,实施这项技术过程中需将相应DNA序列插入其中,而相应DNA序列中不含有上述两种酶的酶切位点,因此利用________技术扩增相应DNA序列时,需对两个引物的序列稍加修改,使扩增产物具有________,从而有助于扩增所得的相应DNA序列与噬菌体DNA定向连接。

    (3)经一定程序培养得到噬菌体后,可以利用________方法对其进行筛选,以获得表面带有特定抗体片段的噬菌体。

    (4)对带有特定抗体片段的噬菌体进行克隆化培养时,__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利用CaCl2处理细菌,理由是________。

    【答案】    (1). B    (2). cDNA    (3). PCR    (4). 位置正确的限制酶A和B的酶切位点    (5). 抗原—抗体杂交    (6). 不需要    (7). 噬菌体可以直接侵染未经处理的细菌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信息给予的形式考查基因工程中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过程、重组质粒的筛选方法等知识点,做题关键时要把握题干 “抗体”、“特异识别抗原”、“能感染宿主菌进行再扩增”等重要信息,结合设问分析作答。

    【详解】(1)分析题意可知,该技术核心技术是获取与 “抗体”相关的基因,而抗体是由浆细胞(B细胞分化而来)分泌产生的,故应从外周血、脾或淋巴结等部位分离出B细胞;此后再通过其总mRNA经逆转录得到的是cDNA;

    (2)由题意知,目的基因应插入到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但目的基因序列与限制酶A和B的识别序列不同,故需要在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时修改两个引物,从而获得位置正确的限制酶A和B的酶切位点,有助于扩增所得的相应DNA片段(目的基因)与与噬菌体DNA(运载体)结合,扩增目的基因通常用PCR技术;

    (3)因培养所得的噬菌体表面带有抗体片段,这些噬菌体既可以特异识别抗原,故可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法进行筛选;

    (4)因噬菌体能直接感染宿主菌,故对带有特定抗体片段的噬菌体进行克隆化培养时,不需要用CaCl2处理细菌。

    【点睛】cDNA文库:用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的mRNA反转录产生的多种互补DNA片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