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5月期末练习(二模)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
展开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9.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0 16 K 39 Mn 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道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各细胞结构与其功能对应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线粒体:将丙酮酸彻底分解 D.溶酶体:加工并分泌蛋白质
2.研究者得到B基因突变、P基因突变和B、P基因双突变小鼠,持续在一定剂量紫外线照射条件下培养上述三组小鼠,一段时间后统计小鼠皮肤上黑色素瘤(一种皮肤癌)的数目,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相
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皮肤上的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失去了控制B.黑色素瘤的发生可能是紫外线损伤DNA所致
C.仅P基因突变会导致小鼠产生大量黑色素瘤D.多基因突变效应叠加会增加黑色素瘤产生的数目
3.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进行比赛的过程中,身体正在发生的反应有
A.神经与肌肉协调配合完成高难度动作 B.寒冷直接刺激下丘脑产生兴奋
C.垂体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 D.血液中肾上腺素浓度持续降低
4.橘小实蝇为害多种水果和蔬菜。在治理虫害时,农业技术员先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成虫,再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使其与田间雌虫交配,产下不能孵化的卵,最后引入它的天敌——寄生蜂,进一步消灭橘小实蝇。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应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橘小实蝇的种群密度 B.使用性引诱剂不会破坏橘小实蝇的性别比例
C.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会降低橘小实蝇的出生率 D.引入的寄生蜂和橘小实蝇形成互利共生关系
5.为提高大都对磷元素的吸收能力,研究人员利用杆菌转化法将水稻的耐低磷基因OsPTF 转移到大豆植株中,下图为重组Ti质粒上T-DNA的序列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水稻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及PCR扩增可获得大量OsPTF基因
B.RNA聚合酶与启动子I识别并结合后,启动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录
C.可通过含除草剂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含有目的的基因大豆愈伤组织
D.用EcoRI、BamHI双酶切重组Ti质粒后,经电泳分离至少得到两条带
6.港珠澳大桥被称为“现代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涵盖了当今世界岛隧桥多项尖端科技,化工行业在这座宏伟的“超级工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下列材料的生材属于无机材料的是
A.高强度耐腐蚀钢筋 B.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C.大尺寸橡胶隔震支座 D.高韧薄层沥青罩面
7.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油炸食品酸败变质
B.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
C.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静脉滴注NaHCO3溶液
D.生吃新鲜蔬菜比熟吃时维生素C的损失小
8. 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目前周期表七个周期均已排满,其118种元素。短周期元素
W、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
下到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
B.W的氢化物与Z的氢化物反应,产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C.在元素周期表中,117号元素与Z元素位于同一主族
D.工业上常用YX2漂白纸浆、毛、丝等
9.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钢铁吸氧腐蚀中的正极反应:
B.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C.NaHCO3的水解平衡:
D.实验室制乙炔的反应:
10.汽车尾气处理存在反应:,该反应过程及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B.该反应生成了具有非极性共价键的CO2
C.使用催化剂可以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反应物转化为活化络合物需要吸收能量
11.聚乙烯胺可用于合成染料Y,增加纤维着色度,乙烯胺(CH2=CHNH2)不稳定,所以聚乙烯胺常用聚合物X水解法制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胺与CH3CH=NH互为同分异构体
B.测定聚乙烯胺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C.聚合物X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后的产物相同
D.聚乙烯胺和R-N=C=S合成聚合物Y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12.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FeCl3溶液与Cu粉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I、II、III中均涉及Fe3+被还原
B.对比实验I、II说明白色沉淀的产生与铜粉的量有关
C.实验II、III中加入蒸馏水后c(Cu2+)相同
D.向实验III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CI溶液可能出现向色沉淀
13.关于花粉颗粒在液体中的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显著
B.花粉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C.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花粉颗粒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14.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
A. 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 原子内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C.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
D. 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15.如图所示,把一块不带电的锌板用导线连接在验电器上,当用某频率的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指针偏转一定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验电器带正电,锌板带负电
B.验电器带负电,锌板也带负电
C.若改用红光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一定也会偏转
D.若改用同等强度频率更高的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也会偏转
0
10
y/cm
x/m
2
4
图1
1
3
-10
P
0
10
y/cm
t/s
2
4
图2
1
3
-10
16.图1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动图象,图2所示为该波中x=2m处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速为2m/s
B.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C.t= 1.0s时,质点P的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
D.在t=0到t=2.0s的时间内,质点P的速度和加速度方向均未发生改变
R
F
17.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之间接有定值电阻R,金属棒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并良好接触且无摩擦,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整个装置放在水平匀强磁场中,棒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匀速上升的一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向左
B.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上
C.棒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恒力F做的功
D.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热量
18. 如图所示,把石块从高处抛出,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q(0º ≤q <90º),石块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仅改变以下一个因素,可以对石块在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的“动能的变化量”和 “动量的变化量”都产生影响,这个因素是
A. 抛出石块的速率v0
B. 抛出石块的高度h
C. 抛出石块的角度q
D. 抛出石块用力的大小
19.某同学按如图1所示连接电路,利用电流传感器研究电容器的放电过程。先使开关S接1,电容器充电完毕后将开关掷向2,可视为理想电流表的电流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2所示。定值电阻R已知,且从图中可读出最大放电电流I0,以及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S,但电源电动势、内电阻、电容器的电容均未知,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下列物理量不能求出的是
图2
图1
电容
电源
A.电容器放出的总电荷量 B.电阻R两端的最大电压
C.电容器的电容 D.电源的内电阻
20. “通过观测的结果,间接构建微观世界图景”是现代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通过光电效应实验确定了光具有粒子性。
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研究汞原子能量是否具有量子化特点的重要实验。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灯丝K发射出初速度不计的电子,K与栅极G间的电场使电子加速,GA间加有0.5V电压的反向电场使电子减速,电流表的示数大小间接反映了单位时间内能到达A极电子的多少。在原来真空的容器中充入汞蒸汽后,发现KG间电压U每升高4.9V时,电流表的示数I就会显著下降,如图2所示。科学家猜测电流的变化与电子和汞原子的碰撞有关,玻尔进一步指出该现象应从汞原子能量量子化的角度去解释。仅依据本实验结果构建的微观图景合理的是
图1
图2
汞蒸汽
A.汞原子的能量是连续变化的
B. 存在同一个电子使多个汞原子发生跃迁的可能
C.相对于G极,在K极附近时电子更容易使汞原子跃迁
D.电流上升,是因为单位时间内使汞原子发生跃迁的电子个数减少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80分)[
21.(18分)
(1)用多用电表测量一电阻的阻值。
① 下列操作符合多用电表使用规范的是 。
A.测量前无需进行机械调零
B.先将被测电阻与工作电路断开,再进行测量
C.更换不同倍率的欧姆挡测量,无需再进行欧姆调零
D.测量结束后,应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挡
② 当选择开关置于倍率为“×100”的欧姆挡时,表盘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W。
(2)如图1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O是小球抛出时球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落地点的平均位置P,测量平抛水平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水平轨道的末端,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撞,多次重复实验,找到两小球落地的平均位置M、N。
O
M P N
m1
图1
m2
S
55 56
单位:cm
图2
① 图2是小球m2的多次落点痕迹,由此可确定其落点的平均位置对应的读数为_______cm。
② 下列器材选取或实验操作符合实验要求的是____________。
A.可选用半径不同的两小球
B.选用两球的质量应满足m1>m2
C.小球m1每次必须从斜轨同一位置释放
D.需用秒表测定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③ 在某次实验中,测量出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与O点的距离分别为OM、OP、ON。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 ,即验证了碰撞前后两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④ 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也可以在如图3所示的水平气垫导轨上完成。实验时让两滑块分别从导轨的左右两侧向中间运动,滑块运动过程所受的阻力可忽略,它们穿过光电门后发生碰撞并粘连在一起。实验测得滑块A的总质量为m1、滑块B的总质量为m2,两滑块遮光片的宽度相同,光电门记录的遮光片挡光时间如下表所示。
滑块B
左侧光电门
右侧光电门
滑块A
遮光片
图3
左侧光电门
右侧光电门
碰前
T1
T2
碰后
T3、T3
无
a.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 ,即验证了碰撞前后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b. 关于实验,也可以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及加速的的定义,从理论上推导得出碰撞前后两滑块的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请写出推导过程(推导过程中对我用的物理量做必要的说明)。
22.(16分)
电磁轨道炮的加速原理如图所示。金属炮弹静止置于两固定的平行导电导轨之间,并与轨道良好接触。开始时炮弹在导轨的一端,通过电流后炮弹会被安培力加速,最后从导轨另一端的出口高速射出。设两导轨之间的距离L=0.10 m,导轨长s=5.0 m,炮弹质量m=0.030 kg。导轨上电流I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可以认为,炮弹在轨道内匀加速运动,它所在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始终为B=2.0 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若炮弹出口速度为v=2.0×103 m/s,忽略摩擦力与重力的影响。求:
电源
电磁炮弹
I
(1)炮弹在两导轨间的加速度大小a;
(2)炮弹作为导体受到磁场施加的安培力大小F;
(3)通过导轨的电流I。
23.(18分)
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也适用于质点在变力作用下的运动,这时两个定理表达式中的力均指平均力,但两个定理中的平均力的含义不同,在动量定理中的平均力F1是指合力对时间的平均值,动能定理中的平均力F2是合力指对位移的平均值。
v0
v
图1
(1)质量为1.0kg的物块,受变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2.0s的时间内运动了2.5m的位移,速度达到了2.0m/s。分别应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求出平均力F1和F2的值。
F
x
图2
A
-kA
O
(2)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速度由v0变化到v时,经历的时间为t,发生的位移为x。分析说明物体的平均速度与v0、v满足什么条件时,F1和F2是相等的。
(3)质量为m的物块,在如图2所示的合力作用下,以某一初速度沿x轴运动,当由位置x=0运动至x=A处时,速度恰好为0,此过程中经历的时间为,求此过程中物块所受合力对时间t的平均值。
24. (20分)
利用电场可以控制电子的运动,这一技术在现代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重力及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A
B
图1
v0
(1)在宽度一定的空间中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一束电子以相同的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入电场,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为某一电子的轨迹,射入点A处电势为φA,射出点B处电势为φB。
①求该电子在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AB;
②请判断该电子束穿过图1所示电场后,运动方向是否仍然彼此平行?若平行,请求出速度方向偏转角θ的余弦值cosθ(速度方向偏转角是指末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若不平行,请说明是会聚还是发散。
界面
φ1
φ2
法线
θ1
图2
v1
z
法线
O
(2)某电子枪除了加速电子外,同时还有使电子束会聚或发散作用,其原理可简化为图2所示。一球形界面外部空间中各处电势均为φ1,内部各处电势均为φ2(φ2>φ1),球心位于z轴上O点。一束靠近z轴且关于z轴对称的电子以相同的速度v1平行于z轴射入该界面,由于电子在界面处只受到法线方向的作用力,其运动方向将发生改变,改变前后能量守恒。
①请定性画出这束电子射入球形界面后运动方向的示意图(画出电子束边缘处两条即可);
②某电子入射方向与法线的夹角为θ1,求它射入球形界面后的运动方向与法线的夹角θ2的正弦值sinθ2。
25.(17分)
键线式是表达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种方式,如H2N-CH2-CH2-OH用键线式可以表达为
吡喹酮(H)是一种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1)A属于芳香烃,其名称是 。
(2)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
(3)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含苯环且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其结构简式为 。
(4)③中1 mol C理论上需要消耗 mol H2生成D。
(5)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6)F中含氧官能团是和 。
(7)试剂a的结构简式是 。
(8)G→H分为三步反应,J中含有3个六元环,写出I、J的结构简式。
26.(12分)
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NOx对环境会产生危害,脱除NOx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1) NOx对环境的一种危害是____。
(2) NH3还原法可将NOx还原为N2进行脱除。
已知:
写出NH3还原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碱性KMnO4氧化法也可将NOx进行脱除。
①用KMnO4(NaOH)溶液进行烟气中NO的脱除,将该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将脱除后的混合溶液进行分离可获得氮肥
B.反应后混合溶液中:c( MnO4-)+2c(MnO42-)=c(K+)
C.在不同酸碱性条件下,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可能不同
③在实验室用KMnO4 ( NaOH)溶液对模拟烟气中的NO进行脱除。若将标准状况下224 L含NO体积分数为10%的模拟烟气进行处理,假设NO最终全部转化为NO3-,理论上需要KMnO4的质量为 -g(KMnO4摩尔质量为158 g.mol-l)。
(4)用Pl-g-C3N4光催化氧化法脱除NO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该脱除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 能。
②在酸性水溶液中,光催化脱除原理和电化学反应原理类似。
g-C3N4端的反应:
Pl端的反应: ;
NO2最终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
27.(13分)
粉煤灰是燃煤产生的重要污染物,主要成分有A12O3、Fe2O3、Fe3O4和SiO2等物质。综合利用粉煤灰不仅能够防止环境污染,还能获得纳米Fe2O3等重要物质。
已知:i伯胺R-NH2能与Fe3+反应:
生成易溶于煤油的产物。
ii Fe3+在水溶液中能与Cl-反应:
(1)写出过程I中Fe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2)过程II加入过量H2O2的作用是 。
(3)过程II加入伯胺一煤油对浸取液进行分离,该操作的名称是 。
(4)从化学平衡角度解释过程III利用NaCI溶液进行反萃取的原理: 。
(5) N2H4具有碱性,可与H+结合生成N2H5+。过程IV中先用过量的N2H4将水层2中Fe3+转化为Fe2+并生成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得到的Fe2+再被O2氧化为FeOOH。
(6)纳米Fe2O3在常压电化学法合成氨过程中起催化作用。该电解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熔融NaOH-KOH为电解液,Fe2O3在阴极发生电极反应生成中间体Fe。用化学用语表示Fe2O3在阴极催化生成NH3的反应过程。
第一步: ,
第二步: 。
28.(16分)
某研究小组对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速率进行实验探究。
【初步探究】
(l)为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中试剂A应为 。
(2)写出实验③中I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对比实验②③④,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
【继续探究】溶液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阅资料:
i.pH<11.7时,I-能被O2氧化为I2。
ii. pH>9.28时,I2发生歧化反应:3I2+6OH-=IO3-+ 5I-+ 3H2O,pH越大,歧化速率越快。
(4)小组同学用4支试管在装有O2的储气瓶中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分析⑦和⑧中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____。
(5)甲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证实pH=10的条件下确实可以发生I-被O2氧化为I2的反应,如右图所 示,请你填写试剂和实验现象。
【深入探究】较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小组同学分别在敞口试管和密闭试管中进行了实验⑨和⑩。
(6)对比实验⑨和⑩的现象差异,该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对实验⑨中的现象提出两种假设,请你补充假设1。
假设1: 。
假设2:45℃以上I2易升华,70℃水浴时,c(I2)太小难以显现黄色。
(7)针对假设2,有两种不同观点。你若认为假设2成立,请推测试管⑨中“冷却至室温后滴加淀粉出现蓝色”的可能原因(写出一条)。你若认为假设2不成立,请设计实验方 案证明。
29.(16分)
为研究焦虑症的机理,科研人员利用小鼠为材料进行实验。
(1)科研人员敲除野生型小鼠(WT鼠)的焦虑抑制基因——N基因,得到N基因敲除鼠(N-KO鼠)。N-KO鼠进入图1所示高架十字迷宫的开放臂时,视网膜感光细胞接受刺激,产生 ,沿 神经传至相关脑区的神经中枢,引起恐'阻和焦虑行为,冈而更多地躲进封闭区。WT鼠在探索新奇环境的冲动下,会重复进入开放臂玩耍。
(2)科研人员推测,I基因与N基因有相似的功能:为验证该推测,科研人员用相同方法得到l基因敲除鼠(I-KO鼠)和N基因、I基因双敲除小鼠(NI-KO鼠)二若推测正确, 则I-KO鼠在图l所示迷宫上的预期行为表现是____:实验结果显示.I-KO鼠、 NI-KO鼠与WT鼠的行为表现一致,这一实验结果与上述推测 (选填“相符” 或“不相符”).由此推测I基因对小鼠产生焦虑情绪的作用是 。
(3)研究发现,B区和C区是处理焦虑等情绪的两个关键脑区(如图2):科研人员将上述四 种小鼠置于图l所示迷宫上一段时间后,检测小鼠两个脑区中神经元的活跃度.得到图 3所示结果。
①据图2、3可知,N-KO鼠 ,C区输出的抑制信号增强,导致出现焦虑行为。
②请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NI-KO鼠与WT鼠行为一致的原因 。
(4)科研人员再选取上述小鼠进行实验,进一步验证I基因的功能,图4为实验方案。
①请在上图中正确选择a、b,c或物质d、e填人I—Ⅳ处。
②预期l—4组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的运动轨迹依次为图5中的 。
30.(18分)
SNP是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科研人员利用SNP对拟南芥抗盐突变体的抗盐基因进行定位。
(1) SNP在拟南芥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在不同DNA分子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存在大量SNP位点,某些SNP在个体间差异稳定,可作为DNA上特定位置的遗传 。
(2)研究者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拟南芥,处理后的拟南芥自交得到的子代中抗盐:不抗盐=1:3,据此判断抗盐为 性状。
(3)为进一步得到除抗盐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均与野生型相同的抗盐突变体(记为m),可采用下面的杂交育种方案。
步骤一:抗盐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
步骤二: :
步骤三:____;
步骤四:多次重复步骤一一步骤三。
(4)为确定抗盐基因在Ⅱ号还是Ⅲ号染色体上,研究者用抗盐突变体m与另一野生型植株B杂交,用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SNP1和SNP2(见下图)进行基因定位。
①将m和B进行杂交,得到的F,植株自交。将Fi植株所结种子播种于____的选择 培养基上培养,得到F2抗盐植株。
②分别检测F2抗盐植株个体的SNPI和SNP2,若全部个体的SNP1检测结果为____,
SNP2检测结果SNP2m和SNP2B的比例约为 ,则抗盐基因在Ⅱ号染色体上,且与SNP1m不发生交叉互换。
(5)研究者通过上述方法确定抗盐基因在某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精确定位基因位置,选择该染色体上8个不同的SNP,得到与抗盐基因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如下表。据表判断,抗盐基因位于 SNP位置附近,作出判断所依据的原理是
(6)结合本研究,请例举SNP在医学领域可能的应用前景 。
31.(16分)
光合能力是作物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为研究水稻控制光合能力的基因,科研人员获得了种植株高度和籽粒重量都明显下降的水稻突变体,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实验。
(l)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能够 和利用光能.光反应阶段生成的 ATP和[H]参与在 (场所)中进行的C3____过程,该过程的产物可以有 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蔗糖和淀粉。
(2)科研人员用电镜观察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的叶绿体,结果如下图所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叶绿体出现了两方面的明显变化:① ;② 。此实验从 水平分析了突变体光合产量变化的原因。
(3)半乳糖脂是类囊体膜的主要脂质成分,对于维持类囊体结构具有重要作用,酶G参与其合成过程。测序发现,该突变体的酶G基因出现异常。科研人员测定了野生型、突变体和转入酶G基因的突变体中的半乳糖脂及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比三种拟南芥的测定结果可知, 。
(4)综合上述研究,请解释在相同光照条件下,突变体产量下降的原因 。
(5)若要利用酶G基因培育高产水稻,一种可能的思路是:将酶G基因转入 (选填“野生型”或“突变体”)水稻,检测 是否提高。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2019.5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D 2.C 3.A 4.C 5.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29.(16分)
(1)兴奋(或“神经冲动”)传入
(2)更多在封闭区活动,较少进入开放臂不相符 I基因单独不引起焦虑,N基因缺失引起焦虑需要有I基因
(3)①B、C两个脑区中的神经元活跃度增强
②敲除I基因降低C区神经元活跃度,NI-KO鼠C区的神经元活跃度恢复正常,输出的抑制信号正常
(4)①Ⅰ.a Ⅱ.aⅢ.物质e Ⅳ.物质d
②甲、甲、乙、甲
30.(18分)
(1)标记
(2)隐性
(3)得到的F1自交筛选抗盐突变体
(4)①含(一定浓度)盐②均为SNP1m 1:1
(5)-6 抗盐基因与SNP的距离越近,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越小
(6)用于亲子鉴定、遗传病筛查等(合理即可)
31.(16分)
(1)吸收叶绿体基质还原
(2)①类囊体结构散乱②淀粉粒数量减少 细胞
(3)突变体的半乳糖脂和叶绿素含量均低于野生型,转入酶G基因后两者含量恢复
(4)酶G基因异常,半乳糖脂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影响类囊体结构,进而影响光反应,导致暗(碳)反应合成的蔗糖和淀粉减少
(5)野生型产量(或“光合速率”)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物理参考答案 2019.5
第一部分(共48分,每小题6分)
13. C 14.A 15.D 16.C 17.D 18.B19.D 20.B
第二部分(共72分)
21(18分)
(1)①BD(2分)②3200 (2分)
(2)①55.50(55.40~55.60)(2分)②BC (3分)
③m1OP= m1OM+ m2ON(3分)
④a.(3分)
b.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有F1 = - F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1a1 = - m2a2
根据加速度定义a=
有m1= - m2
有m1Dv1 = - m2Dv2(3分)
22.(16分)
(1)炮弹在两导轨间做匀加速运动,因而v2=2as
则a=
解得a=4.0×105 m/s2(6分)
(2)忽略摩擦力与重力的影响,合外力则为安培力,所以
F=ma
解得F=1.2×104 N(4分)
(3)炮弹作为导体受到磁场施加的安培力为F=ILB
解得I=6.0×104 A(6分)
23.(18分)
(1)物块在加速运动过程中,应用动量定理有
解得N=1.0N
物块在加速运动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有
解得N=0.8N(6分)
(2) 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应用动量定理有
解得
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应用动量定理有
解得
当F1=F2时,由上两式得:(6分)
(3) 由图2可求得物块由x=0运动至x=A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为
设物块的初速度为v′0,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设在t时间内物块所受平均力的大小为F,由动量定理得
由题已知条件
解得(6分)
24.(20分)
(1)①A、B两点的电势差 UAB=φA-φB
在电子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AB=-eUAB=e(φB-φA) (4分)
②平行。
设电子在B点处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动能定理
由于 (2分)
可得 (6分)
(2)①见答图1。(2分)
界面
φ1
φ2
法线
θ1
答图1
v1
z
法线
O
②设电子穿过界面后的速度为v2,由于电子只受法线方向的作用力,其沿界面方向速度不变。则
电子穿过界面的过程中,能量守恒,则
可解得 [[]
则(8分)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9.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0 16 K 39 Mn 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道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各细胞结构与其功能对应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线粒体:将丙酮酸彻底分解 D.溶酶体:加工并分泌蛋白质
2.研究者得到B基因突变、P基因突变和B、P基因双突变小鼠,持续在一定剂量紫外线照射条件下培养上述三组小鼠,一段时间后统计小鼠皮肤上黑色素瘤(一种皮肤癌)的数目,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相
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皮肤上的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失去了控制B.黑色素瘤的发生可能是紫外线损伤DNA所致
C.仅P基因突变会导致小鼠产生大量黑色素瘤D.多基因突变效应叠加会增加黑色素瘤产生的数目
3.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进行比赛的过程中,身体正在发生的反应有
A.神经与肌肉协调配合完成高难度动作 B.寒冷直接刺激下丘脑产生兴奋
C.垂体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 D.血液中肾上腺素浓度持续降低
4.橘小实蝇为害多种水果和蔬菜。在治理虫害时,农业技术员先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成虫,再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使其与田间雌虫交配,产下不能孵化的卵,最后引入它的天敌——寄生蜂,进一步消灭橘小实蝇。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应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橘小实蝇的种群密度 B.使用性引诱剂不会破坏橘小实蝇的性别比例
C.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会降低橘小实蝇的出生率 D.引入的寄生蜂和橘小实蝇形成互利共生关系
5.为提高大都对磷元素的吸收能力,研究人员利用杆菌转化法将水稻的耐低磷基因OsPTF 转移到大豆植株中,下图为重组Ti质粒上T-DNA的序列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水稻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及PCR扩增可获得大量OsPTF基因
B.RNA聚合酶与启动子I识别并结合后,启动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录
C.可通过含除草剂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含有目的的基因大豆愈伤组织
D.用EcoRI、BamHI双酶切重组Ti质粒后,经电泳分离至少得到两条带
6.港珠澳大桥被称为“现代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涵盖了当今世界岛隧桥多项尖端科技,化工行业在这座宏伟的“超级工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下列材料的生材属于无机材料的是
A.高强度耐腐蚀钢筋 B.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C.大尺寸橡胶隔震支座 D.高韧薄层沥青罩面
7.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油炸食品酸败变质
B.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
C.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静脉滴注NaHCO3溶液
D.生吃新鲜蔬菜比熟吃时维生素C的损失小
8. 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目前周期表七个周期均已排满,其118种元素。短周期元素
W、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
下到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
B.W的氢化物与Z的氢化物反应,产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C.在元素周期表中,117号元素与Z元素位于同一主族
D.工业上常用YX2漂白纸浆、毛、丝等
9.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钢铁吸氧腐蚀中的正极反应:
B.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C.NaHCO3的水解平衡:
D.实验室制乙炔的反应:
10.汽车尾气处理存在反应:,该反应过程及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B.该反应生成了具有非极性共价键的CO2
C.使用催化剂可以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反应物转化为活化络合物需要吸收能量
11.聚乙烯胺可用于合成染料Y,增加纤维着色度,乙烯胺(CH2=CHNH2)不稳定,所以聚乙烯胺常用聚合物X水解法制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胺与CH3CH=NH互为同分异构体
B.测定聚乙烯胺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C.聚合物X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后的产物相同
D.聚乙烯胺和R-N=C=S合成聚合物Y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12.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FeCl3溶液与Cu粉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I、II、III中均涉及Fe3+被还原
B.对比实验I、II说明白色沉淀的产生与铜粉的量有关
C.实验II、III中加入蒸馏水后c(Cu2+)相同
D.向实验III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CI溶液可能出现向色沉淀
13.关于花粉颗粒在液体中的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显著
B.花粉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C.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花粉颗粒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14.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
A. 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 原子内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C.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
D. 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15.如图所示,把一块不带电的锌板用导线连接在验电器上,当用某频率的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指针偏转一定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验电器带正电,锌板带负电
B.验电器带负电,锌板也带负电
C.若改用红光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一定也会偏转
D.若改用同等强度频率更高的紫外线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也会偏转
0
10
y/cm
x/m
2
4
图1
1
3
-10
P
0
10
y/cm
t/s
2
4
图2
1
3
-10
16.图1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动图象,图2所示为该波中x=2m处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速为2m/s
B.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C.t= 1.0s时,质点P的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
D.在t=0到t=2.0s的时间内,质点P的速度和加速度方向均未发生改变
R
F
17.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之间接有定值电阻R,金属棒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并良好接触且无摩擦,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整个装置放在水平匀强磁场中,棒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匀速上升的一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向左
B.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上
C.棒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恒力F做的功
D.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热量
18. 如图所示,把石块从高处抛出,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q(0º ≤q <90º),石块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仅改变以下一个因素,可以对石块在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的“动能的变化量”和 “动量的变化量”都产生影响,这个因素是
A. 抛出石块的速率v0
B. 抛出石块的高度h
C. 抛出石块的角度q
D. 抛出石块用力的大小
19.某同学按如图1所示连接电路,利用电流传感器研究电容器的放电过程。先使开关S接1,电容器充电完毕后将开关掷向2,可视为理想电流表的电流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2所示。定值电阻R已知,且从图中可读出最大放电电流I0,以及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S,但电源电动势、内电阻、电容器的电容均未知,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下列物理量不能求出的是
图2
图1
电容
电源
A.电容器放出的总电荷量 B.电阻R两端的最大电压
C.电容器的电容 D.电源的内电阻
20. “通过观测的结果,间接构建微观世界图景”是现代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通过光电效应实验确定了光具有粒子性。
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研究汞原子能量是否具有量子化特点的重要实验。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灯丝K发射出初速度不计的电子,K与栅极G间的电场使电子加速,GA间加有0.5V电压的反向电场使电子减速,电流表的示数大小间接反映了单位时间内能到达A极电子的多少。在原来真空的容器中充入汞蒸汽后,发现KG间电压U每升高4.9V时,电流表的示数I就会显著下降,如图2所示。科学家猜测电流的变化与电子和汞原子的碰撞有关,玻尔进一步指出该现象应从汞原子能量量子化的角度去解释。仅依据本实验结果构建的微观图景合理的是
图1
图2
汞蒸汽
A.汞原子的能量是连续变化的
B. 存在同一个电子使多个汞原子发生跃迁的可能
C.相对于G极,在K极附近时电子更容易使汞原子跃迁
D.电流上升,是因为单位时间内使汞原子发生跃迁的电子个数减少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80分)[
21.(18分)
(1)用多用电表测量一电阻的阻值。
① 下列操作符合多用电表使用规范的是 。
A.测量前无需进行机械调零
B.先将被测电阻与工作电路断开,再进行测量
C.更换不同倍率的欧姆挡测量,无需再进行欧姆调零
D.测量结束后,应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挡
② 当选择开关置于倍率为“×100”的欧姆挡时,表盘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W。
(2)如图1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O是小球抛出时球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落地点的平均位置P,测量平抛水平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水平轨道的末端,再将入射小球m1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撞,多次重复实验,找到两小球落地的平均位置M、N。
O
M P N
m1
图1
m2
S
55 56
单位:cm
图2
① 图2是小球m2的多次落点痕迹,由此可确定其落点的平均位置对应的读数为_______cm。
② 下列器材选取或实验操作符合实验要求的是____________。
A.可选用半径不同的两小球
B.选用两球的质量应满足m1>m2
C.小球m1每次必须从斜轨同一位置释放
D.需用秒表测定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③ 在某次实验中,测量出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与O点的距离分别为OM、OP、ON。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 ,即验证了碰撞前后两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④ 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也可以在如图3所示的水平气垫导轨上完成。实验时让两滑块分别从导轨的左右两侧向中间运动,滑块运动过程所受的阻力可忽略,它们穿过光电门后发生碰撞并粘连在一起。实验测得滑块A的总质量为m1、滑块B的总质量为m2,两滑块遮光片的宽度相同,光电门记录的遮光片挡光时间如下表所示。
滑块B
左侧光电门
右侧光电门
滑块A
遮光片
图3
左侧光电门
右侧光电门
碰前
T1
T2
碰后
T3、T3
无
a.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 ,即验证了碰撞前后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b. 关于实验,也可以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及加速的的定义,从理论上推导得出碰撞前后两滑块的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请写出推导过程(推导过程中对我用的物理量做必要的说明)。
22.(16分)
电磁轨道炮的加速原理如图所示。金属炮弹静止置于两固定的平行导电导轨之间,并与轨道良好接触。开始时炮弹在导轨的一端,通过电流后炮弹会被安培力加速,最后从导轨另一端的出口高速射出。设两导轨之间的距离L=0.10 m,导轨长s=5.0 m,炮弹质量m=0.030 kg。导轨上电流I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可以认为,炮弹在轨道内匀加速运动,它所在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始终为B=2.0 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若炮弹出口速度为v=2.0×103 m/s,忽略摩擦力与重力的影响。求:
电源
电磁炮弹
I
(1)炮弹在两导轨间的加速度大小a;
(2)炮弹作为导体受到磁场施加的安培力大小F;
(3)通过导轨的电流I。
23.(18分)
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运动,也适用于质点在变力作用下的运动,这时两个定理表达式中的力均指平均力,但两个定理中的平均力的含义不同,在动量定理中的平均力F1是指合力对时间的平均值,动能定理中的平均力F2是合力指对位移的平均值。
v0
v
图1
(1)质量为1.0kg的物块,受变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2.0s的时间内运动了2.5m的位移,速度达到了2.0m/s。分别应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求出平均力F1和F2的值。
F
x
图2
A
-kA
O
(2)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速度由v0变化到v时,经历的时间为t,发生的位移为x。分析说明物体的平均速度与v0、v满足什么条件时,F1和F2是相等的。
(3)质量为m的物块,在如图2所示的合力作用下,以某一初速度沿x轴运动,当由位置x=0运动至x=A处时,速度恰好为0,此过程中经历的时间为,求此过程中物块所受合力对时间t的平均值。
24. (20分)
利用电场可以控制电子的运动,这一技术在现代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计重力及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A
B
图1
v0
(1)在宽度一定的空间中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一束电子以相同的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入电场,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为某一电子的轨迹,射入点A处电势为φA,射出点B处电势为φB。
①求该电子在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AB;
②请判断该电子束穿过图1所示电场后,运动方向是否仍然彼此平行?若平行,请求出速度方向偏转角θ的余弦值cosθ(速度方向偏转角是指末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若不平行,请说明是会聚还是发散。
界面
φ1
φ2
法线
θ1
图2
v1
z
法线
O
(2)某电子枪除了加速电子外,同时还有使电子束会聚或发散作用,其原理可简化为图2所示。一球形界面外部空间中各处电势均为φ1,内部各处电势均为φ2(φ2>φ1),球心位于z轴上O点。一束靠近z轴且关于z轴对称的电子以相同的速度v1平行于z轴射入该界面,由于电子在界面处只受到法线方向的作用力,其运动方向将发生改变,改变前后能量守恒。
①请定性画出这束电子射入球形界面后运动方向的示意图(画出电子束边缘处两条即可);
②某电子入射方向与法线的夹角为θ1,求它射入球形界面后的运动方向与法线的夹角θ2的正弦值sinθ2。
25.(17分)
键线式是表达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种方式,如H2N-CH2-CH2-OH用键线式可以表达为
吡喹酮(H)是一种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1)A属于芳香烃,其名称是 。
(2)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
(3)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含苯环且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其结构简式为 。
(4)③中1 mol C理论上需要消耗 mol H2生成D。
(5)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6)F中含氧官能团是和 。
(7)试剂a的结构简式是 。
(8)G→H分为三步反应,J中含有3个六元环,写出I、J的结构简式。
26.(12分)
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NOx对环境会产生危害,脱除NOx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1) NOx对环境的一种危害是____。
(2) NH3还原法可将NOx还原为N2进行脱除。
已知:
写出NH3还原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碱性KMnO4氧化法也可将NOx进行脱除。
①用KMnO4(NaOH)溶液进行烟气中NO的脱除,将该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将脱除后的混合溶液进行分离可获得氮肥
B.反应后混合溶液中:c( MnO4-)+2c(MnO42-)=c(K+)
C.在不同酸碱性条件下,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可能不同
③在实验室用KMnO4 ( NaOH)溶液对模拟烟气中的NO进行脱除。若将标准状况下224 L含NO体积分数为10%的模拟烟气进行处理,假设NO最终全部转化为NO3-,理论上需要KMnO4的质量为 -g(KMnO4摩尔质量为158 g.mol-l)。
(4)用Pl-g-C3N4光催化氧化法脱除NO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该脱除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 能。
②在酸性水溶液中,光催化脱除原理和电化学反应原理类似。
g-C3N4端的反应:
Pl端的反应: ;
NO2最终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
27.(13分)
粉煤灰是燃煤产生的重要污染物,主要成分有A12O3、Fe2O3、Fe3O4和SiO2等物质。综合利用粉煤灰不仅能够防止环境污染,还能获得纳米Fe2O3等重要物质。
已知:i伯胺R-NH2能与Fe3+反应:
生成易溶于煤油的产物。
ii Fe3+在水溶液中能与Cl-反应:
(1)写出过程I中Fe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2)过程II加入过量H2O2的作用是 。
(3)过程II加入伯胺一煤油对浸取液进行分离,该操作的名称是 。
(4)从化学平衡角度解释过程III利用NaCI溶液进行反萃取的原理: 。
(5) N2H4具有碱性,可与H+结合生成N2H5+。过程IV中先用过量的N2H4将水层2中Fe3+转化为Fe2+并生成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得到的Fe2+再被O2氧化为FeOOH。
(6)纳米Fe2O3在常压电化学法合成氨过程中起催化作用。该电解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熔融NaOH-KOH为电解液,Fe2O3在阴极发生电极反应生成中间体Fe。用化学用语表示Fe2O3在阴极催化生成NH3的反应过程。
第一步: ,
第二步: 。
28.(16分)
某研究小组对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速率进行实验探究。
【初步探究】
(l)为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中试剂A应为 。
(2)写出实验③中I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对比实验②③④,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
【继续探究】溶液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阅资料:
i.pH<11.7时,I-能被O2氧化为I2。
ii. pH>9.28时,I2发生歧化反应:3I2+6OH-=IO3-+ 5I-+ 3H2O,pH越大,歧化速率越快。
(4)小组同学用4支试管在装有O2的储气瓶中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分析⑦和⑧中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____。
(5)甲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证实pH=10的条件下确实可以发生I-被O2氧化为I2的反应,如右图所 示,请你填写试剂和实验现象。
【深入探究】较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小组同学分别在敞口试管和密闭试管中进行了实验⑨和⑩。
(6)对比实验⑨和⑩的现象差异,该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对实验⑨中的现象提出两种假设,请你补充假设1。
假设1: 。
假设2:45℃以上I2易升华,70℃水浴时,c(I2)太小难以显现黄色。
(7)针对假设2,有两种不同观点。你若认为假设2成立,请推测试管⑨中“冷却至室温后滴加淀粉出现蓝色”的可能原因(写出一条)。你若认为假设2不成立,请设计实验方 案证明。
29.(16分)
为研究焦虑症的机理,科研人员利用小鼠为材料进行实验。
(1)科研人员敲除野生型小鼠(WT鼠)的焦虑抑制基因——N基因,得到N基因敲除鼠(N-KO鼠)。N-KO鼠进入图1所示高架十字迷宫的开放臂时,视网膜感光细胞接受刺激,产生 ,沿 神经传至相关脑区的神经中枢,引起恐'阻和焦虑行为,冈而更多地躲进封闭区。WT鼠在探索新奇环境的冲动下,会重复进入开放臂玩耍。
(2)科研人员推测,I基因与N基因有相似的功能:为验证该推测,科研人员用相同方法得到l基因敲除鼠(I-KO鼠)和N基因、I基因双敲除小鼠(NI-KO鼠)二若推测正确, 则I-KO鼠在图l所示迷宫上的预期行为表现是____:实验结果显示.I-KO鼠、 NI-KO鼠与WT鼠的行为表现一致,这一实验结果与上述推测 (选填“相符” 或“不相符”).由此推测I基因对小鼠产生焦虑情绪的作用是 。
(3)研究发现,B区和C区是处理焦虑等情绪的两个关键脑区(如图2):科研人员将上述四 种小鼠置于图l所示迷宫上一段时间后,检测小鼠两个脑区中神经元的活跃度.得到图 3所示结果。
①据图2、3可知,N-KO鼠 ,C区输出的抑制信号增强,导致出现焦虑行为。
②请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NI-KO鼠与WT鼠行为一致的原因 。
(4)科研人员再选取上述小鼠进行实验,进一步验证I基因的功能,图4为实验方案。
①请在上图中正确选择a、b,c或物质d、e填人I—Ⅳ处。
②预期l—4组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的运动轨迹依次为图5中的 。
30.(18分)
SNP是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科研人员利用SNP对拟南芥抗盐突变体的抗盐基因进行定位。
(1) SNP在拟南芥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在不同DNA分子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存在大量SNP位点,某些SNP在个体间差异稳定,可作为DNA上特定位置的遗传 。
(2)研究者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拟南芥,处理后的拟南芥自交得到的子代中抗盐:不抗盐=1:3,据此判断抗盐为 性状。
(3)为进一步得到除抗盐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均与野生型相同的抗盐突变体(记为m),可采用下面的杂交育种方案。
步骤一:抗盐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
步骤二: :
步骤三:____;
步骤四:多次重复步骤一一步骤三。
(4)为确定抗盐基因在Ⅱ号还是Ⅲ号染色体上,研究者用抗盐突变体m与另一野生型植株B杂交,用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SNP1和SNP2(见下图)进行基因定位。
①将m和B进行杂交,得到的F,植株自交。将Fi植株所结种子播种于____的选择 培养基上培养,得到F2抗盐植株。
②分别检测F2抗盐植株个体的SNPI和SNP2,若全部个体的SNP1检测结果为____,
SNP2检测结果SNP2m和SNP2B的比例约为 ,则抗盐基因在Ⅱ号染色体上,且与SNP1m不发生交叉互换。
(5)研究者通过上述方法确定抗盐基因在某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精确定位基因位置,选择该染色体上8个不同的SNP,得到与抗盐基因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如下表。据表判断,抗盐基因位于 SNP位置附近,作出判断所依据的原理是
(6)结合本研究,请例举SNP在医学领域可能的应用前景 。
31.(16分)
光合能力是作物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为研究水稻控制光合能力的基因,科研人员获得了种植株高度和籽粒重量都明显下降的水稻突变体,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实验。
(l)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能够 和利用光能.光反应阶段生成的 ATP和[H]参与在 (场所)中进行的C3____过程,该过程的产物可以有 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蔗糖和淀粉。
(2)科研人员用电镜观察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的叶绿体,结果如下图所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叶绿体出现了两方面的明显变化:① ;② 。此实验从 水平分析了突变体光合产量变化的原因。
(3)半乳糖脂是类囊体膜的主要脂质成分,对于维持类囊体结构具有重要作用,酶G参与其合成过程。测序发现,该突变体的酶G基因出现异常。科研人员测定了野生型、突变体和转入酶G基因的突变体中的半乳糖脂及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比三种拟南芥的测定结果可知, 。
(4)综合上述研究,请解释在相同光照条件下,突变体产量下降的原因 。
(5)若要利用酶G基因培育高产水稻,一种可能的思路是:将酶G基因转入 (选填“野生型”或“突变体”)水稻,检测 是否提高。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2019.5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D 2.C 3.A 4.C 5.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29.(16分)
(1)兴奋(或“神经冲动”)传入
(2)更多在封闭区活动,较少进入开放臂不相符 I基因单独不引起焦虑,N基因缺失引起焦虑需要有I基因
(3)①B、C两个脑区中的神经元活跃度增强
②敲除I基因降低C区神经元活跃度,NI-KO鼠C区的神经元活跃度恢复正常,输出的抑制信号正常
(4)①Ⅰ.a Ⅱ.aⅢ.物质e Ⅳ.物质d
②甲、甲、乙、甲
30.(18分)
(1)标记
(2)隐性
(3)得到的F1自交筛选抗盐突变体
(4)①含(一定浓度)盐②均为SNP1m 1:1
(5)-6 抗盐基因与SNP的距离越近,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越小
(6)用于亲子鉴定、遗传病筛查等(合理即可)
31.(16分)
(1)吸收叶绿体基质还原
(2)①类囊体结构散乱②淀粉粒数量减少 细胞
(3)突变体的半乳糖脂和叶绿素含量均低于野生型,转入酶G基因后两者含量恢复
(4)酶G基因异常,半乳糖脂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影响类囊体结构,进而影响光反应,导致暗(碳)反应合成的蔗糖和淀粉减少
(5)野生型产量(或“光合速率”)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物理参考答案 2019.5
第一部分(共48分,每小题6分)
13. C 14.A 15.D 16.C 17.D 18.B19.D 20.B
第二部分(共72分)
21(18分)
(1)①BD(2分)②3200 (2分)
(2)①55.50(55.40~55.60)(2分)②BC (3分)
③m1OP= m1OM+ m2ON(3分)
④a.(3分)
b.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有F1 = - F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1a1 = - m2a2
根据加速度定义a=
有m1= - m2
有m1Dv1 = - m2Dv2(3分)
22.(16分)
(1)炮弹在两导轨间做匀加速运动,因而v2=2as
则a=
解得a=4.0×105 m/s2(6分)
(2)忽略摩擦力与重力的影响,合外力则为安培力,所以
F=ma
解得F=1.2×104 N(4分)
(3)炮弹作为导体受到磁场施加的安培力为F=ILB
解得I=6.0×104 A(6分)
23.(18分)
(1)物块在加速运动过程中,应用动量定理有
解得N=1.0N
物块在加速运动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有
解得N=0.8N(6分)
(2) 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应用动量定理有
解得
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应用动量定理有
解得
当F1=F2时,由上两式得:(6分)
(3) 由图2可求得物块由x=0运动至x=A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为
设物块的初速度为v′0,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设在t时间内物块所受平均力的大小为F,由动量定理得
由题已知条件
解得(6分)
24.(20分)
(1)①A、B两点的电势差 UAB=φA-φB
在电子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AB=-eUAB=e(φB-φA) (4分)
②平行。
设电子在B点处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动能定理
由于 (2分)
可得 (6分)
(2)①见答图1。(2分)
界面
φ1
φ2
法线
θ1
答图1
v1
z
法线
O
②设电子穿过界面后的速度为v2,由于电子只受法线方向的作用力,其沿界面方向速度不变。则
电子穿过界面的过程中,能量守恒,则
可解得 [[]
则(8分)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