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A10联盟2018届高三最后一卷理科综合试题 word
展开
安徽省A10联盟2018届高三最后一卷
理综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膜上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作为胞外信号分子的受体 B.催化某些生化反应
C.作为离子进出细胞的通道 D.构成细胞的基本骨架
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仍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
B.细胞的分化和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
C.细胞生长提高了细胞的物质交换效率
D.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防卫功能
3.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卡诺氏液和酒精混合液能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B.在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可观察到细胞膜的结构
C.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乙醇发生反应,溶液变成灰绿色
D.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否变色来确定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4.研究发现植物体内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我国学者崔徵研究了锌对番茄幼苗中生长 素、色氨酸含量的影响,获得如下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在番茄幼苗细胞内色氨酸只能用于合成生长素
B.对照组是将番茄幼苗培养在含有锌离子的蒸馏水中
C.实验组在加锌离子的前后上形成了自身对照
D.该实验证明了锌能促进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5.下列有关生产措施与其原理或预期结果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鱼类捕捞之后的剩余量接近K/2保持鱼类的持续高产
B.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模拟动物信息吸引鸟类捕食害虫——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D.桑基鱼塘——实现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6.某随机受粉植物,其高茎(H)与矮茎(h)、绿茎(G)与紫茎(g)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对一个处于遗传平衡中的该植物种群进行调查,获得的结果如下表:
表现型
高绿茎
高紫茎
矮绿茎
矮紫茎
比例
63%
21%
12%
4%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种群内基因h和基因g的频率分别为0.4、0.5
B.在该种群内基因组成为Gg的个体所占比例为50%
C.H-h和G-g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继续随机受粉,该种群内矮紫茎个体所占比例不变
7、 化学与材料、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简称,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 喝补铁剂(含Fe2+)时,加服维生素C效果更好,因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推广使用CO2合成的可降解聚碳酸酯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
D.“嘉州峨眉山有燕萨石,形六棱而锐首,色莹白明澈。”燕萨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花生油和玉米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B.溴苯、硝基苯和环已烷都难溶于水且密度都大于水
C.分子式为C10H14的单取代芳香烃,其可能的结构有4种
D.尼龙、涤纶和有机玻璃都是通过缩聚反应制得的
9、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L CCl4所含C-Cl键数目于2NA
B. 常温下,78g Na2S与Na2O2混合物中含有NA阴离子
C. 1mol乙醇和足量的CH3CO18OH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的H218O数目为NA
D. 室温下,2L0.05 mol/L的NH4NO3溶液中所含的氮原子数目为0.2 NA
10、W、X、Y、Z是短周期元素,W的一种同位素无中子,X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约占78%,Y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Z的单质用于工业制漂白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W和X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既存在极性键,又存在非极性键
B.含氧酸的酸性Z一定大于X
C.工业上采取电解熔融Y和Z化合物的方法冶炼Y
D. W和X的化合物与W和Z的化合物反应可产生白烟
1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两个装满水的大小相等的表面皿中,分别加入绿豆小金属钠和金属钾
大金属钾游动更加剧烈
金属钾比钠活泼
B
向氨水和Mg(OH)2的悬浊液中滴加少量FeCl3溶液
得到红褐色悬浊液
Ksp:Fe(OH)3HCO3
12、用如下装置处理含KMnO4的废液,使Mn元素转化为MnO2沉淀,从而消除重金属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nO4-处理完全后,实验结束时左侧可能会生成沉淀
B.右侧产生的Fe2+沉淀MnO4-的离子方程式为:7H2O+3Fe2++MnO4-=3Fe(OH)3↓+MnO2↓+5H+
C.当电路中转移6mol e-'时,可以产生87gMnO2沉淀
D.为了增大右侧溶液的导电性可以加稀硫酸造成强酸性环境
13、常温下,现有0.1mol· L-1NH4HCO3溶液,pH=7.8。已知含氮(或含碳)各微粒的分布分数(平衡时,各微粒浓度占总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pH=9时,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c(NH4+)>c(HCO3-)>c(NH3·H2O)>c( CO32-)
B.NH4H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或“”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