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01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02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03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化学
    1、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卷的方框内,超出答题框一律不给分。
    2、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Cu-64 Ce-140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0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微量的二氧化硫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
    B. 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C. 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
    D. 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98变为4.68,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了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硫可以杀菌消毒,微量的SO2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A正确;
    B. 汽油不是可再生能源,故B不选;
    C. 漂白粉与二氧化碳和水结合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光照分解,所以漂白粉变质不是被氧气氧化,故C不选;
    D.CO2的饱和溶液pH为5.6,雨水pH小于5.6是因为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了亚硫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亚硫酸能被空气氧化成硫酸,酸性增强,pH下降,故D不选;
    故选A。
    【点睛】二氧化硫虽然有毒,但微量使用是可以的;能杀菌消毒的很多物质都有毒,只要用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是可以使用的。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19NA
    B. 1mol Cu与足量FeCl3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 1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O32-和HCO3-离子数之和为0.1NA
    D. 密闭容器中l.5mol H2与0.5mol N2充分反应,得到NH3的分子数为NA
    【答案】B
    【解析】
    A.由于标准状况下,己烷不是气体,无法计算22.4L己烷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B.Cu能溶解于FeCl3溶液,生成Cu2+,则1mol Cu与足量FeCl3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B正确;C.1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H2CO3、CO32-和HCO3-微粒数之和为0.1NA,故C错误;D.合成氨为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转化,故D错误;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是通过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综合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注意:①气体的摩尔体积适用的对象为气体,而标况下水、CCl4、HF、己烷等为液体,SO3为固体;②必须明确温度和压强,只指明体积无法求算物质的量;③22.4L/mol是标准状态下或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的气体摩尔体积;④可逆反应限度对产物的量的影响等。

    3.常温下,将甲酸(HCOOH)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 pH=7,则此溶液中
    A. c(HCOO-) >c(Na+) B. c(HCOO-) <c( Na+)
    C. c(HCOO-) =c(Na+) D. 无法确定c(HCOO-) 与c(Na+) 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HCOOH+NaOH=HCOONa+H2O,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c(OH-)+c(HCOO-),所得溶液的pH=7,c(H+)=c(OH-),则c(HCOO-)=c(Na+),故选C。

    4.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根据乙酸乙酯的性质、产品中含有的杂质,结合选项解答。
    详解:A、反应物均是液体,且需要加热,因此试管口要高于试管底,A正确;
    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溶液中,以防止倒吸,B正确;
    C、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实现分离,C正确;
    D、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不能通过蒸发实现分离,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装置的作用分析,注意从乙酸乙酯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特点的角度去解答和判断。

    5.现有以下6种说法:
    ①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都是混合物;
    ②明矾、冰醋酸、石膏都是电解质;
    ③氯酸、烧碱、纯碱依次分别为酸、碱、盐;
    ④H+、H+、H+互为同位素;
    ⑤胶体带电是电泳的前提条件;
    ⑥生活中常见的石英玻璃、普通玻璃、钢化玻璃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①⑤ B. ①④⑤⑥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氯水、氨水、水玻璃都是混合物,水银是汞单质,属于纯净物,错误;
    ②明矾是盐[KAl(SO4)2·12H2O]、冰醋酸是有机酸(CH3COOH)、石膏是盐(CaSO4·2H2O)都是电解质,正确;
    ③氯酸是酸,烧碱氢氧化钠是碱,纯碱碳酸钠是盐,正确;
    ④H、H、H互为同位素,同位素是原子不能是离子,错误;
    ⑤胶体不带电,胶粒带电是电泳的前提条件,错误;
    ⑥石英玻璃是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产品,普通玻璃、钢化玻璃都属于硅酸盐产品,错误;
    故选B。

    6.下列各组中微粒能大量共存,且当加入试剂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选项
    微粒组
    加入试剂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Fe3+、I-、Cl-
    NaOH溶液
    Fe3++3OH-=Fe(OH)3↓
    B
    Na+、Al3+、Cl-
    少量澄清石灰水
    Al3++3OH-=Al(OH)3↓
    C
    H+、Fe2+、SO42-
    Ba(NO3)2溶液
    SO42-+Ba2+=BaSO4↓
    D
    K+、NH3·H2O、CO32-
    通入少量CO2
    2OH-+CO2=CO32-+H2O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 Fe3+有氧化性,I-有还原性,二者不能共存,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 Na+、Al3+、Cl-能大量共存,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OH-与Al3+生成沉淀,B正确;
    C.加入的Ba(NO3)2溶液中有硝酸根离子,酸性条件下形成具有氧化性的硝酸,能氧化亚铁离子,所以除了生成BaSO4沉淀外,还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书写离子反应时不能拆开写成OH-的形式,故D不选;
    故选B。
    【点睛】注意隐性硝酸的存在,在含有氢离子的溶液中,如果再引入硝酸根离子,则溶液中就相当于存在了强氧化性的硝酸,可以氧化还原性的离子或分子。同样,如果溶液中含有硝酸根离子,如果再引入氢离子,溶液中同样存在了硝酸,如果此溶液中含有S2-、SO2、I-、Fe2+等微粒时,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7.某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有试剂:①Na ②H2/Ni ③Ag(NH3)2OH ④新制Cu(OH)2⑤NaOH ⑥酸性KMnO4溶液。能与该化合物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都发生反应的试剂有( )

    A. ①②⑤⑥ B. ①②④⑥ C. ①③④⑤ D. 全部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该有机物分子的结构可知,该分子中含有醛基、酯基、羧基、羟基和碳碳双键五种官能团。①Na能够与羟基和羧基反应;②H2/Ni可与醛基和碳碳双键反应;③Ag(NH3)2OH能够与醛基和羧基发生反应;④新制Cu(OH)2能够与醛基和羧基发生反应;⑤NaOH能够与酯基和羧基发生反应;⑥酸性KMnO4溶液能够与羟基、醛基和羟基发生反应。因此能与该化合物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都发生反应的试剂为①②③④⑤⑥。故答案D。

    8.一定温度下,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H2(g)+I2(g) ΔH>0,若在0~15s内c(HI)由0.1mol·L-1降到0.07mol·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B. 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 c(HI)由0.07mol·L-1降到0.05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小于10s
    D. 0~15s内用I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I2)=0.002mol·L-1·s-1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速率和温度有关,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故A不选;
    B.减小体积会增大HI(g)、H2(g)和I2(g)的浓度,会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故B正确;
    C. c(HI)下降0.03mol·L-1降用了15s,但反应速率和浓度有关,浓度降低,反应速率也降低,所以c(HI)由0.07mol·L-1降到0.05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大于10s,故C不选;
    D. c(HI)由0.1mol·L-1降到0.07mol·L-1,则c(I2)上升到0.015mol·L-1,用I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I2)=0.015 mol·L-1÷15s=0.001mol·L-1·s-1,故D不选;
    故选B。
    【点睛】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并不是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而是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只不过正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于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所以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所以平衡正向移动。不要把速率和平衡混为一谈,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9.有下列三个反应:①3Cl2+2FeI2=2FeCl3+2I2 ②2Fe2++Br2=2Fe3++2Br-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
    B. 根据以上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强弱顺序:Cl2>Fe3+>Co2O3
    C. 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
    D. 在③反应中当1molCo2O3参加反应时,2 molHCl被氧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三个反应:①Cl2+FeI2=FeCl2+I2 ②2Fe2++Br2=2Fe3++2Br-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化合价升高元素所在的产物是I2、Fe3+、Cl2,它们是氧化产物,故A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在反应①中,Cl2>I2,在反应②中,Br2>Fe3+,在反应③中,Co2O3>Cl2,则氧化性顺序是:Co2O3>Cl2>Br2>Fe3+,故B错误;
    C项、根据氧化性顺序:Cl2>Br2>Fe3+,Cl2和FeBr2反应时,氯气首先氧化亚铁离子,然后在氧化溴离子,故C错误;
    D项、在反应③中生成1molCl2时,有6mol的盐酸参加反应,其中2molHC1被氧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先分析化合价变化,确定各物质的氧化还原情况,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比较各物质氧化性强弱,然后再逐项判断。

    10.常温下,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n(Cl-)=n(CH3COO-)=0.01mo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与NaOH完全中和时,醋酸所消耗的NaOH多
    B. 分别与足量CaCO3反应时,放出的CO2一样多
    C. 两种溶液的pH相等
    D. 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时,n(Cl-)<n(CH3COO-)
    【答案】B
    【解析】
    【详解】A.醋酸是弱酸,电离不完全,若n(Cl-)=n(CH3COO-),醋酸的浓度大,所以消耗的氢氧化钠也多,故A不选;
    B.同理可得,二者分别与足量CaCO3反应时,醋酸放出的CO2多,故B选;
    C.根据电荷守恒,盐酸中:n(H+)=n(OH-)+n(Cl-),醋酸中:n(H+)=n(OH-)+n(CH3COO-)。由于n(Cl-)=n(CH3COO-),所以n(H+)相等,溶液的pH也相等,故C不选;
    D.用水稀释后,醋酸可以继续电离,所以n(Cl-)<n(CH3COO-),故D不选;
    故选B。

    二、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30分)
    11.下列有机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rCH2CHBrCH2Br的名称为三溴丙烷
    B. 萘环上的一个H原子被-C4H9取代后的产物共有8种
    C. 对甲基苯乙烯中最多有17个原子共面
    D. 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它们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对有机物的命名、同分异构体、原子共面、水解产物等基础知识进行考察。A中要标出溴原子在碳链上的位置,再进行命名;B中萘环上核磁共振氢谱中氢原子种数为2,烃基-C4H9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4,然后进行组合判断共为8种;C中考察甲基、苯环、乙烯基中原子共面问题;D中考察多糖水解的规律。
    详解:BrCH2CHBrCH2Br为1,2,3-三溴丙烷,A错误;萘的结构对称性很高如图:环上只有2种氢,-C4H9取代基有4种结构,因此萘环上的一个H原子被-C4H9取代后的产物共有8种,B正确;甲基中最多有1个碳和1个氢能够与苯环共平面,乙烯基中的碳、氢均能共平面,苯环中所有的氢、碳均可以共平面,所以对甲基苯乙烯中最多有17个原子共面,C正确;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D正确;答案选A。
    点睛:分子中原子共线、共面的问题,依据是乙烯的平面结构、乙炔的直线结构、甲烷的正面体结构、苯环的平面结构进行分析,比如有机物甲基苯乙烯能够共面的原子最多有17个,最少有8个。

    12.现有甲、乙两个化学小组利用两套相同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用时间长短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仅一个条件改变)。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编号
    温度
    催化剂
    浓度
    甲组实验Ⅰ
    25℃
    三氧化二铁
    10mL 5%H2O2
    甲组实验Ⅱ
    25℃
    二氧化锰
    10mL 5%H2O2

    甲、乙两小组得出如图数据:

    关于该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中,O2是氧化产物
    B. 甲小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Fe2O3比MnO2催化效率更高
    C. 甲小组实验也可以测定25℃时,在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D. 乙组研究的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H2O2在碱性环境下放出气体速率较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氧气是化合价升高的结果,所以是氧化产物,故A不选;
    B 从图中可以看出,MnO2可以使反应速率更快,所以Fe2O3比MnO2催化效率低,故B错误,选B;
    C. 在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也可以判断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故C不选;
    D.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条件下H2O2在碱性环境下放出气体速率较快,故D不选;
    故选B。

    13.已知HF的Ka=6.6×10-4,CH3COOH的Ka=1.75×10-5,则在相同条件下,同浓度等体积的NaF、CH3COONa溶液中离子总数
    A. 前者多 B. 后者多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酸的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其相应的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小,所以氟离子的水解程度比醋酸根离子小。NaF、CH3COONa水解都使溶液显碱性,所以NaF溶液中的c(OH-)小于CH3COONa溶液中的c(OH-),也可以说NaF溶液中的c(H+)大于CH3COONa溶液中的c(H+),两溶液体积相同,所以NaF溶液中的n(H+)大于CH3COONa溶液中的n(H+);两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F-)和c(Na+)+c(H+)=c(OH-)+c(CH3COO-),两溶液体积相同,所以在两溶液中,阳离子总数等于阴离子总数,所以比较两溶液中的离子总数,可以只比较阳离子总数即可;两溶液中的Na+的物质的量是相同的,而NaF溶液中的n(H+)大于CH3COONa溶液中的n(H+),所以NaF中离子总数较多,故选A。

    14.某化学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密闭容器中某一条件对A2(g)+3B2(g) 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若T2 B. 在T2和n(A2)不变时达到平衡,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b>a
    C. 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D. 若T2 【答案】C
    【解析】
    【详解】A. 若T2 B. 横坐标为B2的物质的量,增大一种反应物的量必然会使平衡正向移动,使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增大,所以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b>a,故B不选;
    C.增加一种反应物的量,会使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所以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c>b>a,故C选;
    D.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若T2 故选C。
    【点睛】该曲线是研究随着B2的增多,AB3的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当B2较少时,由于生成的AB3少,所以AB3的体积分数较小。随着B2的增多,生成的AB3也增多,AB3的体积分数会增加。当到达b或d点时,AB3的体积分数到达了最大值。当再增加B2时,AB3的体积分数反而降低,说明在b或d点,起始的A2和B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方程式的系数比,即1:3,此时生成物的体积分数最大。再增加B2,由于A2是有限的,所以生成物AB3的物质的量的增加也是有限的,而此时由于B2的增加,分母会显著最大,所以AB3的体积分数会降低。

    15.25℃时,相同pH的两种一元弱酸HA与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随加水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B的酸性强于HA
    B. a点溶液的导电性大于b点溶液
    C. 同浓度的NaA与NaB溶液中,c(A-)=c(B-)
    D. 加水稀释到pH相同时,酸HA、HB用到的水V(A)小于V(B)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酸性越弱,加水稀释后电离出的氢离子越多,pH越小,故HB的酸性弱于HA,故A不选;
    B.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在a、b两点的溶液中都有电荷守恒:c(H+)=c(OH-)+c(A-)和c(H+)=c(OH-)+c(B-)。a点溶液的pH大于b点溶液的PH,所以a点溶液中的c(H+)小于b点溶液中的c(H+),可以推知a点溶液中的离子的总浓度小于b点溶液中的离子的总浓度,所以a点溶液的导电性小于b点溶液的导电性,故B不选;
    C.酸的酸性越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强,故同浓度的NaA与NaB溶液中,c(A-)大于c(B-),故C不选;
    D.根据上图可知,稀释到相同pH时,V(A)小于V(B),故D选;
    故选D。

    16.室温下,用0.1mol/L氨水分别滴定20.0mL 0.1mol/L的盐酸和醋酸,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x=20
    B. Ⅰ曲线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C. 滴定过程中的值逐渐减小
    D. 当Ⅰ曲线和Ⅱ曲线pH均为7时,某一溶液中的c(Cl-)大于另一溶液中的c(CH3COO-)
    【答案】A
    【解析】
    【详解】A.滴入x mL氨水时,盐酸的pH达到7,如果恰好完全中和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溶液的pH小于7,所以必然有氨水过量,x>20,故A选;
    B.盐酸的初始pH为1,所以Ⅱ是盐酸,Ⅰ是醋酸,故B不选;
    C.把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c(OH-),即,随着氨水的不断滴入,c(OH-)不断增大,所以的值逐渐减小,故C不选;
    D. 当Ⅰ曲线和Ⅱ曲线pH均为7时,盐酸中加入的氨水大于醋酸中加入的氨水,根据电荷守恒:c(NH4+)+c(H+)=c(OH-)+c(Cl-)和c(NH4+)+c(H+)=c(OH-)+c(CH3COO-),常温下,pH=7的溶液是中性的,c(H+)=c(OH-),由于盐酸中的c(NH4+)大于醋酸中的c(NH4+),所以盐酸中的c(Cl-)大于醋酸溶液中的c(CH3COO-),故D不选;
    故选A。

    17.3.84g铜和一定质量的浓硝酸反应,当铜反应完时,共收集到气体2.24L(折算成标准状况下),若把装有这些气体的集气瓶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若使集气瓶充满溶液,还需通入标况下的氧气体积为
    A. 0.224L B. 0.336L C. 0.448L D. 0.672L
    【答案】D
    【解析】
    【详解】3.84g铜是0.06mol,铜与硝酸反应,得到NO和NO2的混合气体,这一过程是硝酸得到电子,铜失去电子。然后NO和NO2的混合气体和水及氧气反应,最后生成硝酸,这一过程混合气失电子生成硝酸,氧气得电子。因为反应最开始和结束时硝酸的物质的量不变,可以将反应看作是铜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氧气得到的电子与铜失去的电子一样多,所以氧气的体积为0.06mol×2÷4×22.4L/mol=0.672L,故选D。

    18.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C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乙=丁+己,甲+丙=戊+己,0.1mol·L-1丁溶液的pH为13(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D>C >B>A
    B. B元素只能形成一种二元含氧酸,且B元素的含氧酸对应的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C. 1mol甲与足量乙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D. 1.0L 0.1mol·L-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
    【答案】C
    【解析】
    【分析】
    0.1mol·L-1丁溶液的pH为1,说明丁是强碱,且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所以丁为NaOH。由甲+乙=丁+己,甲+丙=戊+己,而己是由C元素形成的单质,故甲为过氧化钠、乙为水,己为氧气,丙为二氧化碳,戊为碳酸钠;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所以A为H、B为C、C为O、D为Na。
    【详解】A.原子半径Na>C>O>H,故A不选;
    B. 碳元素可以形成碳酸,也可以形成己二酸,都是二元含氧酸,碳酸的酸酐是CO2,是氧化物,但己二酸的酸酐不是氧化物,故B不选;
    C. Na2O2与足量乙发生歧化反应,1molNa2O2转移1mol电子,故C选;
    D.碳酸根水解:CO32-+H2OHCO3-+OH-,阴离子数增多,所以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必然大于0.1mol,故D不选。
    故选C。
    【点睛】过氧化钠不管是跟水反应还是跟二氧化碳反应,发生的都是歧化反应,转移电子发生在形成共价键的两个-1价的氧之间,所以1mol Na2O2转移1mol电子,即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和Na2O2的物质的量相等。

    19.下列各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足量的氨水处理硫酸工业的尾气:SO2+NH3·H2O=NH4++HSO3-
    B. 向NaAlO2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变浑浊:HCO3-+AlO2-+H2O=CO32-+Al(OH)3↓
    C.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O32-+2CH3COOH =2CH3COO-+CO2↑+H2O
    D.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2Fe(OH)3=2FeO42-+3Cl-+H2O+4H+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用足量的氨水处理硫酸工业的尾气会生成亚硫酸铵,而不是亚硫酸氢铵,故A不选;
    B.碳酸氢根电离出的氢离子与偏铝酸根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B选;
    C.大理石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拆开,故C不选;
    D.在强碱溶液中,生成的氢离子会和氢氧根中和,不会有氢离子的形式存在,故D不选;
    故选B。

    20.下列实验过程、实验目的、判定及解释都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判定、解释
    A
    配制0.4000mol·L-1的NaOH溶液
    称取4.0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直接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
    正确,4.0g固体Na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定容到250mL的容量瓶,物质的量浓度恰好为0.4000mol·L-1
    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向盛有2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正确,FeCl3具有氧化性,能与具有还原性的维生素C发生反应,使溶液的颜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Fe2+)
    C
    制取并纯化
    氢气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
    正确,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除去可能的酸性气体、水蒸气和还原性气体等杂质,得到纯净氢气
    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错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2O2+NaHSO3=Na++H++SO42-+H2O
    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因此不能用此反应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定容之前需要等待温度降到室温,否则会使溶液体积偏小,故A不选;
    B. Fe3+是黄色的,如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把Fe3+还原为Fe2+,则溶液的颜色会由黄色变为浅绿色(Fe2+),故B选;
    C.应该先通过所有溶液,最后再通过浓硫酸,否则会带出水蒸气,故C不选;
    D. NaHSO3溶液和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错误的,NaHSO3溶于水,应该拆成离子形式,故D不选;
    故选B

    21.已知反应Cu(s)+2Ag+(aq)===Cu2+(aq)+2Ag(s)为一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其设计成如图所示原电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铜电极是正极,其电极反应为Cu-2e-=Cu2+
    B. 银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质量增加
    C. 当铜电极质量减少0.64g时,电解质溶液中有0.02mol电子通过
    D. 外电路中电子由银电极流向铜电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活泼金属为负极,故A错误;银电极为正极,银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Ag++e-= Ag,电极质量增加,故B正确;电解质溶液中没有电子通过,故C错误;外电路中电子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

    22.向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0.3molZ和一定量的Y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图乙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Y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5mol
    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g)+Y(g)3Z(g) ΔH<0
    C. 若t0 =0,t1=10s,则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0.03mol·L-1·s-1
    D. 反应物X的转化率t6点比t3点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A.从图甲可以看出,从t0到t1,X的物质的量(由于容器体积为1L,所以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从1.0mol减少到0.8mol,减少了0.2mol,Z的物质的量从0.3mol增加到0.6mol,增加了0.3mol。再根据图乙,四个阶段改变的条件不同,在t3时刻,平衡不移动,只是速率增大了,所以应该是使用了催化剂,在t4时刻,平衡仍然不移动,但速率都降低,应该是降低了压强,所以该反应中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从t0到t1,X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2mol,Z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所以Y的物质的量应该减少0.1mol,平衡时Y为0.4mol,所以开始时Y为0.5mol,故A不选;
    B. 从t0到t1,X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2mol,Z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Y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1mol,所以在化学方程式里,X、Y、Z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1,X和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而且t1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X(g)+Y(g)3Z(g)。根据图乙,在t2时刻,只有正反应速率或逆反应速率增大了,说明增大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在t5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了,说明升高了温度。升高温度,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的,ΔH>0,故B选;
    C. 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0.3mol/L÷10s=0.03mol·L-1·s-1,故C不选;
    D. t3到t5,平衡没有移动,t5时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提高,所以X的转化率t6点比t3点高,故D不选;
    故选B。
    【点睛】在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这四种因素中,催化剂一定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对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的反应,压强的改变也不能使平衡移动,但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和改变温度一定会使平衡移动。所以在图乙中,t3和t4时刻,一定分别是使用了催化剂和降低了压强。

    23.常温下,分别向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1 mol/L的MOH、ROH两种碱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pH与溶液浓度的对数(lgc)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Kb(MOH)的数量级为10-5
    B. a、b两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
    C. 等体积等浓度的ROH和MCl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OH-)>c(H+)
    D. 用相同浓度的盐酸分别中和a、b两点溶液,消耗盐酸体积:Va>Vb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稀释前碱溶液的浓度和对应的pH判断碱的相对强弱,根据稀释对电离平衡的影响、结合盐类水解、水的电离等解答
    详解:A.没有稀释前M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10-11mol/L,则氢氧根是10-3mol/L,所以Kb(MOH)=,A正确;
    B.a、b两点溶液中a点溶液碱性强,对水的抑制程度大,所以水的电离程度:a<b,B正确;
    C.根据图像可知碱性是MOH>ROH,ROH的电离常数大于MCl的水解程度,因此溶液显碱性,即c(OH-)>c(H+),C正确;
    D.两种碱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用相同浓度的盐酸分别中和时消耗盐酸体积相等,即Va=Vb,D错误,答案选D。
    点睛:选项C是解答的易错点和难点,首先要判断出二者的碱性相对强弱,进而判断ROH和MCl混合后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最后根据ROH电离常数和MCl的水解常数判断溶液的酸碱性,题目难度较大。

    24.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数字化实验装置,研究常温下,向30 mL 0.1 mol·L−1 H2A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NaOH溶液时pH变化情况,并绘制出溶液中含A元素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H=4.0时,溶液中n(HA−)约为2.73×10−4 mol
    B. 该实验应将左边的酸式滴定管换成右边碱式滴定管
    C. 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与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3.0
    D. 0.1 mol·L−1NaHA溶液中存在c(A2−)+c(HA−)+c(H2A)=0.1 mol·L−1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pH=3时,溶液中不存在H2A,说明H2A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pH=3时A2-、HA-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所以二者的浓度相等,则Ka2==c(H+)=0.001mol/L,同一溶液中HA-和A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pH=4时该酸的第二步电离常数不变,则由n(A2-)=10n(HA-),且原溶液中n(HA-)+n(A2-)=0.003mol,据此计算n(HA-);本实验是碱滴定酸,酸式滴定管用来盛放酸,碱式滴定管用来盛放碱;由图可知,pH=3时,溶液中c(A2-)=c(HA-);该二元酸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所以NaHA溶液中不存在H2A。
    【详解】由图可知H2A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pH=3时A2-、HA-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所以二者的浓度相等,则Ka2==c(H+)=0.001mol/L,同一溶液中HA-和A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pH=4时该酸的第二步电离常数不变,则由n(A2-)=10n(HA-),且原溶液中n(HA-)+n(A2-)=0.003mol,解得溶液中n(HA−)约为2.73×10−4 mol,A正确;碱滴定酸,碱不能盛放在左边的酸式滴定管中,应该使用右边的碱式滴定管,B正确;由图可知,pH=3时,溶液中c(A2-)=c(HA-),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与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3.0,C正确;该二元酸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所以NaHA只能电离不能水解,则溶液中不存在H2A,根据物料守恒得c(A2-)+c(HA-)=0.1mol/L,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中和滴定和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及计算能力,正确判断该二元酸“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解本题关键,注意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中溶质及其浓度无关。

    25.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 Ksp[Fe(OH)3] B. 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C. 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D. 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b、c两点对应数据可比较出KSP[Fe(OH)3]与KSP[Cu(OH)2]的大小,KSP[Fe(OH)3]=c(Fe3+)•(OH-)3=c(Fe3+)•(10-12.7)3,KSP[Cu(OH)2]=c(Cu2+)•(OH-)2=c(Cu2+)•(10-9.6)2,因c(Fe3+)=c(Cu2+),故KSP[Fe(OH)3]<KSP[Cu(OH)2],故A正确;
    B.向溶液中加入NH4Cl固体,不会导致溶液中的c(OH-)增大,故不能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故B错误;
    C.只要温度不发生改变,溶液中c(H+)与c(OH-)的乘积(即Kw)就不变。该题中温度条件不变,故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的乘积相等,故C正确;
    D.b、c两点分别处在两条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故两点均代表溶液达到饱和,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6.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10℃
    20℃
    30℃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
    8.3
    8.4
    8.5
    8.8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碱性增强。
    (1)乙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___(填“大于”或“小于”)NaHCO3的水解程度。
    (2)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还需要进一步补做实验来验证:
    ①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乙的判断正确。其中试剂X是____。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石灰水
    ②将加热煮沸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8.3,则甲的判断正确。
    ③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 ℃,丙断言____(填“甲”或“乙”)的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_。
    (3)关于NaHCO3饱和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___。
    a.c(Na+)=c(HCO3-)+c(CO32-)+c(H2CO3)
    b.c(Na+)+c(H+)=c(HCO3-)+c(CO32-)+c(OH-)
    c.H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
    【答案】 (1). 大于 (2). B (3). 等于 (4). 乙 (5). 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 (6). a
    【解析】
    【详解】(1)如果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导致溶液的PH增大,可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大于NaHCO3的水解程度;故答案为:大于;
    (2)①如果乙的判断是正确的,即溶液中存在Na2CO3,则只需加入能和碳酸钠反应而不和碳酸氢钠反应的试剂,并且有明显现象就可以。四种试剂中,Ba(OH)2和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生成碳酸钡以及碳酸钙而沉淀无法验证,NaOH不和碳酸钠反应也无法验证,只有BaCl2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碳酸氢钠不反应,故选B;
    ②将加热煮沸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等于8.3,则说明碳酸氢钠没有分解,则甲的判断正确;故答案为:等于;
    ③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 ℃,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故乙的判断是错误的;故答案为: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
    (3)a.在NaHCO3饱和水溶液中,含钠元素的微粒和含碳元素的微粒总和是相等的,即存在物料守恒:c(Na+)=c(HCO3-)+c(CO32-)+c(H2CO3),故a正确;
    b.在NaHCO3饱和水溶液中存在着电荷守恒:c(Na+)+c(H+)=c(HCO3-)+2c(CO32-)+c(OH-),故b错误;
    c.NaHCO3饱和水溶液显碱性,说明HCO3-的电离程度小于HCO3-的水解程度,故c错误;
    故选a。

    27.Ⅰ.某化学兴趣小组用FeCl2(用铁粉与盐酸反应制得)和NH4HCO3制备FeCO3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C仪器的名称是___,FeCO3在其中生成,该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2)实验时首先打开活塞3,关闭活塞2,再打开活塞1向B中滴加盐酸,其目的是___,关闭活塞1,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___打开活塞__,使B装置中气压增大,将B装置中的氯化亚铁溶液压入C中。
    Ⅱ.乳酸亚铁晶体((CH3CH(OH)COO)2Fe·3H2O,Mr =288g/mol)是常用的补铁剂。乳酸亚铁可由乳酸与碳酸亚铁反应制得。
    (3)将制得的FeCO3加入乳酸溶液中,再加入过量铁粉,75℃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结束后,无需过滤,除去过量铁粉的反应方程式为2CH3CH(OH)COOH+Fe=(CH3CH(OH)COO)2Fe+H2↑;从上述所得溶液中获得乳酸亚铁晶体的方法是____、过滤、洗涤、干燥。
    (4)该兴趣小组用KMnO4测定产品中亚铁含量进而计算乳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分数。发现产品的质量分数总是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___。
    经查阅文献后,该兴趣小组改用铈(Ce)量法测定产品中Fe2+的含量。取2.880g产品配成100mL溶液,每次取20.00mL,进行必要处理,用0.1000mol·L-1的C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Ce(SO4)2标准溶液19.70mL。滴定反应为Ce4++Fe2+=Ce3++Fe3+,则产品中乳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分数为____。
    【答案】 (1). 三颈烧瓶 (2). Fe2++2HCO3-=FeCO3↓+CO2↑+H2O (3).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Fe2+被氧化 (4). 3 (5). 2 (6).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7). 乳酸根离子中含有羟基,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8). 98.5%
    【解析】
    【详解】(1)C是三颈烧瓶,FeCl2和NH4HCO3反应生成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HCO3-=FeCO3↓+CO2↑+H2O;故答案为:三颈烧瓶,Fe2++2HCO3-=FeCO3↓+CO2↑+H2O;
    (2)实验时首先打开活塞3,关闭活塞2,再打开活塞1向B中滴加盐酸,盐酸和铁反应生成FeCl2和氢气,利用氢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Fe2+被氧化;
    (3)乳酸亚铁晶体((CH3CH(OH)COO)2Fe·3H2O)带有结晶水,从溶液中获得结晶水合物不能直接加热蒸干,会失去结晶水,应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获得;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乳酸根离子中含有羟基,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导致消耗的高锰酸钾增多,计算出的乳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分数会大于100%。用铈(Ce)量法测定产品中Fe2+的含量的实验中,消耗n(Ce4+)=0.01970L×0.1000mol·L-1=1.970×10-3mol,根据滴定反应, n(Fe2+)= n[(CH3CH(OH)COO)2Fe·3H2O] = n(Ce4+)=1.970×10-3mol,在100 mL溶液里,n[(CH3CH(OH)COO)2Fe·3H2O]= 1.970×10-3×5mol,所以m[(CH3CH(OH)COO)2Fe·3H2O]= 1.970×10-3mol×5×288g/mol=1.970×10-3×5×288g,则产品中乳酸亚铁晶体的质量分数为=98.5%;故答案为:乳酸根离子中含有羟基,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98.5%。

    28.国家倡导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引导企业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其根本目的是节能减排,“减排”的关键是减少CO2排放,而“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CO2。回答下列问题:
    (1)CO2的电子式是___。
    (2)利用CO2可合成尿素[CO(NH2)2],合成原料除CO2外,还有NH3。该方法制备尿素的化学方程式是,该方法制备尿素一般需>2,即NH3过量,原因是____。
    (3)利用太阳能,以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1所示:一定条件“过程1”生成1mol炭黑的反应热为ΔH1;“过程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Fe3O4(s)6FeO(s)+O2(g) ΔH2。则图1中制备炭黑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4)将1mol CO2和3mol H2充入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 ΔH。
    ①图2是测得的该反应中X、Y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X为___(写化学式),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mol·L-1·min-1。

    ②不同温度下平衡时,混合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则该反应的ΔH____0(填“>”“<”或“不能确定”);测定温度小于T2时,反应体系中无O2存在,则T1~T2的温度范围内,H2的物质的量急剧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

    (5)CO2还可以合成甲醇:CO2(g)+3H2(g)H2O(g)+CH3OH(g) ΔH=-53.7 kJ·mol-1,一定条件下,将1 mol CO2和2.8 mol H2充入容积为2L的绝热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CO2的转化率[α(C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n点的平衡常数K=___。

    【答案】 (1). (2). NH3易液化、易溶于水,便于尾气回收 (3). ΔH=ΔH1+ΔH2 (4). C2H4 (5). 0.225 (6). < (7). 乙烯分解生成H2 (8). 200
    【解析】
    【详解】(1)CO2的电子式是。
    (2)在反应中,使用过量的NH3,可以使CO2反应更完全,而过量的NH3可以用液化或溶于水的方法回收。故答案为:NH3易液化、易溶于水,便于尾气回收;
    (3)流程图中,“过程1”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6FeO(s) C(s,炭黑)+2Fe3O4(s) ΔH1。和 “过程2”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即可得到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ΔH=ΔH1+ΔH2;
    (4)①从图2可以看出,X是生成物,从开始反应到平衡,浓度变化了0.375mol/L,Y是反应物,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浓度变化了1.00-0.25=0.75mol/L,X和Y的浓度变化之比为1:2,各物质的浓度变化之比等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X和Y分别是C2H4和CO2,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0.75mol/L÷10min=0.075mol/(L·min),在一个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用H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75mol/(L·min)×3=0.225 mol/(L·min)。故答案为C2H4,0.225;
    ②图3中,升高温度,H2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ΔH<0;温度小于T2时,反应体系中无O2存在,说明H2O未分解,故T1~T2的温度范围内,H2的物质的量急剧增大的原因可能是乙烯分解生成H2;
    (5)图4中,在n点,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80%,应用“三段式”法计算:

    故n点的平衡常数K=。

    29.偏钒酸铵(NH4VO3)主要用作催化剂、催干剂、媒染剂等。用沉淀法除去工业级偏钒酸铵中的杂质硅、磷的流程如图:

    (1)碱溶时,下列措施有利于NH3逸出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增大NaOH溶液的浓度
    (2)①滤渣的主要成分为Mg3(PO4)2、MgSiO3,已知Ksp(MgSiO3)=2.4×10-5,若滤液中c(SiO32-)=0.08mol·L-1,则c(Mg2+)=____。
    ②由图可知,加入一定量的MgSO4溶液作沉淀剂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除磷率下降,其原因是温度升高,Mg3(PO4)2溶解度增大和促进Mg2+水解生成Mg(OH)2;但随着温度的升高,除硅率升高,其原因是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沉钒时,反应温度需控制在50℃,在实验室可采取的加热方式为____。
    (4)探究NH4Cl的浓度对沉钒率的影响,设计实验步骤(常见试剂任选):取两份10mL一定浓度的滤液A和B,分别加入1mL和10mL的1mol·L-1 NH4Cl溶液,再向A中加入___mL蒸馏水,控制两份溶液的温度均为50℃、pH均为8,由专用仪器测定沉钒率,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
    (5)偏钒酸铵本身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但在草酸(H2C2O4)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溶解,同时生成络合物(NH4)2[(VO)2(C2O4)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答案】 (1). ac (2). 3×10-4mol·L-1 (3). (或) (4). 水浴加热 (5). 9 (6). 使两份溶液总体积相等,确保其他条件相同,而NH4Cl的浓度不同 (7). 2NH4VO3+4H2C2O4=(NH4)2[(VO)2(C2O4)3]+2CO2↑+4H2O
    【解析】
    【分析】
    工业级钒酸铵先用NaOH溶液溶解,生成NaVO3,再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10后加入MgSO4溶液,使Si、P转化为Mg3(PO4)2、MgSiO3沉淀而除去,过滤后滤液中加入NH4Cl溶液,生成NH4VO3。
    【详解】(1)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加热可以使NH3逸出。在溶有NH3的溶液中,存在平衡:NH3+H2ONH3·H2ONH4++OH-,增大OH-浓度,可以使平衡逆移,也促使NH3逸出;故选ac;
    (2)①滤液中c(SiO32-)=0.08mol·L-1,根据Ksp(MgSiO3)=2.4×10-5,则c(Mg2+)=mol/L;
    ②温度升高,硅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增大,可以成为H2SiO3沉淀从而提高除硅率,离子方程式为 (或);
    (3)温度在100℃以下,可以用水浴加热法,水浴加热不但可以受热均匀,而且温度易于控制,故答案为:水浴加热;
    (4)要探究NH4Cl的浓度对沉钒率的影响,一份10mL的滤液A中加入1mL NH4Cl溶液,另一份10mL的滤液B中加入10mL NH4Cl溶液,需再向A中加入9mL蒸馏水,使两份溶液总体积相等,确保其他条件相同,而NH4Cl的浓度不同。故答案为:9,使两份溶液总体积相等,确保其他条件相同,而NH4Cl的浓度不同;
    (5)偏钒酸铵和草酸(H2C2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络合物(NH4)2[(VO)2(C2O4)3],矾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4价,那么碳的化合价就会从+3价升高到+4价,根据电子守恒,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VO3+4H2C2O4=(NH4)2[(VO)2(C2O4)3]+2CO2↑+4H2O。

    30.有机合成是制药工业中的重要手段。G是某抗炎症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
    (2)反应④的条件为____;①的反应类型为___;反应②的作用是____。
    (3)下列对有机物G的性质推测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
    A.具有两性,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
    B.能发生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C.能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D.1mol G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放出2mol CO2
    (4)D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___种。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含有两个甲基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1∶1的是___(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6)已知:苯环上有烷烃基时,新引入的取代基连在苯环的邻、对位;苯环上有羧基时,新引入的取代基连在苯环的间位。根据题中的信息,写出以甲苯为原料合成有机物的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图:XYZ…目标产物
    【答案】 (1). (2). 浓硫酸、浓硝酸、加热 (3). 取代反应 (4). 保护酚羟基,以防被氧化 (5). AC (6). +3NaOH+CH3COONa+2H2O (7). 16 (8). 或 (9).
    【解析】
    【分析】
    根据D的结构简式(),可知C分子中含有苯环,苯环上有两个邻位取代基,其中一个为-OOCCH3,另一个为烃基,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羧基生成D,B分子中有苯环,结合已知的第一个反应:,可知B分子中也有在苯环上处于邻位的两个取代基,其中一个是羟基,另一个是甲基,所以A是乙酸酐,由乙酰氯和乙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在NaOH溶液中水解然后再酸化,得到的E为,比较E和G的结构,再结合已知:可知,E到F是发生了硝化反应,E中苯环羟基的对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了F,F到G是硝基被还原为氨基。
    【详解】(1)从上面的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
    (2)反应④是硝化反应,需要浓硝酸作反应物,浓硫酸作催化剂,而且反应还需加热;①是取代反应,反应②的作用是保护酚羟基,以防被高锰酸钾氧化。故答案为:浓硫酸、浓硝酸、加热;取代反应;保护酚羟基,以防被氧化;
    (3)G的结构简式为;
    A.G中有羧基,显酸性,还有氨基,显碱性,所以G具有两性,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故A正确;
    B.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但酚不能发生消去反应,酚和羧酸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酚羟基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在G的分子中既有羧基,又有羟基,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酯,故C正确;
    D.能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的只能是羧基,而1mol羧基只能生成1mol CO2,故1molG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放出1molCO2,故D错误;
    故选AC;
    (4)D的结构简式为,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时,羧基可以和NaOH发生酸碱中和,酯基可以发生水解,水解后生成的不是醇,而是酚,会继续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所以1mol D能消耗3mol 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aOH+CH3COONa+2H2O;
    (5)C为,C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即含有苯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苯环上直接连有羟基;能发生银镜反应,要求分子中有醛基。C的苯环上共有3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酚羟基和醛基各用了1个氧原子,醛基还用了1个碳原子,还有2个碳原子,根据含有两个甲基的要求,苯环上共有4个取代基,两个甲基,一个酚羟基和一个醛基;可以先固定两个甲基的位置,有邻、间、对三种位置,然后再连上酚羟基和醛基。当2个甲基处于邻位时,酚羟基和醛基有6种不同的位置,当2个甲基处于间位时,酚羟基和醛基有7种不同的位置,当2个甲基处于对位时,酚羟基和醛基有3种不同的位置,所以共有16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1∶1的是或。故答案为16,或;
    (6)以甲苯为原料合成,需要在苯环上连上羧基和氨基,羧基可以通过甲基被氧化得到,氨基可以先在苯环上连上硝基,然后再还原得到。因为苯环上有烷烃基时,新引入取代基连在苯环的邻、对位;苯环上有羧基时,新引入的取代基连在苯环的间位。最终合成的有机物的两个取代基在邻位,所以甲苯应先硝化,在甲基的邻位引入硝基,然后再氧化甲基成为羧基,最后还原硝基为氨基;流程为:。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