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化学试题
展开连城一中2019—2020学年上期高三年级月考二化学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罗家康 审题人:吴莉英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所需相对原子质量:T:3 O:16 C:12 H:1 Ag:108 P:31 Cl:35.5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且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1、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5.5 g超重水(T2O)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3NA
B.常温常压下,44 g CO2与足量过氧化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C.常温常压下,42 g C2H4和C4H8混合气体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6NA
D.0.1 L 0.5 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H+数目为0.2NA
2、Fe与稀HNO3反应时,若两者消耗物质的量之比为4:10,且生成Fe(NO3)2,则反应中生成的还原产物可能是( )
A.N2 B.N2O C.NO D.N2O3
3、草酸亚铁(FeC2O4)可作为生产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原料,受热容易分解,为探究草酸亚铁的热分解产物,按下面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石灰水变浑浊,E中固体变为红色,则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2和CO
B.反应结束后,取A中固体溶于稀硫酸,向其中滴加1~2滴KSCN溶液,溶液无颜色变化,证明分解产物中不含Fe2O3
C.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中的CO2
D.反应结束后,应熄灭A,E处酒精灯后,持续通入N2直至温度恢复至室温
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向硫酸亚铁溶液中通入氧气:4Fe2++O2+4H+=4Fe3++2H2O
B.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C.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OH)2+2H+=Fe2++2H2O
D.澄清石灰水与过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5、下图是FeS2催化氧化关系转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I中,还原剂为Fe2+
B.反应II中,FeS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C.反应III属于化合反应
D.FeS2催化氧化关系中,NO是催化剂
6、次磷酸(H3PO2)溶液中存在两种分子及OH-、H+、H2PO2-三种离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3PO2是一元强酸,NaH2PO2是正盐
B. NaH2PO2与盐酸反应但不能与NH3·H2O反应
C. H3P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可得到Na3PO2
D.1 molH3PO2与足量AgN03反应可得到4mol Ag,还原产物是H3PO4
7、“白墙黑瓦青石板,烟雨小巷油纸伞”,是著名诗人戴望舒《雨巷》中描述的景象,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白墙”的白色源于墙体表层的CaO
B. “黑瓦”与陶瓷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C.做伞骨架的竹纤维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C6H10O5)n
D.刷在伞面上的熟桐油是天然植物油,具有防水作用
8、下表各组物质(或者它们的溶液)通过一步反应可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的是( )
- 一种用于驱动检验管道焊缝设备爬行器的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工作时,每消耗22.4 L CH3OH转移6 mol电子
B.电子由电极A经负载流向电极B,再经过氢氧化钠溶液返回电极
A,形成闭合回路
C.电池工作时,OH-向电极A移动,溶液的pH减小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
10、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O2F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氟元素的化合价是+1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11、碘单质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I2(g)+H2(g) 2HI(g) △H=-9.48kJ·mol-1
②I2(s)+H2(g) 2HI(g) △H=+26.48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条件下,l mol H2(g)和l mol I2(g)充分反应,放出热量9.48kJ
B.该条件下,碘升华的热化学方程式为I2(s)=I2(g) △H=+35.96kJ·mol-1
C.相同条件下,Cl2(g)+H2(g)=2HCl(g)的△H >-9.48 kJ·mol-1
D.反应①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②的活化能
12.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催化剂a表面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B.在催化剂b表面形成氮氧键时,不涉及电子转移
C.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D.催化剂a、b能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13、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装置①制取收集氨气 B.装置②制取氯气
C.装置③除去CO2中的SO2 D.用装置④排空气法收集NO
14、《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杂志曾报道我国科学家设计的CO2熔盐捕获与转化装置,其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d为负极
B.①②中,捕获CO2时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转移1 mol电子可捕获CO2气体22.4 L
D.a极电极反应式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8分)
15、(15分)如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请回答:
(1)甲池是 ,通入O2的电极作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
(2)乙池是 ,A电极名称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
乙池中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 mL(标准状况下).当丙为硫酸铜溶液且体积为500 mL,通电后丙溶液的pH=________。
16、(16分)(Ⅰ)、工业尾气SO2、NO2是污染大气、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请回答下列问题:异氰酸(化学式:HNCO,C为+4价)可用于消除尾气中的NO2。其反应原理为:
HNCO+NO2→N2+CO2+ (未配平)。
①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
②配平后方框内应填写____________。
③每处理33.6LNO2(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_。
(Ⅱ)、为了减少CO对大气的污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研究利用CO和H2O反应转化为绿色能源H2.已知:
2CO(g)+O2(g)═2CO2(g)△H=﹣566.0kJ• mol﹣1
2H2(g)+O2(g)═2H2O(g)△H=﹣483.6kJ• mol﹣1
2H2O(g)═H2O(l)△H=﹣44.0kJ• mol﹣1
(1)写出CO和H2O(g)作用生成CO2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
(2)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N2(g)+3H2(g)2NH3(g)△H=﹣92.4kJ•moL﹣1
①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H2和NH3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t3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②温度为T℃时,将1mol N2和2mol H2放入容积为0.5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N2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反应在T℃时的平衡常数为 mol﹣2•L2.
③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2+3H22NH3如图2表示随条件改变,平衡体系中氨气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当横坐标为压强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填序号,下同) ,当横坐标为温度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3)常温下氨气和HCl均极易溶于水,现将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盐酸混合,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为
> > > .
17.(16分)这次中美贸易战的矛盾激化,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存在的诸多不足,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找出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地去解决问题,才能让半导体产业链发展壮大起来。三氯化氧磷(POCl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作半导体掺杂剂及光导纤维原料。一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反应制备POCl3并测定产品含量。
资料卡片: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相对分子质量 | 其他 |
PCl3 | -93.6 | 76.1 | 137.5 | 遇水剧烈水解,易与O2反应 |
POCl3 | 1.25 | 105.8 | 153.5 | 遇水剧烈水解,能溶于PCl3 |
SOCl2 | -105 | 78.8 | 119 | 遇水剧烈水解,受热易分解 |
(1)若选用Na2SO3固体与70%浓H2SO4制取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A为饱和食盐水,乙装置中应该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___(填“P2O5”或“碱石灰”或“浓H2SO4”或“无水硫酸铜”);反应装置图的虚框中未画出的仪器最好选择______(填“己”或“庚”)。
(3)甲、丁装置的作用除了用于气体的净化除杂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浴加热三颈烧瓶,控制反应温度在60~65℃,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佛尔哈德法可测定经过提纯后的产品中POCl3的含量:准确称取1.600g样品在水解瓶中摇动至完全水解,将水解液配成100 mL溶液,取10.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0.2000 mol·L-1的AgNO3溶液20.00 mL(Ag++C1- AgC1↓),再加少许硝基苯,用力振荡,使沉淀被有机物覆盖。加入NH4Fe(SO4)2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1KSCN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3至终点(Ag++SCN- AgSCN↓),做平行实验,平均消耗KSCN标准溶液10.00 mL。
①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POCl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KSP(AgC1)=3.2×10-10 mol2·L-2,KSP(AgSCN)=2×10-12 mol2·L-2,若无硝基苯覆盖沉淀表面,测定POCl3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8.(11分)ZrO2是重要的耐温材料,可用作陶瓷遮光剂。天然锆英石(ZrSiO4)含有铁、铝、铜等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杂质,工业以锆英石为原料制备ZrO2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锆英石中锆元素的化合价为+4 ,“氯化”过程中除C、O元素外,其他元素均转化为最高价氯化物 ②SiCl4极易水解;ZrCl4易溶于水 ③Fe(SCN)3难溶于有机溶剂MIBK; Zr(SCN)4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易溶于有机溶剂MIBK。
(1) “氯化”过程中,锆英石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rC14的产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氯化的最佳条件是 ;
(2)“滤液1”中含有的阴离子除OH- 、Cl-,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3)常用的铜抑制剂有Na2S、H2S、NaCN等,本流程使用NaCN除铜,不采用Na2S、H2S的原因是 。
(4)实验室进行萃取和反萃取的玻璃仪器是 。流程中萃取与反萃取的目的是 。
参考答案
1—5DBBAD 6—10BACCD 11—14BCCD
15.(15分)(1)原电池(1分);正(1分);O2+2H2O+4e﹣═4OH﹣(2分);
(2)电解池(1分);阳(1分);4OH﹣﹣4e﹣═O2↑+2H2O(2分);4Ag++2H2O4Ag+O2↑+4H+(2分);减小(1分);
(3)280(2分) 1(2分)
16.(16分)(Ⅰ)、①NO2(1分)②4H2O(2分) ③ 6NA(2分)
(Ⅱ)、(1)CO(g)+H2O(g)═CO2(g)+H2(g)△H=﹣41.2kJ/mol;(3分)
(2)①升高温度(1分);t2﹣t3(1分); ②4(2分);③c(1分);a(1分);
(3)c(Cl﹣)>c(NH4+)>c(H+)>c(OH﹣)(2分).
17.(15分)(每空2分,除标注外)
(1) Na2SO3+H2SO4 ═Na2SO4 +SO2↑+H2O
(2)P2O5 己(1分)
(3)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控制通入气体的流速
(4)温度太低,反应速率太慢,温度太高,PCl3等物质挥发
(5)①滴入最后一滴KSCN标准溶液,溶液变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②95.9% ③偏小
18、(12分)(每空2分)(1)ZrSiO4+4CO+4Cl2 ZrCl4 +SiCl4+4CO2 360℃、1MPa
(2)AlO2- 、SiO32-
(3) S2-会将Fe3+还原成Fe2+,影响下一步除铁,同时可能会产生污染性气体
(4)分液漏斗、烧杯 除去铁元素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