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卷2020届高三年级化学高考模拟冲刺训练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41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全国1卷2020届高三年级化学高考模拟冲刺训练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41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全国1卷2020届高三年级化学高考模拟冲刺训练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415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全国1卷2020届高三年级化学高考模拟冲刺训练二
展开
2020年高三年级化学冲刺训练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Ni-59 Zn-65 Ba-137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共42分。)
7.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古代记载文字的器物“甲骨”与 “丝帛”成分相同
B. 苏打可用于制作发酵粉,在医疗上也可以用作治疗胃酸过多
C. 我国自主研发的“龙芯 4000 系列”CPU 芯片与光导纤维是同种材料
D. 用于制作 N95 型口罩的“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的分子长链上有支链
8.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会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在苯环上的溴代产物有2种
B. lmol乙与H2发生加成,最多消耗3molH2
C. 多巴胺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在同一平面
D. 甲、乙、多巴胺3种物质均属于芳香烃
9.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俗名为“臭碱”的硫化钠广泛应用千冶金染料、皮革等工业。硫化钠的一种制备方法是Na2SO4+2CNa2S+2C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12 g石墨晶体中含有碳碳键的数目为3 NA
B. 1 L 0.1 mol•L-1 Na2S溶液中含阴离子的数目小于0.l NA
C. 生成1mol氧化产物时转移电子数为4 NA
D. 常温常压下,11.2LCO2中含质子的数目为11 NA
10.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装置B中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Fe3+能将SO2氧化成SO42-
B. 实验室中配制70%的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C. 三颈烧瓶中通入N2的操作应在滴加浓硫酸之前,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D. 装置C可能发生倒吸,同时还不能完全吸收反应产生的尾气
11.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超过20。W、X、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Z2Y的水溶液呈碱性
B. 最简单氢化物沸点高低为:X>W
C. 常见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为:W>Y
D. 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12.一种双电子介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水体急性生物毒性,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电极为阳极,其电极反应式为K4Fe(CN6)-e-=K3Fe(CN)6
B. 甲荼醌在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 工作时K+向图中所示电极移动
D. NAD(P)H转化为NAD(P)+的过程失去电子
13.某温度下,分别向10.00mL0.1mol/L的KCl和K2CrO4溶液中滴加0.1mol/LAgNO3溶液,滴加过程中-lgc(M)(M为Cl-或CrO42-)与AgNO3溶液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曲线L1表示-lgc(Cl-)与V(AgNO3)的变化关系
B. M点溶液中:c(NO3-)>c(K+)>c(Ag+)>c(H+)>c(OH-)
C. 该温度下,Ksp(Ag2CrO4)=4.0×10-12
D.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mol/L的KCl和K2CrO4溶液,则曲线L2中N点移到Q点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26.次硫酸氢钠甲醛(aNaHSO2•bHCHO•cH2O)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应用广泛。以Na2SO3、SO2、HCHO和锌粉为原料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如图所示装置的烧瓶中加入一定量Na2SO3和水,搅拌溶解,缓慢通入SO2,至溶液pH约为4,制得NaHSO3溶液。
步骤2:将装置A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向烧瓶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在80~90℃下,反应约3h,冷却至室温,抽滤。
步骤3:将滤液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装置B的烧杯中应加入的溶液是___。
(2)步骤2中加入锌粉时有NaHSO2和Zn(OH)2生成。
①写出加入锌粉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生成的Zn(OH)2会覆盖在锌粉表面阻止反应进行,防止该现象发生的措施是___。
(3)冷凝管中回流的主要物质除H2O外,还有___(填化学式)。
(4)步骤3中次硫酸氢钠甲醛不在敞口容器中蒸发浓缩的原因是___。
(5)步骤2抽滤所得滤渣的成分为Zn和Zn(OH)2,利用滤渣制备ZnO的实验步骤为:将滤渣置于烧杯中,___,900℃煅烧。(已知:Zn与铝类似,能与NaOH溶液反应;Zn2+开始沉淀的pH为5.9,沉淀完全的pH为8.9,pH>11时,Zn(OH)2能生成ZnO22-。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1.0mol•L-1NaOH溶液、1.0mol•L-1HCl溶液、水)
(6)产物组成测定实验:
准确称取1.5400g样品,溶于水配成l00mL溶液;取25.00mL样品溶液经AHMT分光光度法测得溶液吸光度A=0.4000(如图);另取25.00mL样品溶液,加入过量碘水后,加入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BaSO4固体0.5825g。
①样品溶液HCHO浓度为___mol•L-1。
②通过计算确定aNaHSO2·bHCHO•cH2O的化学式为___。
27.以含锂电解铝废渣(主要成分为LiF、AlF3、NaF,少量CaO等)为原料,生产高纯度LiOH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常温下,LiOH可溶于水,Li2CO3微溶于水)
(1)含锂电解铝废渣与浓硫酸在200~400℃条件下反应2h。“滤渣1”主要成分是___(填化学式)。
(2)“过滤2”需要趁热在恒温装置中进行,否则会导致Li2SO4收率下降,原因是___。
(已知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数据见下表)
温度/℃
Li2SO4/g
Al2(SO4)3/g
Na2SO4/g
0
36.1
31.2
4.9
10
35.4
33.5
9.1
20
34.8
36.5
19.5
30
34.3
40.4
40.8
40
33.9
45.7
48.8
(3)40°C下进行“碱解”,得到粗碳酸锂与氢氧化铝的混合滤渣,生成氢氧化铝的离子方程式为___;若碱解前滤液中c(Li+)=4mol•L-1,加入等体积的Na2CO3溶液后,Li+的沉降率到99%,则“滤液2”中c(CO32-)=___mol•L-1。[Ksp(Li2CO3)=1.6×10-3]
(4)“苛化”过程,若氧化钙过量,则可能会造成___。
(5)整个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
(6)“电解”原理如图所示。“碳化”后的电解液应从(填“a”或“b”)___口注入。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7)高纯度LiOH可转化为电池级Li2CO3。将电池级Li2CO3和C、FePO4高温下反应,生成LiFePO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8.乙烯、环氧乙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I.2CH2=CH2(g)+O2(g)2(g) △H1=-206.6 kJ•mo1-1
II.CH2=CH2(g)+3O2(g)=2CO2(g)+2H2O(1) △H2
III.2(g)+5O2(g)=4CO2(g)+4H2O(1) △H3
(1)反应III:△S(填“>”“c(Ag+)>c(H+)>c(OH-)
C. 该温度下,Ksp(Ag2CrO4)=4.0×10-12
D.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mol/L的KCl和K2CrO4溶液,则曲线L2中N点移到Q点
13.D【解析】KCl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铬酸钾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在相同浓度的KCl和溶液中加入相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氯离子浓度减小的更快,所以代表是与的变化关系,故 A正确;M点加入的硝酸银溶液体积是15m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硝酸钾和氯化银,剩余硝酸银,则,银离子水解使溶液表现酸性,则,所以M点溶液中,离子浓度为:,故 B正确;N点纵坐标的数值是4,则在沉淀溶解平衡中,, ,故C正确;相同实验条件下同一种溶液的相同,平衡时溶液中,Q对应的纵坐标数值是,即,曲线中N点移到Q点上方,故D错误。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26.次硫酸氢钠甲醛(aNaHSO2•bHCHO•cH2O)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应用广泛。以Na2SO3、SO2、HCHO和锌粉为原料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如图所示装置的烧瓶中加入一定量Na2SO3和水,搅拌溶解,缓慢通入SO2,至溶液pH约为4,制得NaHSO3溶液。
步骤2:将装置A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向烧瓶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在80~90℃下,反应约3h,冷却至室温,抽滤。
步骤3:将滤液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装置B的烧杯中应加入的溶液是___。
(2)步骤2中加入锌粉时有NaHSO2和Zn(OH)2生成。
①写出加入锌粉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生成的Zn(OH)2会覆盖在锌粉表面阻止反应进行,防止该现象发生的措施是___。
(3)冷凝管中回流的主要物质除H2O外,还有___(填化学式)。
(4)步骤3中次硫酸氢钠甲醛不在敞口容器中蒸发浓缩的原因是___。
(5)步骤2抽滤所得滤渣的成分为Zn和Zn(OH)2,利用滤渣制备ZnO的实验步骤为:将滤渣置于烧杯中,___,900℃煅烧。(已知:Zn与铝类似,能与NaOH溶液反应;Zn2+开始沉淀的pH为5.9,沉淀完全的pH为8.9,pH>11时,Zn(OH)2能生成ZnO22-。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1.0mol•L-1NaOH溶液、1.0mol•L-1HCl溶液、水)
(6)产物组成测定实验:
准确称取1.5400g样品,溶于水配成l00mL溶液;取25.00mL样品溶液经AHMT分光光度法测得溶液吸光度A=0.4000(如图);另取25.00mL样品溶液,加入过量碘水后,加入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BaSO4固体0.5825g。
①样品溶液HCHO浓度为___mol•L-1。
②通过计算确定aNaHSO2·bHCHO•cH2O的化学式为___。
26. (1)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 (2)①Zn+NaHSO3+H2O=NaHSO2+Zn(OH)2 ②加快搅拌的速度 (3)HCHO (4)次硫酸氢钠甲醛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5)向烧杯中加入1.0mol·L-1HCl溶液,充分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0mol·L-1NaOH溶液,调节溶液pH约为10(或8.9≤pH≤11)。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次[或向烧杯中加入1.0mol·L-1NaOH溶液,充分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0mol·L-1HCl溶液,调节溶液pH约为10(或8.9≤pH≤11)。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次 (6)①0.1000 ②NaHSO2·HCHO·2H2O
【解析】(1)实验中未反应的二氧化硫会通过导管进入装置B,可以用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
(2)①NaHSO3溶液与锌粉反应生成NaHSO2和Zn(OH)2,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为+2价,Z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至+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n+NaHSO3+H2O=NaHSO2+Zn(OH)2,故答案为:Zn+NaHSO3+H2O=NaHSO2+Zn(OH)2;
②为防止生成的Zn(OH)2会覆盖在锌粉表面阻止反应进行,可以快速搅拌避免氢氧化锌在锌粉表面沉积,故答案为:加快搅拌的速度;
(3)甲醛易挥发,在80~90 ℃下会大量挥发,加冷凝管可以使甲醛冷凝回流,提高甲醛利用率,故答案为:HCHO;
(4)次硫酸氢钠甲醛具有强还原性,在敞口容器中蒸发浓缩,遇到空气中的氧气易被氧化变质,故答案为:次硫酸氢钠甲醛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5)为了使Zn和氢氧化锌尽可能转化为ZnO,结合Zn和氢氧化锌的性质,可以先加盐酸使滤渣完全溶解,后加NaOH溶液调节pH使Zn元素完全转化成氢氧化锌沉淀(或先加NaOH溶液使滤渣完全溶解,后加盐酸调节pH使Zn元素完全转化成氢氧化锌沉淀),故实验步骤为:向烧杯中加入1.0mol·L-1HCl溶液,充分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0mol·L-1NaOH溶液,调节溶液pH约为10(或8.9≤pH≤11)。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次[或向烧杯中加入1.0mol·L-1NaOH溶液,充分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0mol·L-1HCl溶液,调节溶液pH约为10(或8.9≤pH≤11)。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次,故答案为:向烧杯中加入1.0mol·L-1HCl溶液,充分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0mol·L-1NaOH溶液,调节溶液pH约为10(或8.9≤pH≤11)。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次[或向烧杯中加入1.0mol·L-1NaOH溶液,充分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0mol·L-1HCl溶液,调节溶液pH约为10(或8.9≤pH≤11)。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次;
(6)①25.00mL样品溶液经AHMT分光光度法测得溶液吸光度A=0.4000,根据图示可知,样品溶液HCHO浓度为0.1000mol•L-1,故答案为:0.1000;
②25.00 mL溶液中:根据S守恒,n(NaHSO2)=n(NaHSO4)=n( BaSO4)==0.0025 mol,n(HCHO)=0.1000mol/L×0.025L=0.0025 mol;100 mL溶液中:n(NaHSO2)=4×0.0025mol=0.01mol,n(HCHO)=4×0.0025mol=0.01 mol,n(H2O)==0.02 mol,a:b:c=n(NaHSO2):n(HCHO):n(H2O)=0.01mol:0.01mol:0.02 mol=1:1:2,所以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化学式为NaHSO2·HCHO·2H2O,故答案为:NaHSO2·HCHO·2H2O。
27.以含锂电解铝废渣(主要成分为LiF、AlF3、NaF,少量CaO等)为原料,生产高纯度LiOH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常温下,LiOH可溶于水,Li2CO3微溶于水)
(1)含锂电解铝废渣与浓硫酸在200~400℃条件下反应2h。“滤渣1”主要成分是___(填化学式)。
(2)“过滤2”需要趁热在恒温装置中进行,否则会导致Li2SO4收率下降,原因是___。
(已知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数据见下表)
温度/℃
Li2SO4/g
Al2(SO4)3/g
Na2SO4/g
0
36.1
31.2
4.9
10
35.4
33.5
9.1
20
34.8
36.5
19.5
30
34.3
40.4
40.8
40
33.9
45.7
48.8
(3)40°C下进行“碱解”,得到粗碳酸锂与氢氧化铝的混合滤渣,生成氢氧化铝的离子方程式为___;若碱解前滤液中c(Li+)=4mol•L-1,加入等体积的Na2CO3溶液后,Li+的沉降率到99%,则“滤液2”中c(CO32-)=___mol•L-1。[Ksp(Li2CO3)=1.6×10-3]
(4)“苛化”过程,若氧化钙过量,则可能会造成___。
(5)整个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
(6)“电解”原理如图所示。“碳化”后的电解液应从(填“a”或“b”)___口注入。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7)高纯度LiOH可转化为电池级Li2CO3。将电池级Li2CO3和C、FePO4高温下反应,生成LiFePO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7. (1)CaSO4 (2)溶液温度下降,硫酸钠结晶析出时,夹裹了部分的硫酸锂共沉淀 (3)2Al3++3CO32-+3H2O=2Al(OH)3↓+3CO2↑ 4 (4)碳酸锂产品的钙离子含量相对升高(或使得氢氧化铝溶解进入溶液,导致最终产品的纯度下降) (5)CO2 (6)a 2H2O+2e-=H2↑+2OH- (7)Li2CO3+2C+2FeSO42LiFePO4+3CO↑
【解析】(1)根据分析得到“滤渣1”主要成分是CaSO4;
(2)“过滤2”需要趁热在恒温装置中进行,根据表中溶解度曲线得出硫酸钠晶体析出可能会夹带着硫酸锂,从而导致Li2SO4的收率下降;故答案为:溶液温度下降,硫酸钠结晶析出时,夹裹了部分的硫酸锂共沉淀;
(3)40°C下进行“碱解”,得到粗碳酸锂与氢氧化铝的混合滤渣,生成氢氧化铝主要是碳酸根和铝离子发生双水解,其离子方程式为2Al3++3CO32−+3H2O=2Al(OH)3↓+3CO2↑;若碱解前滤液中c(Li+)=4mol∙L−1,加入等体积的Na2CO3溶液后,Li+的沉降率到99%,则此时溶液中c(Li+)=,根据,得到“滤液2”中;
(4)“苛化”过程,若氧化钙过量,溶液中含有多余的钙离子,也可能将生成的氢氧化铝溶解进入得到溶解中;故答案为:碳酸锂产品的钙离子含量相对升高(或使得氢氧化铝溶解进入溶液,导致最终产品的纯度下降)。
(5)碱解的过程中生成CO2,在碳化过程中加入CO2,因此整个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CO2;
(6)“电解”原理如图所示,LiOH是从右边得到,而锂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到右室,因此“碳化”后的电解液应从a口注入。阴极是水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其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
(7)将电池级Li2CO3和C、FePO4高温下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FePO4中Fe化合价降低,则C化合价升高,生成LiFePO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即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2CO3+2C+2FeSO42LiFePO4+3CO↑。
28.乙烯、环氧乙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I.2CH2=CH2(g)+O2(g)2(g) △H1=-206.6 kJ•mo1-1
II.CH2=CH2(g)+3O2(g)=2CO2(g)+2H2O(1) △H2
III.2(g)+5O2(g)=4CO2(g)+4H2O(1) △H3
(1)反应III:△S(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