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海原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2019-2020学年度海原一中第三次月考地理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4.0分,共60分)
下表为我国某地区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资料统计表。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 下列锋面天气图中画法符合此次天气变化的是
A. B.
C. D.
2. 28日,该地区的昼夜温差变大,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单一暖气团控制,晴朗天气为主 B. 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
C. 暖锋过境后,天气转晴 D. 大气运动以上升气流为主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下降,并伴有降水,为冷锋过境的天气表现,据此结合选项选D。
【2题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28日该地已经为冷锋过境后的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使得该地区的昼夜温差变大,据此选B。
【点睛】
下图甲、乙、丙、丁四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成因相同的一组是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
4. 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 ②乙气候类型在各大洲均有分布③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大陆东岸 ④丁气候类型在欧洲分布最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3. D 4. C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
【3题详解】
根据气候资料,甲是温带季风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B是地中海气候,由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丁是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D对。
【4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①对。乙气候类型在南极洲没有分布,②错。丙气候类型分布大陆东岸,③对。丁气候类型在欧洲没有分布,④错。所以C对。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 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 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 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 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6. 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
A. 蒸发 B. 下渗
C. 蒸腾 D. 地下径流
【答案】5. D 6. B
【解析】
森林火灾后,地表植被覆盖率低,相同降雨条件下,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两次径流过程中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下渗。
【5题详解】
森林火灾后,地表植被覆盖率低,相同降雨条件下,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两次径流过程中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B对。第6年时,植被已经恢复很多,流量峰值较小,A错。植被恢复,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小,C错。缺少植被阻挡,第1年的流速峰值大,D对。
【6题详解】
火灾后,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弱,降水下渗的少,地表径流量大。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下渗,B对。蒸发、蒸腾对地表径流影响小,C错。地下径流也受下渗环节影响,D错。
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 图示洋流中( )
A. ①为暖流 B. ②为寒流
C. ③位于北半球 D. ④位于南半球
8. 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B. ②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C. 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D. 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答案】7. C 8. C
【解析】
【7题详解】
②③洋流所在区域为副热带且为顺时针方向,依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洋流位于北半球,C正确;
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为寒流,故①为寒流,A错误;
中低纬度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故②为暖流,B错误;
由④流向、纬度位置及海陆分布情况可知其应在北半球,D错误。
故选C
【8题详解】
①洋流为北半球寒流,附近不具备形成大渔场的条件,A错误;
②为北半球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B错误;
③洋流为寒流,对周围环境有降温减湿作用,加大了同纬度不同海区的温度差异,C正确;
④洋流为北半球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D错误。
故选C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 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 )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
③页岩沉积
④岩浆的侵入
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⑤③②④① D. ⑤③④②①
10. 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B. 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C. 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D. 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
【答案】9. C 10. C
【解析】
试题分析:
【9题详解】
根据岩层特点,可知该地最早形成了石灰岩,石灰岩受外力侵蚀后又出现了页岩的沉积,后又发生了砂岩的沉积。之后,又发生了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了花岗岩。最后,发生了断层使石灰岩、页岩、砂岩、岩浆岩都发生断裂错位。故选C。
【10题详解】
图中石灰岩、砂岩、页岩均为沉积岩,花岗岩为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故选C。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点评:地质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解答本题要引导学生从书本的基础知识去理解,从而做到问题回归书本,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化整为零。只有掌握了做每类题型的方法和规律,才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以不变应万变。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地租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区可拓展到( )
A. 环城路 B. 三环路 C. 二环路 D. 一环路
12. 近年来,该市的工业企业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⑤人口向郊区迁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答案】11. B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付租能力大小,从市中心向外依次布局的功能区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根据图示,在①线时,住宅区的范围是从一环到二环;当①线变成②线时,住宅区的范围扩展到了三环路,选B。
12题详解】
近年该市的工业企业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工业成本上升;同时,城区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与郊区之间的交通网不断完善。为了降低成本并保护城区环境,该市的工业企业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该迁移现象是工业布局的变化,并不是人口向郊区迁移造成的,迁出的企业往往是污染严重或占地较广、与城市发展不相符的企业,并不是因为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而外迁。据此分析选A。
【点睛】城市功能区的形态、特征与布局:
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城市的主要职能。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城市外缘,与高坡和文化区相连。低级住宅区布局在内城,与工业区相连。
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分布。该区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因该区人流货流量大,所以一般布局交通通达度好的交通干线两侧、市中心、街角路口。
工业区:呈现沿着交通干线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势。一般布局在市区外缘,降低对城市的污染,布局在交通干线的两侧,方便进出原料和产品。
下图是“云南省元阳县麻栗寨河沿岸水稻梯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该地发展水稻种植业,主要是改造了( )
A. 地形 B. 热量 C. 土壤 D. 种子
14. 下列有关该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市场规模的影响大 B. 机械化水平较低
C. 种植技术水平较低 D. 属于现代混合农业
15. 该农业生产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 土壤盐碱化 B. 荒漠化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水土流失
【答案】13. A 14. B 15. D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对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及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3题详解】
图中水稻种植在开垦的梯田上,所以是改造了地形条件,故选A。
【14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该地只有水稻种植业,没有畜牧业,不属于混合农业;该地农业生产主要是自给型,市场影响小;梯田种植水稻,机械化水平低;在河谷两侧的高山上发展了水稻种植,种植技术水平较高。故选B。
【15题详解】
南方山地发展种植业,容易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D对;土壤盐碱化分布在气候较干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A错;荒漠化发生在干旱地区,B错。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16.下面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该地区有利于图中阴影所示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2)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其解决措施是什么?
(3)有农业专家预言,亚洲水稻种植业将出现危机,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1)高温多雨且雨热同期的热带季风气候。 (2)问题:旱涝灾害频繁;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 措施:兴修水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
(3)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农业,其具有单产高的特点;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区,有足够的劳动力,而且水稻种植业可以缓解这些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亚洲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由此可知,亚洲水稻种植业不仅不会出现危机,而且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解析】
整体分析:读图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区域为东南亚,阴影部分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河平原地区,根据所学知识,东南亚主要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季风区具有不稳定性,多旱涝灾害,所以水利工程量大。
(1)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气候主要从气温、降水、光照、热量、昼夜温差及水热组合等方面分析。图中所示农产品为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沿海平原及河流沿岸地区,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种植。
(2)本题考查季风水田农业单产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单产高的原因主要从生产条件方面分析。该地纬度低,为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复种指数高;人口稠密,劳动力投入多。商品率低的原因主要从消耗和效率上分析。该地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粮食消费量大;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低。
(3)本题考查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借鉴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不利条件和解决措施分析。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机械化水平低;小农经营;商品率低。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兴修水库,防洪抗旱;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适当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商品率。
【点睛】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要从气温,降水,光照,热量,昼夜温差及水热组合全面分析。根据所处位置判断农业类型。用农业类型判断其农业特点。结合相关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它的区位因素的利弊及解决措施。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2016年7月安徽省在合肥、芜湖等10个城市推出第一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重点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现代医药、智能家电、现代化工和新材料等7个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下图示意安徽省位置及部分城市分布。
(1)据图文和所学知识分析合肥、芜湖两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优势条件。
(2)分析安徽重视产业集聚基地建设的原因。
【答案】(1)合肥是安徽省省会,位于安徽省中部,服务范围广;高科技人才多、资金雄厚、政策倾斜度高;生产协作与公共服务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芜湖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临近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三角洲人才、技术、资金、产业的辐射地带,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2)产业集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企业规模效益;促进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技术上交流与沟通;提高资源利用率;利于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树立品牌优势。
【解析】
(1)主要地理位置、人才、技术、资金、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把合肥和芜湖对比分析各自的优势。
(2)主要从产业集聚带来的意义进行分析。产业集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企业规模效益;促进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提高资源利用率;利于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树立品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