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展开2019年重庆一中高2020级高三上期10月月考
文综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90年代,日本针对农业面临的发展窘境,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即鼓励农户不仅种植特色农作物,而且从事集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旅游及文化推介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其内涵是指“1×2×3”,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利润。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A.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 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 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农业生产规模与产量 B. 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C. 加快乡村地区城市化步伐 D. 振兴农村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 下列我国农业模式最接近“第六产业”内涵的是
A. 以“3S”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精准农业
B. 以种植、加工、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庄
C. 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的杂交水稻种植
D. 以林、草、粮、鱼为核心的立体农业
【答案】1. B 2. D 3.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劳动力、政策,市场、科技等).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第六产业”的概念,是鼓励农户不仅种植特色农作物,而且从事集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旅游及文化推介为一体的经营模式,说明特色农作物为关键,说明农产品的知名度和质量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前提,在此基础之上,才能从事集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旅游及文化推介为一体的经营模式,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发达便捷的交通网、高精尖的技术水平是可以促进茶园发展的条件,而不是前提条件。故选B。
【2题详解】
“第六产业”是在现有农业生产基础上发展,并不一定要提高农业生产规模与产量,A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信息,B错误;由材料中“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利润”可知,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延长产业链,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振兴农村农业可以间接加快乡村地区城市化步伐,但这并不是主要目的,D正确,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第六产业”的内涵核心是依托农业,发展农业加工、销售,拓宽农业类型,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强调的是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选项A、C强调农业科技,但农业形式较单一,排除AC;D选项的类型多元,但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不够,突出的是农业的因地制宜,排除D;B选项依托农业,结合第二、第三产业,突出农业的综合发展和产业链延伸,B最接近。故选B。
锡尔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注入咸海。图a为锡尔河流域示意图,图b为该河某地水文观测站测绘到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和降水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锡尔河流域冬春季节降水较多,主要原因是
A. 地表径流处于丰水期,蒸发量大 B. 西风活动频繁,输送水汽量较多
C. 沙尘暴活动强度大,凝结核较多 D. 亚洲高压增强,偏北风湿润多雨
5. 该水文观测站观测到夏季径流量与降水量相关性较小,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A. 冰雪融水补给 B. 上游支流众多
C. 降水分布平均 D. 沿岸植被较多
【答案】4. B 5. A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4题详解】
冬春季节,该地西风活动频繁,天山山脉阻挡西风气流,降水较多,B正确。锡尔河发源于天山山脉,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冬季气温低,冰川融水量小,为枯水期,A错误。锡尔河流域地处干旱地区,空气干燥。降水量多少与水汽含量有关,凝结核对其影响较小,C错误。偏北风气温低,水汽含量少,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地位于亚洲内陆,主要依靠冰雪融水补给,故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关系小,A对,上游支流和沿岸植被与降水关系大小的影响不大,降水分布不平均,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中甲图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运动;乙图为甲图中MN -线气压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示Q地的风向为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7. 甲图所示时刻
A. ③地降水概率较②地大 B. ①地风力较④地小
C. ①地气压较④地高 D. ③地气温较②地低
【答案】6. A 7. B
【解析】
【6题详解】
由乙图可知,N地较M地气压高,甲图中等压线图是低压中心,MN位于低压槽。低压中心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运动,说明该系统位于南半球,气流方向呈顺时针方向辐合,Q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指南向北,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为东南风。图示Q地的风向为东南风,A对,B、C、D错。故选A。
【7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图示位于锋面气旋的右侧,MN附近是暖锋。该系统位于南半球,该系统沿顺时针方向运动,①②位于冷气团一侧,位于暖锋锋前,③④位于暖气团一侧,位于暖锋锋后;暖锋降雨在锋前,甲图所示时刻③地的降水概率较②地小,A错;①地靠近M,气压变化小,风力小,④靠近N,气压变化大,风力大,因此①地风力较④地小,B正确;据图乙可以看出,N气压大于M,①地靠近低压中心(或靠近M),④地远离低压中心(靠近N),①地气压较④地低,C错误;③地位于暖气团一侧,纬度低,气温高,②地位于冷气团一侧,纬度高,气温低,③地的气温较②地高,D错误。故选B。
【点睛】利用乙图中气压状况,判断甲图是低压中心。天气系统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判断是南半球的气旋。锋面气旋右侧是暖锋,降水在锋前。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南半球向左偏。
某国际流行服装品牌企业,一年推出超过12万款商品,是同业的5倍之多,70%销往欧盟国家。旗下400余位设计师,随时穿梭于米兰、巴黎等时尚重地,以掌握最新的潮流趋势。生产基地位于西班牙,通过架设地下传送带网络,将高度自动化的染色、剪裁中心与周边500家代工终端厂连接,每天根据最新订单,把布料准时送达终端厂。采取“多样少量”的经营方式,成衣从设计到柜台出售的时间一般为12天,每隔3周店内商品全部换新。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8. 该服装品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
A. 高素质人才多,信息通达度高 B. 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便捷
C. 土地供应充足,劳动力成本低 D. 协作条件好,内部交易成本低
9. 在该服装品牌生产基地,形成代工终端厂集群的主要目的是
A. 节省建厂成本 B. 共用基础设施
C. 延长产业链条 D. 缩短生产周期
【答案】8. A 9. D
【解析】
8题详解】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旗下400余位设计师,随时穿梭于米兰、巴黎等时尚重地,以掌握最新的潮流趋势,高档时装属于技术导向型产业,体现了高素质人才多,信息通达度高。故选A。
【9题详解】
通过架设地下传送带网络,将高度自动化的染色、剪裁中心与周边500家代工终端厂连接,每天根据最新订单,把布料准时送达终端厂,代工终端厂集群有利于企业间的生产协作,缩短生产周期。故选D。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A. 荒漠、草原、荒漠 B. 森林、草原、荒漠
C. 森林、高山草甸、荒漠 D. 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11. 丁地降水量及其水汽主要来源组合,正确的是
A. 大于300mm,大西洋 B. 大于300mm,印度洋
C. 小于300mm,北冰洋 D. 小于300mm,印度洋
【答案】10. D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区域的植被分布。根据图的相关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为中亚地区,气候干旱是其基本特征,图中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甲地降水在300毫米左右,乙、丙的降水量都在300毫米以下,而且丙地比乙地更少,故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草原、草原荒漠、荒漠,D对,ABC错。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区域降水的来源。丁的东南方向是海拔较高的山地,正处在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上,降水相对较多。再从图上的等降水量线的分有来看,丁的降水处在300毫米以上,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A对,BCD错。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习方式之一。下图是浙江省某县级城市(图中甲处)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后绘制的区域略图,下表为他们统计的“1991年和2008年图示区域各类用地比重变化(%)”情况。
年份 | 水田 | 旱地 | 林地 | 草地 | 园地 | 城镇 | 陆地水域 | 滩涂 | 未利用地 |
1991 | 48.8 | 14.74 | 18.72 | 0.34 | 0.21 | 9.65 | 7.96 | 0.35 | 0.22 |
2008 | 41.87 | 9.89 | 17.27 | 0.04 | 0.03 | 23.91 | 6.35 | 0.63 | 0.01 |
(1)简要分析与乙城镇相比,甲城镇规模较大的主要因素。
(2)据表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显著的是哪类用地?这一变化会对城区气温和径流带来哪些影响?
(3)考察发现,近年来该区域的黄铜矿资源被大量开采。说出露天开采与加工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4)为解决图示区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考察小组有成员提出可向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劳务输出。你赞同这种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甲处地形平坦开阔;位于河流入海口;`且有铁路经过,交通更便利;为该地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2)城镇用地比例大幅上升;农业用地(水田、旱地、林草地等)比例下降。城市热岛强度加大,气温升高。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
(3)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4)同意;为长三角提供充足劳动力;为该地区人们赚取劳务输出费;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不同意;加剧上海等城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使该区人口流失,不利于经济发展。
【解析】
【分析】
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城镇规模较大,乙城镇规模较小。原因可以从图中得出。甲地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平,平地面积广阔,发展空间大,且水陆交通便利,会有大量人流、物流的集聚和中转,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乙仅仅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运发达,且甲比乙的城市等级高,规模大。
(2)据表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显著的是城镇用地明显扩大。使得城乡之间温差加大,会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地面硬化,会使得下渗减少、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地表径流量增加。
(3)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露天开采会加剧环境污染,露天采矿时大规模剥离岩土, 地表植被会遭到破坏,耕地面积减少,土壤退化,土地的不合理利用,破坏生态平衡,减少生物的生存空间等影响。
(4)开放性问题两个观点均可,言之有理即可。赞同应从劳务输出带来的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交流和联系、促进输入地经济发展等角度考虑。长三角作为输入地,劳动力更充足;对输出地而言,为该地区人们赚取劳务输出费;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不赞同应从随着大量人口的迁入,对输入地带来的各种压力。以及对于输出地而言的人才外流,劳动力缺失等角度分析。上海人口增加,加剧上海等城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对输出地而言,人口流出,劳动力减少,经济活力减弱,不利于经济发展。注意无论哪种观点,都应从输入地和输出地两方面分析。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多山地,年降水量约1778mm左右,集中6~10月;区域内人口稀少,农业不发达。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危机和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控制,印度政府提出河流连接计划,从布拉马普特拉河修建水渠引水至恒河,并将水渠延伸到印度中西部地区(见下图1)。
材料二:图1为南亚局部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高哈蒂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印度软件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明显的集聚现象,近年来班加罗尔、钦奈和海德拉巴构成了“金三角”高度集聚区(图3)。同时印度成功地运用“时差”与美国进行软件开发协作。
(1)根据流域内气候特点,分析说明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印度的河流连接计划对孟加拉国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3)简述班加罗尔成为软件产业集聚地的主要区位优势。
(4)根据区时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美国在印度的分公司可与旧金山(122°W)总公司实行24小时不间断循环工作的原因。
【答案】(1)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水位季节变化明显;雨季长,汛期长;纬度较低,气温高,河流无结冰期。
(2)截流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水量,会造成孟加拉国水资源减少(遇旱时,旱情加剧);入海口径流量减少,会造成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加重。
(3)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政府政策支持;丰富的技术、人才(殖民历史留下的科技基础和英语环境);产业集聚,协作条件好。
(4)印度位于70°E~90°E,可采用东五区附近的区时,旧金山可采用西八区区时,形成约13个小时的区时差;美国在印度分公司下班正好赶上美国总部上班,从而实现24小时不间断循环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印度。
详解】(1)布拉马普特拉河位于夏季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季节变化大,雨季长,河流水位季节变化明显,汛期长。纬度较低,位于热带,气温高,河流无结冰期。
(2)从图中可以看出,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印度后经孟加拉国入海,印度的河流连接计划是截流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水量,会造成孟加拉国水资源减少,遇旱季时,旱情加剧,影响农业生产。入海口径流量减少,河流水位低,会造成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加重。
(3)班加罗尔位于德干高原南部,地势较高,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有政府政策支持,基础设施较完善。有丰富的技术人才,科技水平较高。产业集聚,协作条件好,便于形成规模,取得效益。
(4)实现24小时不间断循环工作说明两区时相差在12小时左右,正好白天和黑夜的时间相反,即工作与休息时间相反,通过印度的经度可以计算时区,位于70°E~90°E之间,可采用东5区附近的区时,旧金山经度122°W,可采用西8区区时,两地间形成约13个小时的区时差。美国在印度分公司下班时,正好赶上美国总部上班,从而实现24小时不间断循环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14.[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
近年来,重庆“网红”打卡地点越来越多,吸引着众多外地游客。据统计,2019年国庆期间,重庆接待境外游客3859.61万人次,同比增长10.6%;实现旅游总收入187.62亿元,同比增长32.8%。
(1)简述重庆发展旅游的优势条件。
(2)为重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山城人文景观独特;山河众多,自然景观丰富;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2)整合山水人文,打造特色景观;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解析】
【详解】(1)重庆山城“网红”打卡地点越来越多,人文景观独特;重庆为山城,位于长江上游,山河众多,自然景观丰富;为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的直辖市,经济发达,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2)重庆人文景观独特,自然景观丰富,应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整合山水人文,打造特色景观;庆接待境外游客3859.61万人次,同比增长10.6%,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保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5.[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厨余垃圾是家庭、宾馆、饭店等饮食单位抛奔的剩余饭菜的总称,主要包括米类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植物油、动物油、肉骨、鱼刺等。其化学组份主要为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等。目前世界各国绝大部分城市垃圾中40%为厨余垃圾。中国每年生活垃圾产量超4亿吨,厨余垃圾占比超过60%。一些主要城市厨余垃圾的产生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厨余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
(1)根据材料,概括厨余垃圾特点。
(2)说明乱丢乱弃厨余垃圾带来的危害。
【答案】(1)数量大、种类多。
(2)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厨余垃圾成分复杂,极易腐烂变质,产生恶臭,带来大气污染;微生物分解后的产物容易进江河湖泊、土壤,造成地表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厨余垃圾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细菌和病毒,扩散在空气地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厨余垃圾堆放会占用大量土地;厨余垃圾中的有毒有害成分随雨水下渗,会造成地下水受到污染。
【解析】
详解】(1)目前世界各国绝大部分城市垃圾中40%为厨余垃圾。中国每年生活垃圾产量超4亿吨,厨余垃圾占比超过60%。一些主要城市厨余垃圾的产生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数量大,包括米类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植物油、动物油、肉骨、鱼刺等,种类多。
(2)大量的剩菜剩饭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厨余垃圾成分复杂,极易腐烂变质,发酵后腐烂后会产生恶臭,带来大气污染;数量巨大和种类繁多的厨余垃圾堆放会占用大量土地,且一部分有害的垃圾会直接造成土壤浸染,有毒有害成分随雨水下渗,会造成地下水受到污染,微生物分解后的产物容易进江河湖泊、土壤,造成地表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厨余垃圾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细菌和病毒,扩散在空气地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