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77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77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77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
展开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命题人:陈静 审核人:陈芳芳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Na-23 S -32 K-39 Mn-5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溴乙烷的分子式C2H5Br B. 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 乙烯的最简式C2H42.环辛四烯和立方烷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立方烷与甲烷互为同系物C.环辛四烯与立方烷有相同的官能团 D.两者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3.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 蔗糖 B. 葡萄糖 C. 麦芽糖 D. 乙酸甲酯4.某有机物的结构为,在一定条件下此有机物可能发生的反应有①中和反应 ②银镜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酯化反应 ⑤加成反应 ⑥水解反应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④⑤⑥ D.①③④⑥5.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A. 将乙酸和乙醇混合加热制乙酸乙酯 B. 苯和浓溴水反应制溴苯 C. CH3CH2Br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浅黄色沉淀,判断卤代烃的类型 D. 用CuSO4溶液和过量NaOH溶液混合,然后加入几滴乙醛,加热煮沸观察红色沉淀6.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遇FeCl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B.该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C.滴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D.1 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 和H2分别为4 mol、7 mol 7.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A.CH3CH=C(CH3) CH3 3-甲基-2-丁烯 B.D.CH3CH(C2H5)CH2CH2CH3 2-乙基戊烷 C. 2-甲基-1-丙醇D. 2-甲基-3-丁炔8.某烃的组成中含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该烃对氮气的相对密度为2,该烃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所得加氢产物的二氯代物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则该烃为( )A.CH2=CH﹣CH2﹣CH3 B.CH2=CH2 C.CH3﹣CH=CH﹣CH3 D.CH2=C(CH3)2 9.某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5H10O,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若将它与H2 加成,所得产物结构简式可能是( )A.(CH3)3COH B.(CH3CH2)2 CHOH C.CH3(CH2)3CH2OH D.CH3CH2C(CH3)2OH10.某有机物A的化学式为C6H12O2,已知A~E有如图转化关系,且D不与Na2CO3溶液反应,C、E均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结构可能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11、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喝补铁剂时,加服维生素C效果更好,原因是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B.含乙醇、NaClO、H2O2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目的C.农业施肥作业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D.人造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12.聚苯乙烯塑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其单体可由乙苯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其反应原理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乙烯可通过加聚反生成聚苯乙烯B.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C.乙苯、苯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且其褪色原理相同D.等质量的聚苯乙烯与苯乙烯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1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 30 g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为6NA B. 0.1mol Fe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C. 0.1 molSr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8NAD. 0.1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0.2NA14. 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原 子 半 径:Y>Z>WB.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均比X的强C.W、X、Z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D.单质的熔点:Y>X15.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其电池总反应为:3Zn + 2K2FeO4 + 8H2O 3Zn(OH)2 + 2Fe(OH)3 + 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 Zn(OH)2B.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附近溶液碱性增强 C.充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阴极有1.5molZn生成D.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O42- + 3e- + 4H2O = Fe(OH)3 + 5OH-16.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KNO3和KOH 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并加热,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为蓝色NO3-被还原为NH3B将Fe(NO3 )2样品落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Fe(NO3 )2样品中一定含有Fe2+C向浓度均为0 1mol/L的Na2CO3和Na2S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产生黑色沉淀(Ag2S) Ksp(Ag2S)>Ksp(Ag2CO3)D向KI溶液中加入少量苯,然后加入FeCl3溶液有机层呈橙红色还原性:Fe2+>I-17. 氢硫酸中存在电离平衡:H2SH++HS-和HS-H++S2-。已知酸式盐NaHS溶液呈碱性,若向10ml浓度为0.1mol/L的氢硫酸中加入以下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加水,会使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B. 加入20ml浓度为0.1mol/L NaOH溶液,则c(Na+)=c(HS-)+c(H2S)+2c(S2-)C. 通入过量SO2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值始终增大D. 加入10ml浓度为0.1mol/L NaOH溶液,则c(Na+)>c(HS-)>c(OH-)>c(H+)>c(S2-)1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aq)+OH-(aq)===H2O(l) ΔH=-a kJ· mol-1,故1 mol NaOH固体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为a kJB.常温下,将10 mL pH=a的盐酸与100 mL pH=b的Ba(OH)2溶液混合后恰好中和,则a+b=13C.镀锌钢管破损后,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D.把碳酸氢钠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碳酸氢钠19、已知图一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O(g)+H2(g)C(s)+H2O(g)ΔH>0的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图二表示的是可逆反应2NO2(g)N2O4(g)ΔH<0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B.若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反应的ΔH增大C.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D.若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20.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一定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 ) A. 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I- B.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K+、CO32-、NO3-、Al3+ C. 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 D. pH值为1的溶液:Cu2+、Na+、Mg2+、NO3-21.已知 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化学式CH3COOHHCNH2CO3电离平衡常数1.8×10-54.9×10-10K1=4.3×10-7 K2=5.6×10-1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L-1HCN溶液与1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测得所得溶液显酸性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CO3)>pH(NaCN)>pH(CH3COONa)C.NaHCO3溶液中,一定有c(Na+)=c(HCO3-)+c(CO32-)
D.1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二、非选择题(共58分)22、.KMnO4 是一种氧化剂,实验室常用 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备 Cl2。下图是制备 NaClO溶液的装置图。
完成下列填空: (1)KMnO4 稀溶液是一种常见消毒剂,其消毒机理与以下物质相似的是______(选填编号)。a.75%酒精 b.双氧水 c.NaClO 溶液 d.硫磺皂(2)B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D装置中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3)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调节__________以控制A 装置中产生 Cl2 的气流,C装置需控制反应温度在 0~5℃,实验中可将C 装置放入________________中。II.测定 KMnO4纯度可用标准 Na2S2O3进行标定(4)配制250 mL 0.1000 mol/L标准 Na2S2O3溶液,需准确称取Na2S2O3固体的质量为____g(精确到0.001)。(5)取某 KMnO4 0.600g,酸化后用 0.1000 mol/L 标准 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消耗 Na2S2O3溶液 20.00 mL,则该 KMnO4 产品的纯度是_________23、工业上烟气脱氮的原理 NO(g) + NO2(g) + 2NH3(g) 2N2(g) + 3H2O(g) (ΔH<0)(1)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 K 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平衡常数 K 值增大,对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的速率影响更大。(2)若反应在恒容条件下进行,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序号)a.容器内混合物的质量不变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c.反应消耗 0.5mol NO 的同时生成 1mol N2 d.NO2 的浓度不变(3)向 2 L 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10 min 后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2mol,则用H2O(g)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是 P1 压强下 NO 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图,请在图中画出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压强为P2(P2> P1)下 NO 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_________。 (5)写出反应物中的氨气的电子式______;常用来生产化肥 NH4Cl。NH4Cl 溶液显_____________性;常温下将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和NH4Cl溶液混合,pH>7,溶液中 NH3·H2O、H+、OH-、NH4+、Cl 一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24、碱式硫酸铁[Fe(OH)SO4]可用做净水剂、媒染剂等。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生产碱式硫酸铁的部分工艺如下: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沉淀物Fe(OH)3Fe(OH)2Al(OH)3开始沉淀2.37.53.4完全沉淀3.29.74.4 (1)反应Ⅰ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Ⅱ中加入NaHCO3调节体系的pH在_____________范围内。(3)反应Ⅲ中生成的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反应Ⅲ中通入O2可减少NaNO2的用量,当消耗1molO2可节约n(NaNO2)=_____mol。(5)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后生成的Fe(OH)2+离子可部分水解生成Fe2(OH)42+ 聚合离子,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菠萝酯(F)是一种具有菠萝香味的赋香剂,其合成路线如下:(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2)A→B反应类型是________;(3)E的某种同分异构体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4)1mol菠萝酯(F)与氢气反应,最多消耗氢气____mol。(5)结合题干信息,以乙烯和环氧乙烷( )为原料制备1丁醇,设计合成路线________(其它试剂任选)。(合成路线常用表示方法为:A B ……目标产物) 参考答案:1-5AACCD 6-10DBDCC 11-15CCABB 16-21ADBADB22 (15分) bc(2分) 除 HCl(2分) 尾气处理,吸收多余Cl2,(1分), 分液漏斗中盐酸滴速(2分) 冰水浴(2分) 3.950(3分) 84.3%(3分)23(每空两分,共16分) K=[N2]2 [H2O]3/([NO][NO2] [NH3]2)(2分) 逆反应(2分) bd (2分) 0.03mol/(L·min) (2分) (2分) (2分)酸性(2分) c(NH4+)> c(Cl-)> c(NH3·H2O)> c(OH-)>c(H+) (2分) 24 (其余每空2分,共14分)(1) Fe +H+ =Fe2+ + H2 ↑ Fe +2 Fe3+=3Fe2+ (2)4.4≤pH<7.5 (3)Fe2+ + NO2- +2H+ =Fe3++ NO ↑+H2O (3分)(4)4 (5)2Fe(OH)2+ + 2H2OFe2(OH)42+ + 2H+ (3分)25(其余每空2分,共13分) 醛基、碳碳双键 加成或还原 (或CH3COCH3) 1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