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77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77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77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
展开
邢台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年级化学试题
命题人:王建朝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Al:2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备食品发酵剂
B.铝的钝化、煤的气化、漂白粉杀菌消毒过程均有化学反应发生
C.福尔马林、漂白粉、胆矾均为混合物
D.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2.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定条件下,2molSO2和1mol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大于2NA
B.1 mol 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电子总数为NA个
C.16 g CH4与18 g NH4+ 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D.溶液中含氯化铁1mol,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胶粒数为NA
3.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白醋除铁锈:Fe2O3+6H+==3H2O+2Fe3+
B.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并加热:
Ba2++ 2OH-+NH+ HCONH3↑+2H2O+BaCO3↓
C.氯化亚铁溶液在空气中慢慢滴入过量氨水,产生白色沉淀:
Fe2++2NH3•H2O=Fe(OH)2↓+2NH4+
D.NH4HS溶液与少量的NaOH溶液反应:NH4++OH-=NH3·H2O
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0. 1mol·L-1NaOH 溶液: K+、Na+、SO42- 、CO32-
B. 0. 1mol·L-1Na2CO3 溶液: K+、Ba2+、NO3- 、Cl-
C. 0. 1mol·L-1FeCl3 溶液: K+、NH4+ 、I-、SCN-
D.c(H+)/c(OH-)= 1*1014的溶液: Ca2+、Na+、ClO-、NO3-
5.同温同压下,分别用等质量的H2、CO、CO2、NH3四种气体吹起四个气球,其中由H2吹起的是( )
6.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
A.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Z
B.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
C.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 mol
D.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g Y气体和lg Z气体,则其压强比为2:1
7.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双氢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4O5,相对分子质量为284。下面关于双氢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双氢青蒿素的质量为284g∙mol-1
B.双氢青蒿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C.14.2g双氢青蒿素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2NA
D.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双氢青蒿素的物质的量为1mol
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10 mL水稀释后,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49%
B.配制0.1 mol/L的Na2CO3溶液480 mL,需用500 mL 容量瓶
C.将100 mL 2mol·L-1盐酸加热蒸发至50 mL,所得溶液的浓度为4 mol·L-1
D.将10g CaO加入100mL饱和石灰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得溶液的浓度不变
9. 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很广,其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常用作脱氯剂,主要用于治疗氰化物中毒。工业上可利用反应Na2CO3+2Na2S+4SO2===3Na2S2O3+CO2制取Na2S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S2O3只有还原性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每生成1 mol Na2S2O3,转移4×6.02×1023个电子
D.标准状况下,每吸收4 mol SO2就会放出22.4 L CO2
10. 已知:SO2+Br2+2H2O===2HBr+ H2SO4,在100 mL含等物质的量的HBr和H2SO3的溶液中通入0.025 mol Cl2,有一半Br-变为Br2。则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 )
A.0.16 mol·L-1 B.0.02 mol·L-1
C.0.20 mol·L-1 D.0.25 mol·L-1
11.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碳酸钠、氧气和硫酸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钠(Na2Cr2O7),其主要反应为
①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
②2Na2CrO4+H2SO4Na2SO4+Na2Cr2O7+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①和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①,转移4 mol电子时,被氧化的为O2为1mol
C.反应①的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FeO·Cr2O3
D.生成1 mol Na2Cr2O7时共转移5 mol电子
12.下列关于离子的检验方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滴加足量稀HNO3,若有沉淀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Ag+
B.向某溶液中滴加足量稀HCl,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CO32-
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若出现红色则说明原溶液中含Fe3+
D.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则说明原溶液中不含K+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①Ca(ClO)2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②Fe2O3可用作红色涂料
③氢氧化铁胶体能用于净水和杀菌消毒 ④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⑤Na2O2可用作潜水艇的供氧剂 ⑥H2O2可用作绿色氧化剂
⑦二氧化硫可用来漂白馒头 ⑧钠失火后可用二氧化碳作灭火剂
A. ①③⑦⑧ B. ①②⑦⑧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⑤⑦
14.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杂) 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除去Mg粉中的Al 粉: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
B. 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 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D. 除去Al2O3中的少量Fe2O3: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
15.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血红色 B. 溶液中一定含Fe2+
C. 溶液中一定含Cu2+ D.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铜
16.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高效的饮用水处理剂,工业上可由下列方法制得:Fe2O3+3Na2O22Na2FeO4+Na2O,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Fe2O3可以通过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制得
B. 反应中Na2O2是氧化剂
C. 生成1 mol Na2FeO4,有6 mol电子转移
D. 在Na2FeO4中Fe为+4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又能在处理水时产生胶体净水
17.下列实验结果与图像不相符的是( )
A. 向含有盐酸、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B.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直至过量
C. 向氯化铝的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D. 向氯化铝的溶液中逐渐加入氨水直至过量
18.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使用会发生反应: NaClO+2HCl===NaCl+Cl2↑+H2O,生成有毒的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生成1mo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 1 mol NaCl含有的电子数为28NA
C. 1L0.2mol/ L NaClO溶液中含有的次氯酸根离子数为0.2NA
D. 标准状况下,将22.4L HCl溶解在0.5L水中,形成2mol/L的盐酸
19.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有( )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
用大理石和稀硝酸反应制取CO2气体,将制得的气体立即通入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
出现白色沉淀
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强
②
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后微热,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且试纸变红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③
少量铝热剂(只有一种金属氧化物)溶于足量稀盐酸后,分两份,再分别滴加铁氰化钾和KSCN溶液
出现蓝色沉淀和血红色
铝热剂中可能含有Fe3O4
④
向某钾盐中滴加浓盐酸,产生的气体再通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该钾盐为K2SO3与KHSO3至少有一种
⑤
用pH试纸测量饱和新制氯水的pH
pH试纸先变为红色后褪色
饱和新制氯水呈酸性且Cl2具有漂白性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⑤
20.某溶液中可能含有K+、 Na+、 Mg2+、 NH4+、 Fe2+、Br-、CO32-、SO42-、SO3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 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成黄色
② 另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
③ 蘸取原溶液,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无需进行的实验是( )
A. 上述实验③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
B. 取少量溶液,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C. 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稀硫酸和品红溶液
D. 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NaOH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21.向m 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 mol/L氢氧化钾溶液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 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n=17Vc+m B. 5m/3<p<17m/9 C. p=m+cV/125 D. c=1000b/11.2V
22.某同学设计用下图的装置制备少量的AlCl3(易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装置中所装试剂为饱和的NaCl溶液,其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
B. 装置C和F中的试剂均为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人E中
C. 用50mL12mol/L的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所得氯气可以制取26.7gAlCl3
D. 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
23.向溶质为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血红色,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原溶液中的Br-不一定被氧化
B. 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C. 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D. 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能产生黄色沉淀
24.若甲为100 mL、2 mol·L-1的AlCl3溶液,乙为100 mL、7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按以下两种步骤:将甲逐滴加入乙中;将乙逐滴加入甲中(边滴边振荡)完全混合后,对现象和结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滴加过程中,两者的现象不同,最终产生的沉淀量相同
B.滴加过程中,两者的现象不同,最终产生的沉淀量不同
C.滴加过程中,两者的现象相同,最终产生的沉淀量相同
D.滴加过程中,两者的现象相同,最终产生的沉淀量不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25.(10分)(1)有以下几种物质①干燥的食盐晶体 ②液态氯化氢 ③Cu ④蔗糖 ⑤NH3 ⑥KNO3溶液 ⑦CO2 ⑧熔融的KCl ⑨石墨。填空回答(填序号):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用“双线桥”表示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3)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为重要化合物。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6.(7分)磷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查阅资料可知:亚磷酸(H3PO3)、次磷酸(H3PO2)以及它们的盐都有较强的还原性,可用于化学镀银或镀镍。亚磷酸是中强酸,它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 Na2HPO3。试回答下列问题:
(1)Na2HPO3中P的化合价为 。
(2)Na2HPO3是 (填“正盐”或“酸式盐”),其溶液的pH (填“>”、“=”或“<”)7。
(3)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镀镍溶液中含Ni2+和,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 Ni2++ + Ni++ +
①请配平化学方程式
②依据化学方程式,反应消耗6 mol 时,转移电子数为 。
27.(12分)某无色溶液,由Na+、Ba2+、Al3+、Cl-、AlO2-、MnO4-、CO32-、SO42-中的若干离子组成,将溶液平均分为两份置于两支试管:
①取其中一支试管,加入过量HCl.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溶液;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出现白色沉淀;
③取另一支试管,先加入过量的HCl酸化,再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甲的质量为3.9g;
④在③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乙析出.
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2)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3)判断沉淀乙成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实验③可知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_________,原溶液中该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28.(8分)Ⅰ.甲学生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向A中通入氯气至过量,观察A中,发现溶液先呈红色,然后变为黄色。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A中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显示:SCN -的电子式为 。甲同学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进行了如下研究。①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证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NO3― ,已知SCN―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若SCN―与Cl2反应生成0.5mol 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mol。
29、[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5倍,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C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D元素的单质可用于自来水消毒杀菌,E元素位于周期表的ⅥB族,F的基态原子中有4个未成对电子。
(1)A元素单质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B元素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的氢化物A2H4分子中,A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A与B形成的AB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基态F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F3+与SCN-络合得到多种配合物,其中配位数为5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FD3是棕色固体、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FD3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在不同温度范围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室温下铁是简单立方,称为α铁(α-Fe)。当温度升高到912℃,α铁转变为面心立方,称为γ铁(γ-Fe)。当温度继续升高到1394 ℃,γ铁转变为体心立方。称为δ铁(δ-Fe)。
①γ铁晶体中铁原子配位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δ铁晶体密度为dg·cm-3,则其晶胞参数(边长)为__________cm(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
答案:1-10 BDBAC BCCDC 11—20 CCAAC BABAB 21-24 ACDA
25题(1)③⑥⑧⑨ ①②⑧ ④⑤⑦(2)略(3)2Fe(OH)3+3ClO-+4OH-===2+3Cl-+5H2O ( 每空2分)
26【答案】(1)+3 ( 每空1分)(2)正盐 >( 每空1分)
(3)H3PO2+4AgNO3+2H2O4Ag↓+4HNO3+H3PO4( 每空2分)
(4)①2 1 H2O 2 1 2H+ ②6 NA( 每空2分)
27【答案】(1)Ba2+,Al3+,MnO4- ( 每空1分)
(2)Na+、AlO2-、CO32- ( 每空1分)
(3)向沉淀中加入过量HCl,全部溶解沉淀为碳酸钡,部分溶解沉淀为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混合物 (4)CO32-+2H+=CO2↑+H2O;AlO2-+4H+=Al3++2H2O
(5)AlO2-;0.05mol( 其他每空2分)
28 Cl2+2OH― ═Cl― +ClO― +H2O Fe3+ 硫元素 8mol ( 每空2分)
29、
1、【答案】 (1). N≡N 2 ( 每空1分)
2、. sp3 V形(或:平面三角型) ( 每空1分)
3、. N>O>Si ( 每空1分)
4、. 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 K2Fe(SCN)5 分子晶体
5、
①12 ②(其他每空2分)
高二年级化学试题
命题人:王建朝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Al:2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备食品发酵剂
B.铝的钝化、煤的气化、漂白粉杀菌消毒过程均有化学反应发生
C.福尔马林、漂白粉、胆矾均为混合物
D.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2.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定条件下,2molSO2和1mol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大于2NA
B.1 mol 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电子总数为NA个
C.16 g CH4与18 g NH4+ 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D.溶液中含氯化铁1mol,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胶粒数为NA
3.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白醋除铁锈:Fe2O3+6H+==3H2O+2Fe3+
B.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并加热:
Ba2++ 2OH-+NH+ HCONH3↑+2H2O+BaCO3↓
C.氯化亚铁溶液在空气中慢慢滴入过量氨水,产生白色沉淀:
Fe2++2NH3•H2O=Fe(OH)2↓+2NH4+
D.NH4HS溶液与少量的NaOH溶液反应:NH4++OH-=NH3·H2O
4.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0. 1mol·L-1NaOH 溶液: K+、Na+、SO42- 、CO32-
B. 0. 1mol·L-1Na2CO3 溶液: K+、Ba2+、NO3- 、Cl-
C. 0. 1mol·L-1FeCl3 溶液: K+、NH4+ 、I-、SCN-
D.c(H+)/c(OH-)= 1*1014的溶液: Ca2+、Na+、ClO-、NO3-
5.同温同压下,分别用等质量的H2、CO、CO2、NH3四种气体吹起四个气球,其中由H2吹起的是( )
6.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
B.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
C.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 mol
D.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g Y气体和lg Z气体,则其压强比为2:1
7.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双氢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4O5,相对分子质量为284。下面关于双氢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双氢青蒿素的质量为284g∙mol-1
B.双氢青蒿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C.14.2g双氢青蒿素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2NA
D.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双氢青蒿素的物质的量为1mol
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0 m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10 mL水稀释后,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49%
B.配制0.1 mol/L的Na2CO3溶液480 mL,需用500 mL 容量瓶
C.将100 mL 2mol·L-1盐酸加热蒸发至50 mL,所得溶液的浓度为4 mol·L-1
D.将10g CaO加入100mL饱和石灰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得溶液的浓度不变
9. 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很广,其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常用作脱氯剂,主要用于治疗氰化物中毒。工业上可利用反应Na2CO3+2Na2S+4SO2===3Na2S2O3+CO2制取Na2S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S2O3只有还原性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每生成1 mol Na2S2O3,转移4×6.02×1023个电子
D.标准状况下,每吸收4 mol SO2就会放出22.4 L CO2
10. 已知:SO2+Br2+2H2O===2HBr+ H2SO4,在100 mL含等物质的量的HBr和H2SO3的溶液中通入0.025 mol Cl2,有一半Br-变为Br2。则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 )
A.0.16 mol·L-1 B.0.02 mol·L-1
C.0.20 mol·L-1 D.0.25 mol·L-1
11.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碳酸钠、氧气和硫酸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钠(Na2Cr2O7),其主要反应为
①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
②2Na2CrO4+H2SO4Na2SO4+Na2Cr2O7+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①和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①,转移4 mol电子时,被氧化的为O2为1mol
C.反应①的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FeO·Cr2O3
D.生成1 mol Na2Cr2O7时共转移5 mol电子
12.下列关于离子的检验方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滴加足量稀HNO3,若有沉淀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Ag+
B.向某溶液中滴加足量稀HCl,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CO32-
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若出现红色则说明原溶液中含Fe3+
D.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则说明原溶液中不含K+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①Ca(ClO)2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②Fe2O3可用作红色涂料
③氢氧化铁胶体能用于净水和杀菌消毒 ④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⑤Na2O2可用作潜水艇的供氧剂 ⑥H2O2可用作绿色氧化剂
⑦二氧化硫可用来漂白馒头 ⑧钠失火后可用二氧化碳作灭火剂
A. ①③⑦⑧ B. ①②⑦⑧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⑤⑦
14.下列混合物分离(或除杂) 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除去Mg粉中的Al 粉: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过滤、洗涤
B. 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 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D. 除去Al2O3中的少量Fe2O3: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
15.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血红色 B. 溶液中一定含Fe2+
C. 溶液中一定含Cu2+ D.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铜
16.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高效的饮用水处理剂,工业上可由下列方法制得:Fe2O3+3Na2O22Na2FeO4+Na2O,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Fe2O3可以通过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制得
B. 反应中Na2O2是氧化剂
C. 生成1 mol Na2FeO4,有6 mol电子转移
D. 在Na2FeO4中Fe为+4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又能在处理水时产生胶体净水
17.下列实验结果与图像不相符的是( )
A. 向含有盐酸、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B.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直至过量
C. 向氯化铝的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D. 向氯化铝的溶液中逐渐加入氨水直至过量
18.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使用会发生反应: NaClO+2HCl===NaCl+Cl2↑+H2O,生成有毒的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生成1mo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 1 mol NaCl含有的电子数为28NA
C. 1L0.2mol/ L NaClO溶液中含有的次氯酸根离子数为0.2NA
D. 标准状况下,将22.4L HCl溶解在0.5L水中,形成2mol/L的盐酸
19.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有( )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
用大理石和稀硝酸反应制取CO2气体,将制得的气体立即通入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
出现白色沉淀
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强
②
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后微热,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且试纸变红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③
少量铝热剂(只有一种金属氧化物)溶于足量稀盐酸后,分两份,再分别滴加铁氰化钾和KSCN溶液
出现蓝色沉淀和血红色
铝热剂中可能含有Fe3O4
④
向某钾盐中滴加浓盐酸,产生的气体再通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该钾盐为K2SO3与KHSO3至少有一种
⑤
用pH试纸测量饱和新制氯水的pH
pH试纸先变为红色后褪色
饱和新制氯水呈酸性且Cl2具有漂白性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⑤
20.某溶液中可能含有K+、 Na+、 Mg2+、 NH4+、 Fe2+、Br-、CO32-、SO42-、SO3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 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成黄色
② 另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
③ 蘸取原溶液,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无需进行的实验是( )
A. 上述实验③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
B. 取少量溶液,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C. 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稀硫酸和品红溶液
D. 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NaOH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21.向m 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 mol/L氢氧化钾溶液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 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n=17Vc+m B. 5m/3<p<17m/9 C. p=m+cV/125 D. c=1000b/11.2V
22.某同学设计用下图的装置制备少量的AlCl3(易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装置中所装试剂为饱和的NaCl溶液,其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
B. 装置C和F中的试剂均为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人E中
C. 用50mL12mol/L的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所得氯气可以制取26.7gAlCl3
D. 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
23.向溶质为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血红色,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原溶液中的Br-不一定被氧化
B. 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C. 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D. 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能产生黄色沉淀
24.若甲为100 mL、2 mol·L-1的AlCl3溶液,乙为100 mL、7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按以下两种步骤:将甲逐滴加入乙中;将乙逐滴加入甲中(边滴边振荡)完全混合后,对现象和结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滴加过程中,两者的现象不同,最终产生的沉淀量相同
B.滴加过程中,两者的现象不同,最终产生的沉淀量不同
C.滴加过程中,两者的现象相同,最终产生的沉淀量相同
D.滴加过程中,两者的现象相同,最终产生的沉淀量不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25.(10分)(1)有以下几种物质①干燥的食盐晶体 ②液态氯化氢 ③Cu ④蔗糖 ⑤NH3 ⑥KNO3溶液 ⑦CO2 ⑧熔融的KCl ⑨石墨。填空回答(填序号):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2)用“双线桥”表示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3)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为重要化合物。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6.(7分)磷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查阅资料可知:亚磷酸(H3PO3)、次磷酸(H3PO2)以及它们的盐都有较强的还原性,可用于化学镀银或镀镍。亚磷酸是中强酸,它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 Na2HPO3。试回答下列问题:
(1)Na2HPO3中P的化合价为 。
(2)Na2HPO3是 (填“正盐”或“酸式盐”),其溶液的pH (填“>”、“=”或“<”)7。
(3)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镀镍溶液中含Ni2+和,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 Ni2++ + Ni++ +
①请配平化学方程式
②依据化学方程式,反应消耗6 mol 时,转移电子数为 。
27.(12分)某无色溶液,由Na+、Ba2+、Al3+、Cl-、AlO2-、MnO4-、CO32-、SO42-中的若干离子组成,将溶液平均分为两份置于两支试管:
①取其中一支试管,加入过量HCl.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溶液;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出现白色沉淀;
③取另一支试管,先加入过量的HCl酸化,再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甲的质量为3.9g;
④在③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乙析出.
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2)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3)判断沉淀乙成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实验③可知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_________,原溶液中该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28.(8分)Ⅰ.甲学生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向A中通入氯气至过量,观察A中,发现溶液先呈红色,然后变为黄色。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A中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显示:SCN -的电子式为 。甲同学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进行了如下研究。①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证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NO3― ,已知SCN―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若SCN―与Cl2反应生成0.5mol 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mol。
29、[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5倍,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C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D元素的单质可用于自来水消毒杀菌,E元素位于周期表的ⅥB族,F的基态原子中有4个未成对电子。
(1)A元素单质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B元素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的氢化物A2H4分子中,A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A与B形成的AB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基态F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F3+与SCN-络合得到多种配合物,其中配位数为5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FD3是棕色固体、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FD3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在不同温度范围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室温下铁是简单立方,称为α铁(α-Fe)。当温度升高到912℃,α铁转变为面心立方,称为γ铁(γ-Fe)。当温度继续升高到1394 ℃,γ铁转变为体心立方。称为δ铁(δ-Fe)。
①γ铁晶体中铁原子配位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δ铁晶体密度为dg·cm-3,则其晶胞参数(边长)为__________cm(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
答案:1-10 BDBAC BCCDC 11—20 CCAAC BABAB 21-24 ACDA
25题(1)③⑥⑧⑨ ①②⑧ ④⑤⑦(2)略(3)2Fe(OH)3+3ClO-+4OH-===2+3Cl-+5H2O ( 每空2分)
26【答案】(1)+3 ( 每空1分)(2)正盐 >( 每空1分)
(3)H3PO2+4AgNO3+2H2O4Ag↓+4HNO3+H3PO4( 每空2分)
(4)①2 1 H2O 2 1 2H+ ②6 NA( 每空2分)
27【答案】(1)Ba2+,Al3+,MnO4- ( 每空1分)
(2)Na+、AlO2-、CO32- ( 每空1分)
(3)向沉淀中加入过量HCl,全部溶解沉淀为碳酸钡,部分溶解沉淀为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混合物 (4)CO32-+2H+=CO2↑+H2O;AlO2-+4H+=Al3++2H2O
(5)AlO2-;0.05mol( 其他每空2分)
28 Cl2+2OH― ═Cl― +ClO― +H2O Fe3+ 硫元素 8mol ( 每空2分)
29、
1、【答案】 (1). N≡N 2 ( 每空1分)
2、. sp3 V形(或:平面三角型) ( 每空1分)
3、. N>O>Si ( 每空1分)
4、. 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 K2Fe(SCN)5 分子晶体
5、
①12 ②(其他每空2分)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