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81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81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81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
展开
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高二化学考生注意: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修4前三章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O:16 N:14 Na:23 Cl:35.5 Fe:56Cu: 64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4gN2和CO的混合气体含有的电子数为0.7NAB. 标况下,足量Fe在2.24L氯气中燃烧,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3NAC. 1L0.1 mol·L-1 醋酸溶液中含有H+离子的数目为0.1NAD. 一定条件下,将2molSO2和1mol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为2 N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物总键能大于生成物总键能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 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数值都会随反应物的用量不同而改变C.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必须确保酸碱稀溶液中n(HCl)=n(NaOH)D. 所有化学反应都可使用催化剂达到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的目的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25℃、101KPa,1mol S(s)和2molS(s) 的燃烧热相等B. 1mol H2SO4 (浓)与1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C. 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 ,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01KPa时,1mol H2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氢气的燃烧热5.在0.1mol/L的NH3·H2O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NH3·H2ONH4++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中c(OH-)减少B. 通入少量HCl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加入少量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加入少量NH4Cl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6.在NH4Cl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排队正确的是( )A. c(NH4+)> c(Cl-)> c(OH-)> c(H+)B. c(Cl-)> c(NH4+)> c(OH-)> c(H+)C. c(Cl-)>c(NH4+)> c(H+)> c(OH-)D. c(NH4+)> c(Cl-)> c(H+)> c(OH-)7.①c(H+)=0.01mol/L的CH3COOH溶液; ②c(H+)=0.01mol/L的H2SO4溶液;③c(OH—)=0.01mol/L的氨水; ④c(OH—)=0.01mol/L的NaOH溶液。室温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B. 将②、④溶液混合后,pH=7,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④C. 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②最大D. 向10 mL上述四溶液中各加入90 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8.常温下,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aSO4CaCO3MgCO3Mg(OH)2CuSBaSO4H2SH2CO3Ksp或Ka9.1×10-62.8×10-96.8×10-61.8×10-116.3×10-361.1×10-10K1=1.3×10-7K2=7.1×10-15K1=4.4×10-7K2=4.7×10-11 A. 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的pH:Na2S>Na2CO3>NaHS>NaCl>NaHSO4B. 在NaHS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生成黑色沉淀:HS-+Cu2+=CuS↓+H+C. 除去锅炉中水垢时,通常先加入足量硫酸钠溶液,将碳酸钙转化成硫酸钙,然后再用酸液处理D. 在Mg(HCO3)2溶液中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 9.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 由“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1D. 在稀溶液中:H++OH-===H2O ΔH=-57.3 kJ·mol-1,若将含1 mol CH3COOH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10.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有关下列四个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图①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B. 曲线图②可以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时pH变化C. 曲线图③可以表示相同pH的CH3COOH和HCl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D. 曲线图④可以表示所有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11.将一定量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NH2COONH4(s) 2NH3(g)+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K)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的△H>0B. 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 恒温恒容,A点时通入CO2,v(正)和v(逆)均增加D. 30℃时,B点对应状态的v(正)<v(逆)12.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目的操作A配制FeCl3溶液将一定质量的FeCl3固体放入烧杯,直接用蒸馏水溶解B证明Ksp(AgI)< Ksp(AgCl)向10滴0.1mol/LNaCl溶液中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再滴加0.1mol/L KI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变为黄色沉淀C测定醋酸钠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D润洗滴定管加入待装液3~5mL,倾斜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浸润全部滴定管内壁,将液体从滴定管下部放出,重复2-3次1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方向及其判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1mol 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S[H2O(s)]<S[H2O(g)]B.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C. CaCO3(s)⇌CaO(s)+CO2(g)△H>0 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D. 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14.在298 K时,实验测得溶液中的反应:H2O2+2HI===2H2O+I2,在不同浓度时的化学反应速率见下表,由此可推知当c(HI)=0.500 mol·L-1,c(H2O2)=0.400 mol·L-1时的反应速率为( )实验编号12345c(HI)/mol·L-10.1000.2000.3000.1000.100c(H2O2)/mol·L-10.1000.1000.1000.2000.300v/mol·L-1·s-10.007 600.015 30.022 70.015 10.022 8 A. 0.152 mol·L-1·s-1 B. 0.038 0 mol·L-1·s-1C. 0.608 mol·L-1·s-1 D. 0.760 mol·L-1·s-115.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 Δ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16.在水溶液中,重铬酸钾K2Cr2O7存在以下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 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后,溶液橙色加深C. 向该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浓硫酸,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再次达到平衡后,氢离子浓度比原溶液大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17.已知A(g)+C(g)===D(g);ΔH=-Q1kJ/mol,B(g)+C(g)===E(g);ΔH=-Q2kJ/mol,Q1、Q2均大于0,且Q1>Q2,若A与B组成的混合气体 1mol与足量的C反应,放热为Q3kJ,则原混合气体中A与B物质的量之比为( )A. B. C. D. 18.反应A+B→C分两步进行:①A+B→X ②X→C,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E2表示反应X→C的活化能 B. X是反应A+B→C的催化剂C. 反应A+B→C的ΔH<0 D. 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反应A+B→C的焓变19.已知:X(g)+2Y(g)3Z(g) ∆H=﹣a kJ·molˉ1(a>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1 mol X和0.2 mol Y充分反应生成Z,放出能量一定小于0.1 a kJB. Y的起始浓度不能为零,平衡浓度也不能为零C.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反应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D.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一定存在3v(Y)正=2v(Z)逆20.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图甲表示200 ℃时容器中A、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乙表示温度100℃和200℃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200℃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4 mol·L-1·min-1B. 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C. 当外界条件由200℃降温到100℃,原平衡一定被破坏,且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 由图乙可知,反应xA(g)+yB(g)zC(g)的ΔH<0,且a=221.室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相应的气体至溶液pH=7(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向0.10mol·L-1HCl溶液中通入NH3:c (Cl-)=c(NH4+)= c(OH-)=c(H+)B. 向0.10mol·L-1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c (NH4+)= c (HCO3-)+c (CO32-)C. 向0.10mol·L-1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c (Na+)> c (CH3COOH)= c (Cl-)D. 向0.10mol·L-1Na2SO3溶液中通入SO2:c (Na+)=2[c (SO32-)+c (HSO3-)+c (H2SO3)]22.T ℃时,在0.5 L的密闭容器中,气体A与气体B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过程中A、B、C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10 s时反应生成了0.2 mol CB. 该反应进行到10 s时,消耗了0.2 molAC.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B2CD. 10 s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23.下列各组溶液中的各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①H2S溶液;②KHS溶液;③K2S溶液;④H2S和KHS混合溶液(已知常温下KHS溶液的pH>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pH从大到小的顺序是:③ > ② > ① > ④B. 在H2S和KHS混合溶液中有:c(H2S) + c(HS-) + c(S2-) = 2c(K+)C. c(H2S)从大到小的顺序是:① > ④ > ③ > ②D. 在KHS溶液中有:c(H+) + c(K+) = c(OH-) + c(HS-) + c(S2-)24.改变0.1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的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δ(x)=c(x)/(c(H2A)+c(HA—)+c(A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Ka2(H2A)的数量级为10-4B. NaHA溶液中,HA-的水解能力小于HA-的电离能力C. 在含H2A、HA-和A2-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δ(HA-)一定增大D. 将等物质的量的NaHA和Na2A混合物溶于水,所得的溶液中δ(HA-)=δ(A2-)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2分。)25. (本题满分14分)(1)某温度时,在一个2L恒容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③2min时X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 的浓度为0.3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18mol/L,则A 的转化率___________,C 的体积分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当减压后混合体系中C 的百分含量减小。则加压后,C 的百分含量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若C 是有色物质,A、B是无色物质,减小压强,反应混合物的颜色_______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4)将固体A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反应2A(s)2B(g)+C(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平衡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 移动,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26. (本题满分12分)(1)已知H—H键键能(化学键断裂时吸收或形成时释放的能量)为436 kJ/mol,N—H键键能为391 kJ/mol,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可知键的键能是______________kJ/mol(2)碳(s)在氧气供应不充足时,生成CO同时还部分生成CO2,因此无法通过实验直接测得反应:C(s)+O2(g)===CO(g)的ΔH。但可设计实验、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出该反应的ΔH,计算时需要测得的实验数据有________(3)运动会中的火炬一般采用丙烷(C3H8)为燃料。丙烷热值较高,污染较小,是一种优良的燃料。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如图是一定量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1 mol H2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图中的括号内应填入___ (“+”或“-”)。②写出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4)高氯酸、硫酸、硝酸和盐酸都是强酸,其酸性在水溶液中差别不大。以下是某温度下这四种酸在冰醋酸中的电离常数:酸HClO4H2SO4HClHNO3Ka1.6×10-56.3×10-91.6×10-94.2×10-10 由以上表格中数据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A.在冰醋酸中这四种酸都没有完全电离B.在冰醋酸中高氯酸是这四种酸中酸性最强的酸C.在冰醋酸中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H2SO4 = 2H++SD.水对这四种酸的强弱没有区分能力,但冰醋酸可以区分这四种酸的强弱(5)常温下,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值变大的是______ __。A.c(H+) B. C.c(CH3COO-) D.c(CH3COOH)27. (本题满分14分)为探究FeCl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和离子反应,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50 mL 1.0 mol·L−1的FeCl3溶液,测其pH约为0.7,即c(H+) = 0.2 mol·L−1。
①用化学用语解释FeCl3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
②下列实验方案中,能使FeCl3溶液pH升高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加水稀释 b. 加入FeCl3固体
c.滴加浓KSCN溶液 d. 加入NaHCO3固体
(2)小组同学利用上述FeCl3溶液探究其与足量锌粉的反应。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操作现象向反应瓶中加入6.5 g锌粉,然后加入50 mL 1.0 mol·L−1的FeCl3溶液,搅拌溶液温度迅速上升,稍后出现红褐色沉淀,同时出现少量气泡;反应一段时间后静置,上层溶液为浅绿色,反应瓶底部有黑色固体收集检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集气管口靠近火焰,有爆鸣声已知:Zn的性质与Al相似,能发生反应:Zn + 2NaOH = Na2ZnO2 + H2 ↑
① 结合实验现象和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出现红褐色沉淀的原因: 。
②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反应后溶液为浅绿色的原因: 。
③ 分离出黑色固体,经下列实验证实了其中含有的主要物质。
i. 黑色固体可以被磁铁吸引;
ii. 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气泡;
iii. 将ii中剩余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iv. 向iii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变化。
a. 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b. 小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无法确定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Fe3O4 , 理由是 。
(3)为进一步探究上述1.0 mol·L−1 FeCl3溶液中Fe3+和H+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继续实验并观察到反应开始时现象如下:操作现象将5 mL 1.0 mol·L−1的FeCl3溶液与0.65 g锌粉混合溶液温度迅速上升,开始时几乎没有气泡将 与0.65 g锌粉混合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小组同学得出结论:在1.0 mol·L−1 FeCl3溶液中,Fe3+的氧化性比H+更强。28. (本题满分12分)(1)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已知:SO2(g) +1/2O2(g) SO3(g) △H=-98 kJ·mol-1。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3,若在此温度下,向10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0 mol SO2(g)、16.0 mol O2(g)和3.0 mol SO3(g),则反应开始时v(正) _____v(逆)(填“<”、“>”或“=”)。(2)下表列出了常见的烟气脱硝的两种方法编号 名称原理方法一尿素法在温度70—95℃时,尿素CO (NH2)2溶液吸收NO、NO2,将其转化为N2方法二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法以NH3等作为还原剂,将烟气中的NOx还原生成N2和H2O 已知:N2(g)+O2(g)=2NO(g) △H=+180.6 kJ·mol—1N2(g)+3H2(g)=2NH3(g) △H= -92.4kJ·mol—12H2(g)+O2(g)=2H2O(g)△H= -483.6 kJ·mol—1 则4NO(g) +4NH3(g)+O2(g)=4N2(g)+6H2O(g);△H=_________ kJ·mol-1。(3)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 CH3OH(g);ΔH。现在容积均为1L的a、b、c、d、e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 CO和2mol H2的混合气体,控温,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1和图2。② 该反应的ΔH_______0(选填“<”、“>”或“=”,下同),K1_________K2。②将容器c中的平衡状态转变到容器d中的平衡状态,可采取的措施有__ _。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1.D 2.A 3.A 4.A 5.B 6.C 7.A 8.C 9.D 10.C 11.C 12.D13.B 14.A 15.A 16.C 17.A 18.C 19.B 20.B 21.C 22.A 23.B 24.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2分。)25. 3X+Y2Z 0.05mol(L·min) 30% 变小 变小 变大 变浅 向右 不变 c>a>b c>a=b 26. 945.6 kJ·mol-1 碳和CO的燃烧热 - C3H8(g)+5O2(g)===3CO2(g)+4H2O(l) ΔH=-2215.0 kJ·mol-1 C B 27.(1)①Fe3+ + 3H2O Fe(OH)3 + 3H+,acd
(2)溶液温度升高,反应过程中出现H2使溶液中c(H+)降低,都会促进Fe3+ + 3H2O Fe(OH)3 + 3H+正向移动,出现红褐色Fe(OH)3沉淀,2Fe3+ + Zn = 2Fe2+ + Zn2+,Fe和Zn,iii中,若存在Fe3O4,稀盐酸与Fe3O4反应产生的Fe3+可与Fe继续反应生成Fe2+,导致在iv中检测不到Fe3+,与没有Fe3O4得到的iv中现象相同
(3)5 mL 0.2 mol·L-1(或pH = 0.7)的盐酸 (可不考虑Cl-对反应的影响)
28. > 1627.2 < > 升温或减压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