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83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83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101kPa时,△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的燃烧热为393.5kJ
B. 石墨转变成金刚石需要吸收能量,是物理变化
C. 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 1mol金刚石与1molO2的总能量低于1molCO2的总能量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 2NO2N2O4 △H=-57kJ/mol(反应热)
B. 1/2Ba(OH)2(aq)+HCl(aq)==1/2BaCl2(aq)+H2O(l)△H=-57.3kJ/mol(中和热)
C. S(s)+O2(g)==SO2(g) △H=+269.8kJ/mol(反应热)
D. C8H18(l)+1/2 O2(g) ==8CO2(g)+9H2O(g) ΔH=-5518kJ·mol-1(燃烧热)
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在101 kPa时):S(s)+O2(g)= SO2(g) ΔH=-297.23kJ/mol,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S的燃烧热为297.23 kJ/mol
B. 形成1 mol SO2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mol S(s)和1mol 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C. S(g)+O2(g) = SO2(g)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 kJ
D. 1mol SO2的总能量小于 1mol S(s)和1mol O2(g)的总能量
4.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估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表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根据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CH4(g)+4F2(g)=CF4(g)+4HF(g) 的反应热△H为( )
化学键 | C-H | C-F | H-F | F-F |
键能/(kJ•mol-1) | 414 | 489 | 565 | 155 |
A. -1940 kJ•mol-1 B. 1940 kJ•mol-1 C. -485 kJ•mol-1 D. 485 kJ•mol-1
5.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时间后,18O原子( )
A. 只存在于O2中 B. 只存在于SO3和O2中
C. 只存在于SO2和O2中 D. 存在于SO2、SO3和O2中
6.反应A(g)+3B(g) 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 v(A)=0.15 mol·L-1·min-1 B. v(B)=0.6 mol·L-1·min-1
C. v(C)=0.04 mol·L-1·s-1 D. v(D)=0.01 mol·L-1·s-1
7.一定量的铁粉与足量2mol/L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可向溶液中加入
①3mol/L的硝酸溶液 ②少量CuSO4(s) ③加入一定量的铜 ④少量CH3COONa(s) ⑤对溶液加热(假定盐酸溶质不挥发) ⑥向反应液中通入HCl气体 ⑦加入过量铁粉 ⑧将铁粉改为铁片
A.③⑤⑥ B.②③④ C.①⑥⑦ D.①⑤⑧
二、填空题
8.以下属于放热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钢铁生锈 ②铝热反应 ③Na2O2与水反应 ④铜和稀硝酸反应
⑤Ba(OH)2·8H2O和NH4Cl晶体的反应 ⑥C和水蒸气反应制备水煤气 ⑦C和CO2反应 ⑧酸碱中和反应 ⑨碳酸钙分解 ⑩天然气的燃烧
9.甲烷作为一种新能源在化学领域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氧气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能源,该电池用金属铂片插入氢氧化钾溶液中作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甲烷和氧气。其电极反应式分别为:负极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
(2)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
已知:CH4(g)+H2O(g)═CO(g)+3H2(g);△H=+206.2kJ·mol-1
CH4(g)+CO2(g)═2CO(g)+2H2(g);△H=+247.4kJ·mol-1
写出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 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0.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46克NO2(g)与H2O (1)充分反应生成HNO3(aq)和NO(g),放热46kJ。__________;
(2)用 CO 还原1molFe2O3,放热24.8kJ。___________;
(3)1molHgO(s)分解为液态汞和氧气,吸热90.7kJ。___________;
(4)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已知:N2(g)+3H2(g) 2NH3(g) △H=-92.4kJ·mol-l,
2H2(g)+O2(g)=2H2O(1) △H=-571.6kJ·mol-l,
则 2N2(g)+6H2O(1)4NH3(g)+3O2(g) △H= 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1.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1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2)从下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
名称 | 托盘天平 (带砝码) | 小烧杯 | 坩埚钳 | 玻璃棒 | 药匙 | 量筒 |
仪器 | ||||||
序号 | a | b | c | d | e | f |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 。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大烧杯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该实验在 中(家用产品)效果更好。
(3)写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1) 。
(4)取50 mL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试验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 t2/℃ |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29.6 |
|
2 | 27.0 | 27.4 | 27.2 | 31.2 | |
3 | 25.9 | 25.9 | 25.9 | 29.8 | |
4 | 26.4 | 26.2 | 26.3 | 30.4 |
①表中的温度差平均值为 ℃。
②近似认为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 = 4.18 J·(g·℃)-1。则中和热Δ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