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
展开2017-2018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2017.9.25
考生 须知 | 1、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应认真在密封线外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F-19 S-32 Na-23 Mg-24 Al-27 Cl-35.5 Ba-137 |
I卷(共54)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8,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化技术;④田间焚烧秸秆;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锌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3.从如图所示的某气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B.该反应可能需要加热
C.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反应物比生成物更稳定
4.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5.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⑥使用了适宜的催化剂
A.②⑤ B.①② C.③⑤ D.④⑥
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ΔH=2×(-57.3) kJ/mol
B.碳与二氧化碳反应既是吸热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C.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系数可表示分子个数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7.已知:2Zn(s)+O2(g)===2ZnO(s) ΔH1=-701.0 kJ·mol-1
2Hg(l)+O2(g)===2HgO(s) ΔH2=-181.6 kJ·mol-1
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ΔH为
A.+519.4 kJ·mol-1 B.+259.7 kJ·mol-1
C.-259.7 kJ·mol-1 D.-519.4 kJ·mol-1
8.使反应:4NH3(g)+3O2(g)===2N2(g)+6H2O(g)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 mol。此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A.v(NH3)=0.02 mol·L-1·s-1 B.v(O2)=0.01 mol·L-1·s-1
C.v(N2)=0.02 mol·L-1·s-1 D.v(H2O)=0.02 mol·L-1·s-1
9.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内进行着某一反应,X气体、Y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YX
B.t1时,Y的浓度是X浓度的1.5倍
C.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t3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10.如图所示,2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3H22NH3 ΔH=-92 kJ/mol
B.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
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若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184>Q2>2Q1
11.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 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向足量H2SO4溶液中加入100 mL 0.4 mol·L-1Ba(OH)2溶液,放出的热量是5.12 kJ。如果向足量Ba(OH)2溶液中加入100 mL 0.4 mol·L-1HCl溶液时,放出的热量为2.2 kJ。则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Ba2-(aq)+SO(aq)===BaSO4(s) ΔH=-2.92 kJ·mol-1
B.Ba2+(aq)+SO(aq)===BaSO4(s) ΔH=-0.72 kJ·mol-1
C.Ba2+(aq)+SO(aq)===BaSO4(s) ΔH=-73 kJ·mol-1
D.Ba2+(aq)+SO(aq)===BaSO4(s) ΔH=-18 kJ·mol-1
13.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B(g)+2C(g),且达到平衡。当升高温度时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
C.物质A一定为非气态,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若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则平衡向右移动
14.可逆反应a A(g)+b B(g) c C(g)+d D(g) ΔH,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规律的是
A.a+b>c+d T1>T2 ΔH>0 B.a+b>c+d T1<T2 ΔH<0
C.a+b<c+d T1>T2 ΔH>0 D.a+b<c+d T1<T2 ΔH<0
15.电镀废液中Cr2O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
Cr2O(aq)+2Pb2+(aq)+H2O(l) 2PbCrO4(s)+2H+(aq) ΔH<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16.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如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NO(g) N2(g)+O2(g) K1=1×1030
2H2(g)+O2(g) 2H2O(l) K2=2×1081
2CO2(g) 2CO(g)+O2(g) K3=4×10-92
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c(N2)·c(O2)
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
C.常温下,NO、H2O、CO2 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O>H2O>CO2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7.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 N≡N | F-F | N-F |
1 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 941.7 | 154.8 | 283.0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程N2(g)―→2N(g)放出能量
B.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
C.反应N2(g)+3F2(g)―→2NF3(g)的ΔH>0
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18. 2SO2(g)+O2(g)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 mol·L-1,c2 mol·L-1,
则时间间隔t1 s~t2 s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 mol·L-1·s-1
Ⅱ卷(共46分)
19. (6分)已知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现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________次。
20.(10分)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其实验操作是①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②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或品红溶液),打开T形管螺旋夹,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夹紧螺旋夹;③在中间的试管里盛1 g氧化钙,当滴入2 mL左右的蒸馏水后,即可观察。
试回答: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CaO、H2O的能量与Ca(OH)2能量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能量变化分析,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能转化为 ______能。
(3)若该实验中CaO换成NaCl,实验还能否观察到相同现象?____________(填“能”或“否”)
21.(8分)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
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
ΔH=+88.6 kJ·mol-1
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H3OH(l)的燃烧热为726.5 kJ·mol-1,CH3OH(l) +O2(g)===CO2(g)+2H2(g)
ΔH=-a kJ·mol-1,则a________726.5(填“>”、“<”或“=”)。
(3)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当有1 mol 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 ΔH=-1176 kJ·mol-1,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 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22.(10分)近年来,由CO2催化加氢合成甲醇的相关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方法既可解决CO2废气的利用问题,又可开发生产甲醇的新途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已知4.4 g CO2气体与H2经催化加氢生成CH3OH气体和水蒸气时放出4.95 kJ的能量。
(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70℃、8MPa和适当催化剂的条件下,CO2的转化率达到22%,则4.48 m3(已折合为标准状况)的CO2能合成CH3OH气体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此过程中能放出热量________kJ。
(3)已知H2O(g)===H2O(l) ΔH=-44 kJ/mol,则22 g CO2气体与H2反应生成CH3OH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4)根据该反应特点,有利于甲醇合成的条件是________。
A.高压高温 B.低压高温 C.高压低温 D.低压低温
23.(12分)甲醇可通过将煤气化过程中生成的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制得:CO(g)+2H2(g)CH3OH(g)。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H2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温度升高,平衡常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 mol H2和1 mol CH3OH,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的1.6倍,则加入各物质后该反应向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月考答案 2017.9.25
选择题 (每题3分,共54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B | D | D | C | A | B | C | A | B |
题号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D | C | D | C | B | A | C | B | D |
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6分)
19.(6分) (1)环形玻璃搅拌棒 烧杯上方的泡沫塑料盖 (2) 3
20.(10分) (1)U形玻璃管里的红墨水(或品红溶液)会沿开口端上升(或左低右高)
(2)CaO和H2O的能量和大于Ca(OH)2的能量 化学 热 (3)否
21.(8分) (1)M (2)<
(3)2Cl2(g)+2H2O(g)+C(s)===4HCl(g)+CO2(g) ΔH=-290 kJ·mol-1
(4)98 kJ
22.(10分) (1)CO2(g)+3H2(g)===CH3OH(g)+H2O(g) ΔH=-49.5 kJ/mol
(2)44 mol 2178 (3)46.75 kJ (4)C
23.(12分)
(1)0.15 mol·L-1·min-1 75%
(2)K= 减小
(3)正 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同温、同压下,达到平衡时,气体密度增大,即气体体积减小,由于该反应从左向右气体分子个数减少,所以平衡正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