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85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85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85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展开
江油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期2017级半期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于甲酸的缘故,人被蜂蚁蜇咬后会感觉疼痛难忍,涂抹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减轻疼痛
B. 用浸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花朵产生的乙烯,可以延长果实或花朵的成熟期
C. 将金属与电源正极相连可有效保护金属不被腐蚀
D. 泡沫灭火器利用双水解原理喷出泡沫覆盖在燃烧物品上,使燃着的物质与空气隔离,并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A.甲酸具有酸性与氨水、碳酸氢钠等反应;
B.乙烯可用作催熟剂,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C.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金属与电源负极相连;
D.泡沫灭火器利用硫酸铝与碳酸氢钠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详解】A.甲酸具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强,可与氨水、碳酸氢钠等反应,故A正确;
B.乙烯可用作催熟剂,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乙烯浓度降低,可延长果实或花朵的成熟期,故B正确;
C.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被保护的金属应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故C错误;
D.泡沫灭火器利用硫酸铝与碳酸氢钠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燃着的物质与空气隔离,并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故D正确。
故选C。
2.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乙烯的实验式:C2H4 B. 乙酸的的结构式:CH3COOH
C. 醛基的电子式: D. 丙烷的球棍模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
A、乙烯的实验式:CH2;
B、乙酸的的结构式要将所有的化学键都表示出来;
C、醛基电子式中氧原子的电子未标全;
D、丙烷的球棍模型正确。
【详解】A、乙烯的实验式:CH2,故A错误;
B、乙酸的的结构式要将所有的化学键都表示出来,应为,故B错误;
C、醛基电子式中氧原子的电子未标全,正确的为,故C错误;
D、丙烷的球棍模型,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B.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石油经过分馏可制得汽油、乙烯等产品
C. 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 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苯与高锰酸钾不反应,但可发生燃烧反应,燃烧反应为氧化反应,故A错误;B.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分馏不能得到乙烯,可得到饱和烃,故B错误;C.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但甲基为四面体构型,则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C正确;D.石油裂解的目的是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产物常用于化工生产,不用作燃料,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海轮外壳上镶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
B. 钢铁腐蚀最普遍的是吸氧腐蚀,负极吸收氧气最终转化为铁锈
C. 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D. 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答案】B
【解析】
【分析】
A、在海轮上镶嵌锌块,锌块能和轮船、海水构成原电池;
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氧气得电子;
C、生铁中含有碳单质,C能和铁、水膜形成原电池;
D、镀铜铁制品的镀层受损后,铜与铁形成原电池。
【详解】A、在海轮上镶嵌锌块,锌块能和轮船、海水构成原电池,其中锌块做负极,海轮做正极被保护,故能减缓船体的腐蚀,故A正确;
B、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负极是铁失电子,氧气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生铁中含有碳单质,C能和铁、水膜形成原电池,其中铁做负极被腐蚀,故生铁的抗腐蚀能力比纯铁要弱,故C正确;
D、镀铜铁制品的镀层受损后,铜与铁形成原电池,铜做正极,铁做负极被腐蚀,铁制品受损后更易腐蚀,故D正确。
故选B。
5.下列不是用来确定有机物结构或官能团的是( )
A. 红外光谱 B. 核磁共振氢谱 C. 质谱 D. 银镜反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红外光谱法可确定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故A不选;B.核磁共振氢谱法可确定分子中不同位置的H的数目,故B不选;C.质谱法可确定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故C选;D.银镜反应可以确定分子中是否含有醛基,故D不选;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有有机物的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注意有机物结构的测定方法即可解答。核磁共振氢谱法用于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种类,质谱仪可以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红外光谱法可确定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
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HBr、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产物都只有一种
B. 分子式为C6H10O
C. 可发生加成、酯化和氧化反应
D. 分子中有两种官能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该烯烃结构不对称,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有两种,故A错误;B.由结构可知分子式为C6H10O,故B正确;C.含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含-OH可发生酯化反应、氧化反应,故C正确;D.含碳碳双键、-OH两种官能团,故D正确;故选A。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7.利用下列装置制取溴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中CCl4的作用是除去产物HBr中混有的Br2蒸气
B. 若将液溴改为浓溴水,该反应也能进行
C. 通过AgNO3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产生,说明由苯制溴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D. 该装置中左侧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兼冷凝回流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实验装置可知,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HBr,溴易挥发,左侧长导管可冷凝回流反应物,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使反应更充分,试管中四氯化碳可除去溴,烧杯中AgNO3溶液吸收和检验HBr,倒扣的漏斗可防止倒吸。
【详解】A.溴易挥发,HBr中混有的Br2蒸气,溴是非极性分子易溶于四氯化碳,则该装置中CCl4的作用是除去产物HBr中混有的Br2蒸气,故A正确;
B.若将液溴改为浓溴水,不发生反应,振荡萃取,发生分层现象,故B错误;
C.烧杯中盛有AgNO3溶液,与HBr作用有淡黄色沉淀产生,有溴离子存在,则说明由苯制溴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故C正确;
D.苯与液溴均易挥发,该装置中左侧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兼冷凝回流,故D正确;
故选B。
8.下列离子组中,能大量共存且无色透明是( )
A. c(H+) = 10—14mol/L的溶液:Na+、CO32-、S2-、SO42-
B. pH=0的溶液:Fe2+、NO3-、SO42-、I-
C. 强碱性溶液:Mg2+、Ba2+、NO3-、Cl-
D.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K+、Na+、Ca2+、CH3COO-
【答案】A
【解析】
【分析】
A、碱性条件下,Na+、CO32-、S2-、SO42-之间不发生反应;
B、H+与NO3-组成硝酸,能将Fe2+、I-氧化;
C、Mg(OH)2难溶;
D、CH3COOH为弱酸分子。
【详解】A. c(H+) = 10—14mol/L的溶液,溶液呈碱性:Na+、CO32-、S2-、SO42-之间不发生反应,且溶液呈无色,能大量共存;
B. pH=0的溶液,c(H+)=1mol·L-1,H+与NO3-组成硝酸,能将Fe2+、I-氧化,不能大量共存;
C. 强碱性溶液中,Mg2+与OH-生成Mg(OH)2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D.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H+与CH3COO-结合成CH3COOH分子,不能大量共存;
故选A。
9.下列方程式书写不正确是( )
A.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r2+CH2=CH2→CH2BrCH2Br
B. 用惰性电极电解硝酸锌溶液:2Zn2++2H2O2Zn+O2↑+4H+
C. 实验室制乙炔:CaC2+2H2O →C2H2↑+Ca(OH)2
D. 溴乙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BrCH2COOH+OH—BrCH2COO—+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了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Br2+CH2=CH2→CH2BrCH2Br,故A正确;
B. 用惰性电极电解硝酸锌溶液,阳极上水失电子被氧化成氧气,阴极上锌离子得电子被还原成锌:2Zn2++2H2O2Zn+O2↑+4H+,故B正确;
C. 实验室制乙炔,用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CaC2+2H2O →C2H2↑+Ca(OH)2,故C正确;
D. 溴乙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溴原子要水解生成-OH:BrCH2COOH+2OH-HOCH2COO-+Br-+H2O,故D错误;
故选D。
10.有关如图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K与c连接,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4H+=2H2O
B. 若K与c连接,则溶液中的Na+向铁电极移动
C. 若K与d连接,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 +2e-=H2↑+2OH-
D. 若K与d连接,短时间后,加适量稀盐酸可使电解质溶液复原
【答案】C
【解析】
【分析】
A、若K与c连接,是原电池,石墨电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
B、若K与c连接,是原电池,溶液中的Na+向正极移动;
C、若K与d连接是电解池,铁电极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2H2O +2e-=H2↑+2OH-;
D、若K与d连接,短时间内是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NaOH、氢气和氯气,短时间后通入氯化氢气体可使电解质溶液复原。
【详解】A、若K与c连接,是原电池,石墨电极是正极,是吸氧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故A错误;
B、若K与c连接,是原电池,溶液中的Na+向正极移动,即钠离子向石墨极移动,故B错误;
C、若K与d连接是电解池,铁电极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2H2O +2e-=H2↑+2OH-,故C正确;
D、若K与d连接,短时间内是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NaOH、氢气和氯气,短时间后通入氯化氢气体可使电解质溶液复原,但深度电解后,要电解部分水,要加入稀盐酸,才可使电解质溶液复原,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与电解原理,解题关键:掌握电化学的有关知识,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本质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注意掌握电解池中离子放电顺序。易错点D,注意深度电解后,实质上是电解水。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子式为C4H10O且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有x种(不包括立体异构,下同),分子式为C5H10O且属于醛类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y种,则 x和y的关系为( )
A. x=y B. x>y C. xc(H+)
C. 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H+)+c(M+)=c(OH-)+c(A-)
D. 0.1mol·L-1 NH4Cl溶液中:c(Cl-)=c(NH4+)+c(NH3·H2O)=0.1 mol·L-1
【答案】B
【解析】
【分析】
A、碳酸氢钠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或应用质子守恒直接写出。
B、常温下,浓度为0.1mol·L-1 NaHSO3溶液的pH<7,说明HSO3-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HSO3-和水都电离出氢离子。
C、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D、根据物料守恒判断;
【详解】A、碳酸氢钠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①c(Na+)+c(H+)=c(HCO3-)+2c(CO32-)+c(OH-),根据物料守恒得②c(Na+)=c(HCO3-)+c(CO32-)+c(H2CO3),①-②,消去钠离子,得质子守恒:c(OH-)=c(H+)+c(H2CO3)-c(CO32-),故A正确;
B、常温下,浓度为0.1mol·L-1 NaHSO3溶液的pH<7,说明HSO3-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HSO3-和水都电离出氢离子,只有HSO3-电离出SO32-,所以c(H2S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