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7-2018学年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
    2017-2018学年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
    2017-2018学年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7-2018学年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2017-2018学年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51.0分)
    1.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A. 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B. 乙烯的最简式:CH2
    C. 羟基的电子式: D. 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
    【答案】B
    【解析】解:A.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C-H,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甲烷的球棍模型为,故A错误;
    B.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其最简式为CH2,故B正确;
    C.为氢氧根离子,羟基为中性原子团,其正确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
    D.乙醛分子中含有1个甲基和1个醛基,其正确的结构简式为CH3CHO,故D错误;
    故选:B。
    A.为比例模型,不是球棍模型;
    B.最简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最简比;
    C.羟基为中性原子团,不带有负电荷;
    D.醛基的结构简式错误。
    本题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涉及电子式、球棍模型、结构简式、最简式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即可解答,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2. 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三元轴烯()与苯(  )
    A. 均为芳香烃 B. 互为同素异形体
    C. 互为同系物 D. 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解:轴烯与苯分子式都是C6H6,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只有D正确。
    故选:D。
    轴烯与苯分子式都是C6H6,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等概念,侧重于学生的双基的考查,注意把握比较的角度和概念的区别,难度不大。

    3. 从柑橘中炼制萜二烯,下列有关它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10H16 B. 常温下为液态,难溶于水
    C.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1mol萜二烯能与4mol H2加成
    【答案】D
    【解析】解:A.由结构可知分子式为C10H16,故A正确;
    B.为烃类物质,且碳原子数较多,则常温下为液态,难溶于水,故B正确;
    C.含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故C正确;
    D.分子中含2个碳碳双键,则1mol萜二烯能与2molH2加成,故D错误;
    故选:D。
    由结构可知分子式,分子中含2个碳碳双键,结合烯烃的性质来解答。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烯烃的性质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4. 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 加入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B. 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
    C. 除去苯中的杂质苯酚可加入浓溴水后过滤
    D. 从粗苯甲酸中提纯苯甲酸,可用重结晶法
    【答案】C
    【解析】解:A.饱和的碳酸钠溶液能和乙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乙酸钠,能抑制乙酸乙酯溶解,所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故A正确;
    B.苯和硝基苯互溶且都是液体,可以采用蒸馏方法分离,故B正确;
    C.溴、三溴苯酚沉淀、苯都互溶,不能采用过滤方法分离,应该用NaOH溶液作除杂剂,然后采用分液方法分离,故C错误;
    D.苯甲酸中杂质的溶解度很小或很大,可以根据溶解度的差异进行分离,则用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故D正确;
    故选:C。
    A.饱和的碳酸钠溶液能和乙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乙酸钠,能抑制乙酸乙酯溶解;
    B.苯和硝基苯互溶且都是液体;
    C.溴、三溴苯酚沉淀、苯都互溶,不能采用过滤方法分离;
    D.苯甲酸中杂质的溶解度很小或很大,可以根据溶解度的差异进行分离.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分离和提纯、除杂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差异性是解本题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5. “茶倍健”牙膏中含有茶多酚,但茶多酚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多功能、高效能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净化剂.其中没食子儿茶素(EGC)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EGC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B. 1molEGC与4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
    C. 易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难发生加成反应
    D. 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答案】B
    【解析】解:A.苯环为平面结构,但两个苯环不直接相连,且中间的C为四面体结构,则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A正确;
    B.含3个酚-OH,则1molEGC与3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故B错误;
    C.含酚-OH、醇-OH,易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含苯环难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D.含酚-OH,则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该物质含苯环、酚-OH、醇-OH及-C-O-C-,结合苯环为平面结构及酚、醇的性质来解答.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熟悉苯平面结合及酚、醇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6.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不能表示为2-丁烯的是(  )
    A. B. CH3CH=CHCH3 C. D.
    【答案】C
    【解析】解:A、是2-丁烯的键线式形式,故A正确;
    B、是2-丁烯的结构简式形式,故B正确;
    C、表示的是1-戊烯的球棍模型形式,故C错误;
    D、是2-丁烯的电子式形式,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键线式的表示方法来回答;
    B、根据烯烃的命名知识来回答;
    C、根据球棍的结构特点以及原子的成键方式来回答;
    D、根据有机物质的电子式的书写知识来回答.
    考查常用化学用语的书写,难度中等,注意教材知识的梳理和归纳是解题的关键.

    7. 已知化合物B3N3H6(硼氮苯)与C6H6(苯)的分子结构相似:则硼氮苯的二氯取代物B3N3H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


    A. 2 B. 3 C. 4 D. 6
    【答案】C
    【解析】解:苯的二氯取代物有邻、间、对三种同分异构体,硼氮苯也应该有这三种同分异构体,但考虑苯环上的六个碳原子是完全相同的,而硼氮苯中,B、N是两种不同的原子,所以间位上应有两种不同的排列,所以一共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故选:C。
    苯环上的六个碳原子是完全相同,硼氮苯中的B、N是两种不同的原子.
    本题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学中的同分异构题概念的考查,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8. 由碘乙烷制取乙二醇,依次发生反应的类型是(  )
    A. 取代、加成、水解 B. 消去、加成、取代
    C. 水解、消去、加成 D. 消去、水解、取代
    【答案】B
    【解析】解:反应如下:消去反应:CH2I-CH3+NaOHCH2=CH2+H2O+NaI;加成反应:CH2=CH2+I2=CH2ICH2I;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H2ICH2I+2NaOHCH2OHCH2OH+2NaI,故选B。
    由碘乙烷制取乙二醇,需要先将碘乙烷得到二碘乙烷,再水解得到乙二醇即可.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9. 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
    B. 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
    C. 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D. 异丙苯和苯为同系物
    【答案】C
    【解析】【分析】A.由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12;
    B.异丙苯和苯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
    C.苯环为平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C在同一平面内,四面体C最多三原子共平面;
    D.异丙苯和苯的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3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注意四面体碳最多3原子共平面,难度不大。
    【解答】A.由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12,故A正确;
    B.异丙苯和苯均为分子晶体,异丙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苯大,故分子间作用力强与苯,沸点比苯高,故B正确;
    C.苯环为平面结构,但侧链中存在四面体结构,故C错误;
    D.异丙苯和苯的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3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D正确。
    故选:C。

    10. 现有①正丁烷② 2-甲基丙烷③正戊烷④ 2-甲基丁烷⑤ 2,2-二甲基丙烷五种烷烃,它们的沸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③>④>⑤>①>② B. ⑤>④>③>②>①
    C. ①>②>③>④>⑤ D. ②>①>⑤>④>③
    【答案】A
    【解析】解: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小,所以:③正戊烷>④2-甲基丁烷>⑤2,2-二甲基丙烷;①正丁烷>②2-甲基丙烷,碳原子数不同,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低,所以:③正戊烷>④2-甲基丁烷>⑤2,2-二甲基丙烷>①正丁烷>②2-甲基丙烷,
    故选:A。
    根据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碳数相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来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烷烃沸点高低比较,关键要掌握烷烃的沸点规律,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碳数相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11. 某学生将一氯丙烷和NaOH溶液共热煮沸几分钟后,冷却,滴入AgNO3溶液,结果未见到白色沉淀生成,其主要原因是(  )
    A. 加热时间太短 B. 不应冷却后再滴入AgNO3溶液
    C. 加AgNO3溶液后未加稀HNO3 D. 加AgNO3溶液前未用稀HNO3
    【答案】D
    【解析】解:一氯丙烷中的氯元素不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因此不能与AgNO3溶液直接反应,必须使之变为Cl-.因此,应通过一氯丙烷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得到,但要注意,反应后溶液显碱性,不能直接加AgNO3溶液,否则Ag+与OH-反应得到Ag2O黑色沉淀,影响氯的检验,所以应加入足量硝酸酸化后,再加AgNO3溶液检验。
    故选:D。
    一氯丙烷中的氯元素不是以离子状态存在的,因此不能与AgNO3溶液直接反应,必须使之变为Cl-,反应后溶液显碱性,不能直接加AgNO3溶液,否则Ag+与OH-反应得到Ag2O黑色沉淀,影响氯的检验.
    本题考查氯离子的检验,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碱性条件下生成的AgOH不稳定,易分解生成Ag2O黑色沉淀而影响实验现象.

    12. 充分燃烧某液态芳香烃X,并收集产生的全部水,恢复到室温时,得到水的质量跟原芳香烃X的质量相等.则 X的分子式是(  )
    A. C10H14 B. C11H16 C. C12H18 D. C13H20
    【答案】C
    【解析】解:烃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xHy+(x+)O2xCO2+H2O,
                                             12x+y                         9y
    因得到水的质量跟原烃X的质量相等,即12x+y=9y,得x:y=2:3,分析选项只有C中C12H18的原子个数比是2:3。
    故选:C。
    设该烃的化学式为CxHy,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xHy+(x+)O2xCO2+H2O,因得到水的质量跟原烃X的质量相等,进而求出该烃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
    本题是对化学式判断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找到信息中的等量关系,进而判断出化学式中两原子的个数比,从而判断其化学式.

    13. 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
    A. ,3-甲基-1,3-丁二烯
    B. ,2-羟基丁烷
    C. CH3CH(C2H5)CH2CH2CH3,2-乙基戊烷
    D. CH3CH(NH2)CH2COOH,3-氨基丁酸
    【答案】D
    【解析】解:A.3-甲基-1,3-丁二烯,甲基的编号错误,正确命名应该为:2-甲基-1,3-丁二烯,故A错误;
    B.2-羟基丁烷,该有机物为醇类,正确命名应该为:2-丁醇,故B错误;
    C.CH3CH(C2H5)CH2CH2CH3 2-乙基戊烷,烷烃的命名中出现2-乙基,说明选取的主链不是最长碳链,该有机物正确命名应该为:3-甲基己烷,故C错误;
    D.CH3CH(NH2)CH2COOH 3-氨基丁酸,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属于氨基酸,编号从距离羧基最近的一端开始,该有机物命名为:3-氨基丁酸,故D正确;
    故选:D。
    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
    (1)烷烃命名原则:
    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
    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
    (3)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
    (4)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题目难度不大,该题注重了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然后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14. 下列八种物质:①丙烯、②甲苯、③聚氯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丙炔、⑥环己烷、⑦环己烯、⑧溴乙烷中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
    A. ①③④⑤⑦ B. ④⑤⑦ C. ④⑤ D. ①④⑤⑦
    【答案】D
    【解析】解:①丙烯、④聚异戊二烯、⑦环己烯均含碳碳双键,⑤丙炔含碳碳三键,则均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
    而②甲苯、③聚氯乙烯、⑥环己烷、⑧溴乙烷均与溴水不反应,
    故选:D。
    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则有机物中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烯烃、炔烃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15. 食品化学家A.Saari Csallany和Christine Seppanen说,当豆油被加热到油炸温度(185℃)时,会产生如下所示高毒性物质,许多疾病和这种有毒物质有关,如帕金森症.下列关于这种有毒物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最多可以和2molH2发生加成反应
    B.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9H15O2
    C. 该物质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
    D. 该物质属于烃的衍生物
    【答案】B
    【解析】解:A、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1个醛基,能与氢气加成,所以1mol该物质能与2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
    B、对于只含有C、H、O原子的分子来说,其H原子个数一定为偶数。根据结构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9个C原子、2个O原子、16个H原子,所以分子式为C9H16O2.故B错误;
    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醛基、羟基三种官能团,故C正确;
    D、该物质是烃的含氧衍生物,故D正确。
    故选:B。
    键线式中短线表示共价键,每一个拐点、交点表示一个碳原子,用H原子饱和碳的四价结构.
    A、根据结构可知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醛基,能与氢气加成,1mol双键与1mol氢气加成;
    B、根据结构数出分子中C原子数目、H原子数目、氧原子数目,写出分子式,注意用H原子饱和碳的四价结构;
    C、根据结构可知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碳氧双键、羟基;
    D、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者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本题考查学生对结构的认识、官能团及性质,难度不大,注意B中可以利用计算方法求算H原子数目,每相差1个双键,在烷烃的基础上减少2个H原子.

    16. 下列应用特征现象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遇FeCl3溶液显紫色或加入溴水产生白色沉淀,表示物质中可能含有酚羟基
    B. 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或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有银镜出现,说明该物质中含有-CHO
    C. 加入金属钠,有H2产生,表示物质可能有-OH或-COOH
    D. 加入NaHCO3溶液有气体放出或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表示物质中含有-COOH
    【答案】D
    【解析】解:A、酚羟基的性质:遇FeCl3溶液显紫色或加入溴水会产生白色沉淀,据此也可以检验酚羟基的存在,故A正确;
    B、含有醛基的物质具有的性质: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或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有银镜出现,故B正确;
    C、有机物中,含有-OH或-COOH的物质能和金属钠之间反应产生氢气,故C正确;
    D、加入NaHCO3溶液有气体放出或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性的,物质中可能含有羧基,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酚羟基的性质来回答;
    B、含有醛基的物质具有醛的通性;
    C、有机物中,含有-OH或-COOH的物质能和金属钠之间反应产生氢气;
    D、加入NaHCO3溶液有气体放出或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性的.
    本题考查学生物质的性质知识,注意官能团和物质的性质之间的关系,熟记知识点并灵活应用是关键.

    17. 下列三种有机物是某些药物中的有效成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种有机物都能与浓溴水发生反应
    B. 三种有机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
    C. 将等物质的量的三种物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阿司匹林消耗氢氧化钠最多
    D. 使用NaOH溶液和NaHCO3溶液能鉴别出这三种有机物
    【答案】C
    【解析】解:A.阿司匹林不含酚羟基或碳碳双键,不能与浓溴水反应,故A错误;
    B.阿司匹林结构不对称,一氯代物有4种,故B错误;
    C.1mol对羟基桂皮酸可与1molNaOH反应,1mol布洛芬可与1molNaOH反应,1mol阿司匹林与3molNaOH反应,故C正确;
    D.三种有机物都能与NaOH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C。
    A.阿司匹林不能与浓溴水反应;
    B.阿司匹林结构不对称,一氯代物有4种;
    C.根据能与NaOH发生反应的官能团为酚羟基啊、羧基和酯基进行判断;
    D.三种有机物都能与NaOH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18. A、B两种有机物的最简式均为CH2O,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可能互为同系物
    B. 它们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C. 它们燃烧后产生的CO2和H2O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 取等质量的A、B,完全燃烧后所消耗O2的物质的量相等
    【答案】BC
    【解析】解:A.同系物之间必须满足分子间只相差1个或n个CH2原子团,而A、B的分子式为(CH2O)n,所以A、B一定不属于同系物,故A错误;
    B.A、B的分子式为(CH2O)n,当n相同时,A、B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如n=2时,该有机物可能为乙酸或甲酸甲酯,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
    C.由质量守恒以及最简式可知,A、B燃烧后产生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都为1:1,故C正确;
    D.A、B的分子式为(CH2O)n,耗氧量关系式为(CH2O)n~nO2,所以物质的量相同时,二者耗氧量取决于n,若n不同,则耗氧量不同,故D错误;
    故选:BC。
    A.A、B的分子式为(CH2O)n,A、B分子间不可能只相差1个或n个CH2原子团;
    B.分子式可能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C.根据质量守恒以及最简式可知燃烧后产生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
    D.根据甲、乙取等物质的量,完全燃烧所耗O2的物质的量与分子中原子的数目有关。
    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实验式的含义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组成、结构特点,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19. 乙酸乙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某课外小组设计实验室制取并提纯乙酸乙酯的方案如下:
    已知:①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34.7
    78.5
    118
    77.1
    ③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Ⅰ制备过程
    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9.5mL无水乙醇和6mL冰醋酸,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1)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过程中滴加大约3mL浓硫酸,B的容积最合适的是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mL    B.50mL    C.250mL   D.500mL
    (3)球形干燥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4)如预先向饱和Na2CO3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目的是______.
    Ⅱ提纯方法
    ①将D中混合液转入分液漏斗进行分液.
    ②有机层用5mL饱和食盐水洗涤,再用5mL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最后用水洗涤.有机层倒入一干燥的烧瓶中,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得粗产物.
    ③将粗产物蒸馏,收集77.1℃的馏分,得到纯净干燥的乙酸乙酯.
    (5)第①步分液时,选用的两种玻璃仪器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
    (6)第②步中用饱和食盐水、饱和氯化钙溶液、最后用水洗涤,分别主要洗去粗产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B;防止倒吸;便于观察液体分层;分液漏斗;烧杯;碳酸钠;乙醇;氯化钙
    【解析】解:(1)由于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的是羟基,故乙酸乙酯中的氧原子含有18O,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2)烧瓶内的液体体积约为3ml+9.5ml+6ml=18.5mol,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瓶容积的且不少于,因此50ml符合,
    故答案为:B;
    (3)由于反应剧烈,烧瓶中压强迅速减小,锥形瓶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可能会被吸入发生装置,故用球形干燥管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防止倒吸;
    (4)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乙酸乙酯的溶解度较低,出现分层,饱和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酚酞遇见变红色,有利于观察液体分层,
    故答案为:便于观察液体分层;
    (5)分液操作中用到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作为盛放分层液体的容器,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烧杯;
    (6)碳酸钠在饱和食盐水中易溶,乙酸乙酯溶解度减小,故选用饱和食盐水除去乙酸乙酯中的碳酸钠杂质;饱和氯化钙能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CaCl2•6C2H5OH,因此用饱和氯化钙溶液除掉乙醇;水洗涤除掉吸附的氯化钙,
    故答案为:碳酸钠;乙醇;氯化钙.
    (1)根据酯化反应原理,羧酸脱去羟基醇脱氢写出化学方程式;
    (2)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瓶容积的且不少于;
    (3)球形干燥管防止倒吸;
    (4)饱和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酚酞遇见变红色,有利于观察颜色;
    (5)根据分液操作用到的仪器回答;
    (6)碳酸钠在饱和食盐水中易溶,乙酸乙酯溶解度减小;饱和氯化钙能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CaCl2•6C2H5OH;水洗涤除掉吸附的氯化钙.
    本题考查了乙酸乙酯的制备,题目难度中等,该实验要关注制备的细节如反应条件,催化剂的使用及其产物的除杂提纯等问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0分)
    20. 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沸点最低的烷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2)键线式  表示的分子式为______;名称是______。
    (3) 1mol该烃完全燃烧需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mol。
    (4)松油醇( )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
    (5)戊基有______种结构,请写出其中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二个吸收峰的结构简式______。
    (6)分子式为C4H4且含两种官能团的链状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答案】;C6H14;2-甲基戊烷;18;碳碳双键、羟基;8;-CH2C(CH3)3;HC≡C-CH=CH2
    【解析】解:(1)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沸点最低的烷烃含C为=5,且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则沸点最低的烷烃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2)键线式中最长碳链含5个C,2号C上有甲基,分子式为C6H14,名称为2-甲基戊烷,
    故答案为:C6H14;2-甲基戊烷;
    (3)烃为C12H24,消耗氧气为12+,则1mol该烃完全燃烧需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8mol,
    故答案为:18;
    (4)松油醇中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羟基,故答案为:碳碳双键、羟基;
    (5)戊基存在碳链异构,即,共有8种结构;其中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二个吸收峰,即含有两种等效氢原子的结构是-CH2C(CH3)3,故答案为:8;-CH2C(CH3)3;
    (6)分子式为C4H4且含两种官能团的链状有机物,不饱和度为=3,则含1个双键和1个三键,结构简式为HC≡C-CH=CH2,
    故答案为:HC≡C-CH=CH2。
    (1)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沸点最低的烷烃含C为=5,且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2)键线式中最长碳链含 5个C,2号C上有甲基;
    (3)烃为C12H24,消耗氧气为12+;
    (4)松油醇中含碳碳双键、羟基;
    (5)戊基存在碳链异构,核磁共振氢谱有二个吸收峰,则含2种H;
    (6)分子式为C4H4且含两种官能团的链状有机物,不饱和度为=3,则含1个双键和1个三键。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结构的确定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21. 阿托酸乙酯可用于辅助胃肠道痉挛及溃疡。阿托酸乙酯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命名______E的分子式为______F的结构简式______①的反应类型______
    (2)在反应①②③④⑤⑥⑦⑧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
    (3)反应③的方程式______。
    (4)有关阿托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能使高锰酸钾褪色,不能使溴水褪色
    B.1mol阿托酸乙酯最多能与4molH2加成
    C.能发生加成、加聚、氧化、水解等反应
    D.分子式为C11H13O2
    (5)D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符合含有苯环且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气体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不包含D)。
    【答案】苯乙烯;C10H12O2;;加成反应;②⑤⑥;2+O22+2H2O;BC;3
    【解析】解:(1)A的名称为:苯乙烯。E为,E的分子式为C10H12O2.F的结构简式为.①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苯乙烯;C10H12O2;;加成反应;
    (2)①为加成反应,②为取代反应,③④为氧化反应,⑤为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⑥是取代反应,⑦是加成反应,⑧是消去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有②⑤⑥,故答案为:②⑤⑥;
    (3)反应③的方程式为2+O2 2+2H2O,
    故答案为:2+O2 2+2H2O;
    (4)A.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褪色,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水褪色,故A错误;
    B.碳碳双键、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阿托酸乙酯最多能与4molH2加成,故B正确;
    C.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加聚、氧化对应,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正确;
    D.烃含氧衍生物中氢原子数目一定为偶数,分子式不可能为C11H13O2,阿托酸乙酯分子式为C11H12O2,故D错误。
    故选:BC;
    (5)D()的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且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气体,说明含有羧基,则苯环上连有-CH3和-COOH,它们互为邻间对的关系,所以共有3种,
    故答案为:3。
    由题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A与溴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为,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为,C发生氧化反应、酸化后得D为,D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E与甲酸甲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为,F再发生消去反应得阿托酸乙酯。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与合成,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掌握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能根据反应条件进行推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

    22. 某含氧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无铅汽油的抗爆震剂,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0,含C的质量分数为68.2%,含H的质量分数为13.6%.
    (1)请写出有机物分子式______.
    (2)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分子中有4个甲基.请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
    【答案】C5H12O;
    【解析】解:(1)N(C):N(H):N(O)=::=5:12:1,即该有机化合物的最简式为C5H12O,
    设其组成为(C5H12O)n,则(5×12+12×1+16)n=88.0,解得n=1,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5H12O,
    故答案为:C5H12O;
    (2)由于分子中有4个甲基,故其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根据有机物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原子个数比值,求出最简式,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出该有机物的化学式,根据结构特点书写结构简式.
    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根据结构特点确定结构简式,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有机物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原子个数比值,求出最简式.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