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Word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92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Word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92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Word版)
展开2018-2019学年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范围:必修一和选修一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12 N---14一.必修一部分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节日假期,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C.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D.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配置稀硫酸2.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 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KCl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D.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CaCl2、MgCl2等杂质3.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B. 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镍丝或铁丝)C. 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 利用焰色反应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4.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 ( )①Na2SiO3 ②CaCO3 ③CaSiO3 ④SiO2 ⑤Na2CO3 ⑥CaOA. ①③⑥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③④⑤5.下列金属中在常温下不溶于浓硝酸的是:( )A.锌 B.镁 C.铝 D.铜6.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NO2、NO含氮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B.对酸性物质的排放加以控制,开发新清洁能源是减少酸雨的有效措施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硫和漂白粉都具有漂白作用,它们都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硫都具有漂白作用,它们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 二氧化硫和氯气都具有漂白作用,它们都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再褪色D. 盐酸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所以盐酸也有漂白性8.将一小粒钠投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小烧杯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 溶液中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B. 有红色的铜被置换出来C. 钠粒熔成小球浮在水面四处游动 D. 有气体产生9.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镁用作耐火材料B.Na2O常用于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D.FeCl3溶液可用于刻制印刷铜电路板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a在空气中久置最终变为NaHCO3粉末B. 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铜粉,溶液变蓝且有黑色固体析出C. Cl2能与石灰乳反应,可用于制取漂白粉D. 向KClO3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得到白色AgCl沉淀11、向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Cl2、FeCl3、AlCl3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仍有剩余,则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A. Fe3+、Cu2+ B. Fe3+、A13+ C. Fe2+、A13+ D. Fe2+、Fe3+12.证明某溶液只含有 Fe2+而不含有 Fe3+的实验方法是 (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后显红色B.先滴加硫氰化钾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C.先加入铁粉再滴加硫氰化钾溶液不显红色D.只需要滴加硫氰化钾溶液13. 下列能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的是( )A.1 mol金属铝含有的电子数为3NAB.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所含的分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0.5 mol H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D.1 L1 mol/L的硫酸溶液中所含的H+为NA14. 0.5L 1mol/L的FeCl3与0.2L 1mol/L的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5:2 B.1:1 C.3:1 D.1:3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a2++===CaCO3↓来表示的是( )A. CaCl2+Na2CO3===CaCO3↓+2NaClB. Ca(NO3)2+K2CO3===CaCO3↓+2KNO3C. 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D. Ca(OH)2+Na2CO3=== CaCO3↓+2NaOH二.必修一部分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共40分)16.在实验室中,常用KMnO4代替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MnCl2+5Cl2↑+2KCl+8H2O,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中KMnO4被氧化 B. HCl发生还原反应C. 每消耗2 mol HCl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2 molD.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7. 含氢原子数与4.4g CO2 中氧原子数相同的是:( )A. 0.4 g H B. 0.4 g H2 C. 2.24 L H2 (标况下) D. 1 mol H2SO4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B. 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C. 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D. 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19.下列各组反应中最终肯定得到白色沉淀的是( )A.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B.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KOH溶液C.FeCl2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D.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KOH溶液20. 下列试剂能够用来鉴别KNO3溶液和KCl溶液的是( )A. AgNO3溶液 B.稀盐酸 C.BaCl2溶液 D. NaOH溶液21. 下列各组离子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Ba2+、NO3—、SO42— B.NH4+、K+、Cl—、OH—C.K+、H+、NO3—、HCO3— D.K+、Cu2+、Cl—、SO42—22. 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A.硫酸 烧碱 孔雀石(Cu2(OH)2CO3) B.硝酸 纯碱 胆矾C.醋酸 酒精 石灰石 D.盐酸 熟石灰 苛性钠23.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杀菌作用,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用此种方法处理的自来水需要经过暴晒后才能用于养金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次氯酸中氯元素呈-1价 B.次氯酸属于电解质C.次氯酸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D.Cl2与水的反应中无电子转移24..现有三种液态混合物:①乙酸(沸点118 ℃)和乙酸乙酯(沸点77.1 ℃);②汽油和水;③溴水。在实验室分离这三种混合物的正确方法依次为( )A. 蒸馏、分液、萃取 B. 萃取、蒸馏、分液C.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25.我国城市环境中的大气污染主要是( )A. 二氧化碳、氯化氢、酸雨 B.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烟尘C. 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氯气 D.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气、粉尘二.选修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3分,共15分)26.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2+,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欲采用化学法除去有害成分,最好是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A.食盐、硫酸 B.胆矾、石灰水 C.铁粉、生石灰 D.苏打、盐酸27、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是我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大历史意义的一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宇航员穿的航天服是用一种特殊的高强度人造纤维制成的B.钛作为一种重要的航天金属,在工业上可用钠从钛的卤化物溶液还原来制备C.飞船助推火箭外层的涂料是一种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材料D.航天员所用的“尿不湿”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该材料属于纯净物28、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粉色剂——胡萝卜素、苯甲酸钠B.调味剂——亚硝酸钠、味精、食盐、糖C.防腐剂——氯化钠、山梨酸钾、糖D.营养强化剂——腌制肉类食品中加亚硝酸钠、粮食制品中加赖氨酸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乙烯食品包装袋的大量使用不利于环境保护B.高温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构成病毒的蛋白质受热盐析C.油脂的水解是高分子化合物生成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D.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30、下列有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合理摄入维生素C能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而且它还有解毐作用B. 维生素D属于典型的水溶性维生素C. 为减少新鲜蔬菜中的维生素C的流失,炒蔬菜的时间不能太长,炒熟即可D. 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人体钙的摄入 高二化学(文)答案1----5 BABCC 6---10 CBBBC 11----15 CBCCC 16---20 DCDAA21---25 DABAB 26----30 CACCB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