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 Word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93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 Word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93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 Word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93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 Word版
展开湖南省邵东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化 学(理科)
本试题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考试范围:选修四第一章--第三章第2节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宁作勤 审题人:杨会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O2、甲烷都属于温室气体
B. 用甘蔗生产的乙醇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乙醇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
C. 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属于新能源
D. 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2. 对于可逆反应A(g)+3B(s) 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v(A)=0.5 mol·L-1·min-1 B.v(B)=1.2 mol·L-1·s-1
C.v(D)=0.4 mol·L-1·min-1 D.v(C)=0.1 mol·L-1·s-1
3. 下列现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 由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 在水中加入酸碱会抑制水的电离
D. 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4.已知在25℃、101kPa条件下:4Al(s)+3O2(g)=2Al2O3(s) ΔH=-2834.9Kj/mol,
4Al(s)+2O3(g)=2Al2O3(s) ΔH=-3 119.1Kj/mol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S(s)+O2(g)SO2(g) △H1= aKj/mol;
S(g)+O2(g)SO2(g) △H1= b Kj/mol。 则a< b
B.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
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
C.常温下,反应C(s)+CO2(g) 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D.由2H2(g)+O2(g)==2H2O(g) △H=-483.6Kj/mol可知,H2(g)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6. 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HIn (溶液) H+ (溶液)+ In-(溶液)
红色 黄色
浓度为0.02mol/L的下列各溶液①盐酸 ②石灰水 ③NaCl溶液 ④NaHSO4溶液 ⑤NaHCO3溶液
⑥氨水. 其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 )
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①④ D.②③⑥
7.一定量的锌粉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H2,下列措施会减慢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的是( )
A.加少量CuSO4溶液 B.加少量浓盐酸 C.加入CH3COONa溶液 D.加人KNO3溶液
8.在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D )
A. K+、Na+、AlO2-、CO32- B. Fe2+、K+ 、SO42-、NO3-
C. Na+、K+、Cl‾、HCO3‾ D. K+、Na+、NO3-、Cl-
9. 可逆反应 mA(气)+ nBC(气)+ qD中,A和 C都是无色气体,达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 ( )
(A)若增加B的量,平衡体系颜色加深,说明B必是气体
(B)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m+n一定等于p+q
(C)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若B是气体,增大A的量,平衡正移,A、B的转化率都增大
10. 已知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少量烧碱溶液 B.降低温度 C.加少量冰醋酸 D.加水
11. 一定温度下,向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A.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B.CH3COOH的电离程度变大
C.水的电离程度变大 D.溶液的pH增大
12.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实验条件,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组别 | 对应曲线 | c(HCl)/mol·L-1 | 反应温度/℃ | 铁的状态 |
1 | a |
| 30 | 粉末状 |
2 | b |
| 30 | 粉末状 |
3 | c | 2.5 |
| 块状 |
4 | d | 2.5 | 30 | 块状 |
A.第4组实验的反应速率最慢 B.第1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2.5 mol/L
C.第2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等于2.5 mol/L D.第3组实验的反应温度低于30 ℃
13. 某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g)和2 mol Y(g)发生反应:X(g)+m Y(g) 3 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
1 mol 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 mol/L
14.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下列情况会使盐酸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 )
A.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注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B.碱式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记录消耗的碱液,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凹液面
D.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装入未知浓度的盐酸
15.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B. 常温下,将pH=5的盐酸与pH=9的NaOH溶液混合后容易的PH=6,则所用盐酸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9∶11
C.常温下,在0.10 mol/L的NH3·H2O溶液中加入少置NH4Cl晶体,能使溶液的pH减小
且c(NH4+)/c(NH3·H2O)的值增大
D.常温下,CH3COOH的Ka=1.7×10-5,NH3·H2O的Kb=1.7×10-5,CH3COOH溶液中的c(H+)与
NH3·H2O的溶液中的c(OH-)相等
16. 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减少
B.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 亦增大
C.溶液中 保持不变
D.再加入10 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PH=7
17. 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X和1mol Y,发生反应: 2X(g) +Y(g)3Z(g),反应过程持续升高温度,测得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点时, 的转化率最大
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C. 点的正反应速率等于点的正反应速率
D.平衡时充入,达到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增大
18.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 n Y(g) ΔH=Q 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气体体积/L c(Y)/mol·L-1 温度/℃ | 1 | 2 | 4 |
100 | 1.00 | 0.75 | 0.53 |
200 | 1.20 | 0.90 | 0.63 |
300 | 1.30 | 1.00 | 0.7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
B.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C.Q<0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9.在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1 L的四个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以四种不同的投料方式进行反应。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
(已知2SO2(g)+O2(g) 2SO3(g) ΔH=-196.6 kJ·mol-1)。
容器 | 甲 | 乙 | 丙 | 丁 |
起始投料量 | 2 mol SO2+ 1 mol O2 | 1 mol SO2+ 0.5 mol O2 | 2 mol SO3 | 2 mol SO2+ 2 mol O2 |
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kJ) | a | b | c | d |
平衡时c(SO3) (mol·L-1) | e | f | g | h |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c;e=g B.a>2b;e>2f C.a>d;e>h D.c+98.3e>196.6
20.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 Δ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T1>T2>T3
B.正反应速率:v(a)>v(c) v(b)>v(d)
C.平衡常数:K(a)>K(c) K(b)=K(d)
D.平均摩尔质量:M(a)<M(c) M(b)>M(d)
非选择题(没空2分,共40分)
21. 某实验小组欲间接测定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测定相应酸碱的中和热后通过计算得出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 ΔH。
实验A:测定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一次迅速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
④通过计算得到:H+(aq)+OH-(aq)===H2O(l) ΔH1=-55.6 kJ·mol-1
实验B:测定稀HCN溶液与NaOH溶液的中和热反应:
用 50 mL 0.50 mol·L-1HCN溶液代替稀盐酸,重复上述操作测得HCN (aq)与NaOH(aq)反应的中和热ΔH2=-12.1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NaOH溶液稍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A中若改用50mL0.55mol/L的稀盐酸和50mL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
反应,测得的中和热ΔH3________ΔH1(填“>”、“=”或“<”)。
(3)通过上述实验计算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 ==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中若用铜制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则测得的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
ΔH0________ΔH(填“>”、“=”或“<”)
22. 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700 | 900 | 830 | 1 000 | 1 200 |
平衡常数 | 1.7 | 1.1 | 1.0 | 0.6 | 0.4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ΔH____0(填“<”、“>”或“=”);
(2)830 ℃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的A和0.80 mol的B,如反应初始6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 mol·L-1·s-1。则6 s时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达到平衡后,再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再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3)1 200 ℃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___。
23. 已知在25℃时,醋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醋酸 | 次氯酸 | 碳酸 | 亚硫酸 |
Ka=1.75×10-5 | Ka=2.95×10-8 | Ka1=4.30×10-7 Ka2=5.61×10-11 | Ka1=1.54×10-2 Ka2=1.02×10-7 |
(1).在相同条件下,试比较HClO、H2CO3、HCO3-和HSO3-的酸性强弱: .
(2).如图表示常温时稀释醋酸、碳酸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水量的变化图象中:
①曲线表示的酸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③.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醋酸是弱酸的是__________
A.当温度低于16.6℃时醋酸可凝结成冰一样晶体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比醋酸消耗氢氧化钠多
C.0.1mol/L的醋酸的PH约为4.8
D.PH都等于4且等体积的醋酸和盐酸,与等浓度NaOH溶液充分反应时,醋酸消耗NaOH
溶液多
E.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至PH相同时,醋酸加入的水少
(3)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少量CO2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CO2 + H2O + ClO-HCO3- + HClO
B.少量SO2通入次氧酸钙溶液中:Ca2++ 2ClO-+SO2 + H2OCaSO3↓+ 2HClO
C.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 + OH-HCO3-
24.砷(As)是第四周期ⅤA族元素,可以形成As2S3、As2O5、H3AsO3、H3AsO4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2).工业上常将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As2S3 )制成浆状,通入氧化,生成H3AsO4和单质硫。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
则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_。
(4).298时,将20、20mL mol/L I2和20 mL NaO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 溶液中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溶液的不再变化
b.
c. 不再变化
d.
②时,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若平衡时溶液的,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理科化学参考答案
选择题:1-5 : BDADC 6-10 : CCBDD
11-15: ADDCC 16-20: CBABC
21.(1)确保酸被完全中和 (2) ==
(3)+43.5 kJ·mol-1 (4) >
22. (1)
23.(1) . H2CO3 > HSO3- > HClO > HCO3-
(2). ①CH3COOH
(3). C
(4). A B
(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