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95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95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95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
玉溪市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 命题人: 联系电话: 审核人: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下列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碳酸钙的分解 B.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的反应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D.铝片与稀盐酸反应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D.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4.“活化分子”是衡量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重要依据,下列对“活化分子”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C.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通过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D.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5.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c(H+)增大,PH增大B. 加入NaOH,抑制水的电离,c(H+)和c(OH-)都减小C. 水的离子积只适用于纯水,不适用于其他电解质水溶液 D. Kw只与温度有关6.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酸钙在水里的溶解度很小,所以碳酸钙是弱电解质B.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C.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D.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强7.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B.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合成NH3的反应C.高压有利于合成NH3的反应 D.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NH3的反应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 )A.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B.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C.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D.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9.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 ( ) A.证明温度对平衡 B.酸碱中和滴定 C.吸收HCl尾气 移动的影响 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Fe3+、Mg2+、SCN –、Cl – B.c(H+)/ c(OH–) = 1×10 -12的溶液中: K+、Na +、、 C.c(Fe2+ ) =1 mol·L-1的溶液中: K+、、、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Na+、、、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 == Ca2++CO2↑ +H2O
B. Fe3O4溶于稀盐酸:Fe3O4+8H+ == 3Fe3++4H2O
C. 用烧碱溶液吸收氯气:Cl2+2OH- == Cl-+ClO-+H2O
D.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Fe2++H2O2+2H+ == Fe3++2H2O12.下列对反应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H =-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 =-890.3 kJ·mol-1B.一定条件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热a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H =-2a kJ·mol-1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O(l) =2H2(g)+O2(g) △H =+571.6 kJ·mol-1D.HCl和NaOH反应中和热△H =-57.3 kJ·mol-1,则CH3COOH和NaOH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13.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极反应如下:2H2+4OH--4e-=4H2O,O2+2H2O+4e-=4OH-。据此作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O2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反应时负极附近pH增大C.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 D.氢氧燃料电池属于环境友好电池1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4gN2和CO的混合气体含有的电子数为0.7NAB.标况下,足量Fe在2.24L氯气中燃烧,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3NAC.1L0.1 mol·L-1 醋酸溶液中含有H+离子的数目为0.1NA D.一定条件下,将2molSO2和1mol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为2 NA15.已知:4HCl(g)+O2(g) 2C12(g)+2H2O(g) △H =-123 kJ·mol-1。其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H-ClO=OCl-ClH-OE/ kJ·mol-1431497a465 其中a值为( )A.242 B.303.5 C.180.5 D.36516.一定温度下,在0.5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t=10s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X3Y + ZB.10s时Y的平均速率为0.12 mol·L-1·min-1C.X的转化率为66.7% D.增大压强,该反应速率一定加快17.对于反应A2+3B22AB3 以下表示的反应速率中,速率最大的是( )A.V(A2)=0.4 mol•L-1min-1 B.V(B2)=0.8 mol•L-1min-1C.V(AB3)=0.6 mol•L-1min-1 D.V(A2)=0.01 mol•L-1S-118.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 2Z(g) Δ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1、t3、t4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升高了温度 B.t3时加入了催化剂C.t4时降低了压强 D.在t3~t4时间内,X的体积分数最大 19.为探究足量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生成H2量不变B.加入少量水,v(H2)减小,生成H2量减少C.加入CH3COONa固体,v(H2)减小,生成H2量不变D.滴加少量CuSO4溶液,v(H2)增大,生成H2量减少20.反应:CaCl2+CO2+H2O =CaCO3↓+2HCl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发生反应,原因是该反应( )A.△H>0 △S>0 B.△H<0 △S<0 C.△H<0 △S>0 D.△H>0 △S< 021.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全部22.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nm0.1600.1430.1120.1040.066主要化合价+2+3+2+6、-2-2 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23.在一定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M(g)+N(g) Q(g) △H>0,达到平衡状态,若升高温度,则对于该混合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增大 B.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C.总分子数增大 D.平衡逆向移动24. 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 pC(g) △H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图所示,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1<T2,P1>P2,m+n>p,△H>0B. T1>T2,P1<P2,m+n>p,△H>0C. T1>T2,P1<P2,m+n<p,△H<0D. T1>T2,P1>P2,m+n>p,△H>02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的乙烯:气体通过溴水溶液的洗气瓶B. 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C.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D.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四个大题,共50分)26.(15分)(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方程式:HNO3 ; HClO ;NaHCO3 、 。(2)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己知:①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1②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1③C(s)+1/2O2(g)=CO(g) ΔH=-110.5 kJ·mol-1④C(s)+ O2(g)=CO2(g) ΔH=-393.5 kJ·mol-1回答下列问题:①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②H2的燃烧热为 ,C的燃烧热为 。③燃烧l0gH2 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④CO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27. (14分)煤气化和液化是现代能源工业中重点考虑的能源综合利用方案。最常见的气化方法为用煤生产水煤气,而当前比较流行的液化方法为用煤生产CH3OH。(1)已知:CO2(g)+3H2(g)===CH3OH(g)+H2O(g) ΔH12CO(g)+O2(g)===2CO2(g) ΔH22H2(g)+O2(g)===2H2O(g) ΔH3 则反应CO(g)+2H2(g)===CH3OH(g)的ΔH=______。 (2)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____K2(填“>”、“<”或“=”)。 ②由CO合成甲醇时,CO在250 ℃、300 ℃、350 ℃下达到平衡时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则曲线c所表示的温度为________ ℃。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 ℃、1.3×104 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③以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恒温、恒容条件下,若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则可逆反应达到平衡B.一定条件下,H2的消耗速率是CO的消耗速率的2倍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并提高CH3OH的产率D.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2 mol·L-1,则CO的转化率为80%(3)一定温度下,向2 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H3OH(g),发生反应:CH3OH(g) CO(g)+2H2(g),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0~2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CO(g)+2H2(g) CH3OH(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相同温度下,在一个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O(g)和H2发生: CO(g)+2H2(g) CH3OH(g) 的反应,某时刻测得体系中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C(CO)=0.25 mol·L-1,C(H2)=1.0 mol·L-1,C(CH3OH)=0.75 mol·L-1,则此时该反应 进行(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处于平衡状态”)。 28.(12分)中和热的测定是高中重要的定量实验。取0.55mol/L的NaOH溶液50mL与0.25mol/L的硫酸50mL置于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从上图实验装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除此之外,装置中的一个明显错误是 。(2)为保证该实验成功该同学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图的碎纸条的作用在于_____ _____。(3)若改用60mL 0.25mol·L-1 H2SO4和50mL 0.55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则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4)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从下列选出)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5)实验数据如下表: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29.5 227.027.427.232.3325.925.925.929.2426.426.226.329.8②近似认为0.55 mol/L NaOH溶液和0.25 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ΔH=_________。(提示:ΔH=-,保留一位小数)。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___。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6)如果用含0.5mol Ba(OH)2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____57.3 kJ(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9.(9分)氯气在298 K、100 kPa时,在1 L水中可溶解0.090 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平衡将向________移动(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3)如果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向________移动。(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4)在饱和氯水中加入石灰石可得到较大浓度的次氯酸溶液,请运用学过的化学原理进行解释(酸性:盐酸>碳酸>次氯酸): ;写出氯水与石灰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玉溪市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题号12345678910选项BDCDDCCAA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选项CCBAAADDCD题号2122232425 选项ACBDB 二、填空题(共四个大题,共50分)26. (15分)(1)HNO3=H++NO3- HClOH++ClO- NaHCO3=Na++HCO3- HCO3-H++CO32- (每个1分,共4分)(2)CH3OH(l)+3/2O2(g)=CO2(g)+2H2O(l) ΔH= -725.76 kJ·mol-1 (2分)(3)①: ①②③④ (1分) ②285.8 kJ·mol-1 、393.5 kJ·mol-1 (每空1分,共2分) ③1429 kJ(2分)④283 kJ·mol-1 (2分)CO(g)+1/2O2(g)=CO2(g) ΔH= -283 kJ·mol-1 (2分) 27. (14分) (1)ΔH1+ΔH2-ΔH3 (2分)(2)①>(1分) ②350(1分) 1.3×104 kPa下CO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如果增大压强,CO的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很多,得不偿失 (2分) ③AD (2分)(3)0.125 mol·L-1·min-1 (2分) 4 (2分) 向正反应方向(2分)28.(12分)(1)环形玻璃搅拌棒(1分);小烧杯口未用硬纸板盖住(或大烧杯内碎纸条塞少了,未将小烧杯垫的足够高)(1分)(2)隔热,减少热量的损失(1分)(3)不相等(1分);相等(1分)(4)C(1分)(5)① 3.4(1分) ②-56.8kJ/mol(2分) ③a b c(2分)(6)大于 (1分)29. (9分)(1)Cl2+H2OCl-+H++HClO(2分)(2)逆反应方向(1分)(3)增大(1分) 正反应方向(1分)(4)次氯酸的酸性弱于碳酸,加入石灰石只与盐酸反应,C(H+)减小,使Cl2+H2OCl-+H++HClO,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的c(HClO)增大。(2分)CaCO3+2H+=Ca2++H2O+CO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