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吉林省榆树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98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吉林省榆树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98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吉林省榆树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2981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吉林省榆树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2017-2018学年吉林省榆树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 N--14
第I卷(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B 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C 燃煤时通入空气越多,燃烧越充分,热效率越高
D 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2.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 同温同压下,H2+Cl2=2HCl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中和热
B 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 C(金刚石, s) = C(石墨, s) ΔH﹤0
C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D 在101KPa、25℃时,1g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120.9kJ热量,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4. 热化学方程式C(s)+H 2O(g)= CO(g)+H 2(g) △H =+131.3kJ/mol表示
A 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 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 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D 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5. 已知25℃、101KPa条件下: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B 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C 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D 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6. 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是由于( )。
A 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
B 反应物分子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 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 D 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
7.对于可逆反应2SO2 (g)+ O2(g) 2SO3(g) H <0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数为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大SO2的转化率K值一定增大 B 减小压强K值减小
C 升高温度K值增大 D K值越大SO2转化率越大
8.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2(g)+Y2(g) 2XY(g);Δ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Ⅰ是加入适当催化剂的变化情况 B 图Ⅱ是扩大容器体积的变化情况
C 图Ⅲ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 D 图Ⅲ是增大压强的变化情况
9.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4NH3(g)+5O2(g) 4NO(g)+6H2O(g)
ΔH=-905.9 kJ/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4 mol NH3和5 mol O2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905.9 kJ
- 平衡时5v正(O2)=4v逆(NO)
- 平衡后降低压强,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 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中NO含量降低
10. 对平衡体系mA(g)+nB(g) pC(g)+qD(g) ΔH<0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 则m+n<p+q
B 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
C 若m+n=p+q,则往含有a 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 mol的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
D 若温度不变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比原来的1/2要小
11.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 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
A 混合气体的压强 B 混合气体的密度
C A的物质的量浓度 D 气体总物质的量
12.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可改用98%的浓硫酸加快生成氢气速率
B 100 mL2mol·L-1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 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 汽车尾气中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13. 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
A 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B 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C 0.1mol/LCH3COONa溶液的PH值大于7
D 0.1mol/L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14.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 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 0.2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D 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16. 在下列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Mg2+、I-、MnO4-
B pH=1的NaNO3的水溶液中,NH4+、Fe2+、SO42-、Cl-
C c(HCO3-)=0.1 mol·L-1的溶液中,Na+、K+、CO32-、Br-
D 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的溶液中,H+、Al3+、Cl-、NO3-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H=7的溶液一定显中性 B pH=6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C c(H +)< c(OH -)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D c(OH -)=1×10 -6 mol/L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18.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②用量筒量取
5.26mL盐酸;③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是3.5;④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23.10mL NaOH溶液。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
-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6分)
19.依据要求填空:
(1)在25℃、101kPa下, 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g 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已知:(1)Zn(s)+O2(g)=== ZnO(s),ΔH= -348.3 kJ·mol-1,
(2)2Ag(s)+ O2(g)=== Ag2O(s),ΔH= -31.0 kJ·mol-1,
则Zn(s)+ Ag2O(s) === ZnO(s)+ 2Ag(s)的ΔH=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判断那些是正确的_________
①氢氧化钠是电解质
②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
③氯化银难溶于水,所以氯化银是非电解质
④蔗糖易溶于水,所以是电解质
⑤氯气溶于水后导电,所以Cl2是电解质
20.在化学反应A(g)+B(g)⇌2C(g)+D(g) ΔH=QkJ·mol-1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ΔH 0(填“>”“<”或“=”)。
(2)熵变ΔS 0(填“>”“<”或“=”)。
(3)该反应 自发进行(填“能”或“不能”)。
(4)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向 方向移动。
21. T ℃时,在一个体积为2 L的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2)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3)已知:K(300 ℃)>K(350 ℃),该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
(4)0~4分钟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
(5)到达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2.(12分)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若烧碱中含有与酸不反应的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
(1)准确称取4.1 g烧碱样品,所用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样品配成250 mL待测液,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10.00 mL待测液,用______量取。
(4)用0.201 0 mol·L-1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左手旋转______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______,直到滴定达到终点。锥形瓶底垫一张白纸,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下表数据,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______。
滴定次数 | 待测液的体积/mL | 标准盐酸体积 | |
滴定前读数/mL | 滴定后读数/mL | ||
第一次 | 10.00 | 0.50 | 20.40 |
第二次 | 10.00 | 4.00 | 24.14 |
(6)根据上述各数据,计算烧碱的纯度______。
(7)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溶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其pH变色范围为3.1~4.4)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润洗2~3次
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C.读取滴定管标准液数值时先仰视后平视
D.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2017--2018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卷)答案:
1B2C3B4D5B6B7C8C9D10D11B12D13C14B15C16C17C18A
19
(1)CH3OH(l)+O2(g)→CO2(g)+2H2O(l) ΔH=–725.76kJ·mol-1
(2)N2(g)+2O2(g) === 2NO2(g) ΔH=+67.8kJ·mol-1
(3) -317.3 kJ·mol-1
(4) (1)
20 (1)<;(2)>;(3)能;(4)减小;逆反应。
21 (1)2A(g)+B(g)C(g)
(2)0.52
(3)放
(4)0.05 mol/(L·min)
(5)25%
22.答案:(1)天平、药匙、烧杯 (2)烧杯、玻璃棒、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碱式滴定管 (4)酸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衬托作用,便于观察颜色变化 (5)0.402 4 mol·L-1 (6)98.15% (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