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
展开2017-2018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4 Ag:108 S:32 O:16 H:1
Mg:24 Na:23 O:16 C:12 Ca:40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者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①天然气 ②生物质能 ③潮汐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煤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④⑤⑥⑦⑧ D.②③⑤⑦⑧
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是890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CH4(g)+2O2(g)=CO2(g)+2H2O(g) △H=-890kJ/mol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H+(aq)+OH-(aq)=H2O(l) △H=-57.3 kJ·mol-1,则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均为57.3 kJ
D.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H1<△H2
3、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 920 kJ B. 557 kJ C. 436 kJ D. 188 kJ
4、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若经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定量的稀硫酸与过量锌粉反应,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总量的措施是( )
A.加入少量NaOH溶液 B.加入少量的NaHSO4溶液
C.加入少量的CH3COONa溶液 D.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
6、—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 (g) +4Y (g)2Z (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 (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別为0.lmol/L、0.4mol/L、 0.1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c1:c2=4:1
B. 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 2
C. c1的取值范围为0mol/L<c1<0.14mol/L
D. X、Y的转化率相等
7、下列措施或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逐渐变浅
B.H2、I2、HI平衡混合气缩小体积加压后颜色变深
C.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SO2在催化氧化时条件控制为常压,而不是高压
D.工业上合成氨气时温度选择450 ℃左右,而不是常温
8、反应2X(g)+Y(g)═2Z(g)+热量,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P1<P2
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
9、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甲酸以任意比与水互溶
B.0.1mol/L甲酸溶液的c(H+)=10-3mol/L
C.10mL 1mol/L甲酸恰好与10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一元强酸溶液的弱
10、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11、某温度时,测得0.01 mol/L的NaOH溶液的pH为11,在此温度下,将pH=12的强碱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为( )
A.1∶9 B.9∶1 C.1∶11 D.11∶1
12、常温下,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①所示溶液中:
c(CH3COO-)+c(OH-)=c(CH3COOH)+c(H+)
B. 溶液中②、③点水的电离程度:③>②
C. 点②所示溶液中:
c(Na+)=c(CH3COO-)=c(H+)=c(OH-)
D. 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13、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锌是负极,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B.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C.如果将硫酸换成橙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
D.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
13題图 14題图
14、用熔融K2CO3和Li2CO3为电解质,天然气经重整催化作用提供反应气的燃料电池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此电池为电源电解精炼铜,当有0.1 mol e-转移时,有3.2 g铜溶解
B.若以甲烷为燃料气时负极反应式:CH4+5O2--8e-=CO32-+2H2O
C.该电池使用过程中需补充Li2CO3和K2CO3
D.空气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
15、己知下表为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依据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H3COOH | HClO | H2CO3 |
Ka=1. 8×10-5 | Ka=3.0×10-8 | Ka1=4.4×10-7 Ka2=4.7×10-11 |
A.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CO2+H2O=2HClO+CO32-
B. 相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H)+c(HClO)=c(OH-)-c(H+)
C. 25℃时,0.10mol·L-1Na2CO3溶液通入CO2至溶液的pH=7时,溶液中:c(Na+)=c(CO32-)+ c (HCO3-)+c(H2CO3)
D. 向0.1mol·L-1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 增大
16、下表是三种难溶金属硫化物的溶度积常数(25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化学式 | FeS | CuS | MnS |
溶度积 | 6.3×10-18 | 1.3×10-36 | 2.5×10-13 |
A.25 ℃时,将CuS固体用含Mn2+的饱和溶液浸泡可溶解CuS固体
B.25 ℃时,饱和CuS溶液中,Cu2+的浓度为1.3×10-36 mol·L-1
C.除去某溶液中的Cu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
D.因为H2SO4是强酸,所以反应CuSO4+H2S=CuS↓+H2SO4不能发生
第Ⅱ卷(共52分)
二、简答题
17、(共13分)
(1)利用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设计成如图所示原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① 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图中X溶液是____ ___,
Y溶液是___ _____。
③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_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向X溶液方向移动。
(2)如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①甲池中OH-移向__________极(填“CH3OH”或“O2”)。
②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③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当乙池中B(A g)极的质量增加5.40g,若此时乙池中溶液的体积为500ml,则溶液的pH是___________;此时丙池某电极析出1.60g某金属,则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MgSO4 B.CuSO4 C.NaCl D.AgNO3
18、(共12分)二甲醚(DME)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由合成气制备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
①CO(g)+2H2(g) CH3OH(g) △H1=-90.7 kJ·mol-1
②2CH3OH(g) CH3OCH3(g)+H2O(g) △H2=-23.5 kJ·mol-1
③CO(g)+H2O(g) CO2(g)+H2(g) △H3=-41.2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则反应3H2(g)+3CO(g) CH3OCH3(g)+CO2(g)的△H=_________kJ·mol-1。
(2)反应②达平衡后采取下列措施,能提高CH3OCH3产率的有___________。
A.加入CH3OH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移出H2O E.使用催化剂
(3)以下说法能说明反应3H2(g)+3CO(g) CH3OCH3(g)+C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
A.H2和CO2的浓度之比为3∶1
B.单位时间内断裂3个H—H同时断裂1个C=O
C.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恒温恒压条件下,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E.绝热体系中,体系的温度保持不变
(4)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 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
①该反应△H_____0(填“>”、“<”或“=”),550 ℃时,平衡后若充入惰性气体,平衡__________(填“正移”、“逆移”或“不移动”)。
②650 ℃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T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_________p总。
21(共14分)、(1)某学生用0.1500 mol/L NaOH溶液测定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用蒸馏水洗净滴定管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酸式滴定管取稀盐酸25.00 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
D.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2~3次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2~3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滴定时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
____→ → F → → → → D。
(2)操作F中应该选择图中滴定管_____(填标号)。
(3)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意观察_____。
(4)滴定结果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 | 待测液体积/mL |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
1 | 25.00 | 1.02 | 21.03 |
2 | 25.00 | 0.60 | 20.60 |
3 | 25.00 | 0.20 | 20.19 |
计算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精确至0.0001)。
(5)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
A.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荡得太剧烈,锥形瓶内有液滴溅出
C.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终点时发现气泡
D.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6)、氧化还原滴定实验与酸碱中和滴定类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测血钙的含量时,进行如下实验:
①可将2mL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草酸铵(NH4)2C2O4晶体,反应生成 CaC2O4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处理得H2C2O4溶液。
②将①得到的H2C2O4溶液,再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CO2,还原产物为Mn2+。
③终点时用去20mL l.0×l0﹣4 mol/L的KMnO4溶液。
Ⅰ、写出用KMn04滴定H2C2O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计算:血液中含钙离子的浓度为_____mol/L。
20、(13分)七水硫酸镁(MgSO4·7H2O)为白色细小四角柱状结晶,无臭,味苦,在印染、造纸和医药等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化工厂生产硼砂的废渣一硼镁泥可制取七水硫酸镁。硼镁泥的主要成分是MgCO3,还含有其他杂质 (MgO、SiO2、Fe2O3、CaO、B2O3、Al2O3、MnO等)。
表1.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沉淀物 | Al(OH)3 | Fe(OH)3 | Fe(OH)3 | Mn(OH)2 | Mg(OH)2 |
pH值 | 4.7 | 3.2 | 9.7 | 10.4 | 11.2 |
表2.两种盐的溶解度(单位为g/100g水)
温度/℃ | 10 | 30 | 40 | 50 | 60 |
CaSO4 | 0.19 | 0.21 | 0.21 | 0.20 | 0.19 |
MgSO4·7H2O | 30.9 | 35.5 | 40.8 | 45.6 | — |
硼镁泥制取七水硫酸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根据以上流程图并参考表格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酸溶过程中,想加快酸溶速度,提出两种可行的措施_______________。
(2)沉淀A中除二氧化硅外,还含有硼酸(H3BO3),硼酸微溶于水,为一元弱酸,其酸性不来源于羟基的电离,写出硼酸水溶液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对沉淀B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二氧化锰,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二氧化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硼镁泥调节pH=5~6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5)得到的沉淀C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过滤Ⅲ需趁热过滤,原因是___________。
(6)检验过滤Ⅱ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素质测试
高二年级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C 4B 5C 6D 7A 8C
9B 10B 11A 12B 13C 14D 15B 16C
二、简答题(共52分)
17(13分)(1)(每空1分)①2Fe3++2e-=2Fe2+ ; Cu-2e-=Cu2+ ; ②FeCl3 ; CuCl2 ; ③阳
(2)①CH3OH (1分)
②CH3OH-6e-+8OH-=CO32-+6H2O (2分)
③4Ag++2H2O4Ag+O2↑+4H+ (2分)
④1 (1分) ; BD(2分)
18、(共12分)(1)-246.1 (2分)
(2)D (2分)
(3)DE (2分)
(4)① > ; 正移 (各1分)
② 25% (2分)
③ 0.5(2分)
19、【共14分】(1) E、A、B、C、G (2分)
(2) 乙 (1分)
(3)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 (1分)
(4) 0.1200 mol/L (2分)
(5) A、D(2分)
(6)Ⅰ、2MnO4﹣+5H2C2O4+6H+=2Mn2++l0CO2↑+8H2O(2分)
Ⅱ、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分)
Ⅲ、2.5×10﹣3(2分)
20、【13分】(1)加热、搅拌或将固体粉碎(任写两条)(2分)
(2)H3BO3H++ H2BO3- (2分)
(3)Mn2+ +ClO-+H2O = MnO2↓+2H++Cl- (2分)
(4)使溶液中的Al3+和Fe3+完全转化为沉淀而折出 (2分)
(5)CaSO4·2H2O或CaSO4 ;(1分) 趁热过滤有利于分离CaSO4和MgSO4并防止MgSO4在温度低时结晶析出 (2分)
(6)取过滤Ⅱ后的溶液1~2ml 丁试管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如果溶液显红色,证明滤液中有Fe3+、否则无。(其它和理答案都给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