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 缺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307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 缺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307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 缺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63074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 缺答案
展开2017-2018学年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
化学学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Na-23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7每题2分;18-21每题3分)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规范正确的是
A.Fe2+的外围电子轨道表达式: B.中子数为6的硼原子:5B11
C.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D. 氯化钠的分子式:NaCl
2、下列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3:1的是
A.CO2 B.C2H4 C.HCN D.HCH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因为HCl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Cl的沸点高于HF
C.可能存在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4p1的基态原子
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4、下列各组物质气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
A.碘的升华和NH4Cl的“升华” B.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熔化 C.氯化钠和铁的熔化 D.苯和己烷的蒸发
5、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4<CCl4<CBr4<CI4 B.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D.晶格能由大到小:NaF> NaCl> NaBr>NaI
6、X和Y两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2,X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nnp2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存在两种同素异形体 B.Y与碳形成的化合物固态时为原子晶体
C.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为极性分子 D.X与碳形成的化合物固态时为分子晶体
7、下列分子中,杂化类型相同,空间构型也相同的是
A.H2O、SO2 B.BeCl2、CO2 C.H2O、NH3 D.NH3、CH2O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标况下,4.48L氦气和重氢气的混合物中含中子数为0.4NA
B.在含有4mol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数目为2NA
C.7.8克过氧化钠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为0.4NA
D.28克N60单质中(如图),含的N-N键(σ键)个数为3NA
9、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得出错误结论.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A.卤素单质的熔沸点F2<Cl2<Br2<I2,则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Na<K<Rb<Cs
B.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出现浑浊,则Na2S2O3溶液中加入盐酸也出现浑浊
C.Be(OH)2能溶于NaOH溶液,则Mg(OH)2也能溶于NaOH溶液
D.邻羟基苯甲酸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对羟基苯甲酸也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10、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M>N>Z 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低:N>Z>Y
C.M的最高价氧化物可与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
D.N单质可与Z的最简单氢化物反应置换出Z单质
11、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ΔH=+131.3kJ/mol和H(g)+H(g) H2(g)ΔH=-435.7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的能量比氢分子的能量低 B.2个氢原子结合生成1个氢分子,放出435.7 kJ的能量
C.1 mol固态碳与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放热131.3 kJ
D.固态碳与液态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大于131.3 kJ能量
12、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与0.1 mol/L NaOH溶液反应:H+(aq)+OH-(aq)= H2O(l)△H = +57.3 kJ·mol-1 |
B.在101KPa下氢气的燃烧热△H =-285.5 kJ·mol-1,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O(l)=2H2(g)+O2(g) △H = +285.5 kJ·mol-1 |
C.已知2C(s)+O2(g)=2CO(g)△H=-221 kJ·mol-1,则可知C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 |
D.2N2O5(g)4NO2(g)+O2(g) ΔH>0 反应为熵增反应,任何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
13、N2(g)与H2(g)在一定条件下经历如下过程生成NH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为放热过程
B.I中1129 KJ为该反应的活化能
C.Ⅳ中NH2与H2生成NH3
D.N2(g)+3H2(g)2NH3(g)的ΔH=﹣108kJ/mol
14、一定温度下,将2molSO2和1molO2充入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H=-197 kJ·mol-1,当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O2和SO3共2mol B.生成SO3 2mol C.放出197kJ热量 D.含氧原子共8mol
15、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2NO(g)+2CO(g)N2(g)+2CO2(g),△H=-373.2kJ·mol-1,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1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FeCl3+3KSCNFe(SCN)3+3KCl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SCN固体,溶液颜色加深
B.工业合成氨中,将氨气液化分离
C. 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H2O2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几滴FeCl3溶液,B试管中产生气泡快
D.对于反应2NO2(g)N2O4(g) △H<0,升高温度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17、H2O2(l)在有MnO2条件下和无MnO2条件下分解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曲线变为b曲线,反应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B.有MnO2条件下的反应曲线是a曲线
C.a曲线变为b曲线,平衡时H2O2的转化率增大
D.b曲线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O2(l) =H2O(l) +1/2O2(g)ΔH=-(E1-E2)KJ •mol-1
18、2 molA与2 mol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3B(g)2C(g)+zD(g),2s后A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mol•L-1•s-1,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z=2 B.2s后,容器内的压强是初始的7/8倍
C.2s时C的体积分数为2/7 D.2s后,B的浓度为0.5mol/L
19、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可逆反应mA(g)+nB(g) pC(g)+qQ(g)当m、n、p、q为任意整数且C为有色物质,可逆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⑤反应速率VA:VB:VC:VQ=m:n:p:q ⑥体系颜色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反应
A.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③④⑤ | C.②③④⑥⑦ | D.①②③④⑥⑦ |
20、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 ΔH<0。下列各图表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Ⅰ Ⅱ Ⅲ Ⅳ
A.图Ⅰ可表示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B.图Ⅱ表示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表示温度对平衡常数K的影响,且a点平衡向正向移动
D.图Ⅳ表示反应2A(g)+B(g)C(g)+D(g) ΔH<0,p2>p1,T1>T2
21、在体积均为1.0 L的两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0.1 mol CO2和0.2 mol 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 CO2(g)+C(s)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可知II点的平衡常数大于III点的平衡常数
B. 体系中c(CO):c(CO,状态Ⅱ)<c(CO,状态Ⅲ)
C. 逆反应速率v逆(状态Ⅰ)<v逆(状态Ⅲ)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CO2气体,平衡正向移动,CO2 的体积分数减少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22、 (16分) 有A、B、C、D、E、F、G、H八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30)。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B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且各能级中电子数相等,D的基态原子与B的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目相同,A、E同主族, B、G同族,H的基态原子的3d轨道电子数是4s电子数的4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H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 ;与CD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__;试预测CD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2A2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 b.B2A2分子的沸点明显低于A2D2分子
c.A2D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d.B、C、D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C>B
e.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C>B
f.H2+能与BD分子形成[H(BD)4]2+,其原因是BD分子中含有空轨道
g.B和G的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 > G
(3)砷(As)和D形成分子W的结构如图所示,化合物W的分子式为________,As、D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
(4)Be能与A、D组成的微粒形成配离子BeD4A其结构式:________,1 mol该离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____。
(5)元素F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
| I1 | I2 | I3 | I4 | I5 |
电离能/kJ·mol-1 | 738 | 1 451 | 7 733 | 10 540 | 13 630 |
F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该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为__________,配位数为________。
(6)有一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该晶胞中N、T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 pm,则该氮化钛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 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氮化钛相对分子质量为M,只列计算式)。该晶体中与N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原子有________个。
23、(15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流程制备无水FeCl3,再用副产品FeCl3溶液吸收有毒的H2S。
【查阅资料】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
【设计方案】学习小组设计了制备无水FeCl3的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及操作步骤如下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通入干燥的Cl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③用酒精灯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④……;⑤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Cl2,并用干燥的N2赶尽Cl2,将收集器密封。
(1)Fe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 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FeCl3是____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第③步加热后,生成的烟状FeCl3大部分进入收集器,少量沉积在反应管A右端。要使沉积的FeCl3进入收集器,第④步操作是____________。
(4)操作步骤中,为防止FeCl3潮解所采取的措施有(填步骤序号)____________。
(5)装置B中冷水浴作用为_______;装置C的名称为_________;装置D中FeCl2反应后,因失去吸收Cl2的作用而失效,检验FeCl2是否失效的试剂K3[Fe(CN)6]是配合物,其配位数为_______,配体为______。
(6)该组同学用装置D中的副产品FeCl3溶液吸收H2S,得到单质硫;FeCl3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4、(15分)目前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N2(g)+3H2(g)2NH3(g) ΔH=-93.0 kJ·mol-1。
(1)已知一定条件下:2N2(g)+6H2O(l) 4NH3(g)+3O2(g) ΔH=+1 530.0 kJ·mol-1。则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下图,在恒温恒容装置中进行合成氨反应。
①表示N2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②前25 min内,用H2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
③在25 min末刚好平衡,则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
(3)在恒温恒压装置中进行工业合成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气体体积不再变化,则已平衡 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尚未平衡
C.平衡后,往装置中通入一定量Ar,压强不变,平衡不移动 D.平衡后,压缩容器,生成更多NH3
(4)25min达平衡后体积为1L,若此时向体系中再充入2mo1H2和2mo1NH3,则平衡 移动(填 “正向”或“逆向”或“不”)
(5)电厂烟气脱氮的主反应:①4NH3(g)+6NO(g)5N2(g)+6H2O(g) ΔH<0,副反应:②2NH3(g)+8NO(g)5N2O(g)+3H2O(g) ΔH>0。
平衡混合气中N2与N2O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请回答:在400~600 K时,平衡混合气中N2含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导致这种规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任答合理的一条原因)。
25、(8分)(1)X、Y都是ⅡA族(Be除外)的元素,已知它们的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T(XCO3)>T(YCO3),则晶格能:XCO3 YCO3 ; 金属性:X Y
(2)可逆反应PCl3(g)+Cl2(g)PCl5(g)、2E(g)F(g)+G(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可滑动、无摩擦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时有关物理量变化如图所示:①达到平衡Ⅰ时,体系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压强之比为________。②平衡Ⅰ到平衡Ⅱ的条件①是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