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展开2017-2018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 一 | 二 | 总分 |
得分 |
|
|
|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
| 一、单选题 |
1、“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下列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
A.煤炭、石油、潮汐能
B.水能、氢能、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
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2、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原电池工作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B.工业上电解氧化铝制备铝,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C.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化学能不只转变成热能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
3、下列分别是利用不同能源发电的实例图形,其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 ( )
A.风力发电
B.太阳能发电
C.火力发电
D.潮汐能发电
4、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32NH3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H键断裂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6、关于相同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取等体积的醋酸和盐酸溶液分别稀释至原溶液的倍和倍,结果两溶液的仍然 相同,则
B.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与完全一样的足量锌粒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盐酸大于醋酸
C.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中和溶液,醋酸消耗的物质的量比盐酸多
D.两种酸溶液中
7、用0.1026的盐酸滴定25.00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 )
A.22.30
B.22.35
C.23.65
D.23.70
8、下图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②①③④ | B.④③①② | C.④②①③ | D.③②④① |
9、难溶电解质AB2饱和溶液中,c(A2+) = xmol·L-1,c(B-) = ymol·L-1,则Ksp值为( )
A. B.xy C.xy2 D.4xy2
10、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HY>HZ
B.反应HZ+Y-===HY+Z-能够发生
C.相同温度下,0.1 mol/L的NaX、NaY、NaZ溶液,NaZ溶液pH最大
D.相同温度下,1 mol/L HX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0.1 mol/L HX
11、在一定条件下,溶液存在水解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通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减小
D.加入固体,溶液减小
12、室温下向100.1溶液中加入0.1的一元酸,溶液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所示溶液中
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时,
D.点所示溶液中
13、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人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①20 mL 0.01 mol/L KCl溶液
②30 mL 0.02 mol/L CaCl2溶液
③40 mL 0.03 mol/L HCl溶液
④10 mL 蒸馏水
⑤50 mL 0.05 mol/L AgN03溶液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②>⑤
C.⑤>④>②>①>③
D.④>③>⑤>②>①
14、下列关于0.10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
B.25℃时,加水稀释后,与的乘积变大
C.离子浓度关系:
D.温度升高,增大
15、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16、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试纸显示醋酸的为2~3
17、准确移取20.00某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0.1000 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18、如下图所示,、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极板质量增加,极板处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下表中的( )
| 极板 | 极板 | 电极 | |
A | 锌 | 石墨 | 负极 | |
B | 石墨 | 石墨 | 负极 | |
C | 银 | 铁 | 正极 | |
D | 铜 | 石墨 | 负极 |
A.A
B.B
C.C
D.D
19、在由水电离产生的浓度为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③
B.③⑤
C.③④
D.②⑤
20、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为:
B.电池反应为: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电极流向电极
D.盐桥中的移向溶液
第II卷
| 二、填空题 |
21、(5分)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 属于电解质的是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NaOH 溶液 B. Cu C.液态HCl D.液态CH3COOH E.蔗糖溶液
F.液氨 G.氨水 H.胆晶体 I.石墨 J.无水乙醇
22、(12分)请完成下列各小题 :
1.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或“碱”)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在实验室中配制溶液时,常先将固体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 (填“促进”或“抑制”)其水解。
2.明矾可用于净水,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同),把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
3.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 。
4.纯碱可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原因是 。
23、(6分)在水溶液中橙红色的与黄色的有下列平衡关系: ,把重铬酸钾()溶于水配成稀溶液是橙色的。
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呈__________色,因为_________。
2.向已加入溶液的1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则溶液呈__________色,因为__________。
3.向原溶液中加入溶液(已知为黄色沉淀)则平衡 ,溶液颜色将 。
24、(6分)某温度下,纯水的c (H+)=2×10-7 mol·L-1,则此时c (OH-)为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 (H+)=5×10-14 mol·L-1则溶液中c (OH-)为 ,由水电离产生的c (H+)为 ,此时温度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5℃。
25、(8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0.6 | 0.9 | 1.0 | 1.7 | 2.6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2.该反应的逆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不变
c.
d.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26、(10分)如图所示,常温下通电5 后,发现铜电极的质量增加,试回答:
1.电源电极的名称为 (填“正极”或“负极”)。
2.电解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3.若溶液的体积是200 ,则当铜电极的质量增加2. 16时中溶液的 (忽略电解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要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与电解前完全相同的状态,则应加入 (填物质的种类及数量)。
4.当铜银两电极的质量差为2.16时,中生成的气体最为 。
27、(8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极附近显红色。试完成以下问题:
1.电源极的名称是 。
2.甲装置中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如果收集乙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 。
4.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应该是 (填“铜”或“银”),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
5.装置丁中的现象是 ,说明 。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 A中潮汐能不是来自太阳能的能源,B中天然气不是新能源,D中地热能和核能不是来自太阳的能源。
2.答案: A
解析: A、能量的转化不一定都是100%的,所以原电池工作时化学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电能,A不正确;
B、工业上电解氧化铝制备铝,属于电解原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B正确;
C、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因此化学能不只转变成热能,C正确;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生成葡萄糖,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D正确,答案选A。
3.答案: C
解析: 风力、太阳能、潮汐能都是新能源,火力是二次能源。
4.答案: A
解析: 根据生成水蒸气所以水为气体,则排除B,因为氢气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氢气为反应物的反应热应为负值,所以选A,反向为正值
5.答案: C
解析: 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选项ABD中反应速率的方向是相同的,一定不能说明。C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说明,答案选C
6.答案: B
解析: A项,由于弱酸中存在电离平衡,故稀释相同倍数时,弱酸的变化小,现变化相等,则弱酸稀释的倍数大,故正确;B项,由于两者的相同,故开始时反应速率相等,不正确;C项, 相同的情况下,醋酸的浓度远大于盐酸,故醋酸消耗的氢氧化钠多,正确;D项,相同的醋酸和盐酸氢离子浓度相同,则氢氧根离子浓度也相同,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正确。
7.答案: B
解析: 滴定管的刻度由上到下逐渐增大,刻度线、视线和凹液面的最低点从上数与第3.5个刻度处相切,所以读数为22.35。
8.答案: C
解析: 根据装置图可知,①中是铁的化学腐蚀,②中构成原电池,其中铁的活泼性强于锡的,铁是负极,失去电子,加快腐蚀。③中也构成原电池,但锌的活泼性强于铁的,铁是正极,被保护;④中是原电池,由于铁的金属性强于铜的,所以铁作负极,失去电子。又因为铁和铜的金属性相差最大,所以④中铁被腐蚀的速率最快,答案选C。
9.答案: C
10.答案: B
解析: 表中电离常数大小关系:10-2>9×10-6>9×10-7,所以酸性排序为:HZ>HY>HX,可见A、C不正确。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D不正确。
11.答案: B
解析: 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故稀释时平衡常数是不变的,A错误;通入水中,生成,可以与反应,平衡正向移动,B正确; 升温可以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是增大的,C错误;加入固体,碱性增强,增大,D错误。
12.答案: D
解析: 由题中曲线可知,为弱酸。
A项,点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则;
B项,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
C项,由溶液中电荷守恒,时,,则;
D项,点溶液显酸性,故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即.
13.答案: B
解析: 将AgCl固体放入①〜⑤中,均会达到沉淀溶解平衡,AgCI的溶解度取决于溶液中的 (Cl- )或 (Ag+ ), (Cl- )或 (Ag+)越大,AgCl越难溶解。④是蒸馏水,无C1-和Ag+,AgCl的溶解度最大;①、②、③中 (Cl- )依次为 0.01 mol ·L-1、0.04 mol ·L-1、0.03 mo·L-1则达到平衡后, (Ag+)为:① >③>②;⑤中 (Ag+) =0.05 mol ·L-1, 大于②中的 (Cl-),则AgCI在其中溶解度最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④>①>③>②>⑤。
14.答案: B
解析: 的电离方程式为 ,故A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故C错误;温度升高,促进水解,减小,故D错误.
15.答案: B
解析: A.纯碱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是溶液显碱性,盐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促进盐的水解。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碱性越强,水解程度就越大。因此用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错误。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会发生吸氧腐蚀而生锈,与盐的水解无关。正确。C.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产生氢氧化铁胶体使液体呈红褐色,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促进盐的水解,因此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错误。D.硫化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产生和。盐的浓度越大,水解产生的硫化氢气体越多,因此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与盐的水解有关。错误。
考点:考查盐的水解与一些常见的现象的关系的知识。
16.答案: D
解析: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能证明白醋的溶液显酸性,但是不能证明是弱酸。错误。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是因为白醋是酸,能使蛋白质变性而产生沉淀,与溶液的酸性强弱无关。错误。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能证明酸性醋酸强于碳酸,但是也不能证明醋酸是弱酸。错误。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若未强酸,则.但是测定溶液,试纸显示醋酸的为2~3,证明。因此可以证明醋酸是弱酸。
17.答案: B
解析: 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需用标准液润洗然后装入溶液进行滴定,A项错误;随着溶液的滴入,锥形瓶中溶液由小变大(),B项正确;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边浅红色且在30内颜色不变时停止滴定,C项错误;滴定达终点时,由于悬滴占有体积,(标准)变大,则测定结果偏大,D项错误。
18.答案: A
解析: 通电后发现极板质量增加,说明电极是阴极,则是电源的负极。极板处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则电极是阳极,溶液中的放电,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所以符合条件的是选项A,答案选A。
19.答案: B
解析: 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因由水电离产生的浓度为的溶液,小于,这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酸或碱均能抑制水的电离,因此该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①如果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①错误;②如果显碱性,则溶液中、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②错误;③该组离子在酸或碱溶液中都不发生反应,则一定能大量共存,③正确;④如果显酸性,则溶液中与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显碱性,则溶液中与结合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生成的碳酸根离子与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则一定不能共存,④错误;⑤该组离子在酸或碱溶液中都不发生反应,则一定能大量共存,⑤正确,答案选B。
20.答案: B
解析: 铜锌原电池依据反应:设计而成,故B对;正极反应:;负极反应:,A错;外电路中,电子由失去流向铜,C错;整个原电池形成的闭合回路电流方向外电路从向,则内电路中向移动,D错,故选B。
二、填空题
21.答案: A、B、G、I; C、D、H; F、J; C、H; D
解析: 1.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共价化合物中的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导电,金属单质和部分非金属单质能导电。
2.根据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进行判断。HCl、CuSO4·5H2O属于强电解质,CH3COOH属于弱电解质,NH3、C2H5OH属于非电解质,NaOH溶液、Cu、蔗糖溶液、氨水、石墨等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22.答案: 1.酸 抑制
2.(胶体)
3.
4.
解析: 1.溶液中,生水解: .所以溶液呈酸性,为抑制的水解,配制时通常在酸性环境中进行。
2.利用(胶体),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从而达到净水目的;溶液中, 发生水解:,加热时挥发,蒸干时得到,再灼烧得到
3.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是与发生双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4.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M碱性,可以去污。
23.答案: 1.黄 与结合生成水,使平衡向右移动,浓度增大,减小,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
2.橙红 增大,平衡左移,浓度增大,减小,溶液又由黄色变为橙红色
3.向右移动; 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解析: 加碱中和溶液中的,平衡右移,溶液中的增大;加酸使平衡左移,溶液中的增大。加,发生的反应为 (黄色),平衡向右移动,溶液颜色将由橙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24.答案: 2×10-7mol·L-1 ;8×10-11mol·L-1 ;8×10-11mol·L-1 ; 高于
解析: 纯水中;,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滴入稀盐酸后,溶液中;酸性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所以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8×10-11mol·L-1;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能促进水电离,所以温度越高,水的离子积常数越大,该温度下的水的离子积常数是4×10-14>1×10-14,所以该温度高于25℃。
考点:本题考查水的离子积常数的有关计算。
25.答案: 1.2.吸热; 3.b,c; 4. 830
解析: 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式即可写出的表达式为
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混合物中或的浓度增大,即升温平衡向右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3.该反应为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反应过程中压强始终不变,与是否平衡无关。
4.当时,,此时的温度由表中数据可知为830℃。
26.答案: 1.负极; 2.3.13;0.02 4.0.01
解析: 铜电极增重,说明铜是阴极,银是阳极,由此知是负极,当铜电极上析出2.16 (0.02 ) 时,电路中有0. 02 通过,中生成的为0. 02 ,由此可求出溶液的。为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应加入0.02 。当铜银两电极质量差为2. 16时,表明铜电极上生成了 0. 01 ,银电极溶解了 0. 01 ,此时电路中有0.01 通过,中生成的氢气、氯气共为0.01 。
27.答案: 1.正极; 2.
3.1:1; 4.银; AgNO3; 5.Y极附近红褐色变深; 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
解析: 由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极附近显红色,说明为阴极,那么为阳极,所以为电通电源的负极,为电源正极。甲是电解溶液,总方程式:。乙装置中生成的气体体积为。丙是电镀池,所以给铜镀银时阳极为,阴极为。电镀液为溶液。由于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故有外加电源时胶粒定向移动,向阴极移动,所以极附近红褐色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