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9月理科综合练习化学试题
展开
重庆南开中学高2020届高三(上)理科综合练习(9月)
化学试题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钾稀溶液,主要是为鲜花补充钾肥
B. 牙膏中添加的SrF2、NaF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它们防治龋齿的作用相同
C. 自来水厂用明矾净水,用Fe2(SO4)3或ClO2均能代替明矾净水
D. 变质的植物油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植物油发生了加成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高锰酸钾可防止鲜花衰败,则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钾稀溶液,主要是为鲜花保鲜,与补充钾肥无关,故A错误;
B.防治龋齿的有效成分是氟离子,则在牙膏中添加SrF2、NaF等均能防治龋齿,当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它们防治龋齿的作用是相同的,故B正确;
C.ClO2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水解生成胶体,自来水厂不能用其代替明矾净水,可用Fe2(SO4)3代替明矾净水,故C错误;
D.变质的植物油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植物油发生了氧化反应而变质,故D错误;
答案选B。
2.下列实验及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
检验方法
A
向NaOH溶液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备胶体
用可见光束照射
B
确认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uSO4
将水加入到反应后溶液中
C
区分AgNO3溶液和Al2(SO4)3溶液
分别取少量溶液,滴加BaCl2溶液
D
证明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不是Cl2
用CCl4充分萃取,将红纸条分别浸入分层后的溶液中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NaOH溶液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故A错误;
B.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浓度较大的硫酸,不能直接向其中加水,应该将混合物倒入水中,故B错误;
C.滴加BaCl2溶液后 BaCl2分别和AgNO3和Al2(SO4)3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硫酸钡沉淀,现象基本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
D.经四氯化碳萃取后的氯水中不含有氯气,但仍能使干燥的红布条褪色,可证明起漂白作用的不是氯气,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式:将饱和FeCl3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注意加碱会生成沉淀而不是胶体。
3.用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铅蓄电池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时理论上铅蓄电池中消耗氢离子数目为4NA
B. 1L0.1mol·L-1NH4Cl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小于0.1NA
C. 3.0g由葡萄糖和冰醋酸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
D. 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氯化氢,断裂化学键的总数为2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以铅蓄电池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22.4L H2(标况),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铅蓄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PbO2+2e-+4H+=Pb2++2H2O,可知消耗4mol的氢离子,所以理论上铅蓄电池中耗氢离子个数为4NA,故A正确;
B. 1L0.1mol·L-1NH4Cl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L×0.1mol•L-1=0.1mol,所以氮原子数等于0.1NA,故B错误;
C.葡萄糖和冰醋酸最简式均为CH2O,故3.0gCH2O的原子数=×4×NA=0.4NA,故C错误;
D.当反应生成2molHCl时,断裂2mol化学键,故当生成标况下22.4LHCl,即1molHCl时,断裂1mol化学键,即NA个,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及应用,明确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计算公式,熟悉相关物质的结构组成和电化学原理是解题关键,如C选项可以利用最简式简便运算,A选项注意两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目相等。
4.能使溴水褪色,含有3个甲基,其分子式为C6H11Br的有机物(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 )
A. 10种 B. 11种 C. 12种 D. 13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按照“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考虑邻间对”顺序书写烯烃C6H12的一溴取代后能含有3个甲基碳链结构,再讨论含有3个甲基的一溴代物的种类。
【详解】烯烃C6H12的一溴取代后能含3个甲基碳链结构有:(CH3)2C=CHCH2CH3、CH3CH=C(CH3)CH2CH3、(CH3)2CHCH=CHCH3、CH2=C(CH3)CH(CH3)2、(CH3)2C=C(CH3)2、(CH3)3 CCH=CH2,含有3个甲基的一溴代物的种类分别为2、2、3、2、1、2种,共12种。故选C。
5.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和R同主族,可组成共价化合物RY2,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5℃时,0.1mol/LX和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pH=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与Y、Z与W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完全相同
B. Y、Z、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碱性
C. 简单离子的半径:Z﹥R﹥W﹥Y
D. 因非金属Y﹥R,所以X与Y组成化合物沸点低于X与R组成的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和R同主族,Y处于第二周期,R处于第三周期,可组成共价化合物RY2,则Y为氧元素,R为硫元素,RY2为SO2,W的原子序数大于硫元素,故W为Cl元素,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6=1,处于第ⅠA族,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故Z为Na元素,25℃时0.1mol•L-1X和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pH为1,属于强酸,则X为氢元素;A.Z与Y可以形成Na2O、Na2O2,前者含有离子键、后者含有离子键、共价键,而Z与W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只含有离子键,故A错误;B.Y、Z、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NaClO等,NaClO溶液中次氯酸根水解,溶液显碱性,故B正确;C.Y、Z、R、W的简单离子分别为O2-、Na+、S2-、Cl-、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Cl->O2->Na+,故C错误;D.X与Y组成化合物为H2O、H2O2,X与R组成的化合物H2S,前者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硫化氢,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关系
6.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 图1表示1 LpH=2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至V L,pH随lgV的变化
B. 图2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变化的曲线,图中温度T2>T1
C. 图3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中,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H2起始体积分数(N2的起始量恒定)的变化,图中a点N2的转化率小于b点
D. 图4表示同一温度下,在不同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BaO2(s)2BaO(s)+O2(g),O2的平衡浓度与容器容积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A、CH3COOH是弱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所以加水稀释时电离程度增大,但离子浓度是减小的,若溶液体积增大10倍,c(H+)不能减小为原来的1/10,所以pH也不能增大1,故A错误;B、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电离出的H+和OH-浓度增大,所以图象中的温度为T1>T2,所以B错误;C、由图象可知在N2的起始量恒定时,随H2量的增加,N2的转化率增大,所以a点N2的转化率小于b点,故C正确;D、容器体积的增大,即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该平衡正向移动,O2的平衡浓度是增大的,所以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C。
7.在100mL K2CO3与K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测得溶液中的CO32-、HCO3-、AlO2-、Al3+离子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c(HCO3-)+c(H2CO3)+c(H+)=c(OH-)
B. b点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l-)>c(HCO3-)>c(CO32-)>c(OH-)
C. c点溶液中:c(Cl-)+c(HCO3-)+c(H2CO3)+c(CO32-)=1.5 mol·L-1
D. d→e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第一阶段,在100mL K2CO3与K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首先发生反应AlO2-+H++H2O═Al(OH)3↓,a点为K2CO3、KCl溶液;
第二阶段,AlO2-反应完毕,开始发生反应CO32-+H+═ HCO3-,b点CO32-、HCO3-的物质的量相等,但是水解程度不同,CO32-水解能力大于HCO3-。由图可知c点CO32-反应完毕,c点为KHCO3、KCl溶液;
第三阶段,cd段:CO32-反应完毕,然后发生反应HCO3-+H+═CO2↑+H2O,由图可知d点HCO3-反应完毕,d点为KCl溶液;
第四阶段,d→e的过程,发生反应Al(OH)3+3H+═Al3++3H2O,Al3+浓度逐渐增大,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a点为K2CO3、KCl溶液,根据质子守恒可得:(HCO3-)+2c(H2CO3)+c(H+)=c(OH-),故A错误;
B.b点K2CO3和KHCO3的浓度相等,加入了75mL盐酸,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则c(HCO3-)>c(CO32-),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l-)>c(HCO3-)>c(CO32-)>c(OH-),故B正确;
C. c点溶液中:c(Cl-)==0.5 mol·L-1,c(HCO3-)+c(H2CO3)+c(CO32-)==0.25 mol·L-1,则c点溶液中:c(Cl-)+c(HCO3-)+c(H2CO3)+c(CO32-)=0.75 mol·L-1,故C错误;
D.d→e的过程,发生反应Al(OH)3+3H+═Al3++3H2O,Al3+浓度逐渐增大,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明确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质子守恒的含义及应用方法。
8.现有一种制取铜和其他产物的新工艺,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较高。其主要流程如下:
注: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Cu2++CuS+4Cl﹣=2[CuCl2]﹣+S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工艺制铜是将铜矿砂与空气在高温下煅烧,使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要消耗大量的热能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合理的一种即可)。
(2)为使反应Ⅰ中充分进行,工业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完成合理的一种即可),反应Ⅰ的产物为(填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温度下,在反应Ⅲ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可以析出硫酸铜晶体,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炼钢时,为了降低含碳量,可将铁红投入熔融的生铁(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中,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硫酸厂为测定反应Ⅳ所得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取560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气体样品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用浓度为0.02000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50.00mL。
已知Cr2O72﹣+Fe2++H+→Cr3++Fe3++H2O(未配平)
①SO2通入Fe2(SO4)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反应Ⅳ所得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SO2会导致大气污染 (2). 粉碎固体 (3). FeS2、CuS (4). 4CuCl2﹣+O2+4H+═4Cu2++8Cl﹣+2H2O (5). 该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铜 (6). 3C+Fe2O32Fe+3CO↑ (7). SO2 + 2Fe3++ 2H2O=SO42-+ 2Fe2++ 4H+ (8). 12.00%
【解析】
【分析】
FeCuS2经反应Ⅰ转化为FeS2、CuS。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Cu2++CuS+4Cl﹣=2[CuCl2]﹣+S,FeS2、CuS经反应Ⅱ转化为FeS2、S、Na[CuCl2]、HCl。过滤分别得到滤液Na[CuCl2]、HCl,滤渣FeS2、S。Na[CuCl2] 经反应Ⅲ氧气氧化[CuCl2]﹣离子,转化成CuCl2。CuCl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析出硫酸铜晶体。CuSO4溶液可置换或者电解得到单质铜。FeS2经反应Ⅳ氧气氧化得到Fe2O3和SO2。Fe2O3与过量碳反应生成铁和一氧化碳,制得钢。SO2可以氧化并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详解】(1)FeCuS2在高温下煅烧,会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其次生成的SO2会导致大气污染;
(2)为使反应Ⅰ中充分进行,工业可采取的措施是粉碎固体。根据黄铜矿中元素的化合价、单质S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可知,反应Ⅰ的产物为FeS2、CuS;
(3)反应Ⅲ是氧气氧化[CuCl2]﹣离子,所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CuCl2﹣+O2+4H+═4Cu2++8Cl﹣+2H2O。由于该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铜,所以会析出硫酸铜晶体;
(4)工业上炼钢时,为了降低含碳量,可将铁红投入熔融的生铁中,因为碳过量,故生成一氧化碳,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Fe2O32Fe+3CO↑;
(5)①硫酸铁能氧化SO2生成硫酸,则SO2通入Fe2(SO4)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 + 2Fe3++ 2H2O=SO42-+ 2Fe2++ 4H+;
②560mL(标准状况)气体样品物质的量为=0.025mol,消耗K2Cr2O7的物质的量是.02000mol•L﹣1×0.05L=0.001mol,则根据电子电子守恒可知,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01mol×6=0.006mol,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SO2的物质的量是0.006mol÷2=0.003mol,因此反应Ⅳ所得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点睛】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出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如何结合题意并借助于电子得失守恒进行判断和计算即可。
9.研究氮及其化合物对化工生产有重要意义。
(1)已知:N2(g)+O2(g)=2NO(g); △H=+180 kJ·mol-1
4NH3(g)+5O2(g) =4NO(g)+6H2O(g); △H= -908 kJ·mol-1
请写出氨气被一氧化氮氧化生成无毒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工业合成氨的原理为: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下图甲表示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乙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投料中H2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设为k)对该平衡的影响。
①已知图甲中0~t1 min内,v(H2)=0.03 mol·L-1·min-1,则t1=________ min;若从t2 min起仅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则所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②图乙中,b点时k=_________。
③已知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在该温度下向容器中同时加入下列浓度的混合气体:c(H2)=0.1 mol/L,c(N2)=0.5 mol/L,c(NH3)=0.1 mol/L,则在平衡建立过程中NH3的浓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恒定不变”)。
(3)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N2H4+H+N2H5+)
①N2H5+的电子式为_______。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Cl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尿素(CO(NH2)2)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工业上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电解尿素的碱性溶液制取氢气。
①该装置中阳极的总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准状况),则消耗的尿素为____________g(忽略气体的溶解)。
【答案】 (1). 4NH3(g) + 6NO(g)=5N2(g) + 6H2O(g) ΔH=-1808 kJ·mol-1 (2). 30 (3). 降低温度(或增大H2浓度、减小NH3浓度) (4). 3:1 (5). 逐渐减小 (6). (7). N2H6(HSO4)2 (8). 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 (9). CO(NH2)2+8OH--6e-===N2↑+CO32—+6H2O (10). 15
【解析】
【分析】
(1)由盖斯定律计算可得;
(2)①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然后根据速率的计算公式求出时间。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来解答;
②当N2与H2的起始体积比符合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时,达到平衡时氨的体积分数最大;
③根据浓度商和化学平衡常数比较,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进而判断平衡建立过程中NH3的浓度变化趋势;
(3)①N2H4是二元弱碱,其性质与氨气相似,第一步电离出1个氢氧根离子和N2H5+,则第二步中N2H5+电离出1个氢氧根离子和N2H62+;
【详解】(1)令①:N2(g)+O2(g)=2NO(g) △H=+180 kJ·mol-1,②:4NH3(g)+5O2(g) =4NO(g)+6H2O(g) △H= -908 kJ·mol-1,氨气被一氧化氮氧化生成无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③:4NH3(g) + 6NO(g)=5N2(g) + 6H2O(g),③=②-5①,△H=(-908-5180)kJ·mol-1=-1808 kJ·mol-1,则氨气被一氧化氮氧化生成无毒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4NH3(g) + 6NO(g)=5N2(g) + 6H2O(g) ΔH=-1808 kJ·mol-1;
(2)①0~t1 min内,v(H2)=0.03 mol·L-1·min-1,,v(N2)=0.01 mol·L-1·min-1,则==0.01 mol·L-1·min-1,解得t1=30min。从t2 min起N2的浓度逐渐减小,则所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或增大H2浓度、减小NH3浓度)使得平衡正向移动引起的;
②当N2与H2的起始体积比符合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时,达到平衡时氨的体积分数最大,即图乙中,b点时k=3:1;
③c(H2)=0.1 mol/L,c(N2)=0.5 mol/L,c(NH3)=0.1 mol/L,则Qc===20>10,所以反应逆向进行,NH3的浓度逐渐减小;
(3)①N2H4是二元弱碱,其性质与氨气相似,第一步电离出1个氢氧根离子和N2H5+,则第二步中N2H5+电离出1个氢氧根离子和N2H62+。N2H5+的电子式为。N2H4是二元弱碱,其性质与氨气相似,第一步电离出1个氢氧根离子和N2H5+,则第二步中N2H5+电离出1个氢氧根离子和N2H62+,则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N2H6(HSO4)2;
②N2H4被银离子氧化,银离子被还原生成单质银,-2价的N元素被氧化为N2,反应方程式为:N2H4+4AgBr=4Ag↓+N2↑+4HBr,因此反应出现现象为: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
(4)①阳极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O(NH2)2被氧化为N2,在碱性条件下产生碳酸根离子,则该装置中阳极的总电极反应式为CO(NH2)2+8OH--6e-=N2↑+CO32—+6H2O;
②该电解池总反应式为:CO(NH2)2+2OH-=N2↑+CO32—+3H2↑,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准状况),即1mol气体,其中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故氮气有0.25mol,CO(NH2)2的物质的量也为0.25mol,则消耗的尿素为0.25mol 15g。
10.以NaCl为主要成分的融雪剂会腐蚀桥梁、铁轨等钢铁设备。某研究小组探究NaCl溶液对钢铁腐蚀的影响。
(1)将滤纸用3.5%的NaCl溶液润湿,涂上铁粉、碳粉的混合物,贴在表面皿上。在滤纸上加几滴检验试剂,再缓慢加入NaCl溶液至没过滤纸,操作如下所示:
①实验ⅰ的现象说明,得电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说明NaCl的作用,需要补充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如图示装置的烧杯a、b中各加入30mL 3.5%的NaCl溶液,闭合K,指针未发生偏转。加热烧杯a,指针向右偏转。
①取a、b中溶液少量,滴加K3[Fe(CN)6]溶液,a中出现蓝色沉淀,b中无变化,b中铁片作________极。
②加热后,指针发生偏转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2)中图示装置探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钢铁腐蚀的影响,向烧杯a、b中各加入30mL不同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
a
b
指针偏转方向
I
0.1%
0.01%
向右
II
0.1%
3.5%
向左
Ⅲ
3.5%
饱和溶液
向右
①Ⅱ中,b中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Ⅲ中,铁在饱和NaCl溶液中不易被腐蚀。查阅资料可知:在饱和NaCl溶液中O2浓度较低,钢铁不易被腐蚀。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对钢铁腐蚀有影响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O2 (2). 与铁组成原电池,作原电池的正极 (3). 用水代替NaCl溶液进行上述实验 (4). 正 (5). 温度升高,Fe还原性增强,反应速率加快 (6). Fe-2e-=Fe2+ (7). 另取两个烧杯,分别往其中加入铁片和一定量的饱和NaCl溶液,再分别滴加几滴K3Fe(CN)6溶液,然后往其中一个烧杯中通入O2,观察现象 (8). 温度、NaCl溶液的浓度、O2的浓度
【解析】
【分析】
(1)铁、碳以氯化钠溶液为电解质形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生成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遇到酚酞变红;
(2)①K3[Fe(CN)6]溶液与二价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②温度升高,Fe还原性增强,反应速率加快;
(3)①依据不同浓度下,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判断电极,书写电极反应式;
②要证明在饱和NaCl溶液中O2浓度较低,钢铁不易被腐蚀,可以设计对比试验,一个实验中通入氧气,另一个实验中不通入氧气,观察铁的腐蚀情况;
(4)依据上述实验总结归纳解答。
【详解】(1)①铁、碳以氯化钠溶液为电解质形成原电池,酚酞变红说明生成氢氧根离子,发生吸氧腐蚀,故得电子的物质是O2;
②铁与碳以氯化钠溶液为电解质形成原电,铁做原电池负极,碳做正极;
③为了说明NaCl的作用,需要补充的对照实验是,用水做电解质,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
(2)①K3[Fe(CN)6]溶液与二价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而取a、b中溶液少量,滴加K3[Fe(CN)6]溶液,a中出现蓝色沉淀,说明a中生成二价铁离子,b中无变化,b中没有二价铁离子生成,所以a做负极,b做正极;
②加热后,指针发生偏转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Fe还原性增强,反应速率加快;
(3)①依据图表中Ⅱ组数据及指针向左偏转,则可知:b极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Fe-2e-=Fe2+;
②要证明氧气浓度对金属腐蚀速率的影响,可以设计对比实验,如下:另取两个烧杯,分别往其中加入铁片和一定量的饱和NaCl溶液,再分别滴加几滴K3Fe(CN)6溶液,然后往其中一个烧杯中通入O2,观察现象;
(4)通过上述实验可知:对钢铁腐蚀有影响的因素是有温度、NaCl溶液的浓度、O2的浓度。
11.铁、钴、镍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铁、钴、镍的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
(2)酞菁钴分子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中心离子为钴离子,酞钴分子中与钴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的氮原子的编号是_______(填1、2、3、4),三种非金属原子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3)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_______(填晶体类型),若配合物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则x=________。
(4)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pm和78pm,则熔点NiO______FeO(填“>”“<”或“=”),原因是_________。
(5)NiAs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①镍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
②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晶体密度为pg·cm-3,则该晶胞中最近的Ni2+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写出计算表达式)
【答案】 (1). 铁 (2). 2、4 (3). N>C>H (4). sp2、sp3 (5). 分子晶体 (6). 5 (7). > (8). Ni2+、Fe2+的电荷相同,Ni2+的离子半径小于Fe2+的离子半径,晶格能:NiO>FeO,因此熔点NiO>FeO (9). 4 (10). ×
【解析】
【分析】
(1)未成对电子处于价电子中,铁、钴、镍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d64s2、3d74s2、3d84s2,结合泡利原理与洪特规则判断;
(2)含有孤对电子的N原子与Co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配位键后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的N原子形成普通的共价键;三种非金属原子为C、N、H,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根据分子中N原子形成的σ键个数和含有的孤对电子的数目,分析判断;
(3)根据Fe(CO)x的熔沸点比较低分析判断晶体类型;Fe原子价电子数为8,CO提供一对孤对电子,与Fe原子形成配位键,根据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列式计算x;
(4)离子晶体熔点与晶格能大小有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
(5)①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Ni、As原子数目,由晶胞结构可知As原子配位数为4,结合晶胞中Ni、As元素数目之比计算Ni的配位数;
②首先计算晶胞的质量,再结合密度计算晶胞体积,进而计算晶胞棱长,最后根据面心与顶点上的Ni原子距离最近计算。
【详解】(1)铁、钴、镍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d64s2、3d74s2、3d84s2,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3、2,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Fe,故答案为:Fe;
(2)有孤对电子的N原子与Co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配位键后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的N原子形成普通的共价键,1号、3号N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为普通共价键,2号、4号N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与Co通过配位键结合;酞菁钴中三种非金属原子为C、N、H,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故电负性N>C>H;分子中N原子有形成2个σ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有形成3个σ键,没有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均为3,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sp2;有形成3个σ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均为4,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sp3,故答案为:2、4;N>C>H;sp2、sp3;
(3)配合物Fe(CO)x的熔沸点比较低,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应属于分子晶体;Fe原子价电子数为8,CO提供一对孤对电子,与Fe原子形成配位键,则8+2x=18,解得x=5,故答案为:分子晶体;5;
(4)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说明二者都是离子晶体,Ni2+、Fe2+的电荷相同,Ni2+的离子半径小于Fe2+的离子半径,故晶格能:NiO>FeO,所以熔点NiO>FeO,故答案为:>;Ni2+、Fe2+的电荷相同,Ni2+的离子半径小于Fe2+的离子半径,故晶格能:NiO>FeO,所以熔点NiO>FeO;
(5)①晶胞中As原子数目为4,Ni原子数目=8×+6×=4,二者为1∶1,由晶胞结构可知As原子配位数为4,故Ni的配位数为4,故答案为:4;
②面心与顶点上的Ni原子距离最近,最近的Ni2+之间的距离为晶胞棱长的,晶胞质量=4×g=g,晶胞体积=g÷pg•cm-3=cm3,晶胞棱长=cm,故最近的Ni2+之间的距离=×cm,故答案为:×。
12.以A(C2H2)为原料合成食用香料E和吡咯(pyrrole)的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其中D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成酮。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⑧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满足下列条件的肉桂酸()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①含有苯环 ②能让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能水解。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任写一种)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A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2,5-二甲基吡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碳碳三键 (2). 2-丁烯 (3). 加成反应 (4). 氧化反应 (5). +H2O (6). 7种 (7). (8).
【解析】
【分析】
乙炔与NaNH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NaC≡CNa,结合B的分子式可知反应②为取代反应,则B为CH3C≡CCH3。对比B、C分子式可知反应③为加成反应,则C为CH3CH=CHCH3,D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成酮,则D为。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则E为。1分子乙炔与2分子HCH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OCH2C≡CCH2OH,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F发生氧化反应得到OHC-CH=CH-CHO,则F为HOCH2CH=CHCH2OH,OHC-CH=CH-CHO与氨气转化得到吡咯。
【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为乙炔,则官能团名称是碳碳三键。C为CH3CH=CHCH3,则C的名称是2-丁烯;
(2)1分子乙炔与2分子HCH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OCH2C≡CCH2OH,则⑥反应类型是成反应。F为HOCH2CH=CHCH2OH,发生氧化反应生成OHC-CH=CH-CHO,则⑧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3)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则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H2O;
(4)肉桂酸()的同分异构体中,①含有苯环 ②能让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③能水解。说明含有苯环、碳碳双键和酯基,可以含有1个取代基为-CH=CHOOCH,或-OOCCH=CH2,或-C(OOCH)=CH2,或者-COOCH=CH2,含有2个取代基为-CH=CH2、-OOCH,有邻、间、对,故共有7种;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不饱和度为3,且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一种环境的氢原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6)由乙炔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2,5-二甲基吡咯(),根据乙炔合成吡咯转化,由逆合成分析可得,合成路线为:。
重庆南开中学高2020届高三(上)理科综合练习(9月)
化学试题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钾稀溶液,主要是为鲜花补充钾肥
B. 牙膏中添加的SrF2、NaF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它们防治龋齿的作用相同
C. 自来水厂用明矾净水,用Fe2(SO4)3或ClO2均能代替明矾净水
D. 变质的植物油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植物油发生了加成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高锰酸钾可防止鲜花衰败,则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钾稀溶液,主要是为鲜花保鲜,与补充钾肥无关,故A错误;
B.防治龋齿的有效成分是氟离子,则在牙膏中添加SrF2、NaF等均能防治龋齿,当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它们防治龋齿的作用是相同的,故B正确;
C.ClO2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水解生成胶体,自来水厂不能用其代替明矾净水,可用Fe2(SO4)3代替明矾净水,故C错误;
D.变质的植物油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植物油发生了氧化反应而变质,故D错误;
答案选B。
2.下列实验及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
检验方法
A
向NaOH溶液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备胶体
用可见光束照射
B
确认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uSO4
将水加入到反应后溶液中
C
区分AgNO3溶液和Al2(SO4)3溶液
分别取少量溶液,滴加BaCl2溶液
D
证明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不是Cl2
用CCl4充分萃取,将红纸条分别浸入分层后的溶液中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NaOH溶液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故A错误;
B.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有浓度较大的硫酸,不能直接向其中加水,应该将混合物倒入水中,故B错误;
C.滴加BaCl2溶液后 BaCl2分别和AgNO3和Al2(SO4)3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硫酸钡沉淀,现象基本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
D.经四氯化碳萃取后的氯水中不含有氯气,但仍能使干燥的红布条褪色,可证明起漂白作用的不是氯气,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式:将饱和FeCl3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注意加碱会生成沉淀而不是胶体。
3.用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铅蓄电池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时理论上铅蓄电池中消耗氢离子数目为4NA
B. 1L0.1mol·L-1NH4Cl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小于0.1NA
C. 3.0g由葡萄糖和冰醋酸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
D. 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氯化氢,断裂化学键的总数为2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以铅蓄电池电解氯化钠溶液得到22.4L H2(标况),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铅蓄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PbO2+2e-+4H+=Pb2++2H2O,可知消耗4mol的氢离子,所以理论上铅蓄电池中耗氢离子个数为4NA,故A正确;
B. 1L0.1mol·L-1NH4Cl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L×0.1mol•L-1=0.1mol,所以氮原子数等于0.1NA,故B错误;
C.葡萄糖和冰醋酸最简式均为CH2O,故3.0gCH2O的原子数=×4×NA=0.4NA,故C错误;
D.当反应生成2molHCl时,断裂2mol化学键,故当生成标况下22.4LHCl,即1molHCl时,断裂1mol化学键,即NA个,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及应用,明确以物质的量为核心计算公式,熟悉相关物质的结构组成和电化学原理是解题关键,如C选项可以利用最简式简便运算,A选项注意两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目相等。
4.能使溴水褪色,含有3个甲基,其分子式为C6H11Br的有机物(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 )
A. 10种 B. 11种 C. 12种 D. 13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按照“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考虑邻间对”顺序书写烯烃C6H12的一溴取代后能含有3个甲基碳链结构,再讨论含有3个甲基的一溴代物的种类。
【详解】烯烃C6H12的一溴取代后能含3个甲基碳链结构有:(CH3)2C=CHCH2CH3、CH3CH=C(CH3)CH2CH3、(CH3)2CHCH=CHCH3、CH2=C(CH3)CH(CH3)2、(CH3)2C=C(CH3)2、(CH3)3 CCH=CH2,含有3个甲基的一溴代物的种类分别为2、2、3、2、1、2种,共12种。故选C。
5.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和R同主族,可组成共价化合物RY2,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5℃时,0.1mol/LX和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pH=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与Y、Z与W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完全相同
B. Y、Z、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碱性
C. 简单离子的半径:Z﹥R﹥W﹥Y
D. 因非金属Y﹥R,所以X与Y组成化合物沸点低于X与R组成的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和R同主族,Y处于第二周期,R处于第三周期,可组成共价化合物RY2,则Y为氧元素,R为硫元素,RY2为SO2,W的原子序数大于硫元素,故W为Cl元素,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6=1,处于第ⅠA族,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故Z为Na元素,25℃时0.1mol•L-1X和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pH为1,属于强酸,则X为氢元素;A.Z与Y可以形成Na2O、Na2O2,前者含有离子键、后者含有离子键、共价键,而Z与W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只含有离子键,故A错误;B.Y、Z、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NaClO等,NaClO溶液中次氯酸根水解,溶液显碱性,故B正确;C.Y、Z、R、W的简单离子分别为O2-、Na+、S2-、Cl-、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S2->Cl->O2->Na+,故C错误;D.X与Y组成化合物为H2O、H2O2,X与R组成的化合物H2S,前者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硫化氢,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关系
6.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 图1表示1 LpH=2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至V L,pH随lgV的变化
B. 图2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变化的曲线,图中温度T2>T1
C. 图3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中,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H2起始体积分数(N2的起始量恒定)的变化,图中a点N2的转化率小于b点
D. 图4表示同一温度下,在不同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BaO2(s)2BaO(s)+O2(g),O2的平衡浓度与容器容积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A、CH3COOH是弱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所以加水稀释时电离程度增大,但离子浓度是减小的,若溶液体积增大10倍,c(H+)不能减小为原来的1/10,所以pH也不能增大1,故A错误;B、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电离出的H+和OH-浓度增大,所以图象中的温度为T1>T2,所以B错误;C、由图象可知在N2的起始量恒定时,随H2量的增加,N2的转化率增大,所以a点N2的转化率小于b点,故C正确;D、容器体积的增大,即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该平衡正向移动,O2的平衡浓度是增大的,所以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C。
7.在100mL K2CO3与K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测得溶液中的CO32-、HCO3-、AlO2-、Al3+离子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c(HCO3-)+c(H2CO3)+c(H+)=c(OH-)
B. b点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l-)>c(HCO3-)>c(CO32-)>c(OH-)
C. c点溶液中:c(Cl-)+c(HCO3-)+c(H2CO3)+c(CO32-)=1.5 mol·L-1
D. d→e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第一阶段,在100mL K2CO3与K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首先发生反应AlO2-+H++H2O═Al(OH)3↓,a点为K2CO3、KCl溶液;
第二阶段,AlO2-反应完毕,开始发生反应CO32-+H+═ HCO3-,b点CO32-、HCO3-的物质的量相等,但是水解程度不同,CO32-水解能力大于HCO3-。由图可知c点CO32-反应完毕,c点为KHCO3、KCl溶液;
第三阶段,cd段:CO32-反应完毕,然后发生反应HCO3-+H+═CO2↑+H2O,由图可知d点HCO3-反应完毕,d点为KCl溶液;
第四阶段,d→e的过程,发生反应Al(OH)3+3H+═Al3++3H2O,Al3+浓度逐渐增大,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a点为K2CO3、KCl溶液,根据质子守恒可得:(HCO3-)+2c(H2CO3)+c(H+)=c(OH-),故A错误;
B.b点K2CO3和KHCO3的浓度相等,加入了75mL盐酸,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则c(HCO3-)>c(CO32-),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l-)>c(HCO3-)>c(CO32-)>c(OH-),故B正确;
C. c点溶液中:c(Cl-)==0.5 mol·L-1,c(HCO3-)+c(H2CO3)+c(CO32-)==0.25 mol·L-1,则c点溶液中:c(Cl-)+c(HCO3-)+c(H2CO3)+c(CO32-)=0.75 mol·L-1,故C错误;
D.d→e的过程,发生反应Al(OH)3+3H+═Al3++3H2O,Al3+浓度逐渐增大,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明确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及质子守恒的含义及应用方法。
8.现有一种制取铜和其他产物的新工艺,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较高。其主要流程如下:
注: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Cu2++CuS+4Cl﹣=2[CuCl2]﹣+S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工艺制铜是将铜矿砂与空气在高温下煅烧,使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要消耗大量的热能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合理的一种即可)。
(2)为使反应Ⅰ中充分进行,工业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完成合理的一种即可),反应Ⅰ的产物为(填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温度下,在反应Ⅲ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可以析出硫酸铜晶体,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炼钢时,为了降低含碳量,可将铁红投入熔融的生铁(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中,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硫酸厂为测定反应Ⅳ所得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取560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气体样品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用浓度为0.02000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50.00mL。
已知Cr2O72﹣+Fe2++H+→Cr3++Fe3++H2O(未配平)
①SO2通入Fe2(SO4)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反应Ⅳ所得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SO2会导致大气污染 (2). 粉碎固体 (3). FeS2、CuS (4). 4CuCl2﹣+O2+4H+═4Cu2++8Cl﹣+2H2O (5). 该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铜 (6). 3C+Fe2O32Fe+3CO↑ (7). SO2 + 2Fe3++ 2H2O=SO42-+ 2Fe2++ 4H+ (8). 12.00%
【解析】
【分析】
FeCuS2经反应Ⅰ转化为FeS2、CuS。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Cu2++CuS+4Cl﹣=2[CuCl2]﹣+S,FeS2、CuS经反应Ⅱ转化为FeS2、S、Na[CuCl2]、HCl。过滤分别得到滤液Na[CuCl2]、HCl,滤渣FeS2、S。Na[CuCl2] 经反应Ⅲ氧气氧化[CuCl2]﹣离子,转化成CuCl2。CuCl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析出硫酸铜晶体。CuSO4溶液可置换或者电解得到单质铜。FeS2经反应Ⅳ氧气氧化得到Fe2O3和SO2。Fe2O3与过量碳反应生成铁和一氧化碳,制得钢。SO2可以氧化并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详解】(1)FeCuS2在高温下煅烧,会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其次生成的SO2会导致大气污染;
(2)为使反应Ⅰ中充分进行,工业可采取的措施是粉碎固体。根据黄铜矿中元素的化合价、单质S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可知,反应Ⅰ的产物为FeS2、CuS;
(3)反应Ⅲ是氧气氧化[CuCl2]﹣离子,所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CuCl2﹣+O2+4H+═4Cu2++8Cl﹣+2H2O。由于该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铜,所以会析出硫酸铜晶体;
(4)工业上炼钢时,为了降低含碳量,可将铁红投入熔融的生铁中,因为碳过量,故生成一氧化碳,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Fe2O32Fe+3CO↑;
(5)①硫酸铁能氧化SO2生成硫酸,则SO2通入Fe2(SO4)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 + 2Fe3++ 2H2O=SO42-+ 2Fe2++ 4H+;
②560mL(标准状况)气体样品物质的量为=0.025mol,消耗K2Cr2O7的物质的量是.02000mol•L﹣1×0.05L=0.001mol,则根据电子电子守恒可知,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01mol×6=0.006mol,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SO2的物质的量是0.006mol÷2=0.003mol,因此反应Ⅳ所得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点睛】该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出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如何结合题意并借助于电子得失守恒进行判断和计算即可。
9.研究氮及其化合物对化工生产有重要意义。
(1)已知:N2(g)+O2(g)=2NO(g); △H=+180 kJ·mol-1
4NH3(g)+5O2(g) =4NO(g)+6H2O(g); △H= -908 kJ·mol-1
请写出氨气被一氧化氮氧化生成无毒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工业合成氨的原理为: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下图甲表示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乙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投料中H2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设为k)对该平衡的影响。
①已知图甲中0~t1 min内,v(H2)=0.03 mol·L-1·min-1,则t1=________ min;若从t2 min起仅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则所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②图乙中,b点时k=_________。
③已知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在该温度下向容器中同时加入下列浓度的混合气体:c(H2)=0.1 mol/L,c(N2)=0.5 mol/L,c(NH3)=0.1 mol/L,则在平衡建立过程中NH3的浓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恒定不变”)。
(3)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N2H4+H+N2H5+)
①N2H5+的电子式为_______。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Cl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尿素(CO(NH2)2)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工业上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电解尿素的碱性溶液制取氢气。
①该装置中阳极的总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准状况),则消耗的尿素为____________g(忽略气体的溶解)。
【答案】 (1). 4NH3(g) + 6NO(g)=5N2(g) + 6H2O(g) ΔH=-1808 kJ·mol-1 (2). 30 (3). 降低温度(或增大H2浓度、减小NH3浓度) (4). 3:1 (5). 逐渐减小 (6). (7). N2H6(HSO4)2 (8). 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 (9). CO(NH2)2+8OH--6e-===N2↑+CO32—+6H2O (10). 15
【解析】
【分析】
(1)由盖斯定律计算可得;
(2)①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然后根据速率的计算公式求出时间。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来解答;
②当N2与H2的起始体积比符合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时,达到平衡时氨的体积分数最大;
③根据浓度商和化学平衡常数比较,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进而判断平衡建立过程中NH3的浓度变化趋势;
(3)①N2H4是二元弱碱,其性质与氨气相似,第一步电离出1个氢氧根离子和N2H5+,则第二步中N2H5+电离出1个氢氧根离子和N2H62+;
【详解】(1)令①:N2(g)+O2(g)=2NO(g) △H=+180 kJ·mol-1,②:4NH3(g)+5O2(g) =4NO(g)+6H2O(g) △H= -908 kJ·mol-1,氨气被一氧化氮氧化生成无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③:4NH3(g) + 6NO(g)=5N2(g) + 6H2O(g),③=②-5①,△H=(-908-5180)kJ·mol-1=-1808 kJ·mol-1,则氨气被一氧化氮氧化生成无毒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4NH3(g) + 6NO(g)=5N2(g) + 6H2O(g) ΔH=-1808 kJ·mol-1;
(2)①0~t1 min内,v(H2)=0.03 mol·L-1·min-1,,v(N2)=0.01 mol·L-1·min-1,则==0.01 mol·L-1·min-1,解得t1=30min。从t2 min起N2的浓度逐渐减小,则所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或增大H2浓度、减小NH3浓度)使得平衡正向移动引起的;
②当N2与H2的起始体积比符合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时,达到平衡时氨的体积分数最大,即图乙中,b点时k=3:1;
③c(H2)=0.1 mol/L,c(N2)=0.5 mol/L,c(NH3)=0.1 mol/L,则Qc===20>10,所以反应逆向进行,NH3的浓度逐渐减小;
(3)①N2H4是二元弱碱,其性质与氨气相似,第一步电离出1个氢氧根离子和N2H5+,则第二步中N2H5+电离出1个氢氧根离子和N2H62+。N2H5+的电子式为。N2H4是二元弱碱,其性质与氨气相似,第一步电离出1个氢氧根离子和N2H5+,则第二步中N2H5+电离出1个氢氧根离子和N2H62+,则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N2H6(HSO4)2;
②N2H4被银离子氧化,银离子被还原生成单质银,-2价的N元素被氧化为N2,反应方程式为:N2H4+4AgBr=4Ag↓+N2↑+4HBr,因此反应出现现象为: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
(4)①阳极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O(NH2)2被氧化为N2,在碱性条件下产生碳酸根离子,则该装置中阳极的总电极反应式为CO(NH2)2+8OH--6e-=N2↑+CO32—+6H2O;
②该电解池总反应式为:CO(NH2)2+2OH-=N2↑+CO32—+3H2↑,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准状况),即1mol气体,其中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故氮气有0.25mol,CO(NH2)2的物质的量也为0.25mol,则消耗的尿素为0.25mol 15g。
10.以NaCl为主要成分的融雪剂会腐蚀桥梁、铁轨等钢铁设备。某研究小组探究NaCl溶液对钢铁腐蚀的影响。
(1)将滤纸用3.5%的NaCl溶液润湿,涂上铁粉、碳粉的混合物,贴在表面皿上。在滤纸上加几滴检验试剂,再缓慢加入NaCl溶液至没过滤纸,操作如下所示:
①实验ⅰ的现象说明,得电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说明NaCl的作用,需要补充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如图示装置的烧杯a、b中各加入30mL 3.5%的NaCl溶液,闭合K,指针未发生偏转。加热烧杯a,指针向右偏转。
①取a、b中溶液少量,滴加K3[Fe(CN)6]溶液,a中出现蓝色沉淀,b中无变化,b中铁片作________极。
②加热后,指针发生偏转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2)中图示装置探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钢铁腐蚀的影响,向烧杯a、b中各加入30mL不同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
a
b
指针偏转方向
I
0.1%
0.01%
向右
II
0.1%
3.5%
向左
Ⅲ
3.5%
饱和溶液
向右
①Ⅱ中,b中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Ⅲ中,铁在饱和NaCl溶液中不易被腐蚀。查阅资料可知:在饱和NaCl溶液中O2浓度较低,钢铁不易被腐蚀。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对钢铁腐蚀有影响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O2 (2). 与铁组成原电池,作原电池的正极 (3). 用水代替NaCl溶液进行上述实验 (4). 正 (5). 温度升高,Fe还原性增强,反应速率加快 (6). Fe-2e-=Fe2+ (7). 另取两个烧杯,分别往其中加入铁片和一定量的饱和NaCl溶液,再分别滴加几滴K3Fe(CN)6溶液,然后往其中一个烧杯中通入O2,观察现象 (8). 温度、NaCl溶液的浓度、O2的浓度
【解析】
【分析】
(1)铁、碳以氯化钠溶液为电解质形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生成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遇到酚酞变红;
(2)①K3[Fe(CN)6]溶液与二价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②温度升高,Fe还原性增强,反应速率加快;
(3)①依据不同浓度下,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判断电极,书写电极反应式;
②要证明在饱和NaCl溶液中O2浓度较低,钢铁不易被腐蚀,可以设计对比试验,一个实验中通入氧气,另一个实验中不通入氧气,观察铁的腐蚀情况;
(4)依据上述实验总结归纳解答。
【详解】(1)①铁、碳以氯化钠溶液为电解质形成原电池,酚酞变红说明生成氢氧根离子,发生吸氧腐蚀,故得电子的物质是O2;
②铁与碳以氯化钠溶液为电解质形成原电,铁做原电池负极,碳做正极;
③为了说明NaCl的作用,需要补充的对照实验是,用水做电解质,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
(2)①K3[Fe(CN)6]溶液与二价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而取a、b中溶液少量,滴加K3[Fe(CN)6]溶液,a中出现蓝色沉淀,说明a中生成二价铁离子,b中无变化,b中没有二价铁离子生成,所以a做负极,b做正极;
②加热后,指针发生偏转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Fe还原性增强,反应速率加快;
(3)①依据图表中Ⅱ组数据及指针向左偏转,则可知:b极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Fe-2e-=Fe2+;
②要证明氧气浓度对金属腐蚀速率的影响,可以设计对比实验,如下:另取两个烧杯,分别往其中加入铁片和一定量的饱和NaCl溶液,再分别滴加几滴K3Fe(CN)6溶液,然后往其中一个烧杯中通入O2,观察现象;
(4)通过上述实验可知:对钢铁腐蚀有影响的因素是有温度、NaCl溶液的浓度、O2的浓度。
11.铁、钴、镍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铁、钴、镍的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
(2)酞菁钴分子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中心离子为钴离子,酞钴分子中与钴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的氮原子的编号是_______(填1、2、3、4),三种非金属原子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3)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_______(填晶体类型),若配合物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则x=________。
(4)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pm和78pm,则熔点NiO______FeO(填“>”“<”或“=”),原因是_________。
(5)NiAs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①镍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
②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晶体密度为pg·cm-3,则该晶胞中最近的Ni2+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写出计算表达式)
【答案】 (1). 铁 (2). 2、4 (3). N>C>H (4). sp2、sp3 (5). 分子晶体 (6). 5 (7). > (8). Ni2+、Fe2+的电荷相同,Ni2+的离子半径小于Fe2+的离子半径,晶格能:NiO>FeO,因此熔点NiO>FeO (9). 4 (10). ×
【解析】
【分析】
(1)未成对电子处于价电子中,铁、钴、镍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d64s2、3d74s2、3d84s2,结合泡利原理与洪特规则判断;
(2)含有孤对电子的N原子与Co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配位键后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的N原子形成普通的共价键;三种非金属原子为C、N、H,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根据分子中N原子形成的σ键个数和含有的孤对电子的数目,分析判断;
(3)根据Fe(CO)x的熔沸点比较低分析判断晶体类型;Fe原子价电子数为8,CO提供一对孤对电子,与Fe原子形成配位键,根据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列式计算x;
(4)离子晶体熔点与晶格能大小有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
(5)①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Ni、As原子数目,由晶胞结构可知As原子配位数为4,结合晶胞中Ni、As元素数目之比计算Ni的配位数;
②首先计算晶胞的质量,再结合密度计算晶胞体积,进而计算晶胞棱长,最后根据面心与顶点上的Ni原子距离最近计算。
【详解】(1)铁、钴、镍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d64s2、3d74s2、3d84s2,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3、2,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Fe,故答案为:Fe;
(2)有孤对电子的N原子与Co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配位键后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的N原子形成普通的共价键,1号、3号N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为普通共价键,2号、4号N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与Co通过配位键结合;酞菁钴中三种非金属原子为C、N、H,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故电负性N>C>H;分子中N原子有形成2个σ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有形成3个σ键,没有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均为3,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sp2;有形成3个σ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均为4,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sp3,故答案为:2、4;N>C>H;sp2、sp3;
(3)配合物Fe(CO)x的熔沸点比较低,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应属于分子晶体;Fe原子价电子数为8,CO提供一对孤对电子,与Fe原子形成配位键,则8+2x=18,解得x=5,故答案为:分子晶体;5;
(4)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说明二者都是离子晶体,Ni2+、Fe2+的电荷相同,Ni2+的离子半径小于Fe2+的离子半径,故晶格能:NiO>FeO,所以熔点NiO>FeO,故答案为:>;Ni2+、Fe2+的电荷相同,Ni2+的离子半径小于Fe2+的离子半径,故晶格能:NiO>FeO,所以熔点NiO>FeO;
(5)①晶胞中As原子数目为4,Ni原子数目=8×+6×=4,二者为1∶1,由晶胞结构可知As原子配位数为4,故Ni的配位数为4,故答案为:4;
②面心与顶点上的Ni原子距离最近,最近的Ni2+之间的距离为晶胞棱长的,晶胞质量=4×g=g,晶胞体积=g÷pg•cm-3=cm3,晶胞棱长=cm,故最近的Ni2+之间的距离=×cm,故答案为:×。
12.以A(C2H2)为原料合成食用香料E和吡咯(pyrrole)的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其中D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成酮。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⑧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满足下列条件的肉桂酸()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①含有苯环 ②能让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能水解。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任写一种)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A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2,5-二甲基吡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碳碳三键 (2). 2-丁烯 (3). 加成反应 (4). 氧化反应 (5). +H2O (6). 7种 (7). (8).
【解析】
【分析】
乙炔与NaNH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NaC≡CNa,结合B的分子式可知反应②为取代反应,则B为CH3C≡CCH3。对比B、C分子式可知反应③为加成反应,则C为CH3CH=CHCH3,D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成酮,则D为。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则E为。1分子乙炔与2分子HCH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OCH2C≡CCH2OH,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F发生氧化反应得到OHC-CH=CH-CHO,则F为HOCH2CH=CHCH2OH,OHC-CH=CH-CHO与氨气转化得到吡咯。
【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为乙炔,则官能团名称是碳碳三键。C为CH3CH=CHCH3,则C的名称是2-丁烯;
(2)1分子乙炔与2分子HCH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OCH2C≡CCH2OH,则⑥反应类型是成反应。F为HOCH2CH=CHCH2OH,发生氧化反应生成OHC-CH=CH-CHO,则⑧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3)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则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H2O;
(4)肉桂酸()的同分异构体中,①含有苯环 ②能让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③能水解。说明含有苯环、碳碳双键和酯基,可以含有1个取代基为-CH=CHOOCH,或-OOCCH=CH2,或-C(OOCH)=CH2,或者-COOCH=CH2,含有2个取代基为-CH=CH2、-OOCH,有邻、间、对,故共有7种;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不饱和度为3,且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一种环境的氢原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6)由乙炔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2,5-二甲基吡咯(),根据乙炔合成吡咯转化,由逆合成分析可得,合成路线为:。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