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学年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以武侠文学为原型,融舞蹈化的武术技击表演与戏剧化、模式化的叙事情节为一体的类型影片。中国武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舞蹈艺术的神韵,中国武侠电影在汲取武术的外在形态和神韵的过程中,形成了武打动作的舞蹈化风格,生龙活虎的武术技击在银幕上便演变为一种优美动人的武术之舞。由于武术打斗在电影中是高度艺术化和表演化的动作奇观,所以,我们把它称为银幕上的“武舞”,即武术之舞。
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动作表演。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打斗、单纯的视觉奇观,而是武打与剧情、与情景、与人物性格的相互交融。中国武术进入电影之后,演变为一种以艺术表演为主、击打对方为辅的武术之舞。观众在欣赏一场技艺精湛的动作搏击时,实际上看到的是一场在“影像舞台”上展开的武舞表演。
中国武侠电影在它极具表演性的武术对打和曲折委婉的故事情节中,隐含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式的文化伦理,这是支撑整个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包括武侠电影中的人物所归附的不同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各种剑术、拳法,其实都带有特定的伦理色彩,都会与武侠道义和社会道德相联系。作为武侠电影的“主题道具”,刀剑的选择与使用同样具有艺术的表述功能与文化意义。
中国武侠电影在人物性格的创作上,严格依循着善恶分明、忠奸立判的美学原则,并通过善与恶的尖锐对立,美与丑的鲜明映照来建立影片的叙事体系和价值体系。由此,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以英雄义士为主体的善的形象和以奸臣贼子为主体的恶的形象。同时武侠电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报主”与“尽孝”的叙事母题、“家族为本”的武林道义、“义非侠不立”的精神取向和“善恶有报”的世俗伦理等,建立了武侠电影特定的伦理构架。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注重武德的电影作品,特别是对暴力的表现方面提供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其中包括暴力的喜剧化、舞蹈化、诗意化等消解暴力的有效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武侠动作片的“国际化”正在改变世界电影中暴力影像的存在方式。
事实证明:武侠电影所蕴藏的商业潜力,已经成为电影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中国的武侠电影因其无可比拟的武艺和神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界电影界的青睐,从而使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国际化进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摘编自贾磊磊《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及其文化精神》)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打斗是高度艺术化、程式化的动作表演,人们称其为“武舞”。
B. 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将武打与剧情、情景和人物性格相互交融,以艺术表演为主。
C. 中国武侠电影中隐含的文化伦理是支撑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武侠道义和社会道德色彩浓厚。
D. 中国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从而也影响了武侠电影的叙事和价值体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中国武侠电影的“武舞”和文化精神两个角度展开论述,侧重阐释文化精神一面。
B. 前两段在阐释武舞表演时,先介绍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概念,以此引出了对于“武舞”的分析。
C. 文章后四段从四个方面对中国武侠电影中蕴含的文化精神进行了论述,说理清晰。
D. 文章指出中国武侠电影塑造人物遵循一定原则。并注重武德,是为了证明武侠电影有文化精神。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打斗和现实中的武术打斗是不同的,因为它融入了舞蹈元素,是优美动人的。
B. 中国武侠电影的很多元素都具有文化性,电影中的武术门派设定、剑术、拳法,甚至“主题道具”都有特定含义。
C. 中国武侠电影对暴力的表现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中国武侠动作片的“国际化”改变了世界电影的存在方式。
D. 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术对打及故事情节等渗透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其中特别注重对世俗伦理观念的阐释。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D项,“中国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从而也影响了武侠电影的叙事和价值体系”颠倒因果关系,原文第四段中说“由此,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可见是武侠电影的“叙事体系和价值体系”导致“中国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文章后四段从四个角度对中国武侠电影蕴含的文化精神进行了论述”错误。梳理文章内容发现,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武侠电影所蕴藏的商业潜力”,不是对文化精神的论述。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项,“因为它融入了舞蹈元素,是优美动人的”错误。根据原文“中国武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舞蹈艺术的神韵,中国武侠电影在汲取武术的外在形态和神韵的过程中,形成了武打动作的舞蹈化风格,生龙活虎的武术技击在银幕上便演变为一种优美动人的武术之舞”可知,“因为它融入了舞蹈元素,是优美动人的”强加因果。
C项,“改变了世界电影的存在方式”分析错误,文章第五段说的是“正在改变世界电影中暴力影像的存在方式”。
D项,“特别注重对世俗伦理现念的阐释”错误。结合“中国武侠电影在它极具表演性的武术对打和曲折委婉的故事情节中,隐含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式的文化伦理,这是支撑整个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分析,“特别注重对世俗伦理现念的阐释”于文无据。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曾几何时,广播电视是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强势媒体,但在全媒体时代,它却遭遇了多种挑战——观众的“听”和“看”正在发生转移,广电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力正在分散和降低……4K超高清、3D技术、大数据、5G网络等新技术的背后,是全媒体发展格局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引擎作用越发凸显的现状。而对新变化、新要求,广播电视行业积极探索融合创新、转型升级。
2019年3月21日至23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展会以“融合引领视界,智慧连接木来”为主题,旨在加快促进广电媒休优化升级、更大力度推动智慧广电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视听生活的需求。目前,广播电视领域的媒体融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缺乏示范模式、引领模式,“融合”水平还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深度”。
(摘编自《智慧视听走近了》
材料二
在技术的助推下,人们的“听”和“看”正变得丰富多彩。4K超高清、3D技术、5G网络……新技术的涌现和完善,为视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让智慧生活更近了一步。在今年的两会上,新闻中心首次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部长通道”首次进行"5G+VR"直播。与此同时,各大媒休充分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广泛运用5G、4K、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前沿技术手段,让“黑科技”服务于两会报道。新技术的加持,进一步丰富了融媒体的报道方式和手段,为传递两会盛况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元素。
(摘编自《4K 超高清、3ID技术、5G; 网络——-智慧视听带来惊喜》)
材料三
媒体融合、文化融合是近年来广电集团一直在探索的命题。而在广电系统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广电传媒业在发起新一轮转型升级——推进文化、 金融融合。金融项目如何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广电传媒如何加速战略转型,是热门探讨和探索的主题。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吴保安对“广电+金融”的发展途径和思路举措提出三个认识:一是把握方向导向,把握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二是聚焦广电主业,“广电+金融”的核心就是金融支持广播电视繁荣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体现在广电事业产业的拓展、整体实力的壮大、效率效益的提升上,体现在广电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扩大上:三是要稳健开拓创新,希望各个广播电视机构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拥抱金高画促进深化改革、构建新型体制机制,产生独特化学反应。
(摘编自《深化融合发展,传统广电携手金融产业谋划转型升级》
材料四
当前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在质量、效能、服务等方面依然存在短板。张宏森认为,当前应着力完善技术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在加强内容供给、改进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着力改变重发端不重收端、重覆盖不重受众、重播出不重效果的现象,使公共服务有机融入智慧广电的建设进程,更加贴近群众需求、更加满足群众期待、更加凸显质量效益”。
广播系统内容上的提高和突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培育过程,而业内人士认为,从技术上推动产业升级,效果会更加明显。技术突破是带动行业转型的关键。1973年中国开始试播彩色频道,2003 年有线电视数字化,现在高清电视、超高清电视走进千家万户,每一次产业升级都归功于技术升级的驱动和引领。
要加快广电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必须将广电科技创新生态圈建设融入国家整体科技创新体系。与此同时,广电生态圈的智慧化监管也亟待加强。业内人士认为,要抓紧完善广播电视监管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架构、系统方案、标准规范,实现跨业务、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天候”智慧化监管,不断提升广播电视监管体系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摘编自《智慧视听走进了》)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已不再是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强势媒体,亟待转型升级。
B. 5G、4K、AI、VR等“黑科技”的加持,为两会盛况的报道注人了新的活力。
C. “广电+金融”就是通过金融项目资助广电传媒来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战略。
D. 目前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应在重视覆盖,推进均等化的同时,重视质量,提升服务效能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缺乏示范模式引领模式,广播电视领域的媒体融合还没有取得应有的成绩。
B. 近年来广电媒体积极探索多方面的融合以促进战略转型,业内人士认为技术是关键。
C.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视听生活的需求是广电媒体优化升级的最直接缘由。
D. 只要实现技术突破,广播电视行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
6. 广播电视行业应如何进行转型升级?请根据材料内容分点简述。
【答案】4. C 5. B
6. ①积极探索广播电视领域媒体融合的示范模式、引领模式,提高“融合”水平;②着力完善技术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在加强内容供给、改进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③加强技术突破,从技术上推动产业升级;④将广电科技创新生态圈建设融入国家整体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智慧化监管,不断提升广播电视监管体系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通过金融项目资助广电传媒”曲解文意。结合“在广电系统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广电传媒业在发起新一轮转型升级——推进文化、 金融融合。金融项目如何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广电传媒如何加速战略转型,是热门探讨和探索的主题”分析可知,文化、金融融合应是双向的,而非单项“资助”。
故选C。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
A项,“因为缺乏示范模式引领模式,广播电视领域的媒体融合还没有取得应有的成绩”强加因果。结合“广播电视领域的媒体融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缺乏示范模式、引领模式,‘融合’水平还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深度’”分析可知,原文为广播电视领域的媒体融合“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缺乏示范模式、引领模式。
C项,“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视听生活的需求是广电媒体优化升级的最直接缘由”错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视听生活的需求”是广电媒体优化升级的目的,广电媒体优化升级的最直接缘由是广电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力正在分散和降低。
D项,“只要……就……”错误。结合“业内人士认为,从技术上推动产业升级,效果会更加明显。技术突破是带动行业转型的关键。1973年中国开始试播彩色频道,2003 年有线电视数字化,现在高清电视、超高清电视走进千家万户,每一次产业升级都归功于技术升级的驱动和引领”分析,“只要……就……”说法太绝对。
故选B。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广播电视领域的媒体融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缺乏示范模式、引领模式,‘融合’水平还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深度’”分析,积极探索广播电视领域媒体融合的示范模式、引领模式,提高“融合”水平;结合“当前应着力完善技术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在加强内容供给、改进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着力改变重发端不重收端、重覆盖不重受众、重播出不重效果的现象,使公共服务有机融入智慧广电的建设进程,更加贴近群众需求、更加满足群众期待、更加凸显质量效益’”分析,着力完善技术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在加强内容供给、改进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结合“从技术上推动产业升级,效果会更加明显。技术突破是带动行业转型的关键。1973年中国开始试播彩色频道,2003年有线电视数字化,现在高清电视、超高清电视走进千家万户,每一次产业升级都归功于技术升级的驱动和引领”分析,加强技术突破;结合“要抓紧完善广播电视监管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架构、系统方案、标准规范,实现跨业务、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天候’智慧化监管,不断提升广播电视监管体系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分析,将广电科技创新生态圈建设融入国家整体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智慧化监管,不断提升广播电视监管体系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蚕儿
陈忠实
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
他很年轻,穿一身列宁式制服,胸前两排大组扣,站在讲台上,笑着给我们介绍自己:“我姓蒋……”说着,他转过身,从粉笔盒儿里捏起一节粉笔,在木头黑板上,端端正正写下他的名字,说:“我叫蒋玉生。”
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以前的老师,从来不在学生面前说自己的姓名。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有一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了一抱最鲜最嫩的桑叶,扔给风葫芦,就往下溜,慌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半天爬不起来,嘴里咸腻腻的,一摸,擦出血了,烧疼烧疼。
“你干什么去了?脸上怎么弄破了?”蒋老师吃惊地说。我站在教室门口,低下头,不敢吭声。
他牵着我的胳膊朝他住的小房子走去。这回该吃一顿教鞭了!
走进小房子,他从来斗里翻出一团棉花,撕下一块,缠在一根火柴棒上,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就往我的脸上涂抹。我感到伤口又扎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他那按着我的头顶的手,使我想到母亲按抚我的头脸的感觉。
“怎么弄破的?”他问。
“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
“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
“喂蚕儿。”我也不怕了。
“噢!”他高兴了,“你们养蚕干什么?”
“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说的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
“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拍着手,“养蚕的同学多吗?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
“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于是,后晌,他领着我们满山满沟跑,采摘桑叶。有时候,他从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
初夏的傍晚,落日的余晖里,霞光把小河的清水染得一片红。蒋老师领着我们,脱了衣服,跳进水里打泼刺,和我们打水仗。我们联合起来,从他的前后左右朝他泼水。他举起双手,闭着眼睛,脸上流下一股股水来,佯装着求饶的声调,投降了……
这天早晨,我和风葫芦抱着一抱桑叶,刚走进老师的房子,就愣住了。
老师坐在椅子上发呆,一副悔恨莫及的神色,看见我俩,轻声说:“我对不起你们!”
我莫名其妙,和风葫芦对看一眼。
“老鼠……昨晚……偷吃了……几条蚕!”
我和风葫芦奔到竹萝子跟前,蚕少了!一指头长的又肥又胖的蚕儿,再过几天该网茧子了。可憎的老鼠!
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萝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风葫芦高兴地喊:“它要网茧儿咧!”
老师把他装衣服的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级成一个一个小方格,把那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
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强迫它在纸格里网出一张薄薄的丝片来……
陆续又有一条一条的蚕儿爬上萝沿儿,被我们提上网架。
“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按捺不住,像个小孩,“这是我教的头一班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金,就看见你们了…”
第二天,早饭后,上第一节课了。他站在讲台上,却忘了朝我们点头还礼,一只手把粉笔盒儿也碰翻了。他本来要教我们唱歌的,但后来他自己唱不出来了,就突然转过身,走出门去。
我们一下子拥出教室,挤进老师窄小的房子,全都默默地站着。*
他的被卷和书籍,早已捆扎整齐。他站在来边,强笑着,说:“我等不到丝片儿网成了。你们……把蚕儿……拿回家去吧!”说罢,他提起网兜,背上被卷。
后来才听说,老师被调走是有人把他反映到上级那儿了,说他把娃娃惯坏了!
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得一点儿先生的架式嘛!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握住了蒋老师的手。
他向我讨要我发表过的小说。
我却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
“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
哪能呢?我告诉他,在我中学毕业以后,回到乡间,也在那个拆掉古庙新盖的小学里教书。第一个春天,我就记起来该暖蚕籽儿了。我和我的一张丝片,铺到墨盒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带着我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老人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蚕儿”是小说的线索,小说紧紧围绕蚕儿,将“我”和蒋老师相处虽然短暂但却难忘的一段经历按照时间顺序娓娓道来,谱写了一曲园丁赞歌。
B. 在学生眼中新来的蒋老师与众不同,他身穿一身列宁式制服,胸前两排大纽扣,自我介绍时把自己的姓名告诉学生,让学生们感到很新奇。
C. 小说运用行为描写来刻画人物,包扎时“翻出”“撕下”“缠在”“蘸上”“涂抹”细致真切;离开时“提起”“背上”动作斩钉截铁,毫无留恋之意。
D. 小说叙述的故事都是平常事,但是作者写得有波澜,如养蚕却遭到老鼠的偷袭,与老师处得融洽了,可老师却被调走,情节起伏,引人入胜。
8. 小说从当年的学生“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的构思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小说结尾写三十年后师生重逢,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増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使老师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②从学生的角度来叙述,有利于表现学生心目中真正优秀老师的形象,突出老师和蔼可亲的特点。③从学生的角度来叙述,便于表达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感和崇敬之情,増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9. ①情节上,三十年后相逢,对蒋老师当年的心愿或遗憾有个交代,小说情节更完整。②人物塑造上,表现了在蒋老师的巨大影响下,我也回到母校当上了老师,证明蒋老师是位优秀老师。③主题上,表现了尊师重教、感恩老师的主题。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C项,“离开时“提起”“背上”动作斩截,毫无留恋”曲解文意,这两个动作,有不舍之意,但又无可奈何。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小说中叙述角度作用的能力。本题问的是第一人称“我”的构思好处。考生首先要明白第一人称“我”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方便主观的心理的描写,有很强的代入感,易于抒情,接下来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具体文本中的作用,最后按照题干要求作答即可。本题要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从当年的学生“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的构思的好处。小说主要的人物形象是老师,所以第一个方面,从读者阅读效果方面,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増加了真实性,让老师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从当年的学生“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通过写老师和学生一起养蚕,突出了老师和蔼可亲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学生心中真正优秀的教师的形象;从小说主题方面说,从当年的学生“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便于直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亲近和尊重之意,突出了园丁赞歌的主题,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情节作用,把握作者创作意图能力。此类题要求考生把握指定情节内容,并从对情节(推动情节发展、构成情节逆转、掀起波澜)、对人物(展现人物性格)、对主旨及给读者的感受(增强文学色彩、历史厚重感,丰富文章内容、意蕴,引发读者思考、兴趣、共鸣等等)等方面来思考其作用。本题要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结尾写三十年后师生重逢有哪些作用。可以从小说几个核心要素的角度考虑。首先,从情节上,三十年后重逢,学生“却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这对蒋老师当年的心愿或遗憾有个交代,让小说情节更完整;从人物形象塑造上,写“我”在蒋老师的影响下回到母校当老师,并且保留了老师的做法,表明蒋老师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从主题方面,“我”见到老师给老师一张丝片和老师最后流泪,表现了尊师重教、感恩老师的美好主题。
二、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吾德,字懋修,归善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行人。隆庆三年,擢工科给事中。两广多盗,将吏率虚文罔上。吾德列便宜八事,皆允行。明年正月朔,日有食之,已而月复食。吾德言“岁首,日月并食,天之大灾,陛下宜屏斥一切玩好,应天以实。”诏遣中官督织造,吾德偕同官严用和切谏,报闻。帝从中官崔敏言,命市珍宝,户部尚书刘体乾、户科都给事中李已执奏,不从。吾德复偕已上疏曰:“伏睹登极诏书,罢采办,蠲加派,且云‘各监局以缺乏为名,移文苛取,及所司阿附奉行者,言官即时论奏,治以重典’,海内闻之,欢若更生。比者左右近习,干请纷纭,买玉市珠,传帖数下。人情惶骇,咸谓诏书不信,无所适从。迩时府库久虚,民生困瘁,司度支者日夕忧危。陛下奈何以玩好故,费数十万赀乎!崔敏等献谄营私,罪不可宥。乞亟谴斥,以全诏书大信。”帝震怒,杖已百,锢刑部狱,斥吾德为民。神宗嗣位,起吾德兵科。万历元年,进右给事中。张居正柄国,谏官言事必先请,吾德独不往。未几,争成国公朱希忠赠定襄王爵,益忤居正。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御史又劾其莅饶时违制讲学,用库金市学田,遂除名为民。居正死,荐起思州推官,移宝庆同知,皆以亲老不赴。后终湖广佥事。
(节选自《明史·陈吾德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B. 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C. 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D. 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朔,月初之名也,又称“新月”,指农(夏)历每月初一。朔日的前一天称“晦”。
B. 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其最高长官是户部侍郎。
C. 诏书,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D. 劾,指审理、判决,《说文》:“劾,法有辜也。”这里指检举揭发罪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吾德借助天象,及时劝谏皇帝。隆庆三年正月初一,出现日食后又出现月食,陈吾德认为年初日月并食,是上天的大灾,皇上应当摒弃一切玩物嗜好。
B. 陈吾德心系百姓,忧虑府库虚空。百姓困顿不堪,负责财政支出者整日担忧危局,陈吾德建议皇帝不要耽于玩物,耗费资财,应谴责崔敏等人。
C. 陈吾德敢于直谏,以致触怒皇帝。他认为皇帝的登基诏书令国人欢欣鼓舞,而皇帝听从侍从购买金玉珠宝的建议,有不讲信用之嫌,引得皇帝暴怒。
D. 陈吾德为人正直,不惧强权势力。张居正掌权时,谏官论事必先请示他,唯独陈吾德不去,后因争辩朱希忠被赠封定襄王爵号事,更加违逆张居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广多盗,将吏率虚文罔上。吾德列便宜八事,皆允行。
(2)诏遣中官督织造,吾德偕同官严用和切谏,报闻。
【答案】10. B 11. B 12. A
13. (1)两广有很多盗贼,将领官吏都以虚假文告欺骗皇帝。陈吾德列出八件有利国家且合乎时宜之事,都被批准施行。
(2)皇帝下诏派遣宦官督察纺织,陈吾德与同僚严用和一起直言极谏,皇帝答复知道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从语意来看,“出”指出京,“为饶州知府”是出京的结果,中间不能断,排除A项;
“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盜”意为张居正的门客指使江都御史王篆定罪陈吾德的部下失盜,中间不能断,排除C项、D项。
句意:到慈宁宫后屋遭受火灾,陈吾德又极力争辩,被调离京城任饶州知府。有偷窃建昌王印章的人逃到南京被捕获。张居正的门客指使江都御史王篆定罪陈吾德的部下失盗,将他贬为马邑典史。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其最高长官是户部侍郎”错误。户部最高长官是户部尚书。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其职能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民政部和财政部。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项,“隆庆三年正月初一”错误。结合“隆庆三年,擢工科给事中”“明年正月朔,日有食之,已而月复食”分析,应为隆庆四年。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率”,大概、大都;“虚文”,虚假的文告;“罔”,欺骗;“便宜”,有利国家且合乎时宜的;“允行”,被批准施行。(2)“遣”,派遣;“中官”,宦官;“督”,督察;“偕”,共同,在一起;“切谏”,直言极谏;“报”,答复、回复。
【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参考译文:
陈吾德,字懋修,是归善人。他是嘉靖四十四年的进士。授行人官职。隆庆三年,提升为工科给事中。两广有很多盗贼,将领官吏都以虚假的文告欺骗皇帝。陈吾德条列八件有益且适宜之事,都被批准施行。第二年正月初一,出现日食,不久又产生月食。陈吾德上奏:“年初日食、月食全都出現,是上天的大灾,陛下应当摒弃一切玩物嗜好,以诚实与天感应。”皇帝诏令派遣宦官督察纺织,陈吾德与同僚严用和直言极谏,皇帝答复知道了。皇帝听从了宦宫崔敏的话,下令购买珍宝,户部尚书刘体乾、户科都给事中李已持章表上奏,皇帝不听。陈吾德再同李已上奏:“我们目睹皇帝的登基诏书,提及罢除采办,免除加派的赋税,并称监局打着缺乏的幌子,行文令进行搜刮,对所司阿谀奉承的人,言官及时评品上奏,从重惩治’,全国人听说如此,犹如获得新生般欢欣。近来左右亲信,纷纷请求皇帝购买金玉珠宝,不断发送传帖。人们惊骇惶恐都称诏书不讲信用,无所适从。近来府库长期虛空,百姓困病,负责财政支出的人从早到晚担忧危局。陛下怎么因玩物嗜好,耗费几十万资财呢?崔敏等人献谄营私,罪行不可饶恕。请求立即进行谴责,以保全诏书的信用。”皇帝暴怒,将李已杖击百下,囚禁在刑部监狱,将陈吾德贬为平民。神宗继位,启用陈吾德在兵科供职。万历元年,晋升为右给事中。张居正执掌国政,谏官论事必须先请示他,唯独陈吾德不去。不久,因争辩成国公朱希忠被赠封定襄王爵号的事,更加违逆张居正。到慈宁宫后屋遭受火灾,陈吾德又极力争辩,被调离京城任饶州知府。有偷窃建昌王印章的人逃到南京被捕获。张居正的门客指使江都御史王篆定罪陈吾德的部下失盗,将他贬为马邑典史。御史又弹劾他在饶州任职时违背规定进行讲学,用府库的钱购置办学的公田,于是将他从官籍中除名降为百姓。张居正死后,陈吾德被推荐担任思州推官,调任宝庆同知,都以父母年老为由没有赴任。后来死在湖广佥事的任上。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 山
白居易
久病旷心赏,今朝一登山。
山秋云物冷,称我清赢颜。
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
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
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
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
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注]掩关:坐关,原指佛教徒闭门静坐,以求觉悟,为期至少七天,长则不限。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写诗人久病初愈后秋日登山的见闻与感受,首联写诗人登山赏景,心旷神怡。
B. “山秋云物冷”凸显了秋山的特征,山之清冷与“我”之清瘦、赢弱相互映衬。
C. “白石”两句写山行时可卧可行,叙写了山行的乐趣,突出诗人悠然自在的情趣。
D. 诗歌前半部分叙事写景,后半部分抒发感慨;最后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佛教的向往。
15. “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两句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14. D 15. 人生苦短,心中有千年的忧患;身处官场,忙忙碌碌,无一日闲空。诗人借时感世,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欲干一番事业的志向。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最后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佛教的向往”错误,诗人只是借用“掩关”一词表达自己对此地的喜爱,想等到不做官后就来这里居住,而并非向往佛教。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思想情感的能力。回答含意时,用现代语言把诗句的意思表达出来即可,不必像文言文翻译一样字字落实。回答情感时要结合全诗以及具体诗句来理解。“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意思是“人生苦短,心中有千年的忧患;身处官场,忙忙碌碌,无一日闲空”。“千载忧”显示了忧国忧民之情,“身无一日闲”显示了诗人的干劲。诗人借时感世,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欲干一番事业的志向。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表明艰苦磨炼对人才成长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曹刿论战》中写曹刿战中详察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动心忍性 (2). 曾益其所不能 (3). 下视其辙 (4). 登轼而望之 (5). 二者不可得兼 (6). 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曾、益、辙、轼、得兼、者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圆珠笔笔头生产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很长一段时间里,圆珠笔笔头生产技术掌握在少数几个国家手中。中国科研人员攻克技术难关,弯道超车,______,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球珠到球座体,从引导沟槽到钢元素配比参数,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圆珠笔企业苦练内功、______,实现了国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梦想。以圆珠笔笔头生产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______,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__________,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圆珠笔企业凤凰涅槃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中国圆珠笔笔头直径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球珠固着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2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试验验证。解码中国圆珠笔笔头生产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舍近求远
B. 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讳言 舍本逐末
C. 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 舍近求远
D. 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舍本逐末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项是( )
A. 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B.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D. 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
A. 如今,中国圆珠笔笔头直径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球珠固着系统,我们做了12种概念模型
B. 如今,中国圆珠笔笔头直径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球珠固着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2种概念模型
C. 如今,中国圆珠笔笔头直径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球珠固着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2种概念模型
D. 如今,中国圆珠笔笔头直径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球珠固着系统,我们做了12种概念模型
【答案】17. C 18. A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该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第一空处:“后发先至”指的是后出手但是先碰到对方;“后来居上”指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根据语境应是中国科研人员攻克技术难关,弯道超车,即超过了其他国家,所以应该用成语“后来居上”。
第二空处:“养精蓄锐”指养好精神准备战斗,侧重于休养;“厚积薄发”是指准备充分而获得大的成功,侧重在“发”字上;根据语境应是中国圆珠笔企业苦练内功,通过充分的准备而获得很大的成功,所以应该用成语“厚积薄发”。
第三空处:“毋庸讳言”是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置疑”指完全不需要怀疑,侧重指事情的确定性;根据语境是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中国制造曾经面临过这样的尴尬,所以应该用成语“毋庸讳言”。
第四空处:“舍本逐末”指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舍近求远”指放着近的去求远的;文中说放弃国内的而去抢购国外的,所以用“舍近求远”。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本题要注意,此处宜与上句“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句式相似,另外,以“外国”开头照应上句的“国外”,所以只有A项符合题意。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A项,成分赘余,滥用介词,滥用表约数的词语,“约”与“左右”都表示约数,应删去一个。“为了突破球珠固着系统”成分残缺,“突破”缺宾语中心语“关键技术”。
B项,成分赘余,滥用介词,滥用表约数的词语,“约”与“左右”都表示约数,应删去一个。
C项,正确。
D项,“为了突破球珠固着系统”成分残缺,“突破”缺宾语中心语“关键技术”。
故选C。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__________________,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__________________,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③__________________,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答案】 (1). ①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 (2). ②血液中药物浓度会逐渐升高 (3). ③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解析】
试题分析:①处,根据横线前“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若使用不当”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就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意思的句子;②处,根据横线前“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和横线后“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血液中药物浓度越来越高”意思的句子;③处,根据横线前“然而”和横线后“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药物浓度不是越高越好”意思的句子。
21.请把下面材料压缩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5个字。
己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灯火辉煌,游人惊叹声不断,自从94年前化身为故宫博物院,这是它第一次在夜间开放。故宫宫墙被红灯笼装点得熠熠生辉,伴随着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和京剧的演出伴随着名画《千里江山图》被投影到宫殿屋顶上,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大规模点亮。故宫博物院票务系统也开通了预约免费参观抢票活动预约门票几分钟内就被抢光。这是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观众开放。此举让将近600岁的故宫变得更加年轻,也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公众的距离。
【答案】示例一:已亥年正月十五(或“元宵节”)故宫(或“紫禁城”)首次在晚间被灯光装点并对预约观众免费开放。
示例二:己亥年正月十五(或“元宵节”)故宫(或“紫禁城”)首开晚间灯光秀并首次对预约观众免费开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重点在于对新闻事件的压缩、概括。本则材料为新闻类材料,压缩一句话新闻时可通过找关鍵句及提取新闻要素的方式来作答,抓住“已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灯火辉煌,游人惊叹声不断”、“这是它第一次在夜间开放”、“这是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观众开放”,从中提取时间、地点、主体、事件等。注意字数不能超限。
【点睛】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需要强调的是它要求比标题具体丰富,比导语简洁明了。形式上:一般情况下以单句为主,复句也可以。内容上: 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对象),④事件(过程、结果),⑤原因(目的) ,有时候还有手段、方式等。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传统文化在当今仍然有其积极的作用,比如《中庸》中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明代国子监的堂号“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仍旧可以作为人生成长的坐标参照。
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请从上面十个关键词中任选三个,合理构思,确定主题,组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在慎思、明辨、笃行中学习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杂家、纵横家、道家、佛家、墨家等,璨若星河,也不乏有很多糟粕沉渣泛起。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更应在慎思、明辨、笃行中学习继承。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慎思、明辨中笃行。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作为华夏古国,我们有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同时,也是五千年的反抗史。传统文化中不乏有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也有披着“遗产瑰宝”外衣的渣滓。传统文化内容磅礴而芜杂,面对这些,当无条件地继承才是愚者。面对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缜密地思考,更要明辨是非。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更应从生活中慎思、明辨、笃行学习传统文化。从课本的古诗词、经典故事中了解传统文化。李白的《赠汪伦》、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高适的《别董大》等,表达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这些不仅让我们体会到诗中的情和理,更感受到了祖国风光的壮美。在慎思、明辨、笃行中学习传统文化,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感受我国优良文化礼仪传统的熏陶,德才并重,可谓一举两得
在慎思、明辨、笃行中学习传统文化,以经典诵读为先导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美誉。千百年来尽管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千锤百炼,但传统美德依然流传至今,并散发着无人能及的独特魅力,也正是这样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了国人“忠勤,仁义,厚德,睿智”的优秀品质。
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很多人沉静在对物欲的追求当中,精神空虚,神情麻木,忘记了刚刚出发时的目的。在慎思、明辨、笃行中学习传统文化的精华,找到出发时的意义。在慎思、明辨、笃行中学习传统文化,完善人生。
【解析】
【详解】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每个诗句的含义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明确题目要求: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请从上面十个关键词中任选三个,合理构思,确定主题,组织文章。
【审题】明确材料关键词: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
然后对关键词进行含义分析、进行分组,需注意:
1.材料:这些关键词是“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方法。
2.写作目的:学生明确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3.限制性:选择两三个关键词
4.开放性:10个关键词可以组合出多个角度和立意点。
【解题】1.关键词解析:
博学:广博地学习
审问:详尽地询问
慎思:缜密地思考
明辨:明确地辨析
笃行:坚定地实践
率性:按照自己的性情行事。
修道:修炼道德
诚心:真心诚意
正义:公平正义
崇志:崇尚志向
【立意】(注意不同的角度)
在博学、审问、慎思中学习传统文化
慎思、明辨而笃行
在率性、修道、诚心中学习传统文化
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任选三个关键词即可。
【素材】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中华传统文化把道德修养、慎独、自律视为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它的着重点是生命和德行,为我们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大思想、大智慧。我们每个人都应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追求高尚的品行。作为一名学生,就首先要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陶冶良好情操,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孔子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仁民爱物”;“泛爱众,而亲仁”。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化通过“礼”约束人们的言行,通过实施“仁爱”、“仁政”、以人为本的策略来治理国家。“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意思是把人放在首位,关爱人、体恤人、帮助人,爱惜民众,广施仁爱,方能赢得民心。这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深怀“爱”心,努力营造 “仁爱”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宽厚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活中面对他人提不合理的要求,充分尊重他人。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的“人和”指的就是我们常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
人类的每一次进步无不是踩着学习的台阶而前进的,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发展无不是依靠学习而完成的,每一个人成就也无不是凝聚着学习的结晶。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情况,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改革开放的成功无不都是学习结出的硕果。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掌握学习的本领,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我们不但要学习,而且要比别人学得更快,行动更迅速,才能有不衰竭的生命力。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确是我们每个人的主题。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我们提高道德修养很有帮助和启发。我们一定要抽时间认真学习,认真体会,从中汲取营养,提高道德修养。
【结构】议论文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这一中心论点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考场作文,首先要审清要求,把握好关键词,弄明白作文的立意。保证不偏离,不跑题。其次列提纲,对考场作文来说,这项很重要。最后表述成文。要想文采飞扬,逻辑缜密还需平时多读多练、多留心,多积累素材。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学年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以武侠文学为原型,融舞蹈化的武术技击表演与戏剧化、模式化的叙事情节为一体的类型影片。中国武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舞蹈艺术的神韵,中国武侠电影在汲取武术的外在形态和神韵的过程中,形成了武打动作的舞蹈化风格,生龙活虎的武术技击在银幕上便演变为一种优美动人的武术之舞。由于武术打斗在电影中是高度艺术化和表演化的动作奇观,所以,我们把它称为银幕上的“武舞”,即武术之舞。
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动作表演。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打斗、单纯的视觉奇观,而是武打与剧情、与情景、与人物性格的相互交融。中国武术进入电影之后,演变为一种以艺术表演为主、击打对方为辅的武术之舞。观众在欣赏一场技艺精湛的动作搏击时,实际上看到的是一场在“影像舞台”上展开的武舞表演。
中国武侠电影在它极具表演性的武术对打和曲折委婉的故事情节中,隐含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式的文化伦理,这是支撑整个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包括武侠电影中的人物所归附的不同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各种剑术、拳法,其实都带有特定的伦理色彩,都会与武侠道义和社会道德相联系。作为武侠电影的“主题道具”,刀剑的选择与使用同样具有艺术的表述功能与文化意义。
中国武侠电影在人物性格的创作上,严格依循着善恶分明、忠奸立判的美学原则,并通过善与恶的尖锐对立,美与丑的鲜明映照来建立影片的叙事体系和价值体系。由此,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以英雄义士为主体的善的形象和以奸臣贼子为主体的恶的形象。同时武侠电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报主”与“尽孝”的叙事母题、“家族为本”的武林道义、“义非侠不立”的精神取向和“善恶有报”的世俗伦理等,建立了武侠电影特定的伦理构架。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注重武德的电影作品,特别是对暴力的表现方面提供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其中包括暴力的喜剧化、舞蹈化、诗意化等消解暴力的有效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武侠动作片的“国际化”正在改变世界电影中暴力影像的存在方式。
事实证明:武侠电影所蕴藏的商业潜力,已经成为电影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中国的武侠电影因其无可比拟的武艺和神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界电影界的青睐,从而使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国际化进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摘编自贾磊磊《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及其文化精神》)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打斗是高度艺术化、程式化的动作表演,人们称其为“武舞”。
B. 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将武打与剧情、情景和人物性格相互交融,以艺术表演为主。
C. 中国武侠电影中隐含的文化伦理是支撑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武侠道义和社会道德色彩浓厚。
D. 中国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从而也影响了武侠电影的叙事和价值体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中国武侠电影的“武舞”和文化精神两个角度展开论述,侧重阐释文化精神一面。
B. 前两段在阐释武舞表演时,先介绍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概念,以此引出了对于“武舞”的分析。
C. 文章后四段从四个方面对中国武侠电影中蕴含的文化精神进行了论述,说理清晰。
D. 文章指出中国武侠电影塑造人物遵循一定原则。并注重武德,是为了证明武侠电影有文化精神。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打斗和现实中的武术打斗是不同的,因为它融入了舞蹈元素,是优美动人的。
B. 中国武侠电影的很多元素都具有文化性,电影中的武术门派设定、剑术、拳法,甚至“主题道具”都有特定含义。
C. 中国武侠电影对暴力的表现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中国武侠动作片的“国际化”改变了世界电影的存在方式。
D. 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术对打及故事情节等渗透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其中特别注重对世俗伦理观念的阐释。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D项,“中国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从而也影响了武侠电影的叙事和价值体系”颠倒因果关系,原文第四段中说“由此,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可见是武侠电影的“叙事体系和价值体系”导致“中国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文章后四段从四个角度对中国武侠电影蕴含的文化精神进行了论述”错误。梳理文章内容发现,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武侠电影所蕴藏的商业潜力”,不是对文化精神的论述。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项,“因为它融入了舞蹈元素,是优美动人的”错误。根据原文“中国武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舞蹈艺术的神韵,中国武侠电影在汲取武术的外在形态和神韵的过程中,形成了武打动作的舞蹈化风格,生龙活虎的武术技击在银幕上便演变为一种优美动人的武术之舞”可知,“因为它融入了舞蹈元素,是优美动人的”强加因果。
C项,“改变了世界电影的存在方式”分析错误,文章第五段说的是“正在改变世界电影中暴力影像的存在方式”。
D项,“特别注重对世俗伦理现念的阐释”错误。结合“中国武侠电影在它极具表演性的武术对打和曲折委婉的故事情节中,隐含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式的文化伦理,这是支撑整个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分析,“特别注重对世俗伦理现念的阐释”于文无据。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曾几何时,广播电视是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强势媒体,但在全媒体时代,它却遭遇了多种挑战——观众的“听”和“看”正在发生转移,广电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力正在分散和降低……4K超高清、3D技术、大数据、5G网络等新技术的背后,是全媒体发展格局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引擎作用越发凸显的现状。而对新变化、新要求,广播电视行业积极探索融合创新、转型升级。
2019年3月21日至23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展会以“融合引领视界,智慧连接木来”为主题,旨在加快促进广电媒休优化升级、更大力度推动智慧广电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视听生活的需求。目前,广播电视领域的媒体融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缺乏示范模式、引领模式,“融合”水平还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深度”。
(摘编自《智慧视听走近了》
材料二
在技术的助推下,人们的“听”和“看”正变得丰富多彩。4K超高清、3D技术、5G网络……新技术的涌现和完善,为视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让智慧生活更近了一步。在今年的两会上,新闻中心首次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部长通道”首次进行"5G+VR"直播。与此同时,各大媒休充分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广泛运用5G、4K、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前沿技术手段,让“黑科技”服务于两会报道。新技术的加持,进一步丰富了融媒体的报道方式和手段,为传递两会盛况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元素。
(摘编自《4K 超高清、3ID技术、5G; 网络——-智慧视听带来惊喜》)
材料三
媒体融合、文化融合是近年来广电集团一直在探索的命题。而在广电系统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广电传媒业在发起新一轮转型升级——推进文化、 金融融合。金融项目如何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广电传媒如何加速战略转型,是热门探讨和探索的主题。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吴保安对“广电+金融”的发展途径和思路举措提出三个认识:一是把握方向导向,把握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二是聚焦广电主业,“广电+金融”的核心就是金融支持广播电视繁荣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体现在广电事业产业的拓展、整体实力的壮大、效率效益的提升上,体现在广电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扩大上:三是要稳健开拓创新,希望各个广播电视机构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拥抱金高画促进深化改革、构建新型体制机制,产生独特化学反应。
(摘编自《深化融合发展,传统广电携手金融产业谋划转型升级》
材料四
当前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在质量、效能、服务等方面依然存在短板。张宏森认为,当前应着力完善技术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在加强内容供给、改进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着力改变重发端不重收端、重覆盖不重受众、重播出不重效果的现象,使公共服务有机融入智慧广电的建设进程,更加贴近群众需求、更加满足群众期待、更加凸显质量效益”。
广播系统内容上的提高和突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培育过程,而业内人士认为,从技术上推动产业升级,效果会更加明显。技术突破是带动行业转型的关键。1973年中国开始试播彩色频道,2003 年有线电视数字化,现在高清电视、超高清电视走进千家万户,每一次产业升级都归功于技术升级的驱动和引领。
要加快广电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必须将广电科技创新生态圈建设融入国家整体科技创新体系。与此同时,广电生态圈的智慧化监管也亟待加强。业内人士认为,要抓紧完善广播电视监管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架构、系统方案、标准规范,实现跨业务、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天候”智慧化监管,不断提升广播电视监管体系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摘编自《智慧视听走进了》)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已不再是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强势媒体,亟待转型升级。
B. 5G、4K、AI、VR等“黑科技”的加持,为两会盛况的报道注人了新的活力。
C. “广电+金融”就是通过金融项目资助广电传媒来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战略。
D. 目前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应在重视覆盖,推进均等化的同时,重视质量,提升服务效能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缺乏示范模式引领模式,广播电视领域的媒体融合还没有取得应有的成绩。
B. 近年来广电媒体积极探索多方面的融合以促进战略转型,业内人士认为技术是关键。
C.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视听生活的需求是广电媒体优化升级的最直接缘由。
D. 只要实现技术突破,广播电视行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
6. 广播电视行业应如何进行转型升级?请根据材料内容分点简述。
【答案】4. C 5. B
6. ①积极探索广播电视领域媒体融合的示范模式、引领模式,提高“融合”水平;②着力完善技术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在加强内容供给、改进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③加强技术突破,从技术上推动产业升级;④将广电科技创新生态圈建设融入国家整体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智慧化监管,不断提升广播电视监管体系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通过金融项目资助广电传媒”曲解文意。结合“在广电系统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广电传媒业在发起新一轮转型升级——推进文化、 金融融合。金融项目如何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广电传媒如何加速战略转型,是热门探讨和探索的主题”分析可知,文化、金融融合应是双向的,而非单项“资助”。
故选C。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
A项,“因为缺乏示范模式引领模式,广播电视领域的媒体融合还没有取得应有的成绩”强加因果。结合“广播电视领域的媒体融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缺乏示范模式、引领模式,‘融合’水平还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深度’”分析可知,原文为广播电视领域的媒体融合“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缺乏示范模式、引领模式。
C项,“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视听生活的需求是广电媒体优化升级的最直接缘由”错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视听生活的需求”是广电媒体优化升级的目的,广电媒体优化升级的最直接缘由是广电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力正在分散和降低。
D项,“只要……就……”错误。结合“业内人士认为,从技术上推动产业升级,效果会更加明显。技术突破是带动行业转型的关键。1973年中国开始试播彩色频道,2003 年有线电视数字化,现在高清电视、超高清电视走进千家万户,每一次产业升级都归功于技术升级的驱动和引领”分析,“只要……就……”说法太绝对。
故选B。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广播电视领域的媒体融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缺乏示范模式、引领模式,‘融合’水平还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深度’”分析,积极探索广播电视领域媒体融合的示范模式、引领模式,提高“融合”水平;结合“当前应着力完善技术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在加强内容供给、改进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着力改变重发端不重收端、重覆盖不重受众、重播出不重效果的现象,使公共服务有机融入智慧广电的建设进程,更加贴近群众需求、更加满足群众期待、更加凸显质量效益’”分析,着力完善技术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在加强内容供给、改进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结合“从技术上推动产业升级,效果会更加明显。技术突破是带动行业转型的关键。1973年中国开始试播彩色频道,2003年有线电视数字化,现在高清电视、超高清电视走进千家万户,每一次产业升级都归功于技术升级的驱动和引领”分析,加强技术突破;结合“要抓紧完善广播电视监管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架构、系统方案、标准规范,实现跨业务、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天候’智慧化监管,不断提升广播电视监管体系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分析,将广电科技创新生态圈建设融入国家整体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智慧化监管,不断提升广播电视监管体系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蚕儿
陈忠实
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
他很年轻,穿一身列宁式制服,胸前两排大组扣,站在讲台上,笑着给我们介绍自己:“我姓蒋……”说着,他转过身,从粉笔盒儿里捏起一节粉笔,在木头黑板上,端端正正写下他的名字,说:“我叫蒋玉生。”
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以前的老师,从来不在学生面前说自己的姓名。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有一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了一抱最鲜最嫩的桑叶,扔给风葫芦,就往下溜,慌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半天爬不起来,嘴里咸腻腻的,一摸,擦出血了,烧疼烧疼。
“你干什么去了?脸上怎么弄破了?”蒋老师吃惊地说。我站在教室门口,低下头,不敢吭声。
他牵着我的胳膊朝他住的小房子走去。这回该吃一顿教鞭了!
走进小房子,他从来斗里翻出一团棉花,撕下一块,缠在一根火柴棒上,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就往我的脸上涂抹。我感到伤口又扎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他那按着我的头顶的手,使我想到母亲按抚我的头脸的感觉。
“怎么弄破的?”他问。
“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
“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
“喂蚕儿。”我也不怕了。
“噢!”他高兴了,“你们养蚕干什么?”
“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说的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
“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拍着手,“养蚕的同学多吗?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
“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于是,后晌,他领着我们满山满沟跑,采摘桑叶。有时候,他从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
初夏的傍晚,落日的余晖里,霞光把小河的清水染得一片红。蒋老师领着我们,脱了衣服,跳进水里打泼刺,和我们打水仗。我们联合起来,从他的前后左右朝他泼水。他举起双手,闭着眼睛,脸上流下一股股水来,佯装着求饶的声调,投降了……
这天早晨,我和风葫芦抱着一抱桑叶,刚走进老师的房子,就愣住了。
老师坐在椅子上发呆,一副悔恨莫及的神色,看见我俩,轻声说:“我对不起你们!”
我莫名其妙,和风葫芦对看一眼。
“老鼠……昨晚……偷吃了……几条蚕!”
我和风葫芦奔到竹萝子跟前,蚕少了!一指头长的又肥又胖的蚕儿,再过几天该网茧子了。可憎的老鼠!
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萝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风葫芦高兴地喊:“它要网茧儿咧!”
老师把他装衣服的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级成一个一个小方格,把那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
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强迫它在纸格里网出一张薄薄的丝片来……
陆续又有一条一条的蚕儿爬上萝沿儿,被我们提上网架。
“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按捺不住,像个小孩,“这是我教的头一班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金,就看见你们了…”
第二天,早饭后,上第一节课了。他站在讲台上,却忘了朝我们点头还礼,一只手把粉笔盒儿也碰翻了。他本来要教我们唱歌的,但后来他自己唱不出来了,就突然转过身,走出门去。
我们一下子拥出教室,挤进老师窄小的房子,全都默默地站着。*
他的被卷和书籍,早已捆扎整齐。他站在来边,强笑着,说:“我等不到丝片儿网成了。你们……把蚕儿……拿回家去吧!”说罢,他提起网兜,背上被卷。
后来才听说,老师被调走是有人把他反映到上级那儿了,说他把娃娃惯坏了!
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得一点儿先生的架式嘛!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握住了蒋老师的手。
他向我讨要我发表过的小说。
我却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
“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
哪能呢?我告诉他,在我中学毕业以后,回到乡间,也在那个拆掉古庙新盖的小学里教书。第一个春天,我就记起来该暖蚕籽儿了。我和我的一张丝片,铺到墨盒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带着我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老人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蚕儿”是小说的线索,小说紧紧围绕蚕儿,将“我”和蒋老师相处虽然短暂但却难忘的一段经历按照时间顺序娓娓道来,谱写了一曲园丁赞歌。
B. 在学生眼中新来的蒋老师与众不同,他身穿一身列宁式制服,胸前两排大纽扣,自我介绍时把自己的姓名告诉学生,让学生们感到很新奇。
C. 小说运用行为描写来刻画人物,包扎时“翻出”“撕下”“缠在”“蘸上”“涂抹”细致真切;离开时“提起”“背上”动作斩钉截铁,毫无留恋之意。
D. 小说叙述的故事都是平常事,但是作者写得有波澜,如养蚕却遭到老鼠的偷袭,与老师处得融洽了,可老师却被调走,情节起伏,引人入胜。
8. 小说从当年的学生“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的构思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小说结尾写三十年后师生重逢,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増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使老师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②从学生的角度来叙述,有利于表现学生心目中真正优秀老师的形象,突出老师和蔼可亲的特点。③从学生的角度来叙述,便于表达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感和崇敬之情,増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9. ①情节上,三十年后相逢,对蒋老师当年的心愿或遗憾有个交代,小说情节更完整。②人物塑造上,表现了在蒋老师的巨大影响下,我也回到母校当上了老师,证明蒋老师是位优秀老师。③主题上,表现了尊师重教、感恩老师的主题。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C项,“离开时“提起”“背上”动作斩截,毫无留恋”曲解文意,这两个动作,有不舍之意,但又无可奈何。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小说中叙述角度作用的能力。本题问的是第一人称“我”的构思好处。考生首先要明白第一人称“我”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方便主观的心理的描写,有很强的代入感,易于抒情,接下来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具体文本中的作用,最后按照题干要求作答即可。本题要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从当年的学生“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的构思的好处。小说主要的人物形象是老师,所以第一个方面,从读者阅读效果方面,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増加了真实性,让老师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从当年的学生“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通过写老师和学生一起养蚕,突出了老师和蔼可亲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学生心中真正优秀的教师的形象;从小说主题方面说,从当年的学生“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便于直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亲近和尊重之意,突出了园丁赞歌的主题,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情节作用,把握作者创作意图能力。此类题要求考生把握指定情节内容,并从对情节(推动情节发展、构成情节逆转、掀起波澜)、对人物(展现人物性格)、对主旨及给读者的感受(增强文学色彩、历史厚重感,丰富文章内容、意蕴,引发读者思考、兴趣、共鸣等等)等方面来思考其作用。本题要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结尾写三十年后师生重逢有哪些作用。可以从小说几个核心要素的角度考虑。首先,从情节上,三十年后重逢,学生“却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这对蒋老师当年的心愿或遗憾有个交代,让小说情节更完整;从人物形象塑造上,写“我”在蒋老师的影响下回到母校当老师,并且保留了老师的做法,表明蒋老师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从主题方面,“我”见到老师给老师一张丝片和老师最后流泪,表现了尊师重教、感恩老师的美好主题。
二、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吾德,字懋修,归善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行人。隆庆三年,擢工科给事中。两广多盗,将吏率虚文罔上。吾德列便宜八事,皆允行。明年正月朔,日有食之,已而月复食。吾德言“岁首,日月并食,天之大灾,陛下宜屏斥一切玩好,应天以实。”诏遣中官督织造,吾德偕同官严用和切谏,报闻。帝从中官崔敏言,命市珍宝,户部尚书刘体乾、户科都给事中李已执奏,不从。吾德复偕已上疏曰:“伏睹登极诏书,罢采办,蠲加派,且云‘各监局以缺乏为名,移文苛取,及所司阿附奉行者,言官即时论奏,治以重典’,海内闻之,欢若更生。比者左右近习,干请纷纭,买玉市珠,传帖数下。人情惶骇,咸谓诏书不信,无所适从。迩时府库久虚,民生困瘁,司度支者日夕忧危。陛下奈何以玩好故,费数十万赀乎!崔敏等献谄营私,罪不可宥。乞亟谴斥,以全诏书大信。”帝震怒,杖已百,锢刑部狱,斥吾德为民。神宗嗣位,起吾德兵科。万历元年,进右给事中。张居正柄国,谏官言事必先请,吾德独不往。未几,争成国公朱希忠赠定襄王爵,益忤居正。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御史又劾其莅饶时违制讲学,用库金市学田,遂除名为民。居正死,荐起思州推官,移宝庆同知,皆以亲老不赴。后终湖广佥事。
(节选自《明史·陈吾德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B. 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C. 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D. 及慈宁宫后室灾/吾德力争出/为饶州知府/有盗建昌王印章者/遁之南京见获/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盗/谪马邑典史/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朔,月初之名也,又称“新月”,指农(夏)历每月初一。朔日的前一天称“晦”。
B. 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其最高长官是户部侍郎。
C. 诏书,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D. 劾,指审理、判决,《说文》:“劾,法有辜也。”这里指检举揭发罪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吾德借助天象,及时劝谏皇帝。隆庆三年正月初一,出现日食后又出现月食,陈吾德认为年初日月并食,是上天的大灾,皇上应当摒弃一切玩物嗜好。
B. 陈吾德心系百姓,忧虑府库虚空。百姓困顿不堪,负责财政支出者整日担忧危局,陈吾德建议皇帝不要耽于玩物,耗费资财,应谴责崔敏等人。
C. 陈吾德敢于直谏,以致触怒皇帝。他认为皇帝的登基诏书令国人欢欣鼓舞,而皇帝听从侍从购买金玉珠宝的建议,有不讲信用之嫌,引得皇帝暴怒。
D. 陈吾德为人正直,不惧强权势力。张居正掌权时,谏官论事必先请示他,唯独陈吾德不去,后因争辩朱希忠被赠封定襄王爵号事,更加违逆张居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广多盗,将吏率虚文罔上。吾德列便宜八事,皆允行。
(2)诏遣中官督织造,吾德偕同官严用和切谏,报闻。
【答案】10. B 11. B 12. A
13. (1)两广有很多盗贼,将领官吏都以虚假文告欺骗皇帝。陈吾德列出八件有利国家且合乎时宜之事,都被批准施行。
(2)皇帝下诏派遣宦官督察纺织,陈吾德与同僚严用和一起直言极谏,皇帝答复知道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从语意来看,“出”指出京,“为饶州知府”是出京的结果,中间不能断,排除A项;
“居正客操江都御史王篆坐吾德部下失盜”意为张居正的门客指使江都御史王篆定罪陈吾德的部下失盜,中间不能断,排除C项、D项。
句意:到慈宁宫后屋遭受火灾,陈吾德又极力争辩,被调离京城任饶州知府。有偷窃建昌王印章的人逃到南京被捕获。张居正的门客指使江都御史王篆定罪陈吾德的部下失盗,将他贬为马邑典史。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其最高长官是户部侍郎”错误。户部最高长官是户部尚书。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其职能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民政部和财政部。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项,“隆庆三年正月初一”错误。结合“隆庆三年,擢工科给事中”“明年正月朔,日有食之,已而月复食”分析,应为隆庆四年。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率”,大概、大都;“虚文”,虚假的文告;“罔”,欺骗;“便宜”,有利国家且合乎时宜的;“允行”,被批准施行。(2)“遣”,派遣;“中官”,宦官;“督”,督察;“偕”,共同,在一起;“切谏”,直言极谏;“报”,答复、回复。
【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参考译文:
陈吾德,字懋修,是归善人。他是嘉靖四十四年的进士。授行人官职。隆庆三年,提升为工科给事中。两广有很多盗贼,将领官吏都以虚假的文告欺骗皇帝。陈吾德条列八件有益且适宜之事,都被批准施行。第二年正月初一,出现日食,不久又产生月食。陈吾德上奏:“年初日食、月食全都出現,是上天的大灾,陛下应当摒弃一切玩物嗜好,以诚实与天感应。”皇帝诏令派遣宦官督察纺织,陈吾德与同僚严用和直言极谏,皇帝答复知道了。皇帝听从了宦宫崔敏的话,下令购买珍宝,户部尚书刘体乾、户科都给事中李已持章表上奏,皇帝不听。陈吾德再同李已上奏:“我们目睹皇帝的登基诏书,提及罢除采办,免除加派的赋税,并称监局打着缺乏的幌子,行文令进行搜刮,对所司阿谀奉承的人,言官及时评品上奏,从重惩治’,全国人听说如此,犹如获得新生般欢欣。近来左右亲信,纷纷请求皇帝购买金玉珠宝,不断发送传帖。人们惊骇惶恐都称诏书不讲信用,无所适从。近来府库长期虛空,百姓困病,负责财政支出的人从早到晚担忧危局。陛下怎么因玩物嗜好,耗费几十万资财呢?崔敏等人献谄营私,罪行不可饶恕。请求立即进行谴责,以保全诏书的信用。”皇帝暴怒,将李已杖击百下,囚禁在刑部监狱,将陈吾德贬为平民。神宗继位,启用陈吾德在兵科供职。万历元年,晋升为右给事中。张居正执掌国政,谏官论事必须先请示他,唯独陈吾德不去。不久,因争辩成国公朱希忠被赠封定襄王爵号的事,更加违逆张居正。到慈宁宫后屋遭受火灾,陈吾德又极力争辩,被调离京城任饶州知府。有偷窃建昌王印章的人逃到南京被捕获。张居正的门客指使江都御史王篆定罪陈吾德的部下失盗,将他贬为马邑典史。御史又弹劾他在饶州任职时违背规定进行讲学,用府库的钱购置办学的公田,于是将他从官籍中除名降为百姓。张居正死后,陈吾德被推荐担任思州推官,调任宝庆同知,都以父母年老为由没有赴任。后来死在湖广佥事的任上。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 山
白居易
久病旷心赏,今朝一登山。
山秋云物冷,称我清赢颜。
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
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
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
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
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注]掩关:坐关,原指佛教徒闭门静坐,以求觉悟,为期至少七天,长则不限。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写诗人久病初愈后秋日登山的见闻与感受,首联写诗人登山赏景,心旷神怡。
B. “山秋云物冷”凸显了秋山的特征,山之清冷与“我”之清瘦、赢弱相互映衬。
C. “白石”两句写山行时可卧可行,叙写了山行的乐趣,突出诗人悠然自在的情趣。
D. 诗歌前半部分叙事写景,后半部分抒发感慨;最后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佛教的向往。
15. “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两句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14. D 15. 人生苦短,心中有千年的忧患;身处官场,忙忙碌碌,无一日闲空。诗人借时感世,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欲干一番事业的志向。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最后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佛教的向往”错误,诗人只是借用“掩关”一词表达自己对此地的喜爱,想等到不做官后就来这里居住,而并非向往佛教。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思想情感的能力。回答含意时,用现代语言把诗句的意思表达出来即可,不必像文言文翻译一样字字落实。回答情感时要结合全诗以及具体诗句来理解。“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意思是“人生苦短,心中有千年的忧患;身处官场,忙忙碌碌,无一日闲空”。“千载忧”显示了忧国忧民之情,“身无一日闲”显示了诗人的干劲。诗人借时感世,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欲干一番事业的志向。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表明艰苦磨炼对人才成长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曹刿论战》中写曹刿战中详察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动心忍性 (2). 曾益其所不能 (3). 下视其辙 (4). 登轼而望之 (5). 二者不可得兼 (6). 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曾、益、辙、轼、得兼、者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圆珠笔笔头生产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很长一段时间里,圆珠笔笔头生产技术掌握在少数几个国家手中。中国科研人员攻克技术难关,弯道超车,______,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球珠到球座体,从引导沟槽到钢元素配比参数,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圆珠笔企业苦练内功、______,实现了国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梦想。以圆珠笔笔头生产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______,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__________,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圆珠笔企业凤凰涅槃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中国圆珠笔笔头直径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球珠固着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2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试验验证。解码中国圆珠笔笔头生产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舍近求远
B. 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讳言 舍本逐末
C. 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 舍近求远
D. 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舍本逐末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项是( )
A. 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B.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D. 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
A. 如今,中国圆珠笔笔头直径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球珠固着系统,我们做了12种概念模型
B. 如今,中国圆珠笔笔头直径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球珠固着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2种概念模型
C. 如今,中国圆珠笔笔头直径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球珠固着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2种概念模型
D. 如今,中国圆珠笔笔头直径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球珠固着系统,我们做了12种概念模型
【答案】17. C 18. A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该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第一空处:“后发先至”指的是后出手但是先碰到对方;“后来居上”指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根据语境应是中国科研人员攻克技术难关,弯道超车,即超过了其他国家,所以应该用成语“后来居上”。
第二空处:“养精蓄锐”指养好精神准备战斗,侧重于休养;“厚积薄发”是指准备充分而获得大的成功,侧重在“发”字上;根据语境应是中国圆珠笔企业苦练内功,通过充分的准备而获得很大的成功,所以应该用成语“厚积薄发”。
第三空处:“毋庸讳言”是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置疑”指完全不需要怀疑,侧重指事情的确定性;根据语境是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中国制造曾经面临过这样的尴尬,所以应该用成语“毋庸讳言”。
第四空处:“舍本逐末”指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舍近求远”指放着近的去求远的;文中说放弃国内的而去抢购国外的,所以用“舍近求远”。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本题要注意,此处宜与上句“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句式相似,另外,以“外国”开头照应上句的“国外”,所以只有A项符合题意。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A项,成分赘余,滥用介词,滥用表约数的词语,“约”与“左右”都表示约数,应删去一个。“为了突破球珠固着系统”成分残缺,“突破”缺宾语中心语“关键技术”。
B项,成分赘余,滥用介词,滥用表约数的词语,“约”与“左右”都表示约数,应删去一个。
C项,正确。
D项,“为了突破球珠固着系统”成分残缺,“突破”缺宾语中心语“关键技术”。
故选C。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__________________,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__________________,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③__________________,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答案】 (1). ①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 (2). ②血液中药物浓度会逐渐升高 (3). ③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解析】
试题分析:①处,根据横线前“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若使用不当”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就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意思的句子;②处,根据横线前“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和横线后“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血液中药物浓度越来越高”意思的句子;③处,根据横线前“然而”和横线后“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药物浓度不是越高越好”意思的句子。
21.请把下面材料压缩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5个字。
己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灯火辉煌,游人惊叹声不断,自从94年前化身为故宫博物院,这是它第一次在夜间开放。故宫宫墙被红灯笼装点得熠熠生辉,伴随着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和京剧的演出伴随着名画《千里江山图》被投影到宫殿屋顶上,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大规模点亮。故宫博物院票务系统也开通了预约免费参观抢票活动预约门票几分钟内就被抢光。这是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观众开放。此举让将近600岁的故宫变得更加年轻,也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公众的距离。
【答案】示例一:已亥年正月十五(或“元宵节”)故宫(或“紫禁城”)首次在晚间被灯光装点并对预约观众免费开放。
示例二:己亥年正月十五(或“元宵节”)故宫(或“紫禁城”)首开晚间灯光秀并首次对预约观众免费开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重点在于对新闻事件的压缩、概括。本则材料为新闻类材料,压缩一句话新闻时可通过找关鍵句及提取新闻要素的方式来作答,抓住“已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灯火辉煌,游人惊叹声不断”、“这是它第一次在夜间开放”、“这是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观众开放”,从中提取时间、地点、主体、事件等。注意字数不能超限。
【点睛】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需要强调的是它要求比标题具体丰富,比导语简洁明了。形式上:一般情况下以单句为主,复句也可以。内容上: 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对象),④事件(过程、结果),⑤原因(目的) ,有时候还有手段、方式等。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传统文化在当今仍然有其积极的作用,比如《中庸》中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明代国子监的堂号“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仍旧可以作为人生成长的坐标参照。
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请从上面十个关键词中任选三个,合理构思,确定主题,组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在慎思、明辨、笃行中学习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杂家、纵横家、道家、佛家、墨家等,璨若星河,也不乏有很多糟粕沉渣泛起。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更应在慎思、明辨、笃行中学习继承。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慎思、明辨中笃行。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作为华夏古国,我们有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同时,也是五千年的反抗史。传统文化中不乏有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也有披着“遗产瑰宝”外衣的渣滓。传统文化内容磅礴而芜杂,面对这些,当无条件地继承才是愚者。面对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缜密地思考,更要明辨是非。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更应从生活中慎思、明辨、笃行学习传统文化。从课本的古诗词、经典故事中了解传统文化。李白的《赠汪伦》、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高适的《别董大》等,表达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这些不仅让我们体会到诗中的情和理,更感受到了祖国风光的壮美。在慎思、明辨、笃行中学习传统文化,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感受我国优良文化礼仪传统的熏陶,德才并重,可谓一举两得
在慎思、明辨、笃行中学习传统文化,以经典诵读为先导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美誉。千百年来尽管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千锤百炼,但传统美德依然流传至今,并散发着无人能及的独特魅力,也正是这样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了国人“忠勤,仁义,厚德,睿智”的优秀品质。
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很多人沉静在对物欲的追求当中,精神空虚,神情麻木,忘记了刚刚出发时的目的。在慎思、明辨、笃行中学习传统文化的精华,找到出发时的意义。在慎思、明辨、笃行中学习传统文化,完善人生。
【解析】
【详解】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每个诗句的含义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明确题目要求: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请从上面十个关键词中任选三个,合理构思,确定主题,组织文章。
【审题】明确材料关键词: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
然后对关键词进行含义分析、进行分组,需注意:
1.材料:这些关键词是“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方法。
2.写作目的:学生明确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3.限制性:选择两三个关键词
4.开放性:10个关键词可以组合出多个角度和立意点。
【解题】1.关键词解析:
博学:广博地学习
审问:详尽地询问
慎思:缜密地思考
明辨:明确地辨析
笃行:坚定地实践
率性:按照自己的性情行事。
修道:修炼道德
诚心:真心诚意
正义:公平正义
崇志:崇尚志向
【立意】(注意不同的角度)
在博学、审问、慎思中学习传统文化
慎思、明辨而笃行
在率性、修道、诚心中学习传统文化
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任选三个关键词即可。
【素材】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中华传统文化把道德修养、慎独、自律视为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它的着重点是生命和德行,为我们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大思想、大智慧。我们每个人都应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追求高尚的品行。作为一名学生,就首先要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陶冶良好情操,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孔子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仁民爱物”;“泛爱众,而亲仁”。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化通过“礼”约束人们的言行,通过实施“仁爱”、“仁政”、以人为本的策略来治理国家。“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意思是把人放在首位,关爱人、体恤人、帮助人,爱惜民众,广施仁爱,方能赢得民心。这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深怀“爱”心,努力营造 “仁爱”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宽厚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活中面对他人提不合理的要求,充分尊重他人。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的“人和”指的就是我们常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
人类的每一次进步无不是踩着学习的台阶而前进的,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发展无不是依靠学习而完成的,每一个人成就也无不是凝聚着学习的结晶。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情况,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改革开放的成功无不都是学习结出的硕果。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掌握学习的本领,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我们不但要学习,而且要比别人学得更快,行动更迅速,才能有不衰竭的生命力。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确是我们每个人的主题。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我们提高道德修养很有帮助和启发。我们一定要抽时间认真学习,认真体会,从中汲取营养,提高道德修养。
【结构】议论文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这一中心论点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考场作文,首先要审清要求,把握好关键词,弄明白作文的立意。保证不偏离,不跑题。其次列提纲,对考场作文来说,这项很重要。最后表述成文。要想文采飞扬,逻辑缜密还需平时多读多练、多留心,多积累素材。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