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内蒙古赤峰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内蒙古赤峰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第I卷
一、单项选择(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你认为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22小题,计44分)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某日测量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图(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地该日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 )
A. 阳光明媚
B. 阴雨连绵
C. 多云转晴
D. 晴转多云
2. 此日所在季节( )
A. 悉尼高温多雨
B. 我国昼长夜短
C. 北京日出东北
D. 好望角风急浪高
【答案】1. C 2. A
【解析】
根据该地太阳辐射日变化图可知,该地区北京时间10:00日出,北京时间22:00日落;由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可知该地该日昼长为10小时,北京时间15:00是该地的正午时刻。
【1题详解】
晴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阴天云量较多,太阳辐射弱。读图可知,该地地方时12时(北京时间15时)太阳辐射小于以后时间点(截止到北京时间19时左右)的太阳辐射,所以该地出现了多云转晴的天气变化,故选C,其它选项可排除。
【2题详解】
由该地日出日落时间可以判断,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悉尼属于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正值高温多雨期,A对。我国昼短夜长,B错。北京日出东南,C错。好望角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平浪静,D错。故选A。
美国某客轮于当地时间2018年4月11日18时30分离开纽约(40°43’N,74°W)经大西洋前往欧洲,并于一周后到达目的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该航班出发时,北京时间为( )
A. 11日5:30
B. 12日5:30
C. 11日7:30
D. 12日7:30
4. 航行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白昼长度逐渐变短
B. 乘客看到太阳从东北方海面升起
C. 赤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D. 乘客经历的一个昼夜长度大于24小时
【答案】3. D 4. B
【解析】
本题考查时差的计算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3题详解】
当地时间2018年4月11日18时30分离开纽约(74°W,即西五区),而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两地相差13个时区,区时相差13个小时。依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可得出北京时间是11日的31时30分,即 12日7:30。答案选D。
【4题详解】
北半球从春分日到夏至日期间昼渐长、夜渐短,故A错;太阳直射北半球期间,除极昼和极夜地区外,全球均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故B正确;从春分日到夏至日赤峰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故C错;由于客轮的航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故经历的昼夜长度小于24小时,故D错。
2017年1月28日为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读甲、乙、丙三地昼长周年变化折线图(①②③④⑤表示二分二至日),回答下面小题。
5. 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直播期间,甲、乙、丙三地昼长对应图中的位置处于( )
A. ①②或②③之间
B. ②③或④⑤之间
C. ③④或④⑤之间
D. ①②或③④之间
6. 有关图中甲、乙、丙三地的分析比较,正确的是( )
A. 由南向北:甲、乙、丙
B. 纬度值:乙>丙>甲
C. 自转线速度:丙>甲>乙
D.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甲>丙>乙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图中日期位于②或④位置时,甲、乙地昼长为一年中最长或最短,则②或④可能为夏至日或冬至日,晚会现场直播时间在冬至日后1个多月,若②为冬至日,则对应图中②③之间;若④为冬至日,则对应图中④⑤之间。选B。
【6题详解】
②可能为夏至日或冬至日,若为夏至日,地球上越向北昼越长,则甲最北、乙最南;若为冬至日则相反,A错。丙地全年昼夜平分,纬度最低(位于赤道上),自转线速度最大;乙地全年昼夜变化幅度最大,纬度最高,自转线速度应最小,B错,C对。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丙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D错。选C。
下图示意波士顿(42.5°N,71°W)一幢高层建筑某晴日全天整点楼影变化(无遮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此时( )
A. 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冬季
B. 德干高原昼夜等长
C. 西欧平原正午日影变长
D. 巴西高原草木葱绿
8. 该日昼长最接近( )
A. 7小时
B. 9小时
C. 11小时
D. 13小时
【答案】7. D 8. B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图示楼影移动方向,由西北移到东北,说明此时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是冬季。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夏季,A错。德干高原昼短夜长,B错。不能确定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不能判断西欧平原正午日影变长,C错。巴西高原是夏季,草木葱绿,D对。
【8题详解】
波士顿纬度与北京相近,冬季昼短夜长,故D错;图中楼影遮挡湖泊时,正是日落时间,约是16:00-17:00,可推算当地的昼长约是8小时-10小时,故B最接近答案,AC错。
1月份某天,我校一位同学下午放学时在公交车上看到,汽车正沿着街道驶向太阳所在的方向。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该街道的走向为( )
A. 东西走向
B. 东南—西北走向
C. 南北走向
D. 东北—西南走向
10. 若该同学是在日出时看到该景象,则当地时间可能是( )
A. 4:50
B. 6:00
C. 7:20
D. 9:05
【答案】9. D 10. C
【解析】
本题考查日出和日落的方位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9题详解】
北半球冬半年,全球除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外,太阳均从东南升起,从西南落下。据题意“汽车正沿着街道驶向太阳所在的方向。”可知该街道为东北—西南走向。答案选D。
【10题详解】
1月份是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时间应在当地地方时6:00以后,故A、B排除,赤峰在42°N附近,昼长不可能只有6小时左右,故 不可能9:05才日出,D可排除;7:20较为接近,C正确。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可能是( )
A. 78m
B. 98m
C. l28m
D. 148m
12. 图中m、n、p、q四地中( )
A. m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
B. n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
C. q地位于山谷,在m地的东北方向
D. p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迎风坡
【答案】11. B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图示等高距是40米,河流源头最高处海拔范围80-120米,最低处海拔0米,区域内河流落差范围是可能是98m,B对。A、C、D错。
【12题详解】
图示位于北半球,根据等高线形态,图中m、n、p、q四地中,m地位于阴坡,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其他三地陡,A对。n地位于谷地,地势较其他三地低,B错。q地位于山脊,在m地的西北方向,C错。p地位于山谷,图示位于欧洲西部,P处于盛行风背风坡,D错。
点睛:图示河流落差,从图示源头最高处到入海口处。入海口处海拔0米。图示位于欧洲西部,m地位于阴坡,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其他三地陡。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下图示意某国位置及城市分布,该国铜矿、铀矿等资源丰富且品位高、埋藏浅,但常规能源不足,需大量进口。甲港是该国重要的港口,近年来该国计划将炼铜基地从乙地迁往甲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甲港的气温特征及其成因是( )
A. 夏凉冬暖,临海并受暖流影响
B. 年较差小,终年受高气压控制
C. 终年温凉,纬度低且寒流经过
D. 日较差大,纬度低且邻近沙漠
14. 该国炼铜工业从乙地迁出,最可能是因为乙地( )
A. 工业用水矛盾突出
B. 能源输入成本偏高
C. 炼铜原料趋于枯竭
D.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答案】13. D 14. B
【解析】
主要考查世界气候类型和影响工业发展因素。要求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并分析出气候特点;根据当地的区位条件能够分析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
【13题详解】
热带沙漠气候,夏热冬凉,临海并受寒流影响,A错; 年较差大,B错; 终年高温, C错; 沙漠气候日较差大, 纬度低且临近沙漠,D对。
【14题详解】
从题目的材料可以看出,常规能源不足需要大量进口,甲为海港便于进口能源,减少能源输入成本,所以,该国炼铜工业从乙地迁出,最可能是因为乙地能源输入成本偏高。
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下面小题。
15. 图中湖泊的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 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B. 乙处位于分水岭
C. 6月份湖水补给河水
D. 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米~600米
【答案】15. D 16. B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
【15题详解】
图示湖泊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位变化反映了地势变化,④地等深线稀疏,说明该地地势最为平坦。故答案选D。
【16题详解】
甲处尽管是断崖,但是缺少河流,不能欣赏到瀑布景观,A错;乙处等高线向低值凸出,表示山脊,所以是分水岭,B正确;我国东南地区6月份是雨季,所以河流水补给湖泊水,C错;图中最高处海拔600~650米,D错。
【点睛】小题1有一定的难度。要注意右下图反映的是等深线,等深线越密集说明水面下坡度越陡,越稀疏说明水面下坡度越缓。其原理与等高线有一定的相似性。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据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据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B、D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
A. 西北风和东南风
B. 西风和东风
C. 东南风和西北风
D. 西南风和东北风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
【详解】根据北半球冬季,林地的温度高于裸地,则林地盛行上升气流,裸地盛行下沉气流,则B处盛行偏西风,D处盛行偏东风,结合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形成B处西北风和D处东南风。故A正确。
18.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据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下图是图中A,B,C,D四点对应的四种等压面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气压的高低与等压线的凹凸关系。
【详解】冬季林地的气温较裸地高,故林地盛行上升气流,裸地盛行下沉气流,故A点、D点的气压较C点高,结合上题结论,A处气压较C处高,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高空的等压面弯曲与近地面相反判断。故答案选C。A、B把高空与近地面的等压线弯曲画成相同,故A、B错;D处高空与近地面气压虽然相反,但把高低气压画反,故D错。
【点睛】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
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高压区,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高高低低”规律。
下图为欧洲某河流入海口附近河道示意图,图中虚、实线分别表示夏、冬季节的水面宽度。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下列关于该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冬季有凌汛现象
B. 冬季输沙量较夏季大
C. 夏季径流量较冬季大
D. 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20. 关于图中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乙处
B. 四地中受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丁处
C. 图示区域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D. 图示区域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答案】19. B 20. A
【解析】
试题分析:
【19题详解】
根据题意和所示的纬度,该河流位于西欧且位于地中海沿岸,主要是属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所以该河流没有结冰期,所以冬季不会有凌汛现象,A项错误;由于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所以冬季降雨多,侵蚀作用就更明显,冬季的输沙量就较夏季大,B项正确,C项错误;该河流水来源主要是雨水补给为主,所以径流量主要是受降水的影响,随着降水的变化而变化,D项错误。
【20题详解】
由于受到运动惯性的作用,在河流的弯道,河流的凸岸淤积,凹岸侵蚀,河道越弯曲,侵蚀作用越强;所以根据图示,甲丁两地淤积,乙丙两地侵蚀作用显著,乙处侵蚀作用最显著。根据题意和所示的纬度,该地区位于西欧且位于地中海沿岸,主要是属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影响下所形成的植被类型是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所以C错误,D错误。
考点:河流地貌的发育,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地形、气候复杂多样。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 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三条河流夏季的防洪任务最重
B. 植被类型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 图示海域有寒流经过
D. 常年受西风带的影响
22. 圣安东尼奥港成为智利吞吐量最大港口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腹地广
B. 位于河口,交通便利
C. 地势平坦
D. 位于海湾,风浪小
【答案】21. C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图示区域的甲、乙、丙三条河流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防洪任务轻,A错误。植被类型主要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错误。图示海域有秘鲁寒流经过,C正确。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夏季受副高影响,D错误。
【22题详解】
港口发展条件主要是筑港条件、腹地条件,圣安东尼奥港成为智利吞吐量最大港口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腹地广,A对。该港口以海运为主,河流短小,位于河口、地势平坦不是吞吐量大的主要原因,B、C错。冬季位于西风带的迎风一侧,风浪大,D错。
第II卷
二、综合题(共56分):
23.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图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
(3)分析图中A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4)图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
【答案】(1)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湿润的东南信风给东岸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向西则信风越来越干燥;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
(2)内陆比沿海气温高, 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东岸比西岸气温高,是因为洋流的影响。
(3)热带草原气候。夏季(1月)信风带来水汽;冬季(7月)受副高控制。
(4)离岸风,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回归线附近降水量分布大致上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该区域位于东南信风带,湿润的东南信风给东岸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向西信风携带的水汽减少,越来越干燥,降水减少。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也是西岸降水少的影响因素。
(2)图甲中回归线地区,纬度相同,不考虑纬度因素。内陆比沿海气温高,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东岸比西岸气温高,主要是因为洋流的影响。
(3)图乙中M城市夏季是1月,受东南信风影响,信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多,降水多。冬季是7月,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所以M城市是热带草原气候。
(4)图乙中大陆西侧沿海的北部区域,受离岸风影响,沿海形成上升流,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鱼类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大陆西侧沿海的 南部区域,受寒暖流交汇影响,鱼类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所以渔业资源丰富。
考点: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差异及原因,区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24.阅读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地的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
(2)比较C、D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3)2011年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核泄漏事故,简述核污染向B地扩散的主要方式。
【答案】(1)B 受西风带影响,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受山地阻挡。
(2)相同点:均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不同点:C夏季多雨,冬季少雨;D冬季多雨,夏季少雨。(或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3)受西风带影响的大气扩散(通过西风带扩散),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的海水扩散(通过北太平洋暖流扩散)。
【解析】
第(1)题,从大气环流、洋流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判断。第(2)题,从气温和降水及其变化描述两地的气候特征。第(3)题,结合大气环流和洋流进行说明。
25.根据材料和我国西北某区域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示区域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发展优势农业——棉花种植,成为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在棉花生长早期,为了促进棉花生长,广泛使用了塑料地膜。但经测量,连续种植地膜棉15年以上的棉田,每亩含膜最高达25.6千克,最低13.8千克,平均每亩膜残留量15.48千克。
材料二 图示区域气候资料表
(1)描述图示区域耕地分布特征,并简要评价该区域发展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
(2)简析该区域在棉花生长早期广泛使用地膜的主要原因,并指出残留塑料地膜对土壤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1)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洪积—冲积平原上;有水源的地方。
优点: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高温,热量丰富;洪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便于耕作;灌溉便利
缺点:降水稀少(或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低温冻害等)
(2)地膜起到保温、保持水分、减轻风沙危害作用。(任答两点即可)残留地膜容易导致土壤污染;影响土壤的透水、透气性;土壤中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等。(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分析】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环境利用和保护,环境污染。
【详解】(1)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沙漠分布广,农业活动主要分布在有水源出露的地方。这里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在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形成绿洲。故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洪积—冲积平原上或有水源的地方。
优点:西北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夏季高温,热量丰富,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洪积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耕作。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灌溉便利。
缺点: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不合理的耕作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西北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近,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2)原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土壤水分少,昼夜温差大,棉花生长早期使用地膜覆盖,可以起到保温、保持水分的作用,西北地区沙漠分布广,大风天数多,地膜覆盖也可以减轻风沙危害。
危害:塑料地膜不透水,不透气,残留地膜影响土壤的透水、透气性,导致土壤污染、土壤中生物多样性减少。最终导致土壤肥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