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西省高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试卷
展开江西省高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洋县及周边地区。洋县境内的兴隆岭一带气候暖湿,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洋县东部的黄金峡介于秦巴山地之间,全长约53公里,可分为上、下两段,河道上段浅宽,下段深窄,两岸山林茂密。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故黄金峡有“过滤器”之称。据此完成1-2题。
1.兴隆岭一带被誉为“西北小江南”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纬度、 河流 B. 地形、大气环流
C. 大气环流、河流 D. 地形、交通
2.下列有关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上段水量大,水流速度快,有利于泥沙输送
②上段水流缓慢,有助于泥沙堆积
③下段深窄弯曲,有利于泥沙沉积
④下段两岸森林茂密,进入峡谷的泥沙少
⑤ 下段山高谷深,人类活动较少,水土流失较小
A. ①④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而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地表热量分布不均造成,下图为昆士兰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北部)太平洋沿岸某气象观测站在3月中某两天测定的风力大小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该气象站M、N两日的判断,合理的是( )
A. M日正午气温相比更低
B. N日正午气温相比更高
C. N日次日为风和日丽
D. M日次日可能为晴朗天
4.乙时刻大约是( )
A. 8:00 B. 14:00 C. 18:00 D. 23:00
5.N曲线丁时刻该地风向最可能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下图是我国东南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据图完成6-8题。
6.该河流的流向是( )
A. 自东北向西南 B. 自东南向西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北向东南
7.下列关于图中的推断科学合理的是( )
A.断裂下沉是东南岸阶地形成的主因 B.图中岩层的颗粒由①~④逐渐变粗
C.图中M阶地比②岩层形成的时间晚 D.图中M阶地是聚落的集中分布区域
8.近年来,M处出现丰水期水位下降,沉积物减少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上游拆除水电站 B.上游城市化进程加快
C.下游修建跨河大桥 D.下游整治疏通河道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下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
A. 树冠集水作用强 B. 无蒸腾作用消耗
C. 树冠遮荫效果好 D. 土壤硬化下渗弱
10.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
A. 融雪 B. 风沙 C. 降水 D. 蒸发
11.若北疆梭梭树冠的垂直俯视面积为S,正午树荫成熟中龄枯树裸地面积为S',S'与S的比值为P,则( )
A. 春秋分日P=0 B. 夏至日P=1 C. 全年P>1 D. 冬至日P<1
二、非选择题:第36—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4—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国际河流,全长 1236 km,流域面积 15.1 万 km2,是巴 尔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雅马渡以上为上游,雅马渡至哈萨克斯坦的伊梨村(卡普恰盖)为中游,伊犁村至巴尔喀什湖为下游。在伊犁村以上,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自伊犁村以下,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清澈。伊犁河上游水资源最为丰富,干支流均有汛期,且干流汛期较长,流量相对平稳,历史上未出现过大范围的严重洪涝灾害。
下图示意伊犁河流域。
(1)说明伊犁河成为巴尔喀什湖主要补给水源的原因。(6分)
(2)从整体性角度说明伊犁村(卡普恰盖)以下河段水流清澈的主要原因。(4分)
(3)分析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的原因。(8分)
(4)说明巴尔喀什湖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6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山体效应是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图a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b、c示意某山脉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6分)
(2)简述10℃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6分)
(3)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概述沿40ºN纬线该山体林线分布特点并分
析其原因。(10分)
(二)选考题: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4.读我国小麦及柑橘冻害分布图,回答问题。(共10分)
(1)说出我国柑橘严重冻害区的范围,并分析原因。(4分)
(2)说出小麦、柑橘冻害在空间分布上有何共同特点。(6分)
45. 材料一: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
材料二: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试分析“北极放大效应”的成因及对北极地区动植物的影响。(10分)
参考答案
1-5BCDBB 6-10ACDBD 11 C
36.(共24分)(1)伊犁河上游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大气降水较多(2分);天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流上游来水量大(2分);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汇水量水大。(2分)
(2)上游修建有多个水库,泥沙大量沉积库区(2分);上游沼泽广布,对水流起到过滤作用, 导致下游河段泥沙来源减少(2分)。
(3)流域内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2分);春季自下游到中游, 积雪依次融化,形成春汛(2分);夏季,上游地区冰雪融化加上山地降水,形成夏讯(2分);中上游河段多沼泽、湖泊调蓄作用显著(2分)。
(4)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温差(2分);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2分);减缓区域土地荒漠化进程(2分)。
37.(共22分)(1)①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2分);②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2分);③山体外部的地面热量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高度时热量已大为减弱(2分)
(2)①山体内部分布高于山体外部(2分);②不同纬度山体内外的分布高度差不同,38ºN沿线差异较大(最大高度差达700m),40ºN沿线差异较小(最大高度差约400m)(2分);③山体外部西侧较山体外部东侧分布较高(2分)
(3)特点:内部高于外部(2分);西部高于东部;(2分)
原因是内部山体效应强于外部,热量条件相对较好(2分);西部气温较高(2分)、离海(太平)洋较近且是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2分)。
44.(1)柑橘严重冻害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我国东部,长江淮河之间)——这里地势低平,冬春季寒潮能够长驱直入,受低温冻害影响。(4分)
(2)冻害程度是纬度越高,冻害越严重(越靠北,冻害程度越严重);冻害地区都靠近东部地势低的地区;都位于寒潮路径所在区域;冻害地区都属于人口稠密、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答出3点即可,共6分)
45.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海冰消融,海面对太阳辐射反射率下降,北极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气温升高更明显,(4分)对植物的影响:极地气温上升,植物的生长期(无霜期)变长、植物更茂盛;北半球的自然带北移,灌木(针叶林)面积变大,苔原带面积变小(4分)。对动物的影响: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部分动物如北极熊等大型动物缺少食物及生活场所,生存艰难,数量减少(总之北极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