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次诊断考试(解析版)
展开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次诊断考试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增强,造纸行业减产,2017年下半年纸箱等废旧纸质物品回收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废旧纸质物品回收价格上涨将会( )
A. 降低产品的包装成本 B. 扩大造纸企业的生产规模
C. 提高纸品重复利用率 D. 延长替代材料的研发周期
2. 下列受造纸行业产量和价格变化影响最大的企业是( )
A. 物流企业 B. 啤酒企业
C. 钢铁企业 D. 电子企业
3. 纸质包装箱使用量较大的企业应对纸箱价格上涨的合理措施是( )
A. 推广专业化集装箱 B. 自主生产包装纸箱
C. 大幅减小包装纸箱的厚度 D. 引进可循环使用的包装材料
【答案】1. C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增强,造纸行业减产,市场上纸品供应减少,加之废旧纸质物品回收价格高,纸品价格上涨,会提高产品的包装成本,因此企业可能会通过重复利用纸品来降低产品的包装成本。纸品回收价格上涨,会促使替代材料的研发速度加快、研发周期缩短。故选C。
【2题详解】
在所列企业中,物流企业对纸箱等包装材料的需求量最大,受造纸行业产量和价格变化的影响最大。故选A。
【3题详解】
集装箱主要用于大宗产品运输,不适合小件货物的运输,A错;自主生产包装纸箱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B错;纸箱价格的上涨,会增加企业的包装成本,企业会通过多种途径降低包装材料的使用成本,但过分减小纸箱厚度可能造成货物的破损,C错;引进可循环使用的包装材料是应对纸箱价格上涨的合理措施,D对。故选D。
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通州,通州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新的经济中心。下面两图分别为北京市通州区位置图,北京市2011~2017年常住人口增量及增长速度图 。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 北京人口( )
A. 近年来老龄化日益严重 B. 主要因环境污染严重而减少
C. 因市级行政中心迁离而减少 D. 在2016年时达到最大值
5. 北京市级行政中心迁至通州后会( )
①缓解北京城区交通拥堵 ②促进北京城区人口回流
③扩大通州区服务范围 ④未来一段时间通州房产价格上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4. D 5. B
【解析】
【4题详解】
北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迁入北京的人口主要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可以有效缓解北京人口老龄化问题,A错;北京人口在2017年增速转为负值,说明人口开始减少,因此人口最多的年份是2016年,D对;北京人口增速下降的原因是北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后,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量减少,再加上原人口迁出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口出现回流,另外也与政策、北京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等有关,B错;市级行政中心迁至通州,会使北京中心城区的人口减少,但对整个北京的人口数量影响不大,C错。故选D。
【5题详解】
北京市级行政中心迁至通州,部分人口会随之迁至通州,这样可缓解北京城区交通拥堵,①对、②错;通州因市级行政中心及人口迁入,会扩大通州区的服务范围,短期内会刺激通州的房产价格上涨,③④对。故选B。
利比亚是北非重要的产油国,全境90%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下图为利比亚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利比亚( )
A. 北高南低,平原面积广 B. 全年高温,植被稀疏
C. 为传统的黑种人聚集区 D. 产业多采掘、加工业
7. 利比亚调水工程( )
A. 调水方向为南水北调 B. 调水水源为冰雪融水
C. 调水量最大季节为春季 D. 调水方式为明渠输水
8. 利比亚调水工程带来的影响是( )
A. 中南部地下水位明显升高 B. 沿海地区降水量明显增加
C. 缓解沿海地区的海水入侵 D. 加剧沿线所有地区盐碱化
【答案】6. D 7. A 8. C
【解析】
【分析】
考察西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6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比亚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以高原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A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错;地处北非,为阿拉伯白种人聚集区,C错;沙漠广布,石油资源丰富,产业以采掘、加工业为主,D对。故选D。
【7题详解】
读图可知,利比亚南部城市分布较少,而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城市集中,生产生活需水量大,因此应是从南部往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调水,A对;南部为热带沙漠,且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高原海拔有限,调水水源应为沙漠地区丰富的地下水,B错;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炎热干燥,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调水量最大季节为夏季,C错;全境90%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高温干旱蒸发量大,为提高输水效率应采用暗渠(管道)输水,D错。故选A。
【8题详解】
利比亚从中南部抽取地下水向北部地中海沿岸输水,会使得中南部地下水位明显下降,A错;对沿海地区降水量没有明显影响,B错;调水可以减少北部沿海地区对地下水的开采,缓解地下水位下降,进而缓解沿海地区的海水入侵,C对;调水工程会加剧沿线部分地势较低地区的盐碱化,D错。故选C。
【点睛】调水工程对于调入区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容易导致土地盐碱化,而对于调出区容易导致水量减少,影响生物多样性。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海岸带正在经历剧烈的变化。下图为近70年间我国大陆沿海主 要海湾及自然岸线长度比例变化统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从统计图来看,近70年间我国大陆沿海主要海湾( )
A. 数量增多 B. 数量减少
C. 自然岸线变长 D. 自然岸线变短
10. 若仅考虑经济发展对海湾自然岸线变化的影响,则我国海岸带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段是( )
A. 1960—1970年 B. 1970—1990年
C. 1990—2000年 D. 2010—2014年
11. 海湾及自然岸线变化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
①海湾水体污染程度加大 ②海湾对河流的调蓄作用下降
③海洋灾害影响程度加大 ④海陆相互作用形式发生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9. D 10. C 11. B
【解析】
本题以我国海湾的海岸线的变化统计图为载体考查我国海岸线的变化及其影响。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能从图中所示信息推测出我国海岸线的变化和海湾面积的变化,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9题详解】
从统计图中看,可以得出海湾的海岸线中自然岸线的占比越来越小,自然岸线变短,不能看出海湾数量的变化,故ABC不对,答案选D。
【10题详解】
根据题意,若仅考虑经济发展对海湾自然岸线变化的影响,则自然岸线减小最快的时间段即为经济发展最快的时间段,把四个时间段比较,1990—2000年的自然岸线的变化最明显。
故选C。
【11题详解】
从材料中看,自然海岸线减少,则海湾面积减少,对水体的净化能力减弱,水体污染加剧,①对,排除CD;海湾是河流入海处,对河流没有调蓄作用,②不对,排除A;海岸人类活动增多,则海洋灾害的影响程度加大,海陆相互作用的形式并未改变,只是作用强度可能发生变化,③对,④不对。故选B。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柿子树耐寒、耐旱,喜湿润,忌积水,适应性强。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全国著名的“柿子之乡”“柿饼之乡”。富平县汉初就有栽植柿子树的习惯,目前建有优质柿子基地10万亩,年产鲜柿4000万公斤,制作柿饼800万公斤,鲜柿、柿饼产量每年递增20%以上。柿饼是富平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明朝时,富平柿饼的制作工艺已十分成熟,并作为贡品进献皇宫;近些年更是连年出口韩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深受消费者喜爱。富平尖柿一般于10月下旬采摘,后经削皮、脱涩、软化、晾晒捏型、出霜等十多道工序,历时45天时间精制成个大、口味香甜的柿饼。下面两图分别为富平县位置图和富平县气候资料图。
(1)说出富平县发展尖柿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
(2)简析富平县成为“柿饼之乡”的原因。
(3)推测富平柿饼晾晒的时间,并从气候角度说明理由。
(4)请为富平县柿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1)夏季雨热同期,水热丰富,秋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地势平缓,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靠近河流,有便利的灌溉水源等。(3点即可)
(2)柿子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制作柿饼的原料丰富;柿饼制作历史悠久,制作工艺先进,品质优良,市场广阔。
(3)时间:10月底—12月初理由:此时段秋高气爽,降水少,光照充足,便于晾晒;秋季风力作用强,蒸发量大,便于风干;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析出。
(4)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延长产业链,发展与柿饼相关的产品加工业,提高附加值;培养品牌意识,加大营销力度,拓展市场;利用历史文化传统,发展柿子采摘、柿饼加工参观等相关的旅游业;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3点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详解】(1)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需要结合柿子树的生长习性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作答。结合富平县气候资料图可知,富平县夏季雨热同期,水热丰富,秋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结合图示等高线分布可知,富平县地势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靠近河流,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且有便利的灌溉水源等。
(2)结合材料可知,富平县成为“柿饼之乡”的原因主要在于产量大、品质优。
(3)推断柿饼晾晒的时间要结合材料中柿饼晾晒的时间要求回答,从气候角度说明理由,即可从光照、风力和昼夜温差方面回答。“富平尖柿10月下旬采摘,……历时45天时间精制成个大、口味香甜的柿饼”可知富平柿饼晾晒的时间大概在10月底—12月初,此时段秋高气爽,降水少,光照充足,便于晾晒;且风力作用强,蒸发量大,便于风干;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析出。
(4)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应从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加大营销力度、发展相关旅游、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作答。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莱位于加里曼丹岛西北部,原油出口是该国经济支柱。近年,该国努力实现经济多元化。文莱领土被马来西亚分割成西部的本土和东部的淡布隆地区,淡布隆拥有众多世界级自然保护区。两地民众的往来主要通过公路或乘坐小艇进行,均需过境马来西亚。
2015年10月文莱投资建设淡布隆跨海大桥(图)。中国企业承建该大桥难度最大的CC4标段。该段穿越了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和沼泽地区。为了实现桥梁设计方提出的环保要求,中企全球首创“全预制桥梁全程不落地施工技术”,所有机械设备不触碰地面,将在工厂预制好的桥梁部件运送至移动钢平台上,完成打桩、架梁安装等作业。
(1)说明淡布隆跨海大桥通车前,文莱本土与淡布隆地区民众往来困难的原因。
(2)简述“全预制桥梁全程不落地施工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理性。
(3)分析与淡布隆跨海大桥其他标段相比,CC4标段建设难度更大的原因。
(4)简述淡布隆跨海大桥建成后对淡布隆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答案】(1)文莱国土被马来西亚领土和大面积沼泽水域分开,公路、水路运输需经马来西亚;路程长,通关手续复杂,花费时间长;小艇运量小,安全系数低。
(2)全预制桥梁:在工厂车间预制桥梁,可减少施工占地,减少粉尘、泥浆等建筑垃圾对原始森林环境的影响;全程不落地:可减少机械设备对雨林和沼泽的破坏。
(3)淡布隆跨海大桥其它标段大部分处于经济发达的文莱本土和海面上,地表环境单一,环保要求较低,基础设施完善;CC4标段地处雨林和沼泽地带,地而松软;沿海潮水淹没施工地区;高温高湿,毒虫出没;植被茂密,施工场地狭窄;地处自然保护区,环保要求高等。
(4)淡布隆跨海大桥连接文莱本土与淡布隆地区,缩短两地往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费、降低运输成本等);利于淡布隆地区的经济(旅游业)开发,改变经济过于依赖原油生产的面貌(促进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解析】
【分析】以跨海大桥为载体考查交通建设的必要性、交通线建设难度大的原因、交通点或线建设的地理意义,难度中等。考查学生区域认知、人地协调和综合思维能力,注意分析过程结合图文信息。
【详解】(1)考查区域联系困难的原因,从地理位置和两地之间联系的方式作答。从材料得知文莱和淡布隆地区被马来西亚分开,两地联系均经马来西亚,靠公路和小艇联系,路线长,需经马方批准,手续繁杂。小艇运量小,安全系数低。
(2)从材料获取信息桥梁部件由“工厂预制”,“机械设备不接触地面”完成作业,这种建桥方式对环境保护的好处是减少当地施工时的粉尘、噪音、建筑垃圾,缩短施工时间,减少对热带雨林的破坏。同时,全程不落地作业,减少对原有湿地和雨林的破坏。
(3)考查交通点建设难度大的原因,同时注意此题是对比类题目,突出对比字眼。与其他桥段比,CC4桥段位于热带雨林和沼泽上,地质条件比较差,地面松软;植被茂密,施工地域有限,所以施工难度大。另外,该桥段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水影响大,且在自然保护区内,环保要求更高,施工难度增加。
(4)考查交通点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主要从运输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变区域经济面貌等角度入手。淡布隆跨海大桥连接本土和淡布隆地区,缩短两地往来时间,降低了运费;利于淡布隆地区经济发展。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19年春节黄金周期间,三亚共接待游客99.65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83.32万人次(占全省37.8%),同比增长1.08%;一日游游客16.33万人次(占全省4.5%),同比增长14.53%。河南、北京、河北、广东、四川、黑龙江、浙江、湖北、山东、重庆成为春节期间出游三亚的前十大岛外主要客源地。受调查的游客中,家庭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占62.58%。旅游方式方面,游客散团比例约为85:15,在散客中“自由行”占46.21%。(注:自由行是一种自主旅游方式,即非团队散客自主规划交通、住宿、景区游览、餐饮等,不需要导游和领队。)
(1)根据材料概述春节期间三亚接待游客的特点。
(2)分析春节期间三亚“自由行”游客占比较高的原因。
【答案】(1)游客数量多,客源地较为分散;大多在三亚过夜,高收入游客居多;旅游方式以散客为主。(两点即可)
(2)春节假期时间长,旅游时间充足;人们经济收入提高,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自由行可自由安排出行、游览时间,自主选择旅游景点、游览路线、食宿购物等,灵活性高、旅游体验好等。
【解析】
【分析】考察旅游地理相关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评价。难度较小,需要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去谈,开放性思维多角度,紧扣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结合材料从游客数量、客源地分布、游客收入水平及旅游方式等方面概述即可。
(2)需要结合“自由行”的概念从旅游时间、经济条件及旅游体验等方面作答。
【点睛】三亚自由行即进行自主旅游,旅游的时间安排都是自定,因此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自主旅游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以高收入游客居多,出游时间春节,假期时间长,可自由安排出行、游览时间,自主选择旅游景点、相对于团体旅游弹性较大,旅游体验好等。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长江江豚俗称“江猪”,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自20世纪80年以来,长江江豚种群量快速衰减。1991年,长江江豚数量有2700多头,但到了2018年7月,仅剩约1012头,并正在以每年5%-10%的速度减少。有专家指出,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估计再过10-15年,长江江豚就将灭绝。
简述江豚数量迅速减少的人为原因,并提出保护江豚的具体措施。
【答案】原因:船只航行及渔民捕捞作业过程中等对江豚的误伤;采砂船破坏江豚的栖息地;水利工程阻隔江湖之间的联系,导致鱼类繁殖能力下降;生产生活排放大量污水,使江豚的生存环境质量下降;过度捕捞;江豚食物短缺。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保护江豚的意识;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大执法力度;人工饲养等。
【解析】
【详解】江豚数量减少的原因应从生存环境的破坏和过度捕捞等方面分析。据材料可知,江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该区域是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生产生活排放大量污水,使江豚的生存环境质量下降,以及过度捕捞,导致数量减少,以及江豚食物短缺,缺乏饵料等;同时船只航行及渔民捕捞作业过程中等对江豚的误伤;采砂船破坏江豚的栖息地;水利工程阻隔江湖之间的联系,导致鱼类繁殖能力下降。保护措施应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保护江豚的意识;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大执法力度;人工饲养等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