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
展开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
第四次模拟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
1.当北京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时,该地最不可能位于北京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严重,到5月鄱阳湖水面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历史同期多年平均面积的一半;而这一年北方黄河流域降水偏多。图1为2011年5月鄱阳湖某地干涸形成“大草原”的景象。读图回答2-3题。
2.图1中的“大草原”所处地区的自然带是( )
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2011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而南方地区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使低纬度降水减少,高纬度降水增多
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势力偏弱,使雨带长时间停留在北方
C.西北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使南方水汽供给量不足
D.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偏西偏北,雨带停留北方时间长
下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读图回答4--5题。
4.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
A.1.5米 B.2.5米
C.7.5米 D.8.5米
5.从图中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倾向 D.有荒漠化倾向
根据有效风能密度和有效风速全年累计小时数,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分为风能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和贫乏区。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四类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第6题。
6.关于四地风能资源分布及原因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①风能贫乏区;盛行中纬西风,地形闭塞
B.②风能较丰富区;盛行西南季风,地形平坦
C.③风能可利用区;盛行东南季风,地形闭塞
D.④风能丰富区;邻近冷气团源地,地形平坦
下图表示的四个平原地区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图回答7~8题。
7. 四个平原中农业地域类型属于传统农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 下列关于图示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面积广阔,水源不足
B.乙-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C.丙-草类茂盛,光照不足
D.丁-河流众多,土壤贫瘠
下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读图回答9~10题。
9. 对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M地区的生产企业全部转移到N地区
B. M地区的制鞋产业全部转移到N地区
C. 1998年时N地接收了部分M地转出的中小企业
D. 2008年时M地制鞋业中的大企业开始转移到N地区
10. 制鞋业的转移对M地区的影响主要是( )
A. 改善了环境质量 B.扩大了就业
C. 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D.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下图是运用某种地理信息技术来选址的工作流程图。读图完成11题。
11.最有可能采用图示流程进行选址的设施是( )
A.地下水天然入渗补给区 B.汽车加油站
C.大型游乐园 D.放射性废弃物储存场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甲国是世界主要产棉国和出口国,是该地区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具有将欧亚交通线连为一体的发达的交通基础。劳动力素质较高,且工资水平较低。能源价格相对低廉。为了促进纺织及相关产业的投资活动,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材料二 下图是中亚五国区域图和M地各月气温降水量统计图。
(1)从地理位置和地形角度分析该地区的典型气候特点及成因。(6分)
(2)分析我国向甲国投资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10分)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说明图中棉花种植区水资源利用不当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10分)
37.(24分)环渤海经济区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现已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河3~5月流量较少,试分析其原因。(6分)
棉花是喜光作物,早期生长对水分和温度要求较高;后期生长需要充足光照,以有利光合作用;收摘期则最怕秋雨连绵。图中甲斜线区是我国商品棉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试分析该地区影响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10分)
(2)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天津、青岛、大连,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8分)
43.(10分)【旅游地理】
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十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东西方联系的纽带。其实丝绸之路并非只有一条。如图所示就是丝绸之路中的两条线路。
材料二 如今丝路游又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丝路重镇敦煌附近有莫高窟、玉门关、鸣沙山、月牙泉等著名景观,但敦煌没有游人如织的景象,而略显简陋和寂寞。莫高窟是敦煌艺术的精华,它有大小洞窟几百个,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宝库。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每年轮换开放十个洞窟。
材料三 敦煌附近的鸣沙山和月牙泉“山泉共处,沙水共生”,千百年来风沙并没有将泉水掩埋,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然而,近年来,月牙泉水位大幅度下降,水域面积不断缩小,有消失的趋势,有关人士正在大声疾呼“救救月牙泉!”
(1)结合图和材料二,综合评价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条件。(8分)
(2)分析月牙泉近年来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自然和人为原因。(2分)
44.(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西省某县低山丘陵区的花岗岩、钾长石和瓷土等建材资源丰富。下图为当地建材资源开发前后相关信息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该地区生态问题的分布特点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参考答案
1—5ABDCA 6—11DAAAAD
36.(26分)
(1)(6分)
深居内陆(地处温带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2分),东南多高山阻隔(印度洋、太平洋的)暖湿气流(2分);(温带大陆气候) 降水稀少(2分),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年变化、日变化)(2分)。
(2)(10分)
靠近原料(棉花)产地(2分);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2分);劳动力充足、素质高、价格低廉(2分);优惠政策(2分);能源价格相对低廉(2分);而中国棉花生产不足,需要大量进口,成本高(2分);任意五点
(3)(10分)
自然地理环境是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2分)。
在内陆干旱区,由于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造成下游河湖水量减少或干涸,湖泊萎缩;(2分)地下水位下降、植被枯死;(2分)生物栖息地破碎、消失;(2分)土地沙化、荒漠扩大等生态环境退化。(2分)任意三点
在大中型灌区,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2分)。
37.(20分)
(1)3~5月雨带没有到达,降水少;(2分)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2分)工、农业用水量大,灌溉用水多(2分)
(2)有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棉花早期生长;(2分)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2分)
不利: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2分)
(3)都是开放的港口城市,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高等院校较多;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答出4点即可,8分)
43.(10分)
(1)优势:敦煌莫高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2分)
附近还有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酒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地,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因而游览价值很大。(3分)
缺点: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1分)地区接待能力较差;(1分)莫高窟开放面积小,环境承载量有限。(1分)
优缺点各答两点得6分
(2)自然原因:主要为气候变暖,湖水蒸发旺盛。(1分)
人为原因:近年来该地区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潜水水位下降;(1分)兴建水库,下游河床处于长期断流的状态,使泉水补给减少。(1分)
人为原因答对一点即可,共2分
44.分布特点:以点状分布为主,变为以面状分布为主。(4分)
成因:①(露天)开采,破坏植被与表土;②该地区是低山丘陵区,多坡地;③降水量大且集中,流水侵蚀强(水土流失严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