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仲元中学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考模拟试卷(5月份)(解析版)
展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仲元中学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考
模拟试卷(5月份)
一、选择题
火星是太阳系行星,其表面由岩石构成,橘红色外表是表面的赤铁矿(氧化铁)。随着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加强,人类逐渐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也为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如表是火星与地球的部分数据比较,据此表回答1﹣3题。
| 火星 | 地球 |
直径 | 6794千米 | 12756千米 |
质量 | 6.4219×1023kg | 5.965×1024kg |
距日远近 | 2.28亿千米 | 1.50亿千米 |
公转周期 | 687天(自西向东) | 365天 |
公转轨道离心率 | 0.093 | 0.017 |
自转周期 | 24小时39分(自西向东) | 23小时56分 |
自转倾角 | 25.11° | 23.5° |
大气状况 | 稀薄(约为地球的1%),主要成分:二氧化碳(95.3%)、氮气(2.7%)、氩气(1.6%)和微量的氧气(0.15%)和水汽(0.03%) | 对流层密度较大,主要成分:氮气占78.1%;氧气占20.9%; |
地表物质 | 岩石表面,沙丘、砾石遍布 | 岩石表面 |
1.火星大气密度远小于地球对流层,而公转周期远大于地球,其最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①质量与体积 ②距日远近 ③公转轨道离心率 ④自转倾角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分析】读表格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信息,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质量比地球小,所以引力小;火星距日距离2.28亿千米,地球据日距离1.5亿千米,可见火星距离较远。
【解答】解:因为火星体积和质量较小,所以引力较小,不能吸引住厚厚的大气,所以火星大气密度较小;因为火星距日距离较远所以公转周期较长。
故选:A。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对比表中地球与火星的有关数据,联系所学课本知识很容易解题。
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上昼夜交替周期比地球上的长
B.火星上的寒带范围比地球上小
C.火星上的四季长度比地球短
D.火星上的极光现象比地球更明显
【分析】读表格中的数据,火星的自转周期期为24小时39分,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火星的自转倾角为25.11度,地球的自转倾角为23.5度;火星的公转周期为687天,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天;火星的大气较稀薄,地球大气的对流层密度较大,从以上数据可分析和判断四个选项的正确与否。
【解答】解:从表中的数据可见,火星的自转周期比地球的长,所以火星的昼夜交替周期比地球的长,A项正确;
火星的自转倾角比地球的大,表明火星上的寒带范围比地球的大,B项错误;
火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的长,表明火星上的四季长度比地球的长,C项错误;
火星的大气比地球的稀薄,表明火星上的极光比地球的弱,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需对比火星和地球的有关数据,通过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答案。
3.火星表面寒冷干燥,其表面温度变化范围﹣123℃~﹣33℃,大气压仅为地球百分之一,表面形成大规模的风成地貌和堆积大量的食盐、石膏;若在我国建立火星研究基地,以下地点最合适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分析】依据题干材料,分析火星表面的自然状况,从我国找出与之极为相似的地区。
【解答】解:从题干材料可知,火星表面寒冷干燥,表面气温低,大气压强小,地表多盐、石膏。柴达木盆地地处我国地势第一阶梯海拔高,气压低,气温低,且柴达木盆地中的察尔汗盐湖钾盐丰富。可见柴达木盆地与火星表面自然特征相似。
故选:B。
【点评】本题需要对提案材料进行分析,然后联系所学知识与火星表面自然特征进行对比,才能正确解题。
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如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公里)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如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回答4﹣6题。
4.三个测点从上游到下游的排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丙甲乙
【分析】河流源头溯源侵蚀明显,使河道变长加深;河流上游落差较大,河流以向下侵蚀为主,使河道变深;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加强,淤积增多,使河道展宽,河床抬高。
【解答】解:根据河流由海拔高处往低处流,则从上游到下游排序为丙乙甲。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知识点,难度一般。解题关键是掌握河流水文特征的相关知识点并根据材料迁移应用。
5.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原因是( )
A.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 B.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
C.溯源侵蚀导致河段变浅 D.流水沉积导致河床变高
【分析】河流源头溯源侵蚀明显,使河道变长加深;河流上游落差较大,河流以向下侵蚀为主,使河道变深;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加强,淤积增多,使河道展宽,河床抬高。
【解答】解:乙处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不是溯源侵蚀,下蚀作用不明显,推测是河流侧蚀使河床变宽,泥沙淤积使海拔略有升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知识点,难度一般。解题关键是掌握河流水文特征的相关知识点并根据材料迁移应用。
6.据图可以推知近10万年来丙河段水文特征变化的是( )
A.结冰期长短由短到长 B.径流量大小由大到小
C.水流的速度由快变慢 D.河流含沙量由小到大
【分析】解答此题首先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出河流宽度的变化,然后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选择项进行各要素与河流宽度的关联性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结冰期受当地的冬季气温影响,不符合题意。
B、径流量大小由河流汇水和大气降水决定,不符合题意。
C、河床变宽,水流速度就会减慢,故正确。
D、河流含沙量受地表植被、河流流速、河流流量等多种因素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知识点,难度一般。解题关键是掌握河流水文特征的相关知识点并根据材料迁移应用。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18亿亩基本农田,每年需要大量的人员从事农业植保作业,而我国每年因打药过程中中毒以及农药残留和污染造成的病死人数有10万之众。植保无人机(如图)使用专用药剂,利用专用喷头和机翼向下的气流将药液雾化成更加细小的颗粒。借助遥感获取的数据和全球定位系统,无人机植保可实现近距离、精准作业,避免漏喷、重喷,还能在夜间作业。无人机植保每小时的作业面积可达100亩,每亩的喷洒药量仅需800毫升,耗水量减少约90%.2017年9月,农业部发文,在我国部分省区开展以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工作。据此完成7﹣9题。
7.下列作物特点中,最适宜推广无人机植保喷洒除虫的是( )
A.密集种植、叶片较小的低秆作物
B.稀疏种植、叶片较小的低秆作物
C.密集种植、叶片较大的高秆作物
D.稀疏种植、叶片较大的高秆作物
【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
【解答】解:根据作物的特点,最适宜推广无人机植保喷洒除虫的是密集种植、叶片较小的低秆作物。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理解即可。
8.夏季,新疆棉田无人机植保选择在夜间喷洒作业,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农药对田间务农人员的误伤
B.减少农药挥发,杀虫效果更佳
C.降低无人机植保人员的工作强度
D.避免大风天气,减少药液飘移
【分析】植保无人机作业的优点:1、喷洒精准,节水节药效果明显。植保无人机喷洒系统采用德国雾化和超低容量变量喷洒技术,保证所有植株都能均匀覆盖,杜绝漏喷重喷现象,至少节省90%的水和50%农药,农药有效利用率在35%以上;2、作业效率高,安全系数大。药剂喷洒实行的是远距离遥感作业和自动精准灌药技术,摆脱了人为操作和农药侵害的失误。农用植保无人机每小时作业量可达40﹣60亩,作业效率是人工的30倍以上,还可以夜间作业,大大减少了事故苗头的发生,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有效保障;3、操控便利,作业可控
【解答】解:由于新疆的气候原因,农药、化学药剂喷洒几乎都在夜间进行。植保无人机是利用专用喷头和机翼向下的气流将药液雾化成更加细小的颗粒;新疆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影响,夜晚气温急剧下降,因此低温有利于减少农药挥发,故B正确。减少农药对田间务农人员的误伤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A.植保无人机作业可降低劳动强度,但夜间喷洒作业不会降低无人机植保人员的工作强度;新疆各地大风严重时间是在春季,而且夜晚作业并不能避免大风天气,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新疆棉田无人机植保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9.农业部加大了农用植保无人机的推广扶持力度,主要是考虑到植保无人机( )
A.能降低农民生产成本 B.作业时间不受昼夜限制
C.能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D.作业效率高于传统植保
【分析】植保无人机作业的优点:1、喷洒精准,节水节药效果明显。植保无人机喷洒系统采用德国雾化和超低容量变量喷洒技术,保证所有植株都能均匀覆盖,杜绝漏喷重喷现象,至少节省90%的水和50%农药,农药有效利用率在35%以上;2、作业效率高,安全系数大。药剂喷洒实行的是远距离遥感作业和自动精准灌药技术,摆脱了人为操作和农药侵害的失误。农用植保无人机每小时作业量可达40﹣60亩,作业效率是人工的30倍以上,还可以夜间作业,大大减少了事故苗头的发生,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有效保障;3、操控便利,作业可控
【解答】解:由材料“我国每年因打药过程中中毒以及农药残留和污染造成的病死人数有10万之众”可推知农业部加大了农用植保无人机的推广扶持力度,主要是考虑到植保无人机能助力农业绿色发展,故C正确。A、B、D项正确,但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农用植保无人机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由一个好的创意起步,在不到十年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估值超过十亿美元甚至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巨无霸企业,这样的企业被称为独角兽企业。它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和创新产业及全球化发展的产物。截止2017年11月,全国共有160多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6 284亿美元,主要分布在16个城市,其中88%位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四个城市。据此完成10~11题。
10.“北上杭深”聚集独角兽企业超过八成,主要因为这些城市( )
①新经济发展迅速 ②环境质量优越 ③科技创新能力强 ④地域规模超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解答】解:由材料分析可知,独角兽企业的发展需要好的创意,是信息技术和创新产业以及全球化发展的产物,因此独角兽产业需要发达的科学技术,以及新经济发展较快的条件,因此①③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理解即可。
11.目前,我国独角兽企业所涉及的十几个行业中,占比最大的可能是( )
A.医药科技 B.人工智能 C.电子商务 D.文化娱乐
【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解答】解:电子商务从产生到发展,迅速发展成为独角兽企业,并且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经过多年的发展,让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因此电子商务占比最大。文化娱乐和医药科技,在我国发展较快,但是由于所在领域范围较小,占比较小;人工智能属于刚刚兴起的产业,还在发展过程中,因此比例并没有那么大。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理解即可。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46分)
12.(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各国都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提出了严格要求。随着二十世纪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锂离子电池技术由于低成本、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和绿色环保等优势,成为许多固定式储能系统的首选。同时,锂离子电池也带动了电动汽车发展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材料二:福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通过先进的锂电池技术,建立了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完整的研发、制造能力,拥有材料、电芯、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在短短的几年间,宁德时代在国内外与各大车企达成合作,在全球布局研发、销售服务中心和电池工厂,从闽东小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跨国企业(如图所示)。
材料三: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宁德时代在德国东部图林根州埃尔福特(位于德国中部,以汽车制造而闻名),投资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为宝马、大众等欧洲各国大型车企提供动力电池。
(1)说明宁德时代在发展中采用与汽车企业合作战略的原因。
(2)分析宁德时代在短短几年间成为全球汽车电池最大企业的原因。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①指出德国选择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企业落户的理由。
②分析德国图林根州吸引宁德时代建厂的优势区位条件。
(4)在汽车产业转型发展中,比较中、德两国各自的优势。
【分析】(1)宁德时代在发展中采用与汽车企业合作战略的原因从产业链、客户与市场、生产与消费三方面进行分析。
(2)宁德时代在短短几年间成为全球汽车电池最大企业的原因从政策、技术、市场、协作等方面进行解答。
(3)①德国选择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企业落户的理由从环境污染、产业转型、制造成本、中国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②德国图林根州吸引宁德时代建厂的优势区位条件从工业基础、产业协作、政府政策等进行分析。
(4)在汽车产业转型发展中,中国的优势从市场、成本,德国的优势从市场和技术等方面进行解答。
【解答】解:(1)宁德时代在发展中采用与汽车企业合作战略的原因是①从产业链而言,动力电池与汽车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共享资源,构成完整的产业链战略关系;②从客户与市场而言,更好更快地响应不同客户的需求,针对不同客户需求研发产品,拓展市场;③从生产与消费而言,电池厂靠近汽车厂,生产厂靠近消费市场,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2)宁德时代在短短几年间成为全球汽车电池最大企业的原因是①政策﹣﹣迎合环保绿色发展理念和产业发展趋势,国家政策支持;②技术﹣﹣产学研一体化,不断加强自主研发科技创新,集聚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产品数量大、质量优,且有利于降低成本;③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满足客户需求;④协作﹣﹣与上下游产业结合,共享资源,扩展市场。
(3)①德国选择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企业落户的理由是德国是欧盟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环境污染压力大;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需要向更环保、更绿色的电动车转型升级;降低运费,从而降低德国汽车制造成本;便于电池的维修和应用(或便于电池的售后服务);有助于在中国推广德国汽车,拓展中国市场。②德国图林根州吸引宁德时代建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是德国图林根州的汽车工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工业基础较好;电池厂与汽车厂形成产业协作,节约运费等成本,形成集聚效应;德国当地政府政策和税收等的优惠。
(4)在汽车产业转型发展中,中国的优势是①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②动力电池制造技术高、成本较低,具有较大优势。德国的优势是①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市场;②汽车(整车方面)设计、生产技术强大;
故答案为:
(1)①从产业链而言,动力电池与汽车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共享资源,构成完整的产业链战略关系;②从客户与市场而言,更好更快地响应不同客户的需求,针对不同客户需求研发产品,拓展市场;③从生产与消费而言,电池厂靠近汽车厂,生产厂靠近消费市场,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2)①政策﹣﹣迎合环保绿色发展理念和产业发展趋势,国家政策支持;②技术﹣﹣产学研一体化,不断加强自主研发科技创新,集聚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产品数量大、质量优,且有利于降低成本;③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满足客户需求;④协作﹣﹣与上下游产业结合,共享资源,扩展市场。
(3)①德国支持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企业落户的理由:德国是欧盟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环境污染压力大;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需要向更环保、更绿色的电动车转型升级;降低运费,从而降低德国汽车制造成本;便于电池的维修和应用(或便于电池的售后服务);有助于在中国推广德国汽车,拓展中国市场。
②德国图林根州吸引宁德时代建厂的优势区位条件:德国图林根州的汽车工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工业基础较好;电池厂与汽车厂形成产业协作,节约运费等成本,形成集聚效应;德国当地政府政策和税收等的优惠
(4)中:①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②动力电池制造技术高、成本较低,具有较大优势。德:①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市场;②汽车(整车方面)设计、生产技术强大;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区域存在的环境及发展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3.(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钙华又称石灰华,是在地表由岩溶泉、河、湖水沉积形成的大孔隙次生碳酸钙。其成因是由于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在适宜的环境下,且往往是在植物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下,导致碳酸钙过饱和而沉积。钙华沉积的多少要看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减去总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在一定低温(低于20°C)达到最大值。
材料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6CO2+6H2OC6H12O6+6O2
碳酸钙的溶蚀与沉淀作用:CO2+CaCO3↓+H2O⇌Ca2++2HCO3﹣
材料三:在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高原边缘的密集断裂给降水的渗流提供了通道,也使地下水因沟谷的切割,易于溢出形成饱含碳酸钙的喀斯特泉,泉水在山谷中溢出,一旦条件合适,水中的碳酸钙就会沉淀出来,在地表堆积成钙华。因此,横断山区从北到南形成一条钙华景观带。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分析植物作用如何影响钙华的沉积与溶解。
(2)说明横断山区形成钙华景观形成的原因。
(3)同样是石灰岩被溶蚀,为什么华南地区多形成峰丛、峰林,而横断山区不能形成。试分析原因。
(4)与中国南方相比,横断山区喀斯特地貌动态变化速率更快,景观稳定期更短,也更容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说明原因。
【分析】(1)植物注意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大气,进而影响钙化现象。
(2)横断山区形成钙华景观形成的原因与其岩石类型、所处的地理环境等有关。
(3)横断山区不能形成峰丛、峰林的主要原因是其所处的地壳运动速度所决定的。
(4)横断山区喀斯特地貌动态变化速率更快,景观稳定期更短,是由于受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答】解:(1)根据题干可知,钙华是受岩溶地区的地下水或地表水是影响所致,水生植物在白天太阳光的照射下主要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钙华沉淀;晚上进行呼吸作用,经过呼吸作用能消耗水中的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让钙华溶解,从而影响钙华的沉积与溶解。
(2)根据题干可知,横断山区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为钙化现象提供了物质基础;横断山区为南北走向,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湿润气流,受地势的抬升,降水丰沛;横断山区海拔高,垂直分异明显,有丰富的水生植物;由于横断山区海拔高,气候比较温凉,净光合作用大,钙华沉积多;根据题干可知,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水流快,且多断裂或裂隙,来自深处的地下水涌出后,压力骤差,水中二氧化碳易逸出,增加钙化现象。
(3)横断山区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岩层受挤压隆起,处于地壳强烈上升的区域,该地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喀斯特的溶蚀作用较慢,其还来不及对地表石灰岩进行充分的塑造,山体就被快速抬升,所以不能形成峰丛和峰林。而华南地区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为流水溶蚀提供了常期稳定的条件,所以形成峰丛、峰林地貌。
(4)根据上题可知,横断山区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岩层受挤压隆起,处于地壳强烈上升的区域,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多地震,导致岩石断裂发育,岩体不稳定,多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所以更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故答案为:
(1)水生植物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钙华沉淀;晚上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让钙华溶解。
(2)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横断山区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有丰富的水生植物;海拔较高,气候温凉,净光合作用大钙华沉积多;(地势起伏大,水流快,且多断裂或裂隙,来自深处的地下水涌出后,压力骤差,水中二氧化碳易逸出)。
(3)因为横断山区处于地壳强烈上升的区域,喀斯特的溶蚀作用来不及对地表石灰岩进行充分的塑造,山体就被快速抬升。而华南地区地壳比较稳定,由于流水溶蚀常期稳定的作用,所以形成峰丛、峰林地貌。
(4)因为横断山地区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地震,滑坡,崩塌多发,所以更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点评】本题组以钙化为切入点,考查横断山区的相关内容,属于基础题,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和题干内容分析解答。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14.(10分)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大众休闲旅游为背景,以产业观光旅游为依托,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推进全域旅游,并不是到处进行旅游开发;全域旅游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开发性保护模式。全域旅游强调的是旅游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通过全面优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旅游功能、旅游要素和产业布局,更好地疏解和减轻核心景点景区的承载压力,更好地保护核心资源和生态环境。
结合材料,说明为实现全域旅游需要采取的措施。
【分析】推进全域旅游,并不是到处进行旅游开发;全域旅游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开发性保护模式。全域旅游强调的是旅游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通过全面优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旅游功能、旅游要素和产业布局,更好地疏解和减轻核心景点景区的承载压力,更好地保护核心资源和生态环境。
【解答】解:结合题干信息,为实现全域旅游需要采取的措施是提高区域公共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接待能力与服务质量;延长产业链,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加强景区景点内外生态环境、文化的保护与建设;加强或提高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意识);将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从景点景区拓展到全域;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从封闭的旅游向开放的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旅游与其他产业(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的相互融合旅游开发(或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生活和旅游和谐发展。
故答案为:
提高区域公共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接待能力与服务质量;延长产业链,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加强景区景点内外生态环境、文化的保护与建设;加强或提高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意识);将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从景点景区拓展到全域;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从封闭的旅游向开放的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旅游与其他产业(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的相互融合旅游开发(或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生活和旅游和谐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为实现全域旅游需要采取的措施,理解即可。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15.青藏高原的腹地,圣洁广袤的“中华水塔”三江源正面临着垃圾的侵袭和挑战,2018年12月,珠峰大本营也因此对游客关闭。
分析说明三江源地区垃圾问题严重的原因。
【分析】三江源地区垃圾问题严重的原因有高寒缺氧,环境极端,对垃圾缺乏自然降解能力; 使垃圾长久封冻,不断积累;当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或牧民饮食习惯发生明显改变,使垃圾量快速增长;大量游客进入,带来了大量垃圾;人们居住分散,垃圾难以回收与集中(或及时)处理;垃圾回收体系不完善(或严重缺失);面积广袤,交通不便,垃圾外运困难;垃圾回收成本高。
【解答】解:垃圾问题严重的原因应从垃圾的产生以及人工处理和自然降解等因素考虑。垃圾产生主要来自当地居民和游客。当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或牧民饮食习惯发生明显改变,使垃圾量快速增长;大量游客进入,带来了大量垃圾。自然降解: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环境极端,对垃圾缺乏自然降解能力;使垃圾长久封冻,不断积累。人工处理:垃圾处理基本上是先分类、再进行回收、然后处理。三江源地区人们居住分散,垃圾难以回收与集中(或及时)处理;当地经济、技术水平较低,垃圾回收体系不完善(或严重缺失); 面积广袤,交通不便,垃圾外运困难;垃圾回收成本高。
故答案为:
高寒缺氧,环境极端,对垃圾缺乏自然降解能力; 使垃圾长久封冻,不断积累;当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或牧民饮食习惯发生明显改变,使垃圾量快速增长;大量游客进入,带来了大量垃圾;人们居住分散,垃圾难以回收与集中(或及时)处理;垃圾回收体系不完善(或严重缺失);面积广袤,交通不便,垃圾外运困难;垃圾回收成本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江源地区垃圾问题严重的原因,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