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展开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读图,完成1-2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②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③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④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A. 发展水平 B. 生活特点 C. 发展方向 D. 发展条件读图我国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3-4题。 3.A区域绿洲上的瓜果特别甜,是因为A. 降水少,地下水含糖分较多
B. 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C. 土壤含糖分多,利于瓜果的生长
D. 云量多,光照弱,利于生物光合作用4.B区域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 河谷地区水源充足 B.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C. 河谷地区热量较好 D.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海坛(平潭)岛,福建第一大岛屿,地势低平,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5-6题。5.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A. 降水均匀 B. 日照强 C. 风力大 D. 昼夜温差大6.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A. 高大、屋顶尖、窗大 B. 低矮、屋顶缓、窗大C. 低矮、屋顶缓、窗小 D. 高大、屋顶尖、窗小剪纸艺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图是一帧剪纸作品,读图完成7-8题。 7.左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A. 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四川盆地 D. 黄土高原8.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 二人转 B. 秦腔 C. 越剧 D. 黄梅戏读图“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完成9-10题。 9.该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C. 物理风化 D. 化学溶蚀10.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角度分析,图可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A. 南方低山丘陵区 B. 黄土高原地区
C. 云贵高原 D. 西北内陆地区下图为某农业活动经营模式图,箭头表示“流向”,据图回答11-13题。 11.图示农业模式主要分布在A. 西南地区 B. 东南丘陵C. 珠三角 D. 我国西北地区12.从事该农业活动最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A. 土壤盐碱化 B. 环境污染 C. 土地荒漠化 D. 气候变暖13.要实现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A.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业 B. 发展生态农业,实施集约化养殖
C. 增加牲畜数量,增大饲养面积 D. 农林牧副渔相结合,大力发展水产养殖读图“某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14-15题。 14.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 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 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 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15.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
D. 第二、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产业的变动要求劳动力供应能迅速适应变动,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却与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不相吻合,从而导致劳动力的失业。据材料完成16-17题。16.我国存在结构性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劳动力资源不足 B . 劳动力资源过剩 C. 产业结构调整 D. 经济发展水平低17.为缓解结构性失业,应采取的措施是A.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B. 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技术水平
C. 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D. 高校扩招,增加人才战略储备2014年12月,长1432千米,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读“海河流域局部图”,完成18-19题。 18.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后,可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的地区是A. 华北平原 B. 长江三角洲C. 黄土高原 D. 塔里木盆地19.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有 ①夏季暴雨集中 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地势低平 ④春台风频繁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草地植被指数是指草地植被覆盖率与草层高度的乘积,下图是宁夏某牧场的草地植被指数与羊只数量的相关关系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图示信息表明A. 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对牧场植被的破坏越大
B. 草地植被指数越低,牧场的承载力越大
C. 草地植被指数越低,能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
D. 草地植被指数过高,不利于养羊业的发展21.针对上述问题,下列措施最为切实可行的是A. 尽力削减牧场上的养羊数量
B. 改变畜牧方式,大力发展先进的游牧业
C. 将牧场整体改建为自然保护区
D. 合理规划草地载畜量、合理轮牧下图为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回答22-23题。 22.该国A. 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 B. 工业化速度快于城市化
C. 属发达国家 D. 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3.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A. 劳动密集型产业 B. 资源密集型产业 C. 能源密集型产业 D. 现代服务业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向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A. 为贫困的山区人民供天然气 B. 补充气源
C. 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D. 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25.上图反映出我国油气资源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A. 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 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 油气资源消费西多东少 D. 油气资源消费东西平衡26.上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A. 欧洲 B. 俄罗斯 C. 新加坡 D. 日本“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27-28题。 27.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 “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 “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28.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A. 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 属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 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 地处北方地区,气温低,蒸发旺盛洞庭湖原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现已退居第二。明清时期,洞庭湖面积最大可达6000km2,现在的洞庭湖面积为2820km2。据此完成29-30题。29.洞庭湖面积缩小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其原因是A. 水资源减少 B. 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C. 水土流失加剧 D. 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30.治理洞庭湖萎缩的主要措施有 ①入湖河流中上游退耕还林,植树造林 ②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③洞庭湖区开挖湖泊,扩大湖盆面积 ④入湖河流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堤坝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0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4361亿元人民币。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2分)(1)从三大自然区看①地和③地位于____,②地位于______,④地位于_____。(3分)(2)从三个经济地带看,数字代表的省区位于东部地带的是______,位于中部地带的是_______,位于西部地带的是_______。(3分)(3)①和②所在的自治区年降水量分布各有什么特点?(4分) (4)③所在自治区气候南北差异显著,形成这种巨大差异的因素是什么?(2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太行山脉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其东麓有一条“盛产”古都(北京、邯郸、邢都、邺城、安阳等)的大走廊。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历时11年终告完成,正式通水。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下图为黄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太行山脉西侧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高发区,简述该区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6分) (2)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至少两例)。(4分) (3)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较大的原因。(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4分)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20世纪80年代受惠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后,该地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材料二“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分布示意图”(图甲)和“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产值比重图”(图乙)。(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2)根据图乙说明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那些变化?(2分) (3)近年来,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B4.C5.C6.C7.D8.B9.B10.D11.D12.C13.B14.D15.D16.C17.B18.A19.B20.A21.D22.C23.D24.B25.A26.B27.C28.A29.D30.C二、综合题31.(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东部季风区(每空1分)(2)④ ① ②和③(每空1分)(3)①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②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每点2分)(4)纬度位置、地形、大气环流等。(2分)32.(1)地表破碎、沟谷纵横、谷坡陡峭;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遇水易崩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稀少;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以及无计划修建窑洞等。(任答3点,即可得6分)(2)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山西省与河北省的分界线。(任答2点,即可得4分)(3)穿越黄河等多条河流,技术难度大;穿越多条山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每点2分,共4分)33.(1)①毗邻港澳地区;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国家政策支持;④劳动力丰富廉价;⑤市场广阔;⑥廉价的土地资源等。(任答3点,得6分)(2)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2分)(3)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就业机会增加;③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④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等。(任答3点,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