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世界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该海域存在一个势力较强的洋流,这个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有着重要影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洋流是
A. 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暖流 B. 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暖流
C. 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寒流 D. 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寒流
2. 受该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
A. 高温多雨 B. 炎热干燥
C. 冬暖夏凉 D. 温和多雨
3. 该海域存在一大型渔场,与该渔场形成有关的盛行风是
A. 东南信风 B. 东北信风
C. 西风 D. 极地东风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洋流的一般判断规律: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运动方向,可知图中洋流是由自东南向西北流动;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向北增加可知,该洋流是由水温较低的海域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域,应该是寒流,故选项C正确。
【2题详解】
根据洋流的性质可知,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所以该洋流影响的沿岸地区降水较少;故排除选项A、D;由图中纬度可知,该洋流影响的沿岸地区位于13°--22°S之间,属于热带地区,故该洋流影响的沿岸地区气候应该是炎热干燥,故选项B正确。
【3题详解】
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可知,在赤道与30°之间是信风带,而且南半球的信风方向是东南风,由于图示区域位于13°--22°S之间,所以与该渔场形成有关的盛行风是东南信风,故选项A正确。
柔鱼为大洋性暖水域种类,集中分布在日本暖流向北或东北移动的暖水分支海域及其周围海域。柔鱼的洄游与日本暖流的流动关系密切,冬生和春生的柔鱼群体,其幼体早期生活在 35°N 以南的海区,在该海区生长到稚柔鱼阶段后向北洄游,10~11 月以后,柔鱼到达性成熟高峰期并随着寒流的扩展向南洄游。下图为西北太平洋柔鱼作业渔场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月份)。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 下面四幅海域等温线(单位:℃)图表示四个不同的渔场,同样情况下能形成大型柔鱼渔场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5. 渔船在西北太平洋捕捞柔鱼的最佳时间为
A. 5~6 月 B. 5~8 月
C. 8~10 月 D. 11 月至次年 1 月
【答案】4. A 5. C
【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题详解】
在等温线图中,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即等温线的凸向为洋流的流向。据此可以判断①渔场位于寒暖流的交汇地带且位于暖水区域,鱼类饵料丰富,易形成大型柔鱼渔场。根据②渔场所在区域的等温线弯曲状况,并结合纬度位置可判断,日本暖流北上过程中受到北方的冷水阻挡,由②渔场所在区域等温线密集程度可判断,该区域为冷暖水交汇地带(类似于锋面)且②渔场位于暖水区域,易形成大型柔鱼渔场。③渔场虽然位于暖水区域但不是寒暖流交汇地带,④渔场位于冷水区域,故都不易形成大型柔鱼渔场。故选A。
【5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中渔船的作业时间为6~10月,而8~10月捕捞区域较广,且也是柔鱼的成熟期,因此是捕捞柔鱼的最佳时间。故选C。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下图为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降雪量(1971---2000 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 下图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由大湖效应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A. 暖锋 B. 冷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8. 关于图中各地积雪厚度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积雪厚度小,主要是因为距湖远
B. 乙地所在等值线的数值应是 120
C. 丙地积雪厚度大,只与地形抬升有关
D. 丁地等值线密集的原因是风力最大
【答案】6. D 7. A 8. A
【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及等值线的判读。
【6题详解】
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量取决于以下因素:冷气团与水面的温差,温差较大时,水温越高,冷气团温度越低,冷凝的水汽就越多,雪量就大。①③④时期都是气温低,水温高。但是③时期水温、气温都在0℃以上,不易降雪;①④比较起来,④的水温在0℃以上,蒸发更加旺盛,更符合题意。所以D正确。
【7题详解】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所以虽然开始时是冷空气,但是经过湖泊的增温和加湿以后,气团变性为暖气团,暖锋是冷气团遇到强势暖空气,暖气团向上爬升形成的降水,两者原理类似。所以A正确。
【8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地离湖泊远,积雪厚度小,A正确。从图上等值线可以看出,等值距是50,故乙地等值线数值不会是120,B错误。影响丙地积雪厚度除了与地形拾升有关外,还受到到其他因素影响,如距湖远近等,C错误。丁地等值线密集只能说明这个地方降雪量变化大,不能说明风力状况,故D错误。故选A。
下图中 MC、MD 分别为某棵树一年中正午时刻最长和最短的影长,它们与河流 AB 段正好垂直,下左图中 C 所在河岸比 BE 岸冲刷严重。下右图中两曲线分别代表左图中 AB 两处测得的河流全年流量曲线。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9. 关于左图中河流的正确判断是
A. 该河流位于热带地区 B. 该河流有凌汛现象
C. 该河流 AB 段自北向南流 D. 该河流 AB 段自东向西流
10. 该地纬度
A. 15°37′20″N B. 46°52′N
C. 50°56′40″N D. 50°56′40″S
11. 若该河的流量大小与树影长短呈负相关,则该地气候类型可能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9. D 10. C 11. A
【解析】考查河流补给形式,地转偏向力,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气候特点。
【9题详解】
该地正午的最长和最短影子处于同一方位,且最短影长不为0,可知该地在温带或寒带。由于正午影子朝向为正南或正北,可判断河流AB段流向为东西向,没有凌汛现象的可能。B处河流的年径流量比A处较稳定,可推导出B处受到湖泊的调节作用,即B处在湖泊的下游,也即AB段流向为自A向B,又由题干C所在河岸比BE岸冲刷严重,结合河流流向可知河流右岸受到侵蚀严重,推出该地在北半球,如此确定该地正午影子朝向为正北,河流AB段为自东向西流。故选D。
【10题详解】
由第1题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的温带或寒带,设该地纬度为φ,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树影最长,即a=90-φ-23°26′,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树影最短,即4a=90-φ+23°26′,由此得出φ为50°56′40″N。故选C。
【11题详解】
若该河的流量大小与树影长短呈负相关,即树影越长,河流的流量越小,树影越短,河流的流量越大。该地在冬至日树影最长,即冬至日河流的流量越小;夏至日树影最短,即夏至日河流的流量越大,所以该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则气候雨热同期,该地纬度50°56′40″N,故可能为温带季风气候。故选A。
新西兰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其南岛西部沿海有一处著名地质景观——“薄饼岩”。硬石灰岩和软砂岩堆积形成数以百计的多层区域,沿着悬崖沟壑垂直形成,形似层层薄饼,故而得名。
回答下列问题。
12. “薄饼岩”景观的形成过程最可能为
A. 固结成岩—流水溶蚀—内力抬升 B. 岩浆侵入—内力抬升—流水溶蚀
C. 固结成岩—内力抬升—海浪侵蚀 D. 岩浆侵入—海浪侵蚀—内力抬升
13. 据图推测新西兰所处的板块边界及两侧板块的移动方向
A. 生长边界 西北、东南 B. 消亡边界 西北、东南
C. 生长边界 东北、西南 D. 消亡边界 东北、西南
【答案】12. C 13. B
【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以及板块构造学说,需要结合到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2题详解】
石灰岩和砂岩都是沉积岩,形成过程为先固结成岩,出露于地表是因内力抬升,后经外力尤其是海浪侵蚀等导致最终形成图中景观,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13题详解】
图中岛屿为新西兰南北二岛,这些岛屿主体位于印度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南侧板块向西北移动,北侧板块向东南移动,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的是板块构造学说。板块相对移动,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在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聚合带,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并形成深邃的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并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在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处,则形成高大的山脉。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在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或大洋中脊,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中脊等。全球海陆分布和陆地上宏观地貌格局,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4. 图中洋流甲势力强大时
A. 美国旧金山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 B. 南非高原草木枯萎
C. 我国长白山迎来第一场雪 D. 南极正值科考的最佳时间
15. 图中河流乙的流量变化特点是
A. 从上游向下游减小 B. 从上游向下游增大
C. 中游流量最大,上游和下游流量较小 D. 中游流量最小,上游和下游流量较大
【答案】14. B 15. A
【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及自然环境特征。
【14题详解】
据图区域轮廓和洋流位置可知,洋流甲为索马里寒暖流,势力强大时为夏季,此时,美国旧金山为夏季正值炎热干燥的季节;南非高原为冬季,草木枯萎;我国长白山不可能迎来第一场雪,北极为极昼,正值科考的最佳时间。B正确
【15题详解】
图中河流乙从上游向下游降水量越来越少,流经区域越远,蒸发消耗越大,需水也越来越多,导致河流的流量越来越少,选A。
读“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水流向, 实线、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 1 月、7 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6. 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 1 月输沙量少于 7 月 B. 水循环 7 月不如 1 月活跃
C. 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D. 流域植被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17. 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6. B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l月河面宽度大于7月,说明1月流量较7月大,则河流l月输沙量多于7月,A错;因7月流量较1月小,所以水循环7月不如l月活跃,B对;该河在北半球,1月流量大,说明径流量不与气温呈正相关,C错:该河最有可能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流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D错。
【17题详解】
河流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四地都位于河流弯曲处,乙和丙位于凹岸,侵蚀为主;甲和丁位于凸岸,堆积为主。所以流水侵蚀作用显著的要在乙和丙处选择,但丙处7月河岸线的间距比乙处大,说明枯水期河流水量更大,侵蚀作用更明显,所以丙侵蚀作用更显著。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黑点代表在该地区钻探某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 据为各钻井在页岩层的顶部高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 该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
A. 背斜山 B. 向斜山
C. 断块山 D. 向斜谷
19. 图示地区海拔最高点与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的垂直距离可能是
A. 270 米 B. 285 米
C. 300 米 D. 325 米
【答案】18. B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读图,图中实线代表等高线,根据数值判断,中间海拔高,周围低,地貌形态为山岭。黑点代表某页岩层各钻井所对应的页岩层顶部的高程,也就是页岩层顶部的海拔高度,从图中数值分析,中间低,两侧高,说明同一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所以该图为向斜山,B对。A、C、D错。
【19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的变化规律,图示最高点海拔约575-600米之间,与其对应的页岩层顶部海拔高度约303米,两点垂直距离约272—295米。所以B对。A、C、D错。
下图是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的约特干古城遗址某处地层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 约特干古城遗址的文化层被埋藏在地下的原因有
①海浪带来的泥沙沉积 ②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
③周围风沙的沉积 ④冰川带来的冰碛物堆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1. 根据该地层剖面图,可推知约特干古城遗址自然环境变化的特点是
A. 距今 6000 年以前气候稳定不变 B. 距今 2000 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
C. 距今 8000 年以来湿润期大于干旱期 D. 距今约 4000 年开始出现绿洲
【答案】20. C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图中岩层构造不能显示断裂构造存在,①错。图中岩层层次明显,说明是沉积作用形成,②对。图中文化层上的岩层是很厚的沙层,可能是周围风沙沉积的结果,③对。冰碛物堆积没有明显分层,④错。C对。
【21题详解】
读图,沙层主要形成在2000年前,粘土层形成在2000年后。根据沉积时间与岩层厚度判断,2000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B对。粘土层的变化,说明气候不稳定,A错。6000年以来,约4000年是沙层沉积,说明湿润期小于干旱期,C错。距今8000年,地层有文化层,但不能判断绿洲距今8000年开始出现,D错。
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取得一定数量的岩芯从而分析地质构造,是进行石油勘探的基本方法,下左图是“某褶皱地区地形剖面图”,下右图是“该地区不同地点取得的岩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左图中四地区最适宜开采石油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3. 形成储存石油的该地质构造的是
A. 内力作用 B. 外力作用
C. 重力作用 D. 内、外力共同作用
【答案】22. C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结合该地形区地势起伏,依据四地岩芯岩层分布即可判断同一岩层的形态为向上弯曲,即该地区为背斜构造,丙地处背斜顶部,为最适宜开采石油的地点。C正确。
【23题详解】
根据课本知识,形成储存石油的该地质构造的是背斜,背斜是内力作用形成.A正确。
格陵兰自然资源研究所给 7 只来自冰岛和格陵兰岛的北极燕鸥装上 GPS 定位器,根据定位器的飞行轨迹,绘制出了北极燕鸥的完整飞行路线(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4. 北极燕鸥如图的迁徙路径,迁徙过程中可以
A. 利用洋流顺行 B. 利用盛行风顺行
C. 获得充足的日照 D. 获得淡水补充
25. 北极燕鸥越冬期间,与甲地相比,其繁殖地的
A. 昼夜温差较大 B. 白昼时间更长
C. 太阳辐射更强 D. 平均风速更大
【答案】24. B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鸟类飞翔,与洋流无关,排除A。图中北极燕鸥的迁徙路线位于海洋上,与淡水补充无关,排除D。根据图中可知北极燕鸥的繁殖地与越冬地位置,与充足日照无关,排除C。 北极燕鸥在向北飞行时,在南半球中纬度、低纬度和北半球低纬度、中纬度分别大致向东北、西北、西北、东北方向飞行,其飞行方向大致与盛行风向吻合(依次为西风带、东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西风带),往南飞亦是如此,说明其飞行路线受盛行风影响,B对。
【25题详解】
其他条件相当时,低纬较高纬昼夜温差大,甲地较繁殖地的纬度低,故甲地昼夜温差较大,A错;越冬期间,位于北半球的繁殖地为冬季,白昼时间短,B错;繁殖地纬度高,太阳辐射弱,故C错。冬季极地地区的酷寒天气加剧了极地高压的势力,使极地东风风力更强,风速更大,故位于极地地区的繁殖地的平均风速比甲地的大很多,D正确。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题,共计 50 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要求。
沙特阿拉伯面积约 222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 2800 万。经济以石油为支柱,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已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气候干热是沙特阿拉伯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只有艾卜哈等少数地区降水较多。
(1)简析沙特阿拉伯气候干热特征的形成原因。
(2)艾卜哈是沙特阿拉伯难得的避暑胜地,据图简析其形成原因。
(3)海水淡化能源耗费大,成本较高。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海水淡化产量最大的国家。简析沙特阿拉伯实施海水淡化的原因。
【答案】(1)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控制;东西相邻的海域狭窄,受海洋影响很小。
(2)位于高原山地,地势高;白天海风带来水汽多,削弱了太阳辐射,气温较低;夜间陆风水汽减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
(3)降水量少,大部分为无流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沿海海水资源丰富;油气资源丰富,能源充足;经济实力强,人均国民收入高。
【解析】
(1)由图可知北回归线横贯沙特阿拉伯中部,大部分属于热带地区;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可知,该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降水稀少;位于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东西相邻的海域狭窄,来自于海洋的水汽少,受海洋影响很小,所以沙特阿拉伯气候干热。
(2)由图可知艾卜哈地处红海沿岸,受海洋影响较大;图中显示该市所处海拔较高,位于高原山地,地势高,气温较低;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山坡上气温高、气压低,红海蒸发的水汽沿山坡上升并受到山谷的诱导,容易形成云雨天气,削弱了太阳辐射,气温较低;夜间山坡降温快、气压升高,气流下沉,艾卜哈上空水汽减少,大气逆辐射弱,降温快,气温较低;因而艾卜哈成为避暑胜地。
(3)结合第一题分析已知沙特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部分为无流区,获得水资源的有效途径少,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油气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并大量出口油气创汇,经济实力强,有雄厚财力通过海水淡化来缓解生活用水不足;同时该国人口少,人均国民收入高,具备购买高价格水资源的经济实力。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 年我国多地经历了自 1961 年以来最热的夏季,酷热难耐之际,一位正在南非桌山旅游的网友发出“来桌山避暑吧”的邀请,引起网络热议。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半岛北部,海拔 1087 米,多悬崖峭壁,因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而得名,又叫“上帝的餐桌”。只要天气晴朗,每天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形象的把它称为“上帝的桌布”。桌山的奇特还在于这座由石灰岩构成的“餐桌”上,溪流几乎绝迹,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而它中部的洼地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其植株密度仅次于热带雨林。下图为桌山位置示意图。
(1)从地理角度说明“来桌山避暑吧”的理论依据。
(2)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过程及依据。
(3)从大气环流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帝的桌布”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1)桌山位于南半球,我国夏季时南半球正值冬季;桌山冬季受温暖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凉,适合避暑。
(2)桌山由石灰岩构成,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故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首先经历了外力沉积作用;桌山海拔较高,经历了地壳抬升作用;桌山地表平坦,为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说明抬升后经历了强烈的风力侵蚀作用。
(3)桌山处于西风带,强劲的西风从大西洋上带来充足的水汽;携带大量水汽的西风沿陡峭的桌山爬升,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在山顶冷却凝结,形成浓密的云团。
【解析】整体分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夏季时,南半球正值冬季。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沉积作用形成在地势低洼处。桌山海拔较高,说明有地壳抬升。桌山地表平坦,为荒芜的戈壁滩景象,是风力侵蚀地貌。
(1)读图,桌山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夏季时,南半球正值冬季。桌山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温暖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凉,适合避暑。
(2)根据材料,桌山由石灰岩构成,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因此桌山地貌的形成过程,首先经历了外力沉积作用。沉积作用形成在地势低洼处,桌山海拔较高,说明沉积岩形成后,又经历了地壳抬升作用。桌山地表平坦,为荒芜的戈壁滩景象,是风力侵蚀地貌。说明抬升后,受到强烈的风力侵蚀作用。
(3)桌山处于西风带,强劲的西风从大西洋上带来充足的水汽。携带大量水汽的西风沿陡峭的桌山爬升,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在山顶冷却凝结,形成浓密的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称为“上帝的桌布”。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盐源、冕宁三县交界处的雅砻江干流锦屏大河湾上,锦屏大河湾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电站利用雅砻江锦屏大河湾的 310 米天然落差,截弯取直开挖隧洞引水发电。
材料二:引水隧洞沿线剖面示意图(东雅砻江与西雅砻江之间即为锦屏山)。
(1)东雅砻江河谷处于什么地质构造?请简述该河谷的成因。
(2)锦屏山地质条件异常特殊且十分复杂,一直是工程勘测设计中极为关注的主要地质问题之一。试分析锦屏山岩溶地貌广泛存在的原因。
(3)锦屏山区域正在强力推进生态建设,实施植绿复绿工程。锦屏山植被破坏最可能的人为原因是什么?可能会引发什么地质灾害?
(4)请从地质构造角度简析④、⑦两个地点需要采取特别加固措施的原因?
【答案】(1)背斜(2分)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破碎,被流水等外力作用侵蚀而成(2分)
(2)区内可溶岩分布广泛(2分);处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雨热同期(2分);断层构造广泛发育,岩性破碎,易被侵蚀(2分)
(3)过度樵采、过度开垦(2分) 滑坡、泥石流(2分)
(4)断层(2分),岩层运动活跃且破碎(2分)
【解析】
(1)从岩层能够弯曲方向判断,该处岩层向上隆起,为背斜;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2)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下形成;结合图示,该区域可溶岩分布广泛,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断层发育广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综上所述,该地区岩溶地貌广泛存在。
(3)植被破坏的主要认为原因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锦屏山地区因近年人口增长,来开垦耕地和获得薪柴,大量砍伐植被,使锦屏山植被遭到破坏;该区域位于高原向盆地过渡地带,地势落差大,植被覆盖率下降,且岩石破碎,降水丰富,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4)观察图可知,④⑦位于断层地带,断层处地质不稳定,岩层运动活跃。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14 年 3 月 8 日,马航 MH370 航班失联之后,研究人员确定了搜寻该失联飞机的区域(下图);搜寻过程中曾因该海域多雾被迫中断。2015 年 7 月 29 日,在非洲法属留尼汪岛发现了该失联飞机的碎片。
(1)指出影响流经马达加斯加东海岸附近海域洋流流向的因素,并简析其对该岛气候的影响。
(2)分析搜寻区域海面多雾的原因。
(3)在留尼汪岛发现 MH370 航班飞机碎片后,搜寻专家认为当初确定的搜寻区域是正确的。请绘制该海域大洋环流示意图,并据此论证搜寻专家的观点。
【答案】(1)海陆分布因素 暖流流经水温较高,水汽多;在东南信风吹动下,使该岛东侧全年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该海域纬度位置较低,海面大气水汽多,寒流使大气降温,水汽凝结形成海雾。
(3)画出四个洋流的箭头。飞机残骸碎片在逆时针大洋环流的作用下漂浮到留尼汪岛附近海域。
【解析】
(1)南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时遇到马达加斯加岛,之后在该岛的东侧分支向南形成马达加斯加岛暖流,故影响流经马达加斯加岛东海岸洋流流向的因素是海陆因素。马达加斯加岛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故该岛东侧气温高,降水多,同时马达加斯加岛地处东南信风带,该岛东侧位于东南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因而在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2)根据图中的搜索区域可知,该海域纬度较低,海水温度较高,海面大气有丰富的水汽,同时又因该海域因西风漂流遇到澳大利亚大陆产生分支形成了西澳大利亚寒流,寒流可使大气降温,使该海域的水汽凝结形成海雾。
(3)假若飞机最后一次与卫星传送信号区域即为失联地点,之后飞机残骸碎片顺着南赤道暖流漂浮到马达加斯加岛的东海岸,之后又被马达加斯加岛暖流带到留尼汪岛附近。该海域的大洋环流图为:自东向西的南赤道暖流,自北向南的马达加斯加岛暖流,自西向东的西风漂流,自南向北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呈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