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41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41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41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下图所示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经线,MP、QN为陆地,PQ为海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该剖面的水平距离MN约是 ( )
A. 2 000千米 B. 2 750千米
C. 2 500千米 D. 3 000千米
2. 由M到P地势变化趋势是 ( )
A. 变化不大 B. 逐渐升高
C. 先降低后升高 D. 先升高后降低
3. 当Q地为雨季时,下列地区同为雨季的是 ( )
A. 旧金山 B. 开普敦
C. 南京 D. 孟买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本题以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经线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球与地图以及气候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大约是110km.图中MN的纬度差是25°,二者之间距离大约是2750km,可知ACD错误,故B正确。
【2题详解】
根据世界地理概况,图示区域应位于北半球,在结合海陆分布可判断MP为欧洲大陆,PQ为地中海附近,QN为北非,M到P依次为平原、安第斯山脉、地中海,故地势为先升高再降低,可知ABC错误,故D正确。
【3题详解】
由第1题的解析可知Q地位于地中海一带,其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其冬季温和多雨,旧金山也为地中海气候且两地都在北半球,当Q地多雨时,旧金山也是雨季,故A正确;开普敦为南半球,当北半球的Q地多雨时,开普敦正是夏季,夏季的开普敦炎热干燥,故B错误;南京的冬季低温少雨,故C错误;孟买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是旱季,故D错误。
读下列四个半岛,回答下列小题。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B. 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
C. 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由于冰川侵蚀的结果
D. 半岛②③降水多是因为暖流影响
5. 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B. 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
C. 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 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答案】4. C 5. A
【解析】本题以四个半岛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世界地理以及气候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为亚平宁半岛其位于中海地区,②为朝鲜半岛、③为雷州半岛、④欧洲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①即亚平宁半岛位于板块交界附近,故A错误;朝鲜半岛紧邻亚欧大陆,其气候大陆性的特点比较强,故B错误;④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的峡湾多是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故C正确;再说③半岛多降水主要受热带气旋的影响,故D错误。
【5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为出现半岛,其半岛的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A正确;朝鲜半岛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其降水量较小,故B错误;亚平宁半岛北部多山地气候,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故C错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地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D错误。
读海陆位置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6. 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P地气候的成因为( )
A.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B. 终年受西风带影响
C.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D. 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
7. 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P地自然带是( )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亚寒带针叶林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6. A 7. C
【解析】本题以世界局部海陆位置分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气压带风带以及气候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6题详解】
若图示为北半球,则可知P地为地中海气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中海气候是受到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可知BCD错误,故A正确。
【7题详解】
若图示为南半球则P区域应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则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
下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8. 下列港口依次濒临①②③④四大洋的是( )
A. 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科伦坡 B. 鹿特丹、旧金山、科伦坡、摩尔曼斯克
C. 科伦坡、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 D. 旧金山、鹿特丹、摩尔曼斯克、科伦坡
9. 连接②③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 )
A. 巴拿马运河 B. 马六甲海峡
C. 白令海峡 D. 直布罗陀海峡
10. 海运最为繁忙和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大洋分别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8. B 9. B 10. A
【解析】本题以世界四大洋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世界地理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8题详解】
由图中的经纬度可知①为大西洋,②为太平洋,③为印度洋,④为北冰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鹿特丹濒临大西洋,旧金山港濒临太平洋,摩尔曼斯克港濒临北冰洋,科伦坡港濒临印度洋,可知ACD错误,故B项正确。
【9题详解】
由第一题的解析可知②为太平洋,③为印度洋,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最短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可知ACD错误,故B正确。
【10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运最为繁忙的是大西洋,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是太平洋,可知BCD错误,故A正确。
下图是“某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图中四条剖面线,与上图剖面吻合的是( )
A. B.
C. D.
12. 对上图所示地区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形区是该国人口、粮食生产最少的地区
B. 乙地形区是该国重要的石油产区
C. ②~⑤各河流皆属北冰洋水系
D. 丙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答案】11. B 12. B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括和主要的国家。
【11题详解】
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和地形剖面判断,该国家为俄罗斯,A为中国;B为俄罗斯;C为德国,D为美国。
【12题详解】
俄罗斯的人口主要分布于欧洲部分,故A错误;俄罗斯著名的秋明油田分布于西西伯利亚平原,B正确。图示②为伏尔加河,为内流河,C错误。阿巴拉契亚山脉分布于美国,D错误。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3. 下列关于A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国冬季盛行东北风
B. 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型
C. 该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
D. 该国中西部的德干高原是茶叶的主要种植区
14. 我国哪个省的气候与A国的主导气候一致( )
A. 山东省 B. 浙江省
C. 海南省 D. 青海省
【答案】13. D 14. C
【解析】本题以印度半岛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区域农业以及气候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A国为印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故A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过渡型的,故B不符合题意;印度的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软件行业多分布在印度的南部,故C不符合题意;该国的西北是棉花的主产区,D的说法错误,故D符合题意。
【14题详解】
印度的主要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我国海南的气候也是热带季风气候,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
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四条著名山脉。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5.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山脉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位于国界线上 B. 乙位于大洲分界线上
C. 丙位于俄罗斯地形分界线上 D. 丁位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上
16. 四幅图中 ( )
A. a、b两地相距约2 200千米 B. g地和h地内力作用强烈
C. e地和f地分属不同的国家 D. d地位于c地的东北方向
【答案】15. D 16. B
【解析】本题以四个著名的山脉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山脉以及地貌和地质作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5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以断定甲为乌拉尔山,其是洲界线,故A错误;乙山脉为南美的安第斯山脉,该山脉并非是大洲的分界线,故B错误;丙山脉为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故C错误;读图可知丁山脉为横断山脉,该山脉处在我国一、二解题分界线上,故D正确。
【16题详解】
由图中经纬度的信息经计算可知a、b两地相距约为550千米,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g地和h地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其地壳运动活跃,故g地和h地内力作用比较强烈,故B正确;由第1题的解析可知丙山脉为阿巴拉契亚山脉,e地和f地同属于美国,故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地位于c地的东南方向,故D错误。
读“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完成下列小题。
17. 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 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 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 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18. 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多洪涝灾害 B. 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 乙地为季风气候 D. 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答案】17. D 18. A
【解析】试题考查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和河流地貌成因
【17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甲是湄公河三角洲,乙是尼罗河三角洲,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D正确;甲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甲地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乙地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乙地河流为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地区,河流流量不大。所以选D。
【18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甲是湄公河三角洲,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洪涝灾害,农作物以水稻为主,A正确;乙是尼罗河三角洲,是地中海气候,居民多为白色人种。所以选A。
下图示意东亚部分地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9. 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
①气温年较差 ②年降水量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 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4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
A. 日本南北温差大 B. 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C. 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 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答案】19. A 20. C
【解析】本题以东亚部分地区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气候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地海陆位置不同,据海洋的距离由远到近,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大,气温的年较差越来越小,降水越来越多,可知①②正确,甲、乙、丙三地夏季风向以东南风为主,可知③不符合题意,甲、乙、丙三地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可知BCD错误,故A正确。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日本四周环海,其南北温差较小,故A错误;我国的纬度比日本要低,可知我国的雨季开始的更早,故B错误;由题干可知日本的一月0℃等温线比我国的一月0℃等温线位置偏北可知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故C正确;由于日本四周环海,其气候的海洋性较强,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相对较小,故D错误。
二、综合题
21.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________、________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2)东南亚和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要改变此状况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4)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答案】(1)地震 火山
(2)加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大力发展高端加工业与第三产业(如服务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市场营销,占领国际市场。
(3)①岛屿多,海域广阔;②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
(4)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③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④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
【解析】本题以印度尼西亚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板块构造、工业区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的多发地区之一。
(2)东南亚众多发展中国家要想改变在世界产业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就应该加强本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以掌握核心技术;对自身的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和调整,大力发展高端加工制造业与第三产业;打造自己的品牌,树立品牌意识;此外,还应当加强市场营销,抢占国际市场。
(3)读图可知印度尼西亚岛屿众多,其海域较为广阔;其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生物的生长速度较快;该国入海河流众多,饵料较为丰富。
(4)爪哇岛一带降水较多,应当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推行生态种植模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种植结构;要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应用以及推广力度;此外,其还应当提升种植业的产业化水平,延长种植业产业链。
22.中亚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段,近年来我国在此参与投资兴建了多条油气管道,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中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阿姆河上游某水文站数据
材料三:阿姆河、锡尔河流域是著名的农业区,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农药化肥投入也显著增加。上游国家大量兴修水库拦水灌溉、发电,中下游地区用水日显紧张。
(1)本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 ,阿姆河上游主要补给方式是 。
(2)本地区水资源主要集中于东部,试分析其原因。
(3)结合材料三,分析阿姆河、锡尔河河口三角洲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变化。
(4)简述我国通过陆路管道从中亚地区进口油气资源的意义。
【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 冰雪融水
(2)地处中纬度西风带,西风受东部山地抬升,降水多;东部山区气温低,蒸发量小;东部植被覆盖度较高,涵养水源效果好。
(3)中上游取水量大,入湖径流量减少;河流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农药化肥用量大,水质恶化;河口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输沙能力下降,三角洲增长速度减缓;湖泊水位下降,近岸湖底裸露,加重沙尘危害。
(4)缓解国内能源紧缺;拓宽能源进口渠道,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扩大对外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解析】本题以中亚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气候、湿地以及区域资源调配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处于亚欧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气候以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读图可知阿姆河上游流经高山地区再结合阿姆河上游某水文站数据可知高山冰雪融水为其上游地带的主要补给水源。
(2)读图可知中亚的东部地区多高大的山地,西风受东部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东部山区气温低,蒸发量小,水分不易流失;东部植被覆盖度较高,涵养水源的效果较好。
(3)材料三给出了中上游地区取河水灌溉,该行为会使入湖径流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河流下渗减少,导致河流附近的地下水位下降;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其水质恶化;上游来水来沙量的减少,会使河口湿地萎缩,生物的栖息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河流径流下降,河流输沙能力下降,三角洲增长速度减缓;湖泊水位下降,近岸湖底裸露,容易就地起沙,加重沙尘危害。
(4)我国能源消耗量巨大,从陆路进口油气资源可缓解国内能源紧缺的局面;可以拓宽能源进口渠道,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此外,还可以扩大对外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