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卡相应的空格内,35X2=70分)
1.对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区域划分的标准是根据自然地理的差异 B. 一个区域的内部是绝对一致的
C. 区域具有开放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D. 区域的边界都是十分明确的
【答案】C
【解析】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A错误;一个区域内各要素间有内在的联系,表现出相对一致性的特性而不是绝对的一致性,因此,B错误;区域的具体表现不同,有的有明显的边界,而有的边界有过渡性的特性,D错误。区域具有开放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故C对。
2.在云南西双版纳林海中的傣家村落,建筑形式是当地高脚式竹楼,这表明
A. 竹楼反映了早期社会制度 B. 竹楼这种文化事物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
C. 竹楼记录了当地人的意识形态 D. 自然地理条件是该景观形成的基础
【答案】D
【解析】受当地高温多雨气候的影响,故形成高脚式竹楼,利于通风纳凉,故表明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故自然地理条件是该景观形成的基础,D正确,B错误。 竹楼不能反映了早期社会制度,也不能记录了当地人的意识形态,A、C错。
3.读图,下列对图示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 各地均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B. 甲地区的土壤是由“水冲来”的
C. 戊地河流水量多于乙地河流水量 D. 甲地比戊地更有利于植树造林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我国陕西省地区,地跨南北方地区,南部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错误;甲地区的土壤(黄土)是由“风吹来”的,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B错误;戊地河流属于南方地区的河流,水量多于乙地北方地区的河流水量,C正确;戊地属于南方地区,水热充足,比甲地更有利于植树造林,D错误。故选C。
4.2013年北京时间7月22日7时45分,甘肃岷县、漳县交界发生地震,政府有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抓紧派出工业组和专业力量,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和协助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下列对本次地震进行灾后损失统计的主要技术是( )
A. RS和GIS B. 雷达和网络技术 C. GPS和RS D. GPS和GIS
【答案】A
【解析】了解灾情需要借用RS获取一手材料,对具体的救助位置确定需要借用GPS定位,选C。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5. 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速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B. 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C. 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D. 夏季风强劲,台风影响大
6. 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红色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
A. 植树种草,抵御风沙 B. 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C. 陡坡地实行退耕还林 D.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5. A 6. C
【解析】本题考查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5题详解】
80年代以后,加速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有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滥砍滥伐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符合的是A。其它选项均错。
【6题详解】
南方地区风沙较小,故A错;全部退耕还林不可行,故B错;红色荒漠化是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问题,治理的措施是陡坡地实行退耕还林。南方地区降水较多,发展节水农业不切合实际,故D错,答案选C
7.解决以下一组漫画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最合理的措施是( )
A. 退耕还林还草 B. 禁止滥捕滥杀 C. 开展覆土复垦 D. 建设人工草场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植被破坏,产生土地荒漠化。最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地的植被破坏是过度放牧造成的,退耕还林还草是治理土地荒漠化的重要措施,但过度放牧不一定是因为当地的草地被占用成了耕地,故A错;禁止滥捕滥杀,是为了保护珍稀动物,与过度放牧无关,故B错;开展覆土复垦,增加了耕地面积,但不是治理过度放牧和植被破坏的有力措施,故C错;种植人工草场,是解决过度放牧和植被破坏的重要措施,故D对。
8.读“我国西北地区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 )
A. 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林还草 B. 实施人工降雨
C.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 D. 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A
【解析】读图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过度的开垦草地,导致荒漠面积不断扩大,所以可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林还草,A对。西北地区水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发展粮食生产,C错。实施人工降雨需要有充足的水汽条件,B错。该地的经济水平低,技术落后,水源不足,不适宜发展立体农业,D错。
9.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1年1月4日下午3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局介绍,到2020年要比2005年增加4 000万公顷的森林面积和增加13亿立方米的蓄积量。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分析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 ②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③处抵御海风、海浪和风暴潮的袭击 ③处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① ④
【答案】B
【解析】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①是西北防护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①错误。②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正确。③是海防林,主要作用是抵御海风、海浪和风暴潮的袭击,③正确。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是城市绿地、道路旁绿地的主要作用,④错。故本题选B。
10.破坏巴西热带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 )
①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 ②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③商业性伐木 ④建立缓冲区 ⑤过度的迁移农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答案】B
【解析】破坏雨林的活动,包括城市建设、农场开发、伐木、修路、采矿、城镇建设等。建立缓冲区是对热带雨林的保护,故本题选B。
11.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最主要优势是( )
A. 水陆交通便利 B. 水资源丰富
C. 科技力量雄厚 D. 煤、气、盐资源丰富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地的矿产资源丰富,故D对;当地地处我国的半湿润和半干旱的过渡地区,降水较少,故水运并不便利,A错、B错;当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科技力量不雄厚,C错。
12.读下图。图示区域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
A. 劳动力资源短缺 B. 地质灾害日益频繁
C. 土地资源减少 D. 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答案】D
【解析】图示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区内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开采,煤炭资源日趋枯竭。故D正确。东北地区的衰落与当地的劳动力因素关系小,故A错;地质灾害频繁主要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故B错;当地土地资源减少,但不是东北重工业基地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故C错。
13.解决山西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
A. 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生产链 B. 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
C.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D. 禁止滥砍乱伐,保护植被
【答案】A
【解析】能源基地建设: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电)。能源的综合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结合铁矿、铝土矿优势,主要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其中的关键是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产业链,所以本题选择A。其它选项错误。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Ⅱ.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 Ⅰ、Ⅱ B. Ⅰ、Ⅲ C. Ⅱ、Ⅲ D. Ⅲ、Ⅳ
15. 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A. 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B. 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C. 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公里
D. 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答案】14. C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从图中看,北水南调是把松花江、嫩江的水调往辽河流域,东北地区北部与南部相比,南部蒸发较强,而辽河下游人口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供需矛盾突出。Ⅱ、Ⅲ正确,①河流流域为辽河平原,不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Ⅰ错误;东北地区的北水南调与辽河的含沙量大关系不大,Ⅳ错误。故本题选C。
【15题详解】
①河流域与②河流域之间有松辽分水岭相隔,地势中间高,不可以自流引水,故排除选项D;图中显示输水线路较长,而且经过地区基本没有沼泽、湖泊分布,故排除选项A、C;根据东北地区地形条件可知,输水干线经过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地形区,以平原为主,故选项B正确。
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图中石嘴山至托克托)河床不断抬高,形成类似下游的“地上河”,河道摆动频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 关于该河段水文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明显的夏汛 B. 越往下游,径流量越小
C. 水能资源丰富 D. 有凌汛现象
17. 该河段形成地上河,泥沙主要来自( )
A. 中游水土流失带来的泥沙 B. 河岸崩塌,泥沙在河床沉积
C. 灌溉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泥沙 D. 东南风带来的扬沙
【答案】16. C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该河段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季风区,夏季降水最多,有明显夏汛。该河段经过农业发展区,大量引水灌溉,下游径流量越少。该河段纬度较高,有结冰期,且由低纬向高纬流,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根据材料说明,该河段河床不断抬高,说明以沉积作用为主,推算出落差较小,水能缺乏,C错。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故选C。
【17题详解】
该河段的沙源,根据图示分析,来自流水侵蚀黄土和风力搬运沙漠区沙子,该区域位于河流的上游,故A错;流经区域主要由黄土和沙漠构成,地质不稳定,河岸有可能崩坍形成沙源,B对。由于地上河,地势较高,河水由黄河流向较低的农业灌溉区,不可能出现灌溉区泥沙进入河床,C错;东南风影响当地较小,当地更易受西北风影响,故D错。故选B。
18.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常被奉为使一个流域繁荣昌盛的楷模。世界各地的人们纷至沓来,体验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作为。下列属于田纳西河流域主要矿产的一组是( )
①煤 ②铁 ③铝 ④磷 ⑤铅 ⑥石英 ⑦云母 ⑧铜
A. ①②⑥ B. ④⑦⑧ C. ②③⑧ D. ③④⑥
【答案】B
【解析】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煤炭、锌、 铁、铜、磷、云母,结合选项B项正确。
19.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水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水量丰富,但是由于落差大,只有部分河段可以通行
B. 田纳西河流域受气候的影响,水量很不稳定,因此不能发电
C. 田纳西河受地形的影响,落差很大,发电量也是全国最大的
D. 田纳西河可以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通往全国各地
【答案】C
【解析】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故A项错误;该流域落差较大,水量丰富,适合发电,故B项错误;田纳西河受地形的影响,落差很大,发电量也是全国最大的,故C项正确;田纳西河可以通过密西西比河通往全国各地,故D项错误。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如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 B. 光照 C. 地形 D. 降水
21. 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 )
①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 ②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
③底层架空以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 ④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 某游客中秋节去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见到的农业景观与下列诗句最吻合的是( )
A. 家家打稻趁霜晴 B. 新雨山头荔枝熟
C. 小麦登场雨熟梅 D. 梨花淡白柳深青
【答案】20. C 21. B 22. A
【解析】
【20题详解】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读图可知,图中河谷北侧地势相对较低,数量多,而南侧地势高,数量少,导致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地形,故选D。
【21题详解】
吊脚楼的修建是就地取材,位于河谷地区,依山而建,室内冬暖夏凉,①对。层层落落的分布,可以获得较多的太阳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②对。底层架空是为了便于修建,而不是为了防涝,③错。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④对。故选B。
【22题详解】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水稻,家家户户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子,A对。荔枝为热带水果,B错。C项为小麦将熟的时候梅雨也开始了,中秋节时节梅雨季节已过,且梅雨主要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C错。梨树为我国暖温带树种,在该地不宜种植,D错。故选A。
荔枝属亚热带水果,对气候非常敏感,冬季尤其不耐冰雪霜冻。四川省东南部紧临长江的合江县(28°N)地处盆地边缘河谷,是我国种植荔枝纬度最高的地区。荔枝4月开花,7月成熟上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3. 合江县成为我国种植荔枝北界的自然原因是( )
A. 紫色土发育成熟,土壤深厚肥沃 B. 紧临长江,水源充足
C. 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 D. 夏季光热充足,降水集中
24. 与广西荔枝生产区相比,合江县荔枝生产应( )
A. 利用劳动力优势,开垦山坡,扩大种植规模
B. 拓展网络销售渠道,提高荔枝价格
C. 发挥长江水运优势,打通外销市场
D. 发挥生长周期较长的晚熟优势,实现错峰销售
25. 合江县所在地区较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
A. 土地盐渍化 B. 水土流失
C. 水体污染 D. 土地沙化
【答案】23. C 24. D 25. B
【解析】
【23题详解】
试题问的是种植最北界的原因,主要考虑热量条件,再结合材料“冬季不耐冰雪霜冻”可知,自然原因是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C正确。A、B、D排除。
【24题详解】
与广西比合江县纬度高,荔枝上市晚,应发挥生长周期较长的晚熟优势,实现错峰销售,D正确。利用劳动力优势,开垦山坡,扩大种植规模,易导致水土流失,A错;拓展网络销售渠道,在竞争中要靠质量取胜,才能提高荔枝价格,故B错;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达的互联网网络,水运对市场的影响降低,故C错。
【2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合江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易出现水土流失,B正确;湿润地区不易出现土地盐碱化和土地沙化问题,水体污染不属于生态问题。
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密切联系构成一个整体。长江流域面积大、人口多,合理开发长江流域对全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下图是“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6. 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自然条件是( )
A. 通航里程长,航运价值高 B. 经济发达
C. 水能资源丰富 D. 人口密集
27. 长江三峡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
①长江径流量大 ②地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
③地势平坦 ④河流落差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8. 长江流域和田纳西河流域的共同点是( )
A. 流域面积大小相当 B. 流域内水汽均来自太平洋
C. 流域内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D. 流域内均是本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29. 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 )
A. 灌溉 B. 防洪 C. 提高航运能力 D. 开发水能
30. 甲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及其形成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
A. 水体和大气污染 不合理排放 B. 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城市化 D. 水土流失 毁林开荒
【答案】26. A 27. B 28. C 29. D 30. A
【解析】
【26题详解】
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近半个世纪以来,经过航道综合整治,加之三峡、葛洲坝等水利枢纽的建设,长江的通航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重庆、武汉、南京等长期作为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左右。答案为A。
【27题详解】
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程度与径流量的大小和地势落差有关。①长江径流量大 ,正确;② 地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 ,不正确,因为长江水能资源丰富地还包括第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 ③地势平坦,据前面分析可知是错误的; ④河流落差大正确。故本题选B。
【28题详解】
长江流域远大于田纳西河流域,故A错;长江流域的水汽有来自于太平洋也有来自于印度洋的水汽,而田纳西河流域的水汽主要源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故B错;带来丰富的水汽。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流域内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故C对。美国东海岸是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而不是在田纳西河流域,故D错。
【29题详解】
长江中下游受季风气候影响,洪水灾害严重,三峡工程是长江干流的第一座调控水库,可以有效调蓄上游地区全部的洪水来量,对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在防洪的同时,可以取得发电、航运灌溉等经济效益,但这都不是首要任务。故答案选D。
【30题详解】
读图,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气候湿润,水源充足,下游地势平坦,在夏季多发洪涝灾害,但洪涝灾害不熟于环境问题,属于自然灾害,故B错;当地生物多样性虽有减少,但并不突出,故C错。下游地形平坦,河流以沉积为主,水土流失少,不会是突出问题,D错;甲地人口多,工业发达,污水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所以最突出环境问题是水体和大气污染,故答案选A。
据观测,近些年鄱阳湖枯水期逐年延长,甚至出现完全干涸的状况,而洪涝灾害逐年加重,有人认为这与三峡水库的修建和丹江口水库的南水北调有关。2011年至今,江西省计划在鄱阳湖入江水道最窄处修建大坝,招致众多专家非议,一直未获国家批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三峡水库建成后,水库下游河流
A. 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B. 河道淤积加重
C. 河水搬运能力增强 D. 含沙量减少
32. 有人认为鄱阳湖枯水期逐年延长可能与三峡水库的修建和丹江口水库的南水北调有关,其原因可能是这两个工程
A. 引起气候变化,鄱阳湖流域内降水减少
B. 导致长江河床下降,鄱阳湖水加速外流
C. 导致长江水位下降,鄱阳湖水加速外流
D. 均把长江水调往华北,导致长江水位下降
33. 鄱阳湖大坝修建计划目前难以通过的主要原因是( )
A. 耗资巨大,政府财力不济 B. 可能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
C. 淹没良田,移民搬迁费用过高 D. 可能导致湖泊严重淤积,得不偿失
【答案】31. D 32. C 33. B
【解析】
【31题详解】
近些年鄱阳湖枯水期逐年延长,甚至出现完全干涸的状况,三峡水库建成后,水库下游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河道淤积减轻,河水搬运能力减弱,含沙量减少,所以D正确。
【32题详解】
有人认为鄱阳湖枯水期逐年延长可能与三峡水库的修建和丹江口水库的南水北调有关,其原因可能是这两个工程导致长江水位下降,鄱阳湖水加速外流,所以C正确。
【33题详解】
大坝建成以后,鄱阳湖在冬季依旧能保持较高水位,这将导致湖区大量湿地消失,不仅众多的鸟类无法在此越冬,生物多样性也会遭到严重破坏,A对。大坝修建难以通过与资金无关,B错。湖泊大坝修建导致鄱阳湖水位升高,淤积较轻,C错。鄱阳湖大坝的修建是为了保持鄱阳湖原有水域,进而发展养殖、航运等,不会导致大量移民,D错。故选A。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回答下列各题。
34. 针对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与其对应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
A.“腹泻”—退耕还林、还草 B.“动脉阻塞”—建立自然保护区
C.“大量脱发”—加高、加固堤坝 D.“脚肿”—在下游修筑梯田
35. 在黄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A. 扩大小麦种植面积 B. 上游段实行梯级开发
C. 大规模使用森林资源 D. 降低流域的防洪标准
【答案】34. A 35. B
【解析】
【34题详解】
“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采取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故A符合题意;“动脉阻塞”-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可采用采用飞机、大炮炸开冰坝的手段,疏浚河道使黄河凌汛的危害基本消除.故B不符合题意.“脱发”-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天然草场沙化越来越严重,可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合理使用水资源,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 “脚肿”-对地上河的治理:黄土结构疏松,中游植树种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下游修筑黄河大堤.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5题详解】
水能梯级开发与丰富的水量和落差有关,黄河上游属于温带大陆气候,黄河上游从青藏地区到西北地区,气温不高,适合实行梯级开发,所以B正确。大规模的种植小麦可使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更严重,也会更加剧水资源的紧缺,故A错;大规模使用森林,会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故C错;黄河流域的下游是地上河,上游和下游部分河段的凌汛现象,使得洪涝灾害多发,故不能降低防洪标准,故D错。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30分)
36.读美国本土部分农业带分布图甲和东北部工业区示意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D为乳畜带,该农业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和 。
(2)图甲中C农业带的主要农作物是 , A、B两农业带作物类型相同,但品种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A、B、C农业带同属于 (农业地域类型)。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目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据图说明该区工业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答案】(1)市场 饲料供应
(2)玉米 热量 商品谷物农业
(3)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煤矿铁矿丰富;河湖众多,水源充足;水陆运输便利;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解析】第(1)题,北美五大湖沿岸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乳制品市场需求量大,又因气候较湿冷,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因而饲料充足。第(2)题,由图知C为玉米带,A为春小麦,B为冬小麦,品种不同是因为纬度不同导致的热量差异,三地都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第(3)题,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目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由图知该区域煤矿铁矿丰富,河湖众多,水源充足,水陆运输便利,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和年平均气温变化图。
(1)甲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__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乙地黑土流失,肥力下降,当地应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可知东北水稻种植区面积向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扩大或缩小)。试分析该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丙、丁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1)湿地(沼泽地)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洪;促淤造陆;保护生物多样性 (2)改良耕作制度;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 (3)向北、向东扩展 扩大 全球气候变暖;农业技术发展(水稻品种改良);农田水利设施改善;优质稻米市场需求增大;稻米单产高,价格高,经济效益好;交通运输改善;政策支持;水资源的开发(或河流沿岸水源充足)
(4)种植业 林业 牧业
【解析】
(1)甲地有三江平原,这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湿地系统,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即是湿地的生态功能,包含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洪;促淤造陆;保护生物多样性。
(2)乙地为东北平原,其黑土流失,肥力下降主要与当地只种不养等不合理经济活动有关,为恢复地力、保护黑土,当地应采取的措施有改良耕作制度;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等。
(3)据图可知东北水稻种植区面积向向北、向东扩展扩大的趋势。该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也与农业科技发展、农田基建改善、优质稻米市场需求增大;稻米经济效益好;交通运输改善;政策支持;水资源的开发等条件有关。
(4)甲为肥沃的黑土平原地区,应发展种植业;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应发展林业;丁位于草原地带,适宜发展牧业。
38.读“塔里木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塔里木河主要依靠 __________补给,其流量随_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2)塔里木河流域内主要的新能源是____________。
(3)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的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建成以后,库区周边气候可能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20世纪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锐减,现已断流320公里。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造成河流断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流域发展农业的合理整治措施,应大力发展__________农业。
(5)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引发的变化可能是(_____)
A.库区不再存在生态系统 B.该水库的防洪能力丧失
C.地下水位上升 D.加剧了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答案】 (1)冰川融水 气温 (2)太阳能、风能
(3)大气湿度增加,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小 人口增加,工农业用水增加,导致水资源短缺 (4)节水(灌溉) (5) D
【解析】
(1)塔里木河全长2 137 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流经塔里木盆地北部.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等高山冰雪融水.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冰雪融化,河流水量增多.(2)流域内主要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等,著名的轮南油气田,是西气东输的起点.
(2)塔里木河流经过之处,形成了一些绿洲,孕育了绿洲农业,从自然带分布规律看,这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建成后,库区周边气候发生了变化,如云量增加、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减小;到九十年代,塔里木河水量开始减少,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中游地区大规模开垦、农业灌溉、生活用水增加、水资源利用不当等,水量大减,并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河流两侧的胡杨林大片死亡,沙漠也步步逼近.人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受到了很大影响.
(4)该流域发展农业的合理整治措施,应大力发展节水灌溉_农业。
(5)大西海子水库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其干涸会使当地水资源更近紧缺,引发的变化可能是加剧了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故D对;库区不再存在生态系统与实际不符,故A错;该水库的防洪能力没有丧失,反而增强,故B错;水库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故C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