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试题
展开福建省长乐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着基础性的深远影响。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由于降水量不同,两地农业生产有显著差异,表现为( )
A.长江三角洲一年两熟,松嫩平原一年一熟
B.长江三角洲商品率低,松嫩平原商品率高
C.长江三角洲机械化水平低,松嫩平原机械化水平高
D.长江三角洲以水田为主,松嫩平原以旱地为主
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读图,完成2~3题。
2.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 )
A.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一致 B.边界具有确定性
C.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 D.区域内部无差异
3.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热量条件变化 B.水分条件变化
C.地势高低差异 D.农业类型差异
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读图,完成4~6题。
4.草方格沙障可以( )
A.黏合沙粒 B.吸取地下水
C.拦截水分 D.减少下渗
5.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
A.技术难度小 B.成土时间短
C.环境污染小 D.资金投入少
6.与东部地区相比,沙漠改造后种植西瓜的优势是( )
A.土层厚 B.温差大 C.降水多 D.风力大
7.关于荒漠化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据统计,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中,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90%以上,由此可见,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是引起荒漠化的根本原因
B.持续干旱促进了荒漠化的进程,所以气候干旱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疏松的沙质地表、集中而多大风的天气日数、干旱的天气条件是形成荒漠化的决定性因素
D.松散的地表物质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经大风吹扬极易形成流沙,而人类过度樵采、放牧、开垦则加速了土地退化,使荒漠化土地大大增加
8.荒漠化的实质是( )
A.林地退化 B.草地退化 C.耕地退化 D.土地退化
我国荒漠化类型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4种。以下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四类荒漠化比重表,读表,完成9~10题。
9.该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区的(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部地区
10.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方针,下列措施对该省级行政区荒漠化防治最有效的是( )
A.禁止采矿 B.建设防护林 C.实施封沙禁牧 D.实施生态移民
由于风力的影响,沙漠之中多沙丘地貌。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四幅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能正确表示移动沙丘剖面图的是( )
A. B. C. D.
12.移动沙丘可侵害农田村庄,因此防护林应建在( )
①缓坡一侧 ②陡坡一侧 ③迎风坡一侧 ④背风坡一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B.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C.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C.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提高煤炭产量
15.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解决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解决了当地大气污染物 D.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号称中国的“煤海”,但一煤独大的经济格局给山西造成的困局也是有目共睹的——“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着山西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16~17题。
16.有关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距消费市场近
B.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为山西煤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C.黄河流经山西,为山西煤炭外运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
D.山西有多条铁路通往东部,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运输条件
17.“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这说明以煤炭为主的经济结构给山西带来了严重的( )
①大气污染 ②水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④噪声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楼兰古城的消失和罗布泊的干涸说明了( )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D.荒漠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2012年11月20日,“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专家研讨会”在太原市召开。所谓资源型经济,主要是指依靠区域资源优势,通过对资源的开采、初级加工,形成初级产品的经济增长模式。据此完成19~20题。
19.山西实施经济转型试验原因包括( )
①煤炭等资源已近枯竭 ②单位GDP能耗高
③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④工业产品的市场日渐狭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目前加快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中,包括( )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大力寻求绿色替代能源 ④进一步发展资源深加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形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
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018年6月初至7月下旬,在国家林业局治沙办的统一安排下,规划院会同西北院抽调专业技术骨干组成了指导组,对全国11个荒漠化和沙化重点监测省区进行了技术指导工作。据此完成22~23题。
22.我国西北地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原因是( )
①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②高原、山地阻隔,水汽难以到达
③地处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 ④植被破坏严重,蒸发作用强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地区——石漠化
读田纳西河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下列关于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合理的是( )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冬春季节
25.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的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据此回答26~28题。
26.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
27.上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
A.传感器 B.卫星系统 C.地面装置 D.信号发射装置
28.在震区被困灾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①GIS ②GPS ③RS ④GPRS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读下面“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29~32题。
29.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腾出库容开始放水的
时间在( )
A.8月 B.11月 C.1月 D.4月
30.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但航运作用小
B.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C.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
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等
31.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错误的是( )
A.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B.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
C.大力发展水电,不建火电站和核电站,以减轻环境污染
D.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32.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修建大坝和船闸改善了通航条件,利于航运发展
B.修建大坝调节了径流量,有利于灌溉
C.大坝修建使水能得以充分开发,成为了该流域的唯一能源
D.梯级开发、水库的修建、流域内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33.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冬灌是我国部分小麦种植区行之有效的增产经验之一。每年秋末冬初日均温3℃左右时最适宜冬灌,农民的经验是“夜冻昼消,冬灌正好”。据此完成34~35题。
34.关于小麦冬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减轻盐碱化 B.满足小麦对水分的需求,预防春旱
C.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 D.使板结的土壤冻融交替,改善其结构
35.下列省份的小麦种植区中,最适宜进行冬灌的是( )
A.湖北 B.湖南 C.河北 D.黑龙江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
36.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聚落、矿产资源和山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指出图中聚落分布的特点,并说明该区域沙漠广布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2)说出塔里木盆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成因。(5分)
(3)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塔里木盆地中城市经济的发展,简述促进这些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5分)
(4)塔里木盆地南缘甲区域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方,说出易造成该区域众多人员伤亡的一种自然灾害的名称并分析该灾害发生的原因。(3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旱季的来临,印尼苏门答腊岛、廖内群岛和加里曼丹岛经常发生森林火灾。绿色和平组织紧急调查小组发现,该地区的相思树纸浆林和棕榈油种植园是此次森林大火的主要祸因。
材料二 该地区大部分的森林属于湿地森林的一种——泥煤地森林,这些湿地被改造破坏后,泥煤地森林会变得干燥易燃。这种湿地改造如果不停止,大规模森林火灾就无法避免。
(1)“这些湿地被改造或破坏以后,泥煤地森林就会变得干燥易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雨林环境具有 特点。(2分)
(2)试分析热带雨林被破坏对全球自然环境的影响。(5分)
(3)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10 DCBCB BDDDB 11—20 BCBBD CACBD 21—30 DACDA CADAD 31—35 CCCAC
二、填空题
36.(17分)
(1)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自然原因: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湿润水汽难以深入。
(2)问题:土地荒漠化。成因: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态脆弱;滥垦、滥伐,破坏植被;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3)加强对矿业城市的政策支持,减轻矿业城市的负担;提高资源的开采利用率;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资源的附加值;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部资金、人才;重视环境保护,改善投资环境等。
(4)名称:地震。原因: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或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绿洲地带人口密度较大。
37.(13分)
(1)脆弱性
(2)①导致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失衡,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变暖;②给全球水循环带来影响,使地面淡水总量减少;③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给物种多样性带来威胁;④引发水土流失等自然生态问题。
(3)①过度的迁移农业,以获得更多的粮食;②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③商业性伐木,木材出口换取外汇,以偿还债务;④开辟大型农牧场,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取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