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51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518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518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4小题,每小题1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通过建造天文台来观测星空是人类认识宇宙的重要方式,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四个天文台的位置及其海拔高度。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个天文台所在地( )
A.①比②的年昼夜变化幅度小 B.③在④的东北方向
C.③的自转角速度最大 D.冬至日④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2.图中天文台光学望远镜观测的优势条件是( )
A.①地受副热带高压与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
B.②地纬度最高,全年处于夜晚的时间最长
C.③地位于太平洋中部,人烟稀少,光污染少
D.④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
澳大利亚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纵贯澳大利亚的东北沿海。近年来,大堡礁因珊瑚礁内珊瑚虫逐渐死亡出现大规模白化现象,超过90%的珊瑚礁受到影响,有专家表示 “我们已经无能为力,大堡礁将在20年左右时间内消失殆尽”。 据此完成3~5题。
3.大堡礁的形成原因是( )
A.火山作用 B.侵蚀作用 C.风力作用 D.堆积作用
4.大堡礁附近适合珊瑚虫大量存在的条件是( )
A.纬度较低,热量条件适宜 B.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
C.东南信风带来湿润气流 D.降水较多,海水含盐量低
5.近年来,大堡礁出现大规模白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水质洁净、透明度高
C.浮游生物众多 D.海岸线长
A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植物大多叶小、肉厚,这里大部分时间是荒芜的,只在每年8、9月荒漠百花盛开,生机再现,迎来短暂的生长季节。下图中阴影部分示意A地区的位置。读图完成6~7题。
6.图示A地区沿岸洋流( )
A.是在西南风影响下形成
B.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北凸
C.造成沿海地区气温升高
D.使向南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7.该地区多肉植物生长特征反映了当地8、9月( )
A.接受到太阳直射、光照强
B.受湿润西风影响,降水多
C.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
D.晴天多导致昼夜温差小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下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据此完成8~10题。
8.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地形
9.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 )
①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 ②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
③底层架空以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 ④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某游客中秋节去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见到的农业景观与下列诗句最吻合的是( )
A.家家打稻趁霜晴 B.新雨山头荔枝熟
C.小麦登场雨熟梅 D.梨花淡白柳深青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1~12题。
11.有关该地区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人口总量最大 B.③时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C.④时当地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D.⑤时老年人口比例很小
12.④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变化 B.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迁入量减小
C.经济落后,大量人才外流 D.留守儿童问题使父母返乡务工
李白将乡愁寄予一轮明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席慕容认为乡愁是一种模糊的惆怅……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寄乡愁于笔端,表达思乡之情,这些乡愁都是基于文化范畴的对故乡的思念与怀想。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言:“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若从地理角度解读乡愁,其意蕴与内涵应有所拓展。据此回答13~14题。
13.乡愁产生的地理原因不包括( )
A.人口迁移 B.经济全球化 C.城市化 D.逆城市化
14.下列地理现象中不能体现乡愁的是( )
A.个别投资者因为个人偏好,选择在工业区位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的地方建厂
B.2017年2月2日,多条高速公路因为车流量太大短时间封闭
C.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
D.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
面临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美国规划师协会(APA)于2003年提出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波特兰成为了一个家居、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据此完成15~17题。
15.“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 )
A.人口密度 B.城市等级 C.城市面积 D.服务范围
16.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 )
A.保护城市边缘农田 B.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C.提高城市化水平 D.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17.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
A.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密度 B.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
C.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 D.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
2016年3月,卡塔尔有关部门宣布,卡塔尔常住人口突破250万人,而在30年前人口总数不过40万人。下图示意卡塔尔位置,据此完成18~19题。
18.卡塔尔的城市多沿海分布,是因为沿海地区( )
A.水资源充足 B.地形平坦 C.气候湿润 D 对外联系方便
19.卡塔尔常住人口在30年间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宗教信仰 D.人口迁入量大
特色小镇是指有效集合了新型城镇化发展区、特色产业和旅游景区的地域类型,建设特色小镇可以疏解过度发展的大城市的某些功能。浙江省是我国首个建设特色小镇的省份,现有海宁皮革时尚小镇、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等2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是全国最多的省份之一。据此完成20~21题。
20.关于城市功能疏解,正确的举措是( )
A.加快城市新区建设,迁出全部工业 B.严格审批程序,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C.优化产业结构,适度产业转移 D.建设特色小镇,规划其为住宅区
21.浙江省的特色小镇( )
A.由乡镇发展而成,是农村的一部分
B.独立于城市和乡镇,有特色产业的小城镇
C.由小城市发展而成,是城市的一部分
D.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以旅游业为主的小城镇
鲁冰花,原产北美南部墨西哥高原,闽南语中称为“路边花”,每年一到春天,它或开遍田野路旁,或点缀于各种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其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台湾山地的茶农在种植高山云雾茶时,常常在茶山周边、甚至是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据此完成22~24题。
22.根据材料推测,下列可能不属于鲁冰花生长习性的是( )
A.喜光喜热 B.适应性强 C.耐贫瘠 D.根系发达
23.台湾茶农常常在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其原因主要是( )
A.保持水土 B.提高土地生产力 C.减小昼夜温差 D.改善局部小气候
24.鲁冰花又名羽扇豆,根茎和果实都富含蛋白质,是上佳的饲料,被世界多国引种。引种鲁冰花最有可能造成以下哪种环境问题( )
A.水资源短缺 B.土地退化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水体富营养化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南方水网地区设置了“禁养区”、“限养区”。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猪场拆迁潮涌现,许多养猪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据此完成25~27题。
25.引起“南猪北养”局面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河网密度 C.市场需求 D.生产规模
26.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北迁的最主要优势是( )
A.接近市场 B.劳动力成本低 C.交通便利 D.饲料原料丰富
27.与南方相比,东北利于养猪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
A.气候寒冷,猪瘟等疫情较少 B.河流湖泊众多,利于排污
C.草场广阔,利于大规模放养 D.森林资源丰富,饲料充足
20世纪初,中卫香山地区农民在沙砾淤积丰富的冲积扇区,将大量碎沙石覆盖在山地表层,开始了“压砂西瓜”特色种植模式。所产西瓜个头大、甘甜,皮厚、质硬,耐贮运。近年来开始连续两年,西瓜销售面临巨大困难。结合右图,完成28~29题。
28.采用压砂栽培技术最主要是为了( )
A.抑制盐碱 B.保持土壤水分
C.增大昼夜温差 D.减轻荒漠化
29.近年来压砂西瓜销售面临困难,下列不属于西瓜滞销原因的是( )
A.交通不便 B.品种单一
C.供过于求 D.品质下降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30~32题。
30.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31.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32.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中、西部地区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33~35。
33.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
A.濒临五大湖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34.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本土
35.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
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36~38题。
36.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37.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8.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沪昆高铁东起上海,西至昆明,全长2264千米,随着云贵交界处的北盘江大桥贯通,2017年1月5日标志着我国东西向最长高铁——沪昆高铁全线通车,据此回答39~41题。
39.我国将高铁发展放在交通运输建设首位的主要原因是( )
A.高铁货运量更大
B.能节约更多能源
C.运量大、速度快、价格适中
D.安全保障性最高
40.沪昆高铁贵阳至昆明段最后才通车,主要原因是( )
A.贵阳多阴雨天气,适合施工时间短
B.云贵经济发展水平低,开通迫切性不高
C.为保护耕地,全部采用桥隧形式,工期长
D.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建设工期长
41.沪昆高铁开通后,其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极大地促进云贵两省服务业的发展
B.加快沪昆两地物资的周转和流通
C.能带动沿线地区矿产的开发与利用
D.对沪昆两地航空业造成很大冲击
奥特莱斯( Outlets)是一种新的商业零售模式,发源于美国,意思为 Factory Outlet Store,是由畅货中心或工厂直销的模式,这些店铺一般都是在工厂附近或者干脆在工厂仓库开设,专门处理工厂的尾货。后渐渐发展成为拥有众多品牌入驻的大型或超大型购物中心。商场开始讲究购物环境,其位置选择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最近在中国各大城市遍地开花。据此完成42~44题。
42.奥特莱斯的业态模式中,最初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便民 D.价格
43.试推测奥特莱斯后期发展的区位特点( )
①一般是在城市中心 ②一般是在城市郊区
③价格优势显著 ④商品品牌效应不显著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4.如果你是奥特莱斯的管理者,下列哪种商品入驻相对合适( )
A.市场认知认可的品牌化商品
B.价格低廉的大众化商品
C.奢侈商品
D.高仿国际品牌的商品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6分)。
45.(18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澳大利亚大陆某月份盛行风向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珀斯(31°S,115°E)方圆1300英里无规模城市,由于人口稀疏,有世界最孤独城市之称。
(1)分别说出①、②两地的盛行风向及形成原因。(4分)
(2)简述澳大利亚铁矿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出口优势。(6分)
(3)从水循环的角度简析甲地土地干旱的主要原因。(4分)
(4)简述珀斯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
46.(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树属热带作物。1847年英国人利用可可生产出第一块固体巧克力,此后欧洲和北美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可可加工地区。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人采用可可树与椰子树间作种植模式,该国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可可种植国和出口国,但可可加工业长期相对落后。2010年印度尼西亚开始对可可出口征收出口税,对本国可可产业带来深远影响。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位置和该岛某可可种植园椰树与可可树间作模式。
(1)依据苏拉威西岛的可可树种植环境,推测可可树生长喜好的气候条件。(8分)
(2)简述苏拉威西岛可可种植园枯枝落叶覆盖层的作用。(6分)
(3)简析印度尼西亚征收可可出口税对本国可可产业发展的影响。(4分)
47.(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下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8分)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4分)
(3)有人提议在白领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领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44小题,每小题1分,共44分)。
1~5ADDAA 6~10BBDBA 11~15BADCC 16~20ABDDC 21~25BABCA 26~30DABAC 31~35DDDAB 36~40DACCD 41~44ADB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6分)。
45.(1)①地为西北风,主要是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偏转形成;(2分)②地为东南风,风向由高压吹向低压,向左偏转形成。(2分)
(2)铁矿分布不均匀,(2分)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沿海(2分);靠近海岸,有便利的海运条件(2分)。
(3)降水较少;(1分)蒸发旺盛;(1分)地表径流少;(1分)下渗严重。(1分)
(4)附近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开采促进了城市的发展;(1分)地处沿海,海运交通便利;(1分)地中海气候,气温、降水适宜;(1分)地形平坦开阔。(1分)
46.(1)苏拉威西岛纬度低,热量充足,可可树喜好高温;(2分)苏拉威西岛地处赤道多雨地带,降水丰富,可可树喜好湿润;(2分)赤道附近太阳高度角大,光照较强,椰树林为可可遮挡部分阳光,可可树喜好适当的荫蔽;(2分)地处赤道无风带,风力和缓,且有椰树林挡风,可可树喜好弱风。(2分)
(2)枯枝落叶覆盖层可以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减少表土和养分的流失;(2分)降水较少的季节枯枝落叶覆盖层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2分)高温条件下枯枝落叶的分解可以增加土壤养分。(2分)
(3)印度尼西亚征收可可出口税使得可可出口利润降低,短期不利于本国可可种植业的发展;(2分)提高欧美等国可可加工企业的原料成本,有利于吸引可可加工企业在印尼投资,促进印尼本国可可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印尼可可加工附加值)。(2分)
47.(1)白昼短(或近极夜),(2分)极为寒冷,(2分)(受低压控制)多暴雪,(2分)风速快。(2分)
(2)夏季(暖季)。(2分)(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行。(2分)
(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