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地理】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
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
A.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 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①地形崎岖,相对高度很大,属于山区,②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③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④地形有一定的起伏,但是相对高度不是很大,属于丘陵地形。江南丘陵属于低山丘陵地区。
【2题详解】
③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早期是风从西北地区吹来的尘埃沉积而形成的高原,后来主要是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所以C正确。
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
A. ③ B. ④
C. ⑤ D. ⑥
【答案】3. B 4. D
【解析】考查地形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的联系。
【3题详解】
露营地应该远离危险地段:如独立的树下易遇电击、悬崖下方有落石之虑、高凸山区和山谷风口易受强风吹袭、草叶繁茂的地方多蛇虫,所以这些地点都应避免。5月我国东南部已经进入雨季,降水较多 ①靠河流太近,地势低洼,一但河流上涨可能淹没,草叶繁茂的地方多蛇虫。②位于地势平坦开阔,且有一定的坡度,居河有些距离,比较适宜露营。③处于陡崖下面有落石之虑。④高凸山区易受强风吹袭。B 正确。故选B。
【4题详解】
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山地的东侧,且地势较高,前面没有障碍物。结合图的向北的指向标 ,从图中可以看出③④⑤⑥四地中⑥位于山的东侧,面向东越来越低,没有任何障碍,最适宜观日出。D正确。故选D。
2016 年1 月24 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5. 此时我国( )
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6. 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
A. 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 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 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 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答案】5. D 6. A
【解析】
【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并不都是在高压脊控制,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高压控制降水较少,三亚比昆明的等压线稀疏,所以风力也比昆明小。根据等压线的方向可以作出北京和上海的风向。两地的等压线方向差不多,所以风向基本相同。
【6题详解】
上海处于平原地区,北方没有山脉的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大,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小,所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 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 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 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 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8. 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
A. 蒸发 B. 下渗
C. 蒸腾 D. 地下径流
【答案】7. D 8. B
【解析】森林火灾后,地表植被覆盖率低,相同降雨条件下,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两次径流过程中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下渗。
【7题详解】
森林火灾后,地表植被覆盖率低,相同降雨条件下,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两次径流过程中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B对。第6年时,植被已经恢复很多,流量峰值较小,A错。植被恢复,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小,C错。缺少植被阻挡,第1年的流速峰值大,D错。
【8题详解】
火灾后,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弱,降水下渗的少,地表径流量大。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下渗,B对。蒸发、蒸腾对地表径流影响小,C错。地下径流也受下渗环节影响,D错。
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9. 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9. C 10. D
【解析】
【9题详解】
图中40°N,从考虑阳光方面,夏季南方有树可以遮阴降温,冬季由于比较冷,且盛行北风,所以北方有常绿针叶树有利于阻挡北风,南方为落叶阔叶树,可以增加阳光。
【10题详解】
正午太阳高度角决定热水器安装角度,热水器最好与太阳光线垂直,冬至时下午太阳高度角为90°-(40°+23°26′)=26°34′,热水器安装角度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大约为63°26′,与④最接近,选D。
我国西北地区盛产苹果、梨、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电商企业从西北地区采购农产品在中、东部地区进行加工、包装,并在网上大量销售。完成下列各题。
11. 电商企业在中、东部地区加工、包装、销售的主要优势是( )
A. 距离市场较近 B. 土地成本较低
C. 人才资源丰富 D. 运输距离较短
12. 依托电商销售农产品可提高西北地区农业( )
①规模化水平 ②自给率水平
③商品化水平 ④专业化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1. A 12.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商的优势及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知识迁移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1题详解】
电商在中东部地区将西北地区出产的农产品加工、包装、销售是由于中东部地区与西北地区地域差异大,且经济相对发达,西北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A对。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土地成本高,B错。加工、包装、销售农产品毒药人才需求不很迫切,C错。农产品的生产地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不会因在何处包装、加工而产生变化,D错。故选A。
【12题详解】
电商销售农产品,可以使得销售范围扩大,销售量增大,有利于西北地区特色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水平的提高,而自给率会降低,故选C。
下表为2017年我国上海、浙江、陕西和新疆四省(市、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重表(单位:%)。完成下列各题。
13. 甲是( )
A. 新疆 B. 上海
C. 浙江 D. 陕西
14. 乙、丙两省(市、区)建设用地比重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有( )
①人口密度差异 ②矿产资源开发程度
③经济发展水平 ④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3. A 14.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利用类型区域差异,意在考查学生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省区未利用土地占比最大,应为新疆,乙以林地和耕地为主,且建设用地占比较大,应为浙江,丙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建设用地占比少,应为陕西,丁建设用地占比最大,应为上海。故选A。
【14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乙为浙江省,丙为陕西省,两省在人口密度上差异较大,浙江省人口密度大,陕西人口密度小,且浙江经济发展水平高,陕西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建设用地占比相差较大,而两省区的城市服务水平及矿产资源开发程度没有明显差异,故选B。
下图为浙江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 完成下列各题。
15. 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 图中折线反映了( )
A. 城镇人口比重显著下降 B. 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
C. 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D. 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正相关
【答案】15. A 16.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次产业及城市化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④所占比重最小,应为农业(第一产业),而②③比值较高,应为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随着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则②为第三产业,③为第二产业,再结合数值来看,浙江省的城市化水平应高于我国平均水平,大约在60-80%左右,所以①为城镇人口比重,故选A。
【16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①为城镇人口比重,②为第三产业,③为第二产业,④为第一产业,城镇人口比重上升,A错。第一产业比重略有降低,但是由于总产值升高,第一产业产值不一定降低,B错。第三产业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为正相关的关系,是城市化动力,C对。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呈负相关,D错。故选C。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左图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下右图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 )
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 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
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 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 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 B. 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 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 D. 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
【答案】17. D 18.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及防治,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及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
【17题详解】
黄浦江沿岸地区纬度低,蒸发量大,①错。河网密度小,汇集地表径流少,不易发生内涝,②错。地势低平,流水缓慢,洪水下泄不畅,容易发生内涝,③对。夏秋季节多发台风,暴雨导致短时间内流量增大,形成内涝,④对。故选D。
【1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使得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高,B对。黄浦江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较小,河流淤积少,A错。在短时间内,陆地构造不会发生明显抬升,C错。地下水水位升高,与防汛墙没有关系,D错。故选B。
总和生育率是妇女在生育年龄期间,平均每人生育的子女数,数值低于2.1为低生育水平,下图为1980-2015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1980-2015年,我国( )
A. 新生儿数量持续增加 B.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
C. 老年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D. 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
20. 1995年以来,我国总和生育率偏低的原因有 ( )
①女性人口比重低 ②子女养育成本高
③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④妇女生育观念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9. C 20.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1980-2015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先增加后降低,然后再增加,总和生育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数量波动减少,A错。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受多重因素影响,与短时间内的总和生育率关系不大,B错。由于总和生育率降低,所以人口出生率降低,自然增长率降低,老年人口比重上升,C对。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但不会在短时间内变为负值,D错。故选C。
【20题详解】
总和生育率是新生儿数量与育龄妇女比值,与女性人口比重高低无关,①错。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子女养育成本高,使得妇女生育率降低,②对。随着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影响人口平均寿命,对总和生育率影响不大,③错。由于妇女受教育水平提高,妇女生育观念发生变化,④对。故选C。
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实线为等压线)。完成下列各题。
21. 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 )
A. 动力 辐合上升 B. 热力 辐合上升
C. 动力 下沉辅散 D. 热力 下沉辐散
22. 易形成这种大物理状况的是( )
A. 夏季白天的内陆 湖面 B. 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
C. 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 D. 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
【答案】21. B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等温线向上凸出,说明该地气温较周边地区高,气流在垂直方向上上升,在近地面等压线向下凹,说明该处气压较周边地区低,是由于受低压系统控制,气流辐合上升所致,是热力原因造成的,故选B。
【22题详解】
夏天内陆地区的湖泊气温较周边地区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A错。冬季岩石降温快,气流沿山坡下沉,B错。郊区与城市之间,由于城市热岛效应,郊区为高压,下沉气流,C错。冬季暖流流经地区,气流上升,D对。故选D。
近年来,浙江多地将农作物秸科、农药包装物等分散分布的农业废弃物收集起来,集中进行循环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完成下列各题。
23. 影响农业废弃物分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土地 B. 技术
C. 资金 D. 劳动力
24. 与分散处理农业废弃物相比,集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
A. 促进产业集聚 B. 降低运输成本
C. 提高规模效益 D. 促进产业协作
【答案】23. A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农业废弃物主要是由农作物秸秆及农药包装物组成的,而这些物质主要与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有关,与技术、资金、劳动力无关,故选A。
【24题详解】
集中处理废弃物,可以提高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利用率,提高规模效益,并非是产业集聚,更谈不上产业协作,运输废弃物的成本较分散处理要高,故选C。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5.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 无划分指标依据 B.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C. 与自然河道一致 D.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6.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B. 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 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27.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 B. 技术
C. 资金 D. 交通
28. 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
A. 耐湿 B. 耐旱
C. 耐盐 D. 抗倒伏
29. 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
A. 化肥 B. 农家肥
C. 农药 D. 淡水
【答案】25. B 26. A 27. D 28. C 29. D
【解析】
【25题详解】
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A错;但图中洪泽湖以东地区,淮河并没有自然的入海河道,由材料“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可知,淮河是借助运河、其它河流河道入海,因而洪泽湖以东没有对应的自然标志,B对C错;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该界线具有过渡性,界线两侧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差异是渐渐增大的,两侧没有显著的差异,D错。
【26题详解】
以长江为界,划分为苏南、苏北两大地区,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说明苏南、苏北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较大,两侧的差异并不仅仅体现在自然或社会经济的某一个方面,B、D错;如果是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两侧地区的交流、联系越多,则差异越小;造城两侧差异大的原因是长江的阻隔作用,长江的阻隔导致两岸交通不便,使两侧地区相互往来、相互影响较小, 两侧的差异较大,形成苏南、苏北不同的分区,A对C错。
【27题详解】
从材料中可知,江苏境内修建多座长江大桥,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因此主导因素为交通,D对;市场、技术、资金因素可以增进合作,但缺乏相关材料信息,且一直以来制约苏南、苏北合作的主要因素是长江的交通阻隔作用,故A、B、C都不是主导因素。
【28题详解】
海水盐度高,而沿海滩涂地势低平,常受海水浸泡,土壤含盐度高,因此改造沿海滩涂的适应性植物应为耐盐能力强的植物,通过种植耐盐性植物不断改良土壤、降低土壤的含盐量,C对;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的实施,大量水分被排走,土壤的含水量下降快,湿度已明显减小,植物的倒伏与天气(大风、阴雨天气)相关,与种植在沿海滩涂还是内陆陆地关系小,因而耐湿、抗倒伏植物对改造高盐度的滩涂土壤作用较小,A、D错;江苏为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大,滩涂位于沿海地区,气候更湿润,作物不需要具备耐旱特征,B错。
【29题详解】
沿海滩涂具有盐度高的特点,要想缩短滩涂改造时间就要加快降低滩涂土壤的盐度;投入更多的化肥、农家肥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但不能降低土壤盐度,过多使用化肥还会使土壤板结,A、B错;投入更多农药有利于杀虫、除草等,也会加剧农产品污染,同样不能降低土壤盐度,C错;投入更多淡水,土壤淡水含量增加,有利于稀释土壤盐度,达到加快降低土壤盐度的目的,D对。
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30. 湿地的功能主要是( )
①提供水资源 ②调节气候
③防风固沙 ④调蓄洪水
⑤美化环境 ⑥保护生物多样性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④⑤⑥ D. ①③④⑤⑥
31. 关于造成甲、乙两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围湖造田造成乙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B. 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C. 沙漠侵吞造成甲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D. 跨流域调水造成甲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答案】30. C 31. A
【解析】
【30题详解】
湿地能涵养水源,为生产、生活提供水资源,①对;湿地能增加蒸发量、调节气温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使气候更为温和湿润,②对;湿地通常没有防风固沙的作用,防风固沙是植被(森林)的主要功能,③错;湿地能有效地调蓄洪水,如湖泊在河流水量大时蓄水,河流水量小时放水,④对;湿地通过净化水污染等美化环境,⑤对;湿地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是“生命的摇篮”,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⑥对,故选C。
【31题详解】
通过经纬度信息和湖泊的轮廓判断:甲湖为咸海,位于中亚地区,乙湖为洞庭湖,位于我国湖南地区。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洞庭湖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农业灌溉用水的引用对湖泊面积影响小,A对B错;咸海位于大陆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小,湖泊水源补给主要是靠河水注入(河水水源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造成咸海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沿河地区农业生产、生活大量取用河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而不是因为沙漠侵吞、跨流域调水,湖泊面积减少才会导致沙漠侵吞,有湖水的地区沙漠难以扩展,该湖水量少且为咸水不宜跨流域调水,C、D错。
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 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 )
A. 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 B. 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
C. 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 D. 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
33. 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 )
A. 春季的东南丘陵 B. 夏季的黄土高原
C. 秋季的山东丘陵 D. 冬季的天山山脉
【答案】32. C 33. A
【解析】
【32题详解】
读图信息可发现降水时间越长、降水强度越大,植物密植物截留总量越大。故选C。
【33题详解】
植被茂密,茎叶茂盛,水土保持效果越好。夏季黄土高原多暴雨,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冬秋季植被枯萎,水土保持效果差。东南丘陵地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林,春季降水强度小,植被水土保持毅然效益最好。故选A。
我国某市1980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2∶60.3∶18.5,2000年分别为13.8∶38.9∶47.3,2013年分别为22.4∶45.7∶31.9。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4. 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资源枯竭 B. 产业转移
C. 减轻污染 D. 国家政策
35. 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发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
A. 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
B. 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旅游业
C. 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发展汽车配套工业
D. 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答案】34. A 35. D
【解析】
【34题详解】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资源的开采,该市的煤炭资源总会有枯竭的时候,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后如何发展生存的问题。所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煤炭工业比重下降,产业转移、污染、政策有影响,但不是根本原因。
【35题详解】
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 ,发展现代绿色农业,切实治理环境污染 ,大力发展旅游业,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 ,发展汽车配套工业,扩大煤炭开采量 ,提高煤炭外运能力,会加重该地的环境破坏,加快资源的枯竭。
36. 根据下面两图,对长江流域与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候类型相同,气候特征不同 B. 气候类型相似,气候特征相同
C. 气候类型相似,气候特征不同 D. 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特征相似
【答案】C
【解析】仔细读图,注意图中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由图可知长江流域和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均为亚热带季风(或者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影响,但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田纳西河流域的降水量集中于冬春季节,而与长江流域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不同,故选项C正确。
波罗的海及其周围区域(如下图)曾经经历了地质时期最后一次寒冷时期,此时期结束后转暖,留下的最低洼的谷地就形成了波罗的海。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即1千克海水中含盐类物质的克数很低(不足1%,比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3.5%还低)。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7. 对该海区盐度低的原因,解释欠合理的是( )
A. 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B. 受西风影响,气候湿润,雨水较多
C. 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较高 D. 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径流量较大
38. 图示的波罗的海区域“春、秋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长一些,其主因取决于( )
A. 海面 B. 盛行风
C. 极光 D. 降水
39. 图中显示的 Q 地区湖泊众多,从成因考虑,可归类为( )
A. 火口湖 B. 冰碛湖
C. 河成湖 D. 构造湖
【答案】37. C 38. A 39. B
【解析】
【37题详解】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主要和该地的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关系、降水量、海域的封闭状况、地表径流等方面进行分析。波罗的海,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受西风影响,气候湿润,雨水较多;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径流量较大,因此海水的盐度较低,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蒸发旺盛,盐度会升高,故答案选C项。
【3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水体的调节作用。由于海陆的比热容不同,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因此,因此由于海洋的调节作用,升温较慢,入夏较迟,春季较长;受海洋影响较大,夏季温度较低,因此入秋较早,由于降温较慢,入冬较晚,因此秋季较长,故答案选A。
【39题详解】
欧洲西部在第四纪冰期时,受冰川作用明显,因此该地的湖泊多冰川作用形成的,故选B。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我国四季交替的气候特征,下图示意黄河中下游地区各节气气温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0. 当处于一年中日气温差最小的节气时,黄河中下游地区( )
A. 春雨绵绵 B. 夏日炎炎
C. 秋风瑟瑟 D. 白雪皑皑
41. 当处于一年中与前一节气气温差最大的节气时,北京( )
A. 日出东北 B. 白昼变短
C. 太阳高度最大 D. 昼短夜长
【答案】40. B 41. A
【解析】
【40题详解】
读图,结合图例,当处于一年中气温差最小的节气为大暑节气,此时黄河中下游地区正值夏日炎炎,故选B。
【41题详解】
读图,清明节气与前一节气气温差最大,此时为4月5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东北,A对、D错。白昼变长,B错。太阳高度在夏至日最大,C错。故选A。
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多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茶国等地种植,除用以改良土壤以外,也可作为饲草,或作为覆盖作物栽培以改善环境,抑制杂草等。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有间种、套种、混种、插种等多种种植方式,群众对种植绿肥作物深有体会地说:“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42. 我国南方的茶园中,常利用茶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以提高茶叶品质,其原理是( )
A. 增加空气湿度,改变茶园小气候 B. 控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
C. 调整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 D. 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43. “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 )
A. 旱涝 B. 冻害
C. 高温 D. 大风
44. 在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常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
A. 降低风速,改善农田的小气候 B. 保持水土,增加地表粗糙度
C.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产增收 D. 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
【答案】42. B 43. A 44. D
【解析】
【42题详解】
绿肥作物种植于茶园茶树行间,可以改良土壤,补充有机质,同时由于绿肥作物充斥行间,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减少使用农药,从而提高茶叶品质,选B。绿肥植物种植于行间,对茶园气候作用不大;D项与茶叶品质关系也不大,选B。
【43题详解】
“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中,开沟是给排水问题,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与旱涝、水相关的因素,结合选项选A。
【44题详解】
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可以增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从而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选D。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梯田生态结构示意图。该地崇山峻岭,梯田修筑在坡度15度— 75度之间的山坡上,最高级数达3000级,是当地居民世世代代不断修建留下的杰作,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达130多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5. 影响水稻土形成的主导 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生物 D. 人类活动
46. 当地人最初修建梯田时,须首先改变( )
A. 气候 B. 植被
C. 水源 D. 土壤
47. 当地种植多种水稻品种的主要原因是( )
A. 市场需求多样 B. 水稻育种经验丰富
C. 水热条件优越 D. 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答案】45. D 46. B 47. D
【解析】
【45题详解】
我国南方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土壤为红壤,梯田里的红壤由于受人类长期耕作,增施有机肥,形成肥力极高的水稻土,故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人类活动。故选D。
【46题详解】
当地人最初修建梯田,要破坏地表植被,开垦梯田,故首先须改变植被。故选B。
【47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当地种植水稻品种达130多种,多种水稻品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显著,随海拔增高,水热条件发生变化所致。故选D。
2006 年苏州制扇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水磨骨玉折扇” 有“苏州雅扇”之称,扇骨立足江南地域特色,取当地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制成的折扇追求“雅文化、精技艺” 的苏式工艺风格,扇面采用花纹清晰的宣纸,上肢矶禄制而成,厚薄均匀、平正牢韧、久用不裂,配上书画后,令人爱不释手。由于以上特点,苏州折扇已不只是生风用具,更成为人们收藏的珍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8. 推测苏扇折扇扇骨的主要原料为( )
A. 竹子 B. 羽毛
C. 橡胶 D. 芦苇
49. 16 世纪初,中国折扇传入欧洲,葡萄牙、西班牙则以牛按皮、羊羔皮作为扇面,称为皮折扇。 当时扇面由纸变皮的原因可能是( )
A. 气候潮湿,扇面易损 B. 缺乏优质纸张
C. 文化差异 D. 制扇工艺高超
50. 苏扇“ 雅文化、精技艺” 工艺风格的形成条件是( )
①制扇历史悠久 ②传统手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高
③文化底蕴深厚 ④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48. A 49. B 50. C
【解析】
【48题详解】
由题目材料“ 苏扇立足江南地域特色,取当地原料” 制成的折扇可知,竹子作为当地的主要物产最可能成为制扇原料,而芦苇不是当地特色物产, 很多地方都有;橡胶为热带树种;羽毛也不是江南特产。 故选 A。
【49题详解】
江南气候也潮湿,而西班牙、葡萄牙的气候主要为地中海气候,故 A错;当时的欧洲造纸技术 水平较低,制扇的纸张与一般的纸张不同,技术要求 : 高,因此可能造不出来,而皮的韧性更好,两国皮原料 又多,故 B正确;文化差异一直都存在,传入的初期文 化对其的改变还不会太大,该地制扇技艺也不会高 超,故 C、D错。
【50题详解】
明清以来,苏州的手工业比较发达,能工 巧匠辈出,但经济仍以农业为主,故②错; 由上题可 知,16 世纪中国折扇就已经传入欧洲,可知制扇历史悠久,①正确; 苏杭一带文化底蕴深 厚, 为 其 “ 雅 文化” 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故③正确;河网密布、水运发达与文化、技艺关系不大,故④错。 故选 C。
二、综合题
5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南亚地形图与泛亚铁路图。
材料二 泰国是东南亚发生洪涝灾害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其中2011年夏季爆发的洪灾导致700多人死亡。
材料三 筹建中的马新高速铁路,将连接马来西亚吉隆坡和新加坡,全长约350公里,工程投资约为120亿-150亿美元。目前中国、日本、法国、西班牙和德国都向马来西亚表达了竞标意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高铁技术水平比较好,实用性比较强,相应的制造价格比较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复杂、最发达的铁路运输系统,以及世界一流水平的机车、轨道和通信讯号的科研制造能力,这些都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竞争优势。在世界铁路建设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实力。
(1)分析泰国夏季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2)分析东南亚国家建设高铁的困难条件。
(3)分析东南亚泛亚铁路建成后对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泰国地处中南半岛南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夏季河流处于汛期,加之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易引发洪涝。
(2)东南亚北部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东南亚地处板块交接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夏季多洪涝灾害;东南亚国家经济较为落后,资金、技术、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差,同时国家之间修建高铁还需行政因素的协作,也有困难。
(3)利于我国西南地区资源开发,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利于西南地区交通条件改善,可以从内陆通向沿海;利于我国西南地区加强同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推动经济发展。
【解析】
(1)泰国夏季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降水量、地形特征、河流泥沙含量等角度进行分析。
(2)东南亚国家建设高铁的困难,主要从地形特征、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经济条件、国际间合作等角度进行分析。
(3)东南亚泛亚铁路建成后,有利影响可以从对西南地区的资源开发、交通改善、促进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
5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咖啡树适合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需要充足光热,常年无霜冻,降水量达1500~2000毫米的环境条件。一般在海拔600--2000米的范围内,海拔越高,咖啡的质量越高。
我国云南省普洱市栽培普洱咖啡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普洱咖啡味道独特,为世界著名的雀巢等咖啡公司所青睐。1988年以来,普洱市(原思茅市,2007年更名为普洱市)政府围绕打造“中国咖啡之都”的战略目标,推进咖啡种植业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咖啡贸易的主要集散地。目前,全市有咖啡鲜果脱皮加工厂153个、脱壳加工厂42个、深加工厂3个。下图示意普洱市的位置。
(1)分析普洱市咖啡种植的优越自然条件。
(2)简述普洱市咖啡生产的不利社会经济条件。
(3)指出进一步扩大咖啡种植规模,可能会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4)请就普洱市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1)北回归线从普洱市中部穿过,纬度偏低,光热充足,冬季无霜冻,受西南季风影响大,年降水量丰富;群山起伏,山地海拔较高,利于咖啡生长,且品质优良。
(2)中国大部分居民没有饮用咖啡的习惯,国内市场柑对较小;少有的咖啡消费者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生产地与消费地相距较远;因而普洱咖啡主要用于出口,但普洱地处西南一隅,交通通达度低,远离国外主要消费市场。
(3)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破坏问题。
(4)重视良种的引进、推广和应用,加强咖啡科学种植和管理,提高单产;研究与开发新产品,发展咖啡深加工业,完善咖啡产业链;注意环境保护,保障咖啡“优质”“生态”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3点即可)
【解析】
(1) 咖啡树适合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需要充足光热,常年无霜冻,降水量达1500~2000毫米的环境条件。北回归线从普洱市中部穿过,纬度偏低,光热充足,冬季无霜冻,受西南季风影响大,年降水量丰富。群山起伏,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海拔600~2000米的范围内,利于咖啡生长,且品质优良。
(2)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市场、市场距离、交通等方面分析。中国大部分居民没有饮用咖啡的习惯,国内市场相对较小。少有的咖啡消费者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距离较远。普洱咖啡主要用于出口,但普洱地处西南一隅,交通通达度低,与国外主要消费市场交通不便。
(3) 进一步扩大咖啡种植规模,破坏地表原有植被,可能出现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破坏问题。
(4) 普洱市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咖啡之都”的战略目标。主要从科技、管理、产业链、品牌、生态、知名度等方面分析。应重视良种的引进、推广和应用,加强咖啡科学种植和管理,提高单产。研究与开发新产品,发展咖啡深加工业,完善咖啡产业链。注意环境保护,保障咖啡“优质”、“生态”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53.【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湖面海拔3 196米。湖区全年风力较强,冬、春季节多大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图甲为青海湖流域略图,图乙为图甲中甲区域沙地分布图。图丙为湖区某地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环青海湖区域1977~2010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单位:平方千米)。
(1)指出甲区域沙地的主要沙源地,分析甲区域沙地的成因。
(2)说出21世纪以来青海湖水面变化的特点,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近年来,环青海湖区域由生态破坏引起的自然灾害加重。说出该自然灾害的类型,并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角度分析该自然灾害加重的原因。
【答案】(1)沙源地:①河谷及三角洲;湖岸。
成因:①河谷宽广,三角洲面积大;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裸露的湖岸带变宽,沙源物质丰富;西北风经过湖面,尤其是冬季湖面结冰,使风力增强,有利于风沙输送;受甲区域以东山地(日月山)阻挡,风速减小,有利于风沙堆积。
(2)特点:湖面扩大。
原因:湖水补给主要来自于北部山地(祁连山)的河流;全球变暖使高山冰雪融水增加,河流补给量增大。
(3)风沙(沙尘暴)、土地荒漠化。(任答一点)
草地被开垦为耕地,草原遭到破坏;冬春季节裸露地表增多;建设用地增加,风力侵蚀增强。
【解析】
(1)沙源地即沙尘的来源地区。甲区域西部是青海湖,湖床可能成为沙源地,一旦水位下降,湖床出露,即可成为沙源地;附近还有河流,河床在枯水期水位下降,也可以成为沙源地;河流注入青海湖的河口地区,会形成三角洲,三角洲是由大量泥沙沉积形成的,也能成为沙源地。沙地的形成既要考虑沙的来源,也要考虑沙尘的沉积。
(2)青海湖水面变化取决于湖水的补给来源。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多少取决于气温的变化。近年来气候变暖,冰雪融水量增加,入湖水量增加,所以湖面短时期内是增大的。
(3)生态破坏的形成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从表格中土地利用的变化来看,植被逐渐被破坏,耕地越来越多,草地越来越少了,而整体的水域面积在减少,裸露的土地增加,在气候干旱条件下,很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进而还会造成沙尘暴多发。
54.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
分析内蒙古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和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
【答案】剥离表土及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地下采空区导致地面塌陷;堆放矿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矿区土地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
【解析】煤炭开采有露天和地下开采,露天开采会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地下开采需要开挖山体,也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内蒙古东部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大,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地下开采不断向地下深处开挖,形成面积越来越大的采空区,地下失去支撑,极易导致地面塌陷;大量煤炭堆放在地面,占用土地;堆积在地表的煤炭经雨水冲刷会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为保护生态环境,煤炭开采过程中应注意矿区土地复垦,恢复植被、治理水土流失;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减少废弃物排放;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做到“合理开采、高效利用、洁净排放、低度破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地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
A.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 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①地形崎岖,相对高度很大,属于山区,②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③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④地形有一定的起伏,但是相对高度不是很大,属于丘陵地形。江南丘陵属于低山丘陵地区。
【2题详解】
③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早期是风从西北地区吹来的尘埃沉积而形成的高原,后来主要是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所以C正确。
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
A. ③ B. ④
C. ⑤ D. ⑥
【答案】3. B 4. D
【解析】考查地形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的联系。
【3题详解】
露营地应该远离危险地段:如独立的树下易遇电击、悬崖下方有落石之虑、高凸山区和山谷风口易受强风吹袭、草叶繁茂的地方多蛇虫,所以这些地点都应避免。5月我国东南部已经进入雨季,降水较多 ①靠河流太近,地势低洼,一但河流上涨可能淹没,草叶繁茂的地方多蛇虫。②位于地势平坦开阔,且有一定的坡度,居河有些距离,比较适宜露营。③处于陡崖下面有落石之虑。④高凸山区易受强风吹袭。B 正确。故选B。
【4题详解】
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山地的东侧,且地势较高,前面没有障碍物。结合图的向北的指向标 ,从图中可以看出③④⑤⑥四地中⑥位于山的东侧,面向东越来越低,没有任何障碍,最适宜观日出。D正确。故选D。
2016 年1 月24 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5. 此时我国( )
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6. 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
A. 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 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 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 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答案】5. D 6. A
【解析】
【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并不都是在高压脊控制,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高压控制降水较少,三亚比昆明的等压线稀疏,所以风力也比昆明小。根据等压线的方向可以作出北京和上海的风向。两地的等压线方向差不多,所以风向基本相同。
【6题详解】
上海处于平原地区,北方没有山脉的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大,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小,所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 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 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 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 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8. 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
A. 蒸发 B. 下渗
C. 蒸腾 D. 地下径流
【答案】7. D 8. B
【解析】森林火灾后,地表植被覆盖率低,相同降雨条件下,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两次径流过程中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下渗。
【7题详解】
森林火灾后,地表植被覆盖率低,相同降雨条件下,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两次径流过程中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B对。第6年时,植被已经恢复很多,流量峰值较小,A错。植被恢复,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小,C错。缺少植被阻挡,第1年的流速峰值大,D错。
【8题详解】
火灾后,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弱,降水下渗的少,地表径流量大。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下渗,B对。蒸发、蒸腾对地表径流影响小,C错。地下径流也受下渗环节影响,D错。
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9. 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9. C 10. D
【解析】
【9题详解】
图中40°N,从考虑阳光方面,夏季南方有树可以遮阴降温,冬季由于比较冷,且盛行北风,所以北方有常绿针叶树有利于阻挡北风,南方为落叶阔叶树,可以增加阳光。
【10题详解】
正午太阳高度角决定热水器安装角度,热水器最好与太阳光线垂直,冬至时下午太阳高度角为90°-(40°+23°26′)=26°34′,热水器安装角度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大约为63°26′,与④最接近,选D。
我国西北地区盛产苹果、梨、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电商企业从西北地区采购农产品在中、东部地区进行加工、包装,并在网上大量销售。完成下列各题。
11. 电商企业在中、东部地区加工、包装、销售的主要优势是( )
A. 距离市场较近 B. 土地成本较低
C. 人才资源丰富 D. 运输距离较短
12. 依托电商销售农产品可提高西北地区农业( )
①规模化水平 ②自给率水平
③商品化水平 ④专业化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1. A 12.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商的优势及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知识迁移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1题详解】
电商在中东部地区将西北地区出产的农产品加工、包装、销售是由于中东部地区与西北地区地域差异大,且经济相对发达,西北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A对。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土地成本高,B错。加工、包装、销售农产品毒药人才需求不很迫切,C错。农产品的生产地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不会因在何处包装、加工而产生变化,D错。故选A。
【12题详解】
电商销售农产品,可以使得销售范围扩大,销售量增大,有利于西北地区特色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水平的提高,而自给率会降低,故选C。
下表为2017年我国上海、浙江、陕西和新疆四省(市、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重表(单位:%)。完成下列各题。
13. 甲是( )
A. 新疆 B. 上海
C. 浙江 D. 陕西
14. 乙、丙两省(市、区)建设用地比重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有( )
①人口密度差异 ②矿产资源开发程度
③经济发展水平 ④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3. A 14.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利用类型区域差异,意在考查学生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省区未利用土地占比最大,应为新疆,乙以林地和耕地为主,且建设用地占比较大,应为浙江,丙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建设用地占比少,应为陕西,丁建设用地占比最大,应为上海。故选A。
【14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乙为浙江省,丙为陕西省,两省在人口密度上差异较大,浙江省人口密度大,陕西人口密度小,且浙江经济发展水平高,陕西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建设用地占比相差较大,而两省区的城市服务水平及矿产资源开发程度没有明显差异,故选B。
下图为浙江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 完成下列各题。
15. 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 图中折线反映了( )
A. 城镇人口比重显著下降 B. 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
C. 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D. 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正相关
【答案】15. A 16.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次产业及城市化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④所占比重最小,应为农业(第一产业),而②③比值较高,应为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随着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则②为第三产业,③为第二产业,再结合数值来看,浙江省的城市化水平应高于我国平均水平,大约在60-80%左右,所以①为城镇人口比重,故选A。
【16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①为城镇人口比重,②为第三产业,③为第二产业,④为第一产业,城镇人口比重上升,A错。第一产业比重略有降低,但是由于总产值升高,第一产业产值不一定降低,B错。第三产业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为正相关的关系,是城市化动力,C对。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呈负相关,D错。故选C。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左图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下右图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 )
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 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
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 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 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 B. 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 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 D. 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
【答案】17. D 18.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及防治,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及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
【17题详解】
黄浦江沿岸地区纬度低,蒸发量大,①错。河网密度小,汇集地表径流少,不易发生内涝,②错。地势低平,流水缓慢,洪水下泄不畅,容易发生内涝,③对。夏秋季节多发台风,暴雨导致短时间内流量增大,形成内涝,④对。故选D。
【1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使得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高,B对。黄浦江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较小,河流淤积少,A错。在短时间内,陆地构造不会发生明显抬升,C错。地下水水位升高,与防汛墙没有关系,D错。故选B。
总和生育率是妇女在生育年龄期间,平均每人生育的子女数,数值低于2.1为低生育水平,下图为1980-2015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1980-2015年,我国( )
A. 新生儿数量持续增加 B.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
C. 老年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D. 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
20. 1995年以来,我国总和生育率偏低的原因有 ( )
①女性人口比重低 ②子女养育成本高
③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④妇女生育观念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9. C 20.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1980-2015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先增加后降低,然后再增加,总和生育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新生儿数量波动减少,A错。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受多重因素影响,与短时间内的总和生育率关系不大,B错。由于总和生育率降低,所以人口出生率降低,自然增长率降低,老年人口比重上升,C对。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但不会在短时间内变为负值,D错。故选C。
【20题详解】
总和生育率是新生儿数量与育龄妇女比值,与女性人口比重高低无关,①错。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子女养育成本高,使得妇女生育率降低,②对。随着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影响人口平均寿命,对总和生育率影响不大,③错。由于妇女受教育水平提高,妇女生育观念发生变化,④对。故选C。
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实线为等压线)。完成下列各题。
21. 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 )
A. 动力 辐合上升 B. 热力 辐合上升
C. 动力 下沉辅散 D. 热力 下沉辐散
22. 易形成这种大物理状况的是( )
A. 夏季白天的内陆 湖面 B. 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
C. 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 D. 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
【答案】21. B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等温线向上凸出,说明该地气温较周边地区高,气流在垂直方向上上升,在近地面等压线向下凹,说明该处气压较周边地区低,是由于受低压系统控制,气流辐合上升所致,是热力原因造成的,故选B。
【22题详解】
夏天内陆地区的湖泊气温较周边地区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A错。冬季岩石降温快,气流沿山坡下沉,B错。郊区与城市之间,由于城市热岛效应,郊区为高压,下沉气流,C错。冬季暖流流经地区,气流上升,D对。故选D。
近年来,浙江多地将农作物秸科、农药包装物等分散分布的农业废弃物收集起来,集中进行循环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完成下列各题。
23. 影响农业废弃物分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土地 B. 技术
C. 资金 D. 劳动力
24. 与分散处理农业废弃物相比,集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
A. 促进产业集聚 B. 降低运输成本
C. 提高规模效益 D. 促进产业协作
【答案】23. A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农业废弃物主要是由农作物秸秆及农药包装物组成的,而这些物质主要与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有关,与技术、资金、劳动力无关,故选A。
【24题详解】
集中处理废弃物,可以提高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利用率,提高规模效益,并非是产业集聚,更谈不上产业协作,运输废弃物的成本较分散处理要高,故选C。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5.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 无划分指标依据 B.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C. 与自然河道一致 D.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6.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B. 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 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27.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 B. 技术
C. 资金 D. 交通
28. 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
A. 耐湿 B. 耐旱
C. 耐盐 D. 抗倒伏
29. 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
A. 化肥 B. 农家肥
C. 农药 D. 淡水
【答案】25. B 26. A 27. D 28. C 29. D
【解析】
【25题详解】
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A错;但图中洪泽湖以东地区,淮河并没有自然的入海河道,由材料“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可知,淮河是借助运河、其它河流河道入海,因而洪泽湖以东没有对应的自然标志,B对C错;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该界线具有过渡性,界线两侧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差异是渐渐增大的,两侧没有显著的差异,D错。
【26题详解】
以长江为界,划分为苏南、苏北两大地区,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说明苏南、苏北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较大,两侧的差异并不仅仅体现在自然或社会经济的某一个方面,B、D错;如果是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两侧地区的交流、联系越多,则差异越小;造城两侧差异大的原因是长江的阻隔作用,长江的阻隔导致两岸交通不便,使两侧地区相互往来、相互影响较小, 两侧的差异较大,形成苏南、苏北不同的分区,A对C错。
【27题详解】
从材料中可知,江苏境内修建多座长江大桥,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因此主导因素为交通,D对;市场、技术、资金因素可以增进合作,但缺乏相关材料信息,且一直以来制约苏南、苏北合作的主要因素是长江的交通阻隔作用,故A、B、C都不是主导因素。
【28题详解】
海水盐度高,而沿海滩涂地势低平,常受海水浸泡,土壤含盐度高,因此改造沿海滩涂的适应性植物应为耐盐能力强的植物,通过种植耐盐性植物不断改良土壤、降低土壤的含盐量,C对;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的实施,大量水分被排走,土壤的含水量下降快,湿度已明显减小,植物的倒伏与天气(大风、阴雨天气)相关,与种植在沿海滩涂还是内陆陆地关系小,因而耐湿、抗倒伏植物对改造高盐度的滩涂土壤作用较小,A、D错;江苏为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大,滩涂位于沿海地区,气候更湿润,作物不需要具备耐旱特征,B错。
【29题详解】
沿海滩涂具有盐度高的特点,要想缩短滩涂改造时间就要加快降低滩涂土壤的盐度;投入更多的化肥、农家肥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但不能降低土壤盐度,过多使用化肥还会使土壤板结,A、B错;投入更多农药有利于杀虫、除草等,也会加剧农产品污染,同样不能降低土壤盐度,C错;投入更多淡水,土壤淡水含量增加,有利于稀释土壤盐度,达到加快降低土壤盐度的目的,D对。
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30. 湿地的功能主要是( )
①提供水资源 ②调节气候
③防风固沙 ④调蓄洪水
⑤美化环境 ⑥保护生物多样性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④⑤⑥ D. ①③④⑤⑥
31. 关于造成甲、乙两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围湖造田造成乙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B. 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乙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C. 沙漠侵吞造成甲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D. 跨流域调水造成甲图所示湖泊面积缩小
【答案】30. C 31. A
【解析】
【30题详解】
湿地能涵养水源,为生产、生活提供水资源,①对;湿地能增加蒸发量、调节气温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使气候更为温和湿润,②对;湿地通常没有防风固沙的作用,防风固沙是植被(森林)的主要功能,③错;湿地能有效地调蓄洪水,如湖泊在河流水量大时蓄水,河流水量小时放水,④对;湿地通过净化水污染等美化环境,⑤对;湿地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是“生命的摇篮”,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⑥对,故选C。
【31题详解】
通过经纬度信息和湖泊的轮廓判断:甲湖为咸海,位于中亚地区,乙湖为洞庭湖,位于我国湖南地区。洞庭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洞庭湖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农业灌溉用水的引用对湖泊面积影响小,A对B错;咸海位于大陆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小,湖泊水源补给主要是靠河水注入(河水水源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造成咸海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沿河地区农业生产、生活大量取用河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而不是因为沙漠侵吞、跨流域调水,湖泊面积减少才会导致沙漠侵吞,有湖水的地区沙漠难以扩展,该湖水量少且为咸水不宜跨流域调水,C、D错。
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 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 )
A. 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 B. 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
C. 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 D. 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
33. 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 )
A. 春季的东南丘陵 B. 夏季的黄土高原
C. 秋季的山东丘陵 D. 冬季的天山山脉
【答案】32. C 33. A
【解析】
【32题详解】
读图信息可发现降水时间越长、降水强度越大,植物密植物截留总量越大。故选C。
【33题详解】
植被茂密,茎叶茂盛,水土保持效果越好。夏季黄土高原多暴雨,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冬秋季植被枯萎,水土保持效果差。东南丘陵地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林,春季降水强度小,植被水土保持毅然效益最好。故选A。
我国某市1980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2∶60.3∶18.5,2000年分别为13.8∶38.9∶47.3,2013年分别为22.4∶45.7∶31.9。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4. 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资源枯竭 B. 产业转移
C. 减轻污染 D. 国家政策
35. 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发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
A. 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
B. 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旅游业
C. 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发展汽车配套工业
D. 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答案】34. A 35. D
【解析】
【34题详解】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资源的开采,该市的煤炭资源总会有枯竭的时候,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后如何发展生存的问题。所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煤炭工业比重下降,产业转移、污染、政策有影响,但不是根本原因。
【35题详解】
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 ,发展现代绿色农业,切实治理环境污染 ,大力发展旅游业,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 ,发展汽车配套工业,扩大煤炭开采量 ,提高煤炭外运能力,会加重该地的环境破坏,加快资源的枯竭。
36. 根据下面两图,对长江流域与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候类型相同,气候特征不同 B. 气候类型相似,气候特征相同
C. 气候类型相似,气候特征不同 D. 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特征相似
【答案】C
【解析】仔细读图,注意图中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由图可知长江流域和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均为亚热带季风(或者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影响,但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田纳西河流域的降水量集中于冬春季节,而与长江流域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不同,故选项C正确。
波罗的海及其周围区域(如下图)曾经经历了地质时期最后一次寒冷时期,此时期结束后转暖,留下的最低洼的谷地就形成了波罗的海。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即1千克海水中含盐类物质的克数很低(不足1%,比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3.5%还低)。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7. 对该海区盐度低的原因,解释欠合理的是( )
A. 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B. 受西风影响,气候湿润,雨水较多
C. 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较高 D. 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径流量较大
38. 图示的波罗的海区域“春、秋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长一些,其主因取决于( )
A. 海面 B. 盛行风
C. 极光 D. 降水
39. 图中显示的 Q 地区湖泊众多,从成因考虑,可归类为( )
A. 火口湖 B. 冰碛湖
C. 河成湖 D. 构造湖
【答案】37. C 38. A 39. B
【解析】
【37题详解】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主要和该地的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关系、降水量、海域的封闭状况、地表径流等方面进行分析。波罗的海,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受西风影响,气候湿润,雨水较多;众多河流注入,年均径流量较大,因此海水的盐度较低,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蒸发旺盛,盐度会升高,故答案选C项。
【3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水体的调节作用。由于海陆的比热容不同,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因此,因此由于海洋的调节作用,升温较慢,入夏较迟,春季较长;受海洋影响较大,夏季温度较低,因此入秋较早,由于降温较慢,入冬较晚,因此秋季较长,故答案选A。
【39题详解】
欧洲西部在第四纪冰期时,受冰川作用明显,因此该地的湖泊多冰川作用形成的,故选B。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我国四季交替的气候特征,下图示意黄河中下游地区各节气气温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0. 当处于一年中日气温差最小的节气时,黄河中下游地区( )
A. 春雨绵绵 B. 夏日炎炎
C. 秋风瑟瑟 D. 白雪皑皑
41. 当处于一年中与前一节气气温差最大的节气时,北京( )
A. 日出东北 B. 白昼变短
C. 太阳高度最大 D. 昼短夜长
【答案】40. B 41. A
【解析】
【40题详解】
读图,结合图例,当处于一年中气温差最小的节气为大暑节气,此时黄河中下游地区正值夏日炎炎,故选B。
【41题详解】
读图,清明节气与前一节气气温差最大,此时为4月5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东北,A对、D错。白昼变长,B错。太阳高度在夏至日最大,C错。故选A。
绿肥作物是以其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或沤、堆制肥为主要用途的栽培植物总称,多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茶国等地种植,除用以改良土壤以外,也可作为饲草,或作为覆盖作物栽培以改善环境,抑制杂草等。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有间种、套种、混种、插种等多种种植方式,群众对种植绿肥作物深有体会地说:“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42. 我国南方的茶园中,常利用茶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以提高茶叶品质,其原理是( )
A. 增加空气湿度,改变茶园小气候 B. 控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
C. 调整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 D. 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43. “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 )
A. 旱涝 B. 冻害
C. 高温 D. 大风
44. 在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常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
A. 降低风速,改善农田的小气候 B. 保持水土,增加地表粗糙度
C.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产增收 D. 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
【答案】42. B 43. A 44. D
【解析】
【42题详解】
绿肥作物种植于茶园茶树行间,可以改良土壤,补充有机质,同时由于绿肥作物充斥行间,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减少使用农药,从而提高茶叶品质,选B。绿肥植物种植于行间,对茶园气候作用不大;D项与茶叶品质关系也不大,选B。
【43题详解】
“种绿肥不怕不得收,只怕懒人不开沟”中,开沟是给排水问题,说明威胁绿肥作物种植的自然灾害是与旱涝、水相关的因素,结合选项选A。
【44题详解】
华北地区严重缺水,采取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的种植模式,可以增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从而减少蒸发,减轻表土盐碱化,选D。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梯田生态结构示意图。该地崇山峻岭,梯田修筑在坡度15度— 75度之间的山坡上,最高级数达3000级,是当地居民世世代代不断修建留下的杰作,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达130多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5. 影响水稻土形成的主导 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生物 D. 人类活动
46. 当地人最初修建梯田时,须首先改变( )
A. 气候 B. 植被
C. 水源 D. 土壤
47. 当地种植多种水稻品种的主要原因是( )
A. 市场需求多样 B. 水稻育种经验丰富
C. 水热条件优越 D. 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答案】45. D 46. B 47. D
【解析】
【45题详解】
我国南方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土壤为红壤,梯田里的红壤由于受人类长期耕作,增施有机肥,形成肥力极高的水稻土,故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人类活动。故选D。
【46题详解】
当地人最初修建梯田,要破坏地表植被,开垦梯田,故首先须改变植被。故选B。
【47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当地种植水稻品种达130多种,多种水稻品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显著,随海拔增高,水热条件发生变化所致。故选D。
2006 年苏州制扇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水磨骨玉折扇” 有“苏州雅扇”之称,扇骨立足江南地域特色,取当地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制成的折扇追求“雅文化、精技艺” 的苏式工艺风格,扇面采用花纹清晰的宣纸,上肢矶禄制而成,厚薄均匀、平正牢韧、久用不裂,配上书画后,令人爱不释手。由于以上特点,苏州折扇已不只是生风用具,更成为人们收藏的珍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8. 推测苏扇折扇扇骨的主要原料为( )
A. 竹子 B. 羽毛
C. 橡胶 D. 芦苇
49. 16 世纪初,中国折扇传入欧洲,葡萄牙、西班牙则以牛按皮、羊羔皮作为扇面,称为皮折扇。 当时扇面由纸变皮的原因可能是( )
A. 气候潮湿,扇面易损 B. 缺乏优质纸张
C. 文化差异 D. 制扇工艺高超
50. 苏扇“ 雅文化、精技艺” 工艺风格的形成条件是( )
①制扇历史悠久 ②传统手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高
③文化底蕴深厚 ④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48. A 49. B 50. C
【解析】
【48题详解】
由题目材料“ 苏扇立足江南地域特色,取当地原料” 制成的折扇可知,竹子作为当地的主要物产最可能成为制扇原料,而芦苇不是当地特色物产, 很多地方都有;橡胶为热带树种;羽毛也不是江南特产。 故选 A。
【49题详解】
江南气候也潮湿,而西班牙、葡萄牙的气候主要为地中海气候,故 A错;当时的欧洲造纸技术 水平较低,制扇的纸张与一般的纸张不同,技术要求 : 高,因此可能造不出来,而皮的韧性更好,两国皮原料 又多,故 B正确;文化差异一直都存在,传入的初期文 化对其的改变还不会太大,该地制扇技艺也不会高 超,故 C、D错。
【50题详解】
明清以来,苏州的手工业比较发达,能工 巧匠辈出,但经济仍以农业为主,故②错; 由上题可 知,16 世纪中国折扇就已经传入欧洲,可知制扇历史悠久,①正确; 苏杭一带文化底蕴深 厚, 为 其 “ 雅 文化” 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故③正确;河网密布、水运发达与文化、技艺关系不大,故④错。 故选 C。
二、综合题
5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南亚地形图与泛亚铁路图。
材料二 泰国是东南亚发生洪涝灾害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其中2011年夏季爆发的洪灾导致700多人死亡。
材料三 筹建中的马新高速铁路,将连接马来西亚吉隆坡和新加坡,全长约350公里,工程投资约为120亿-150亿美元。目前中国、日本、法国、西班牙和德国都向马来西亚表达了竞标意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高铁技术水平比较好,实用性比较强,相应的制造价格比较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复杂、最发达的铁路运输系统,以及世界一流水平的机车、轨道和通信讯号的科研制造能力,这些都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竞争优势。在世界铁路建设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实力。
(1)分析泰国夏季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2)分析东南亚国家建设高铁的困难条件。
(3)分析东南亚泛亚铁路建成后对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泰国地处中南半岛南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夏季河流处于汛期,加之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易引发洪涝。
(2)东南亚北部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东南亚地处板块交接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夏季多洪涝灾害;东南亚国家经济较为落后,资金、技术、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差,同时国家之间修建高铁还需行政因素的协作,也有困难。
(3)利于我国西南地区资源开发,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利于西南地区交通条件改善,可以从内陆通向沿海;利于我国西南地区加强同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推动经济发展。
【解析】
(1)泰国夏季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降水量、地形特征、河流泥沙含量等角度进行分析。
(2)东南亚国家建设高铁的困难,主要从地形特征、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经济条件、国际间合作等角度进行分析。
(3)东南亚泛亚铁路建成后,有利影响可以从对西南地区的资源开发、交通改善、促进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
5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咖啡树适合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需要充足光热,常年无霜冻,降水量达1500~2000毫米的环境条件。一般在海拔600--2000米的范围内,海拔越高,咖啡的质量越高。
我国云南省普洱市栽培普洱咖啡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普洱咖啡味道独特,为世界著名的雀巢等咖啡公司所青睐。1988年以来,普洱市(原思茅市,2007年更名为普洱市)政府围绕打造“中国咖啡之都”的战略目标,推进咖啡种植业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咖啡贸易的主要集散地。目前,全市有咖啡鲜果脱皮加工厂153个、脱壳加工厂42个、深加工厂3个。下图示意普洱市的位置。
(1)分析普洱市咖啡种植的优越自然条件。
(2)简述普洱市咖啡生产的不利社会经济条件。
(3)指出进一步扩大咖啡种植规模,可能会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4)请就普洱市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1)北回归线从普洱市中部穿过,纬度偏低,光热充足,冬季无霜冻,受西南季风影响大,年降水量丰富;群山起伏,山地海拔较高,利于咖啡生长,且品质优良。
(2)中国大部分居民没有饮用咖啡的习惯,国内市场柑对较小;少有的咖啡消费者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生产地与消费地相距较远;因而普洱咖啡主要用于出口,但普洱地处西南一隅,交通通达度低,远离国外主要消费市场。
(3)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破坏问题。
(4)重视良种的引进、推广和应用,加强咖啡科学种植和管理,提高单产;研究与开发新产品,发展咖啡深加工业,完善咖啡产业链;注意环境保护,保障咖啡“优质”“生态”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3点即可)
【解析】
(1) 咖啡树适合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需要充足光热,常年无霜冻,降水量达1500~2000毫米的环境条件。北回归线从普洱市中部穿过,纬度偏低,光热充足,冬季无霜冻,受西南季风影响大,年降水量丰富。群山起伏,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海拔600~2000米的范围内,利于咖啡生长,且品质优良。
(2)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市场、市场距离、交通等方面分析。中国大部分居民没有饮用咖啡的习惯,国内市场相对较小。少有的咖啡消费者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距离较远。普洱咖啡主要用于出口,但普洱地处西南一隅,交通通达度低,与国外主要消费市场交通不便。
(3) 进一步扩大咖啡种植规模,破坏地表原有植被,可能出现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破坏问题。
(4) 普洱市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咖啡之都”的战略目标。主要从科技、管理、产业链、品牌、生态、知名度等方面分析。应重视良种的引进、推广和应用,加强咖啡科学种植和管理,提高单产。研究与开发新产品,发展咖啡深加工业,完善咖啡产业链。注意环境保护,保障咖啡“优质”、“生态”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53.【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湖面海拔3 196米。湖区全年风力较强,冬、春季节多大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图甲为青海湖流域略图,图乙为图甲中甲区域沙地分布图。图丙为湖区某地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环青海湖区域1977~2010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单位:平方千米)。
(1)指出甲区域沙地的主要沙源地,分析甲区域沙地的成因。
(2)说出21世纪以来青海湖水面变化的特点,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近年来,环青海湖区域由生态破坏引起的自然灾害加重。说出该自然灾害的类型,并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角度分析该自然灾害加重的原因。
【答案】(1)沙源地:①河谷及三角洲;湖岸。
成因:①河谷宽广,三角洲面积大;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裸露的湖岸带变宽,沙源物质丰富;西北风经过湖面,尤其是冬季湖面结冰,使风力增强,有利于风沙输送;受甲区域以东山地(日月山)阻挡,风速减小,有利于风沙堆积。
(2)特点:湖面扩大。
原因:湖水补给主要来自于北部山地(祁连山)的河流;全球变暖使高山冰雪融水增加,河流补给量增大。
(3)风沙(沙尘暴)、土地荒漠化。(任答一点)
草地被开垦为耕地,草原遭到破坏;冬春季节裸露地表增多;建设用地增加,风力侵蚀增强。
【解析】
(1)沙源地即沙尘的来源地区。甲区域西部是青海湖,湖床可能成为沙源地,一旦水位下降,湖床出露,即可成为沙源地;附近还有河流,河床在枯水期水位下降,也可以成为沙源地;河流注入青海湖的河口地区,会形成三角洲,三角洲是由大量泥沙沉积形成的,也能成为沙源地。沙地的形成既要考虑沙的来源,也要考虑沙尘的沉积。
(2)青海湖水面变化取决于湖水的补给来源。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多少取决于气温的变化。近年来气候变暖,冰雪融水量增加,入湖水量增加,所以湖面短时期内是增大的。
(3)生态破坏的形成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从表格中土地利用的变化来看,植被逐渐被破坏,耕地越来越多,草地越来越少了,而整体的水域面积在减少,裸露的土地增加,在气候干旱条件下,很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进而还会造成沙尘暴多发。
54.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
分析内蒙古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和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
【答案】剥离表土及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地下采空区导致地面塌陷;堆放矿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矿区土地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
【解析】煤炭开采有露天和地下开采,露天开采会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地下开采需要开挖山体,也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内蒙古东部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大,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地下开采不断向地下深处开挖,形成面积越来越大的采空区,地下失去支撑,极易导致地面塌陷;大量煤炭堆放在地面,占用土地;堆积在地表的煤炭经雨水冲刷会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为保护生态环境,煤炭开采过程中应注意矿区土地复垦,恢复植被、治理水土流失;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减少废弃物排放;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做到“合理开采、高效利用、洁净排放、低度破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