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50分)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下图),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每公里造价约为1.2亿元,目前我国已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相继规划建设,但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导致东京修建管廊的费用比北京高很多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条件 B. 地形地势
C. 地质灾害 D. 人口和城市建筑
2. 设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主要目的是
A. 减轻自然灾害对管线的破坏 B. 减少管线管理和维修成本
C. 解决城市内部的交通拥堵问题 D. 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3. 我国特大城市城区推广地下综合管道较难的主要原因最不可能是
A. 建设技术不成熟 B. 管理协调难度大
C. 路面开挖影响大 D. 建设成本过高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东京和北京都是经济发达的超大都市,二者人口密度相当,对管廊的修建影响极小。管廊修建过程中需要做到防水、防震、防塌陷、防透水、防地质灾害等。东京和北京地形都是以平原为主,气候都为季风气候,故排水、防渗等差别不大。但东京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地震严重,防震要求高,建设成本高。故本题选择C。
【2题详解】
读图可知,管廊的修建可以适当减缓城市内部交通拥堵,也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对地上设施的破坏和基础设施的维修,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美化城市环境。故本题选择D。
【3题详解】
在北京等大城市已经铺设,说明不是技术瓶颈的问题;管廊每公里造价约1.2亿元,我国特大城区面积大,管廊建设成本高;路面的开挖对生产、生活、交通等影响大;由于管廊布线及修建涉及多个部门,缺乏统一管理和规划,所以很难操作。故本题选择A。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文字中描述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 印度尼西亚 B. 南非
C. 美国 D. 法国
5. 推测“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处荒漠带,植被覆盖率低 B. 地处低纬,气温年较差小
C. 地处雨林,土壤比较贫瘠 D. 地处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
【答案】4. A 5.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气候的成因。
【4题详解】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说明此地全年高温或者全年寒冷,没有四季的变化。“雨直直地下来”说明这里降水丰富,“烟缕垂直地升起”说明这里无风,根据前面的内容判断,此地应为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符合该气候的只有印度尼西亚,故答案为A。南非绝大部分为热带草原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不符合题意,B错误。美国地处北温带,四季变化明显,故C错误。法国气候类型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均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5题详解】
通过上题的分析,我们已经得知,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很小,所以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所以正确答案为D。“雨直直地下来”说明这里降水较多,故A错误。低纬是指0-30°之间,包括热带和亚热带,热带气温年较差小,亚热带气温年较差较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故B错误。地处雨林,土壤比较贫瘠,这不是没有四季变化的主要原因,故C错误。
读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M地降水较多的季节及原因是
A. 夏半年 受东北信风影响 B. 冬半年 受东南信风影响
C. 夏半年 受西南季风影响 D. 冬半年 受西南季风影响
7. N地地处沿海但降水稀少,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A. 夏半年受西南季风离岸风影响 B. 冬半年受东北信风影响
C. 受索马里沿岸的上升流影响 D.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答案】6. C 7. D
【解析】
【6题详解】
M地处埃塞俄比亚高原,热带草原气候类型,夏半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北,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受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阻挡,多降水。故本题选C。
【7题详解】
N地地处沿海,但是夏半年,受西南季风离岸风的影响,同时受沿岸上升流的影响,降水较少;冬半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降水稀少。N地10°N附近,离副高气压带也较远,自然不可能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不可能。故本题选D。
下图为某国际交通要道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甲海域是
A. 黑海 B. 地中海
C. 加勒比海 D. 波斯湾
9. 该海上要道
A. 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 B. 两侧均为发达国家
C. 地壳运动形成的天然要道 D. 可能有油轮经过
10. 一艘装满铁矿石的专用船,沿图中航线驶向中国,这艘船最可能来自
A. 印度 B. 伊朗
C. 巴西 D. 土耳其
【答案】8. C 9. D 10. C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可利用排除法。黑海、地中海和波斯湾地处的是30°-40°附近,而图中的10°纬线是低纬,只有加勒比海符合题意,故选C。
【9题详解】
结合上小题分析,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得出该交通要道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A错;两侧均为发展中国家,B错;这是人工开凿的运河,C错;由于墨西哥湾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巴拿马运河又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可能有油轮经过,D对。
【10题详解】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临大西洋一侧,与巴拿马运河距离较近,盛产铁矿,因此在题中的四个国家中,这艘船最有可能来自巴西,C对;土耳其和印度、伊朗在中国的西侧,运输铁矿不需要绕道巴拿马运河,因距离会更远,成本会大力上升,故可排除。所以选C。
下图是某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导致图中①、②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因素分别是
A. 纬度、地形 B. 地形、洋流
C. 洋流、地形 D. 纬度、洋流
12. 图中河流流向为
A. 自西北流向东南 B. 自东南流向西北
C. 自东北流向西南 D. 自西南流向东北
13. 若该大洋为太平洋,则该区域的7月份盛行风向可能为
A. 东南 B. 西北
C. 东北 D. 西南
【答案】11. B 12. D 13. A
【解析】本题以“等温线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的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11题详解】
①处有河流流经,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气温比同纬度高,地形为河谷,故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地形;②为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侧,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该处有寒流经过,故影响因素主要是洋流,故答案选B。
【12题详解】
根据海陆分界线可以判断,该河注入东部海洋,所以河流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D正确。
【13题详解】
若该大洋为太平洋,则该区域的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的影响。东亚地区夏季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冬季主要受西北季风影响,故7月份盛行风向可能是东南风,答案选A。
下图是新疆某冲积扇略图,甲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E、F分别是最早和最新形成的灌溉农业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与F相比,古代E农业区的有利条件是
A. 光照充足 B. 水源充足
C. 土壤肥沃 D. 生态环境良好
15. E农业区演变为沙漠后,地表物质颗粒粒径平均大小逐渐增大,主要是因为
A. 风力侵蚀 B. 流水侵蚀
C. 风力堆积 D. 流水堆积
16.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图中所示的冲积扇形成的是
A. 河流落差较小 B. 沿途饮水灌溉
C. 冰川融水不足 D. 河水蒸发旺盛
【答案】14. D 15. C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可利用排除法。古代E农业区与F相邻,在光照和土壤肥力相差无几。由于在古代E有河流流经,两地水源都很充足,排除ABC;古代E处有农业区,说明水源充足,且由于人口相对于现在更少,故生态环境良好,选D。
【15题详解】
E农业区演变成沙漠,说明水源不足,从图中可看出此处河流图例变为虚线,说明其经常断流,甚至消失,故流水作用弱,排除BD。沙漠是指地面覆盖着大量流沙的荒漠,变为沙漠后,这里风力搬运作用增强,地表沉积的物质颗粒粒径逐渐增大,即C对。弃耕的撩荒地无植物保护,在干燥气候下,加速了风蚀过程,但风力侵蚀主要是对岩性较软的部分进行吹蚀,地表的物质应该较小,但与题意明显不符,故可排除A。所以正确答案为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冲积扇的形成条件。上游的水流速度快,且含有大量泥沙,为冲积扇的形成提供物质条件和动力基础;地势平缓,有利于泥沙的沉积,这为冲积扇提供有利地理条件。河流落差较小如果在出山口,地势平缓有利于泥沙的沉积,但如果在河流的上游,水流的速度慢,携带的泥沙能力较弱,且在途中就大量沉积了,就不能满足冲积扇的形成条件,故A可排除;同理沿途饮水灌溉、冰川融水不足等使得上游河流携带泥沙能力降低,物质条件和动力基础不足,在下游泥沙沉积的就较少,不利于冲积扇的形成,BC项排除;由图中形成的冲积扇可知当地有满足冲积扇的条件,如河水蒸发旺盛,则河流中的泥沙含量相对就更多,则在地势平坦的出山口有利于泥沙的沉积的条件,故有利形成图中的冲积扇,选D。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A. 丁城市 B. 丙城市
C. 乙城市 D. 甲城市
18. 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A. 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B. 退耕还湖还林
C. 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D. 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19. 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 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B. 降水稀少且呈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C. 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D. 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答案】17. B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中的降水、地形、河流等条件进行分析。结合图示信息经纬度及图的轮廓可知该国是蒙古,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大部分地区在100mm~300mm之间,故水资源的多少是影响人口数量的主要自然因素,故相比较而言,丙城市年降水量偏多,且临近河流,人口数量多。故选B,其余三城市降水相对较少,且乙城市海拔高,故其余选项可排除。
【18题详解】
由蒙古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知,该国深居内陆,降水少,其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故主要的措施应针对防风固沙,治理荒漠化,故选C;当地降水稀少,水土保持林主要在降水较多的地区,故A错;当地的农业主要是畜牧业,故可排除B;当地降水少蒸发旺盛,建设人工水域过多,反倒容易导致水资源的浪费,D错。
【19题详解】
并不是所有的温带地区冬季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如英国位于温带地区,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季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A项错误;内陆国是指没有临海的国家,并不是河流稀少、有内流河就是内陆国,如我国的塔里木河属于内流河,但我国不属于内陆国,C项错误;蒙古国中东部地形主要是高原,不是平原,D项错误。由图可知该国降水稀少且呈带状分布,故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B对。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 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 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 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 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21. 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B.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C. 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D. 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22. 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答案】20. B 21. A 22. B
【解析】本题考查东南亚自然和人文特征。
【20题详解】
结合经纬度分析:甲—乙河段位于我国的横断山区,由于山高谷深,支流少,故河流流域面积小,B正确。
【21题详解】
丙地区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二季,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A正确。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B错误。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区起伏小,C错误。纬度低受寒潮影响小,D错误。
【22题详解】
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有利的区位条件: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①③⑥正确。本区的农业属于自给农业,故对交通的要求小,②错误。本区人口稠密,④错误;本区为发展中国家,科技、机械化水平低,⑤错误。B正确。
下图为达里诺尔湖位置图。该湖湖水只有补给,没有外泻,补给全靠四条河流的淡水注入。湖中生长着对环境极为挑剔的华子鱼,每年5月,湖冰开始消融,华子鱼就要从达里诺尔湖湖口出发,沿河道逆流而上,找到合适的地方产卵。产卵后的华子鱼和孵出的幼鱼会游回大湖栖息、生长,冬季进入深水处过冬。由于生态退化、水草稀少,每年5月,当地渔民就会在入湖的四条河流上游打下竹桩、铺设羊胡草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依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有关该湖泊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冰川侵蚀形成的湖泊,是咸水湖
B. 火山熔岩阻塞形成的湖泊,是淡水湖
C. 地壳凹陷形成的湖泊,是咸水湖
D. 风力侵蚀形成的湖泊,是淡水湖
24. 推测渔民捕捞华子鱼的最佳时间是
A. 12月~1月 B. 4月~5月
C. 6月~7月 D. 9月~10月
25. 每年5月,渔民在入湖河流上游打下竹桩、铺设羊胡草把的目的是
A. 减缓流速,阻挡鱼类洄游
B. 阻挡途中天敌,保护鱼类
C. 利于鱼卵附着,确保幼鱼成活
D. 利于扰动湖水,为鱼类提供饵料
【答案】23. C 24. A 25. C
【解析】
【23题详解】
图示地区为内蒙古高原,海拔不高,纬度约43°N,位于中纬度,没有冰川分布,A错误;该湖地处内陆,距离海洋远,降水少;位于半干旱地区,蒸发强烈;只有河流流入,无河流流出,矿物质盐类不断积累,为咸水湖(半咸水湖),BD错误;该湖是因构造下陷形成构造湖的基础上,又受到玄武岩流堰塞而形成的湖泊,因此C正确。
【24题详解】
冬季(12月~2月)华子鱼会在深水冬眠越冬,静止好捕捞,湖面结厚冰,可以开展人类活动,因此A正确;每年5月湖冰开始消融,华子鱼逆流而上找地方产卵,为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产卵时不能大量捕捞,因此5月不是最佳捕捞季节,B错误;6月~7月应该还在产卵期或产卵期结束不久,不易捕捞,C错误;9月~10月是华子鱼产卵后育肥阶段,不是最佳捕捞季节,D错误。
【25题详解】
材料中提到华子鱼对环境极为挑剔,产卵在砂砾或其它附着物上,由于生态环境退化,水草减少,其适合产卵的地方减少,会影响其下一代繁衍,因此当地渔民在入湖的四条河流上游打下竹桩、铺设羊胡草把,为洄游产卵营造合适环境,C正确;打下竹桩、铺设羊胡草把可以为鸟类提供停留的场所,有利于其捕鱼,B错误;饵料最丰富的位置应该在河流入湖口,竹桩、羊胡草把可以引起湖水扰动,为鱼类提供饵料,这是次要影响,主要目的还是营造产卵的环境,D错误。
二、综合题(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温带雨林”。图Ⅰ中W岛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林树种占绝对优势。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这是温带雨林与热带雨林最大的不同。云杉和冷杉林颜色暗绿,树冠茂密,透光率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图Ⅱ为W岛温带雨林局部景观。
W岛东西部环境差异明显。冬季岛上平均气温2~4℃,西部可达5℃以上。降水量西部沿海达2000~3000mm,东部沿海只有600~800mm。
(1)说明W岛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2)分析该岛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地区偏高的原因。
(3)推测W岛雨林分布的主要地区并说明理由。
(4)与热带雨林相比,分析W岛雨林地区树种单一的原因。
【答案】(1)年降水量西部多,东部少。 西部处于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雨区),东部处于背风坡(雨影区)。
(2)W岛地处太平洋,冬季浩瀚的海洋对气温有巨大的调节作用;东(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极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沿岸海区有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
(3)雨林主要分布在岛的西部沿海地区。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冬季气温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良好。
(4)(与热带雨林相比,)W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适合冷杉、云杉等针叶林树种生长;阴雨天气较多、森林茂密,日照时间相对较短,低矮的阔叶植物因光照不足而分布稀少,但高大的冷杉、云杉等针叶树却能够获得较好的光照,成为主要树种。
【解析】
(1)由文字材料可知,W岛年降水量西部多,东部少。该区域降水的影响因素主要考虑大气环流和地形,由图Ⅰ可知,W岛位于北美西海岸,常年受来自太平洋的西风影响,岛屿西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雨区),降水多,东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少。(2)该岛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数地区偏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具体影响是:冬季浩瀚的海洋对气温有巨大的调节作用;东(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极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沿岸海区有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
(3)雨林植被茂密,分布在降水充沛的地区,受暖流影响岛屿西部气温较高,所以雨林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理由是西部沿海的水热条件好,即西部地区冬季气温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良好。
(4)W岛西部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阴雨天气较多、日照时间相对较短的光、热、水条件适合冷杉、云杉等高大针叶林树种生长;高大针叶林树种生长后,下层光照更加不足,不利于低矮阔叶植物的生长,使得W岛雨林地区树种单一。
27.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金沙江谷地为干热河谷,从地形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2)西昌素有小“春城”之称,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分析西昌有小“春城”之称的原因。
(3)图中城市对外交通方式多以航空运输为主,简述其原因。
(4)近年来图示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简述其对该区域河流的影响。
【答案】(1)金沙江谷地以西是南北纵列分布的横断山脉,以东是云贵高原,阻挡夏季风;金沙江谷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温度升高,湿度减少。
(2)夏季受暖湿西南季风影响,多阴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地处横断山脉,海拔较高,夏季较凉爽。纬度较低,位于谷地,有高大山地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冬季较温暖。
(3)伴随经济发展,对外联系需求量增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航空运输速度快,可提高运输效率。
(4)减少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质,减轻河流淤积;流量季节变化幅度减小,河水泛滥频率降低。
【解析】本题以我国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金沙江干热河谷)为例,考查干热河谷的成因、区域气候特征、区域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
(1)本题从地形和大气环流两个方面分析干热河谷的成因。读图可知金沙江河谷西侧为横断山区,东侧为云贵高原,两侧高大的地形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从本身地形来看金沙江河谷海拔较低,位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气温不断升高,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热的气候特征。
(2)要分析西昌有小“春城”之称的原因,从冬暖夏凉两个方面分析即可,夏季受暖湿西南季风影响,多阴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气温较低;同时地处横断山脉,海拔较高,夏季较凉爽;由于纬度较低,位于谷地,冬季有高大山地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冬季较温暖。
(3)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的因素。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以及航空运输方式的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近年来经济不断发展,对外需求增加;该区域地形闭塞、地形崎岖、地质结构复杂,修建高速公路或铁路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同时,空运输速度快,可提高运输效率。
(4)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变好的影响。从减少水土流失和减轻洪涝灾害等方面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开始由向东流转为向南流,一直到与渭河交汇的地方——潼关,流域内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河口至潼关河段被称为北干流。此河段中从河,口镇到龙门镇的黄河干流位于晋陕峡谷,落差较大,水力资源丰富,被称为大北干流。龙门镇至潼关河段,被称为小北干流。小北干流属于淤积性游荡型河道,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含沙量大的特点;泥沙大量淤积,河道宽浅,水流散乱,主流游荡不定,历史上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黄河出龙门镇后骤然放宽,两岸分布有大量滩地,经小北干流在潼关河道收缩,折向东流。下图为小北干流位置图。
(1)简述小北干流大量滩地的形成过程。
(2)分析小北干流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的原因。
(3)小北干流宽阔的河道形成了大面积的湿地,简述此处湿地的作用。
(4)小北干流是黄河中游地区治理的难点,推测加固堤防工程的施工季节并说明理由。
【答案】(1)大北干流段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众多支流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大北干流位于峡谷,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出龙门后的小北干流河段河道展宽,流速减慢,泥沙淤积严重;枯水期河流水量少,河面较低,形成众多滩地。
(2)小北干流段地势平坦开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易发育河曲;洪水期,来水量大会促进河流自然裁弯取直,使河道频繁变迁。故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
(3)为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持生物多样性;降低河流流速,截留泥沙,减少泥沙在三门峡水库的淤积;湿地面积广阔,在洪水期能起到一定的蓄洪作用。
(4)春季。理由:夏秋季黄河水量大,不易安排施工;冬季寒冷,施工难度大。
【解析】
(1)滩地主要是泥沙淤积而成的,可从夏季上游来水来沙量大、小北干流泥沙淤积、枯水期河面较低等方面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当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大北干流段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由于河口是中游和上游的分界线,河口到桃花峪是黄河的中游,从图中的“位置”可知当地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众多支流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从材料中可知大北干流位于峡谷,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出龙门后的小北干流河段河道展宽,流速减慢,泥沙淤积严重;枯水期河流水量少,河面较低,形成众多滩地。
(2)结合材料可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主要是由于河流经常改道,可从泥沙淤积导致河曲发育、洪水期自然裁弯取直导致河道变迁角度进行分析。
(3)考查湿地的作用,可从保持生物多样性、截留泥沙、洪水期蓄洪等方面作答。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持生物多样性;降低河流流速,截留泥沙,减少泥沙在下游水库的淤积;湿地面积广阔,在洪水期能起到一定的蓄洪作用。此外,此处的湿地还有调节当地气候的作用等。
(4)整治河道、加固堤防,需要避开洪水期、河流封冻期,以降低施工难度。夏秋季由于降水较多和冰川的融化,黄河水量大,不易安排施工;冬季寒冷,施工难度大。春季,河流的水量较小,且春暖花开,气温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