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55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55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55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太阳年辐射总量( )A. 哈尔滨比济南多 B. 分布呈东多西少C. 上海大于1 200 kw·h/m2 D. 平原比高原地区丰富2. 只考虑自然因素,最适合和最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的城市分别是( )①济南 ②拉萨 ③上海 ④重庆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结合图例可知哈尔滨的太阳年辐射总量小于济南,A错误;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西北多东南少,B错误;上海太阳年辐射总量在1200—1500kw·h/m2之间,C正确;结合图例可知高原的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平原地区丰富,D错误。故选:C。【2题详解】只考虑自然因素,最适合和最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的城市分别是年太阳总辐射量最大和最小的城市,四城市中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最大,重庆年太阳总辐射量最小, B正确,ACD错误。故选:B。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A. 2日11:20 B. 1日11:20 C. 2日12:40 D. 1日12:404. 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A. 白昼更长 B. 正午太阳更低 C. 日出方位更偏南 D. 正午时刻更早【答案】3. D 4. A【解析】【3题详解】正午的地方时为12:00,北京时间为120°E经线的地方时,图示海口位于110°E经线附近。经度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越向东时刻越早,因此北京时间比海口地方时早约40分钟。“早加晚减”,则北京时间约为1日12:40,D正确。【4题详解】1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三亚纬度比海口低,因此三亚白昼更长,A正确;与直射点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高。1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三亚纬度比海口低,与直射点纬度差更小,因此正午太阳更高,B错误;昼短夜长,日出东南,白昼越短,日出方向越偏南。1月1日,海口白昼更短,因此日出方位更偏南,C错误;海口位于三亚以东,因此海口正午时刻更早,D错误。故选:A。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 降水变率大 D. 河道淤积6. 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7. 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答案】5. B 6. C 7.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植被的变化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5题详解】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受植被的截留变少,下渗减少,降水更多转化为地表径流,故A错误。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受植被的截留变少,下渗减少,坡面径流加大,汇流速度加快,河流径流量受降水的影响加大,所以年内波动强烈,故B正确。森林植被遭破坏不会导致降水变率变大,故C错误。森林植被遭破坏后,会导致河道淤积增多,河床升高,但是结果是不管汛期还是枯水期,水位都比以前升高,不会直接导致年内径流波动强烈。故D错误。故选B。【6题详解】森林植被恢复,对降水量的影响不大,故①错误。森林植被恢复,降水受植被的截留变多,下渗增加,坡面径流变小,故②错误。森林植被恢复,蒸发(腾)量肯定是增加的,故③正确。森林植被恢复,降水受植被的截留变多,下渗增加,从而导致地下径流增加,故④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7题详解】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下渗量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故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的总量减少。由于岩层向乙河倾斜,降水渗入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聚到乙河,所以乙河径流量会增加,而甲河径流量会减少。故正确答案为D,ABC错误。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 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A. 流水侵蚀 B. 岩层褶皱C. 风沙侵蚀 D. 岩层断裂9. 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A. 喷发物质差异 B. 冷凝环境差异C. 外力侵蚀差异 D. 地壳运动差异【答案】8. D 9. C【解析】【8题详解】图中显示X区和Y区岩层性质相同,只是位置有高低,岩层中有断裂面且同一岩层沿断裂面错开,应为内力作用所致,故D正确、A、C错误。图中岩层没有弯曲形变,因此不属于褶皱,故B错误。【9题详解】图中X区和Y区地下岩层沉积序列(泥岩、砂岩和砾岩)和厚度接近相同,说明两区在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环境相似,因此X区和Y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厚度应基本一致,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Y区海拔高于X区,再加上Y区地表起伏大于X区,外力侵蚀作用更为强烈,故C 正确。X区和Y区均为玄武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因此两区喷发物质、冷凝环境差异、地壳运动差异应相似或相同。故A、B、D错误。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加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 )A. 凹岸侵蚀 B. 凹岸堆积 C. 凸岸侵蚀 D. 凸岸堆积11. 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 )A. 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 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C. 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 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答案】10. A 11. D【解析】【10题详解】河流形成的早期,河道比较平直,此时期的河流侧蚀比较明显。河流水在侧蚀过程中可能遇到河流两岸岩石软硬不同,较软的一岸侵蚀严重,逐渐形成凹岸,另一岸为凸岸。此后河流凹岸不断遭侵蚀,河流越来越弯曲(河道向凹岸一侧不断弯曲),所以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凹岸侵蚀,A正确。【11题详解】自然状态下,湖水不可能大量流出,A错误;人类过量用水不属于自然原因,B错误;牛轭湖形成后,与原河道脱离。不受上游河道影响,C错误;牛轭湖是弯曲河流发生自然裁弯后的遗留河道,原河道的进、出口发生泥沙淤积,经历若干年后变成封闭的浅水湖泊。由于长期的湖水蒸发和下渗,以及植被发育覆盖使得牛轭湖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亡,D正确。印度尼西亚度假胜地巴厘岛上的阿贡火山于2018年1月15日再次喷发,火山灰直冲天空2500米高处。读“阿贡火山喷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2. 火山喷发物来自( )A. 地壳 B. 岩石圈 C. 软流层 D. 内核13. 本次火山喷发,影响到的圈层有( )①大气圈 ②水圈 ③生物圈 ④岩石圈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②③④【答案】12. C 13. D【解析】本题考查火山及其影响。【12题详解】在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引起地表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软流层,C正确。【13题详解】火山喷发,首先影响到的圈层是大气圈、然后降落到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D正确。泥火山是地下深处高压泥浆和气体通过岩石裂隙运移到地表而形成的锥状堆积体。左图是泥火山示意图,右图是全球泥火山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全球泥火山主要分布在 ( ) A. 板块内部活跃地区 B. 板块内部稳定地区C. 板块生长边界附近 D. 板块消亡边界附近15.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泥火山喷发物质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答案】14. D 15. C【解析】考查板块构造说,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4题详解】从图示可以看出,泥火山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和环太平洋两大火山地震带,属于板块消亡边界,ABC错误,D正确。故选D。【15题详解】火山喷发,侵入地壳的部分形成侵入岩,喷出地表的部分形成喷出岩,二者都属于岩浆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泥火山喷发物质即喷出岩,在地球表层经过外力作用可以转化为沉积岩。ABD错误,C正确。故选C。下图为“我国北方及周边地区2018年1月某日某时天气形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 图中甲、乙天气系统的名称分别是( )A. 气旋、反气旋 B. 低压、高压 C. 反气旋、气旋 D. 气旋、低压17. 与N地比较,M地( ) ①气压高 ②气压低 ③风力大 ④风力小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18. 图中锋面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特点可能是( )A. 降温、大风天气 B. 连续性降水或雾C. 升温、晴天 D. 降温、晴天【答案】16. C 17. B 18. A【解析】【16题详解】根据等压线数值,图中甲是高压,乙是低压,B错。按气流状况,天气系统甲是反气旋,乙是气旋,C对。A、D错。【17题详解】根据气压数值,与N地比较,M地气压低,①错,②对。M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③对,④错。据此选B。【18题详解】图中锋面是冷锋,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特点可能是降温、大风天气,A对,C错。连续性降水或雾是暖锋过境的特征,B错。冷锋过境后,天气特点是降温、晴天,D错。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影响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9. 如图所示,由海南背心——广西和湖南短袖——湖北衬衣——河南西服——河北和辽宁大衣——吉林和黑龙江厚羽绒服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 )A.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 垂直分异规律C.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20. 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区域环境的( )A. 整体性 B. 联系性 C. 开放性 D. 差异性【答案】19. C 20. D【解析】【19题详解】纬度地带性以热量为基础,经度地带性以水分为基础,垂直地带性以水热为基础。由南向北穿着越来越厚是因为气温越来越低,这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正确。故选:C。【20题详解】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是因两地气候条件不同,反映了区域环境的差异性。D正确。读南半球某山地东西坡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1. 该山2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A. 较暖、较湿 B. 较凉、较湿C. 较凉、较干 D. 较暖、较干22. 该山可能位于( )A. 温带季风气候区 B.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C. 地中海气候区 D.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答案】21. D 22. B【解析】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21题详解】该山2000米以上同一自然带东坡较西坡高,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较暖;高山冰雪带西坡较低,说明西坡降水较多,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较干。综合可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较暖、较干。故选D。【22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山麓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可知该地可能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读题干又已知该山地是在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缺失,故该山可能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故选B。多年冻土是长期在0℃或0℃以下冻结并含有冻的土石层。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3. 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北移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降水量的增加C. 人类活动影响 D. 地表植被破坏24. 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 )A. 养分循环加快 B. 污染程度减轻C. 水热条件变差 D. 生产潜力下降【答案】23. A 24.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带来的影响,学生要熟悉全球气候变暖给环境带来的影响。【23题详解】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北移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较高纬度地区温度升高,导致冰融化,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北移,A对;降水量的增加、人类活动影响、地表植被破坏对温度影响小,BCD错。【24题详解】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夏季土壤中冰融化,植物生长快,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快,养分循环加快,A对;温度升高冻土融化对污染程度没有影响,B错;热量增加,水热条件变好,C错;温度升高,生产潜力增大,D错。下图反映了不同地质时期某地自然环境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5. 三幅图按演变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甲、乙、丙 B. 乙、甲、丙C. 丙、乙、甲 D. 乙、丙、甲26. 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水热条件的变化 B. 地壳运动C. 植被类型的变化 D. 岩浆活动27. 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D. 地理环境的稳定性【答案】25. B 26. B 27.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个因素变化会带来其他因素的变化。【25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自然环境变化主要是地形变化带来的整个地理环境变化。地形不断的抬升导致降水的变化,从而影响东西植被的变化,三幅图按演变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乙、甲、丙,选择B。【26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地形变化是主要原因,地形变化是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所以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选择B。【27题详解】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带来其他要素也随之变化,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选择A。云桂高铁自昆明到南宁,如下图所示,在杨关站接入南宁铁路枢纽时设计了两个初选方案。方案Ⅰ客运线直达南宁站;方案Ⅱ客运线经过南宁南站到达南宁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8. 选择方案Ⅱ的理由主要是( )A. 跨河桥梁较少 B. 沿途站点较少C. 建设成本较低 D. 线路长度较短29. 与方案Ⅰ相比,实施方案Ⅱ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 导致南宁站的负荷增加 B. 促进南宁城区向西北扩展C. 导致南宁南站的地位下降 D. 促进南宁南站附近商业发展【答案】28. C 29. D【解析】【28题详解】与方案Ⅰ相比,选择方案Ⅱ跨河桥梁并不少,沿途站点较多,线路长度较长,A、B、D三项错。方案Ⅱ可以利用原有的铁路,建设成本较低,据此分析选C正确。【29题详解】与方案Ⅰ相比,实施方案Ⅱ可能导致南宁站的负荷减轻;促进南宁城区向西南扩展;导致南宁南站的地位提高,促进南宁南站附近商业发展。据此分析选D。二、综合题(共40分)30.读“北半球气压带及风带分布示意图”和“罗马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带,其控制下的大气干湿状况是______;B风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带。(2)罗马气候类型为________,夏季受_____ 带控制(填字母),冬季受______带控制(填字母),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3)伦敦常年受D风带控制,气候类型为______。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_____________气候相比,伦敦(双选)( )A.全年气温变化小 B.夏季气温高 C.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sD.冬季气候湿润【答案】 (1)赤道低气压 多雨 东北信风 (2)地中海气候 C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 AD【解析】此题考查北半球气压带及风带分布以及对气候的影响。(1)此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位置。90°是极地高压带,60°是副极地低压带,30°是副热带高压带,0°是赤道低压带。A位于赤道附近,应为赤道低压带。赤道附近,气温高,气流上升运动强烈;气流上升,气温降低,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因此赤道低压控制区多雨。B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压带之间,风向为东北风,常年不变,“恒而有信”被称为东北信风带。(2)根据图中的气候资料分析:全年气温在0度以上,夏季降水少,气温高,冬季气温低,降水多,雨热不同期,应为地中海气候(夏干冬雨型的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度的大陆西岸,因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冬季受西风带的控制,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炎热干燥。图中C为副热带高压带,D为西风带。(3)D为西风带,来自海洋的西风给大陆西岸带来丰沛水汽,伦敦常年受西风控制,形成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同纬度大陆东岸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比较两种气候分析,伦敦冬温夏凉,气温年较差小;冬季比较湿润,降水量季节变化小。故选:AD。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位于本州岛西侧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冬季多雪,稻田纵横,水库水渠众多,有独特的传统民居“合掌造”。“合掌造”一般坐北朝南,它是一种屋顶以稻草和茅草覆盖的木造建筑,屋顶厚且陡峭,呈人字型,如同双手舍十。(1)分析白川乡合掌村冬季多雪的原因。 (2)根据表格,简要说明“合掌造”建筑特点对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作用。 (3)简析合掌村水库水渠众多的自然原因。【答案】(1)冬季盛行(寒冷干燥的)西北风;经日本海(海洋)增温增湿作用明显;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气温在O℃以下,以降雪为主。(2)(3)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频繁;国土面积小,河流短小流急,地表水容易流失;水稻需水量大,需要引水灌溉。【解析】(1)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降水,其形成一定与充足的水汽有关。合掌村处于日本海沿岸,冬季盛行经过日本海的西北风,带来较多的水汽;日本海沿岸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冬季气温低,多雪。(2)本题主要考查对区域建筑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等考点的理解。日本处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采用木造建筑,材料更轻,利于防震。合掌村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四季正午的阳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光。且冬春季节受寒冷的西北季风影响,坐北朝南可减少冬季风的影响。该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铺茅草可减轻年温差,屋顶陡峭,夏季利于排水,冬季减少积雪堆积。(3)本题考查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日本是季风气候,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频繁,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问题;国土面积小,河流短小流急,地表水容易流失,修建水库可以储水;水稻需水量大,需要引水灌溉。32.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图,回答问题。2017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突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点。左图为“搁浅冰山照片”,右图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回答下列问题。(1)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这些冰山源自___________,其对附近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冰山分布范围与大洋表层水温状况有关。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水温分布特点有:同纬度大洋西部比东部______;随纬度增加水温_______;大洋西部温差比东部温差_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外,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随全球气温转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时间_________、冰川出现的数量___________。【答案】 (1)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北冰洋冰川) 水温降低 盐度降低 (2)低 降低 大 洋流(西部寒流,东部暖流) 纬度(3)时间提前 数量增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图与洋流,温度,盐度等知识点结合起来。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同一季节,低纬海区,水温高;高纬海区,水温低;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同一纬度,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寒流流经海区水温低.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赤道)和高纬度 (两极)递减。(1)纽芬兰岛附近受来自高纬度的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带来大量的冰山,所以这些冰山来自极地地区,冰山融化导致附近海水水温降低,盐度降低。(2)北大西洋中高纬的西侧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水温低,东侧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温高,同纬度西低东高。水温随纬度增加水温降低。根据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分布密集程度,可知西部密集温差大,东部温差小。洋流和纬度是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水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3)随着全球气温转暖,春季气温升高快,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时间提前,数量增多。33.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图,回答问题。图a为兰州市平面示意图。图b为塔里木盆地水系和交通图。(1)根据图a,概括兰州市平面形态特征,并说明原因。 (2)概括塔里木盆地四周城市和交通线路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原因。【答案】(1)形态特征:城市呈狭长分布,大体沿东西方向延伸。原因:受地形影响,城市沿河谷平坦地区延伸。(2)分布特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冲积扇地区。 原因: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发达等.【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对城市和交通线分布的影响,属基础性题目,难度较小。(1)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兰州市平面形态特征大体沿东西方向延伸,呈狭长分布。兰州位于黄河谷地,受地形和河流影响,城市沿河谷平坦地区延伸。(2)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塔里木盆地边缘为山麓冲积扇。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源是影响农业生产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山麓地带,受冰雪融水影响,绿洲发育;同时盆地边缘的山麓冲积扇,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因此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