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展开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
D.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
2.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 B.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
C.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 D.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
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3—6题。
3.下面哪一条铁路线是山西煤炭外运专运干线( )
A.哈大线 B.陇海线 C.大秦线 D.宝成线
4.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
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5.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 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 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
6.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 )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
7.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 )
A. 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C. 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 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8.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 )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
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
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
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9~10题。
9.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B.环境和技术
C.交通和市场 D.原料和能源
10.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在粤北、粤西山区发展的是( )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
C.推广基塘生产模式
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11.对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松嫩平原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B.长江三角洲的工业和商业较发达,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C.长江三角洲的黑土肥沃,人均耕地面积更大
D.松嫩平原的水热条件比长江三角洲要好
12.关于长江三角洲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B.温暖季节短,生长期也短,农作物复种指数低
C.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生产没有不利影响
D.水热条件比较差
13.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中,不包括( )
A.市场 B.劳动力 C.环境污染 D.内部交易成本
14.我国中西部地区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产业转移,其目的是( )
A.扩大市场 B.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C.美化环境 D.加强形象建设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据此完成15-16题。
15.地理信息技术包括( )
①RS ②GPS ③GIS ④GDP ⑤CPU
A. ③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⑤
16.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确定自己的准确位置,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数据( )
A.经度、距离、海拔 B.经度、纬度、海拔
C.纬度、相对高度、距离 D.到两级、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
17.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但航运作用小
B.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C.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
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等
18.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19.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历史较早,16世纪下半叶就有较为发达的农业
B.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18世纪下半叶流域内土地退化、植被破坏严重
C.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混合农业区,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造成生态退化
D.田纳西河流域内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断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20~22题。
20.“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21.“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22.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回答23~25题。
23.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
A.北部地区 B.南部地区
C.中部地区 D.北部和中部地区
24.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
A.
B.
C.
D.
25.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
优势条件是 (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读下图,完成26~27题。
26.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27.图示区域中,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的劣势在于( )
A.土壤贫瘠 B.地形平坦
C.低温冷害 D.人均耕地少
28.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9.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
B.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抑制工业化
C.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
D.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差异
30.“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二、综合题(共计40分)
31.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 “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7分)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
是 工程。(4分)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2分)
(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6分)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5分)
3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
(1)该图是 省,其所在地形区为四大高原之一的 。(2分)
(2)图中作为我国重要地形区分界线的山脉名称是 ,太原所在地属于
气候区,气温年较差 。(3分)
(3)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 为主,而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 ,因此,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结合本地区 、 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
(4)大同是我国传统的煤炭工业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的铁路干线是线 。(限填图9中的一个铁路编号)(1分),从减少SO2排放的角度提出该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措施(至少三点)。(3分)
33.读图,回答问题。
(1)A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
人为原因是 。
(2)近年来A周边地区 (季节)沙尘暴天气时有发生,其气候原因是:
。
(3)对A周边地区沙尘暴现象的出现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计6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D | B | C | D | B | D | C | A | A | B | B | A | C | B | C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B | D | A | D | C | A | B | B | C | B | D | C | D | D | D |
二、综合题(共计40分)
31.(共17分)
(1)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4分)
(2)西气东输、青藏铁路。(2分)
(3)水资源南部多,北部少;(2分)
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供不应求;(2分)
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比较落后。(2分)
(4)西气东输、西电东送(2分);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3分)
32.(13分)
(1)山西 黄土高原
(2)太行山 温带季风 大
(3)煤炭 石油 铁矿 铝土矿
(4)③
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调整产业布局,搬迁污染企业,减少局地污染物排放;
③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④发展新技术(清洁生产、清洁燃烧等技术);
⑤回收利用废弃物,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率。(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33.(10分)
(1)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垦殖,使植被破坏严重(4分)
(2)冬春(季节) 降水少,风力强 (3分)
(3)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3分)(意思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