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或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则速度最快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乙和丙
2. 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
B. 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
C. 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
D. 乙处比例尺最小
3. 若一架飞机从甲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丁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 一直向东 B. 一直向西
C.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甲、乙、丙三地与180度经线都相差了10个经度,但甲、乙、丙三地的纬度位置不同,虽然经度间隔相同但纬线长度不同,相同经度间隔的纬线长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纬度越低,距离越大,所用时间相同,纬度越低,速度越快,因而乙地船速度最快。故选B。
【2题详解】
纬度相差一度的经线长任何地方都是相等的,结合上面的分析可知,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的面积是乙大于丙,丙大于甲。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代表的实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小,从而可以判断三地的比例尺是甲处大于丙处,丙处大于乙处。故选D。
【3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和丁均位于北纬60°纬线上,两点间最短距离为过两点间大圆的劣弧,而过两点大圆劣弧经过所在半球的高纬度地区,若一架飞机从甲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丁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东北后东南,故选C。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4. ab段河流流向是
A. 由东向西 B. 由东北向西南
C. 由西南向东北 D. 由南向北
5. 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A. 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 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 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 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
6. 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4. B 5. D 6. A
【解析】
【4题详解】
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结合指向标,图中ab段河流的流向是由b流向a,即由东北流向西南,B对。A、C、D错。
【5题详解】
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主要原因是①处位于河谷中,邻近陡坡,易受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D对。宿营是在晚上,光照条件不影响,A错。①离河流较近,取水方便,B错。①位于山谷中,C错。
【6题详解】
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甲,沿等高线修建,道路起伏最小,运输行驶最安全,A对。乙、丙、丁穿越的等高线较多,地势起伏大,运输不安全,B、C、D错。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欲到该地打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 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在这次打猎中,他捕获了山羊和水鹿,请问他最有可能分别在图中哪两处捕获这两种动物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7. C 8. B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中的通视问题。丙与山顶之间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坡,无地形阻挡,从而在山顶能看见丙处。故C项正确。甲位于陡崖下方,山顶视线被陡崖阻挡。故A项错误。乙与山顶之间,等高线由海拔高处凸向海拔低处,有山脊阻挡视线。故B项错误。丁与山顶之间,等高线上疏下密,有凸坡阻挡视线。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8题详解】
根据材料,山羊与水鹿分别在陡崖和河流附近活动。①地等高线稀疏,无河流发育也无陡崖;②地等高线重合,为陡崖;③地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位于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④地位于山脊。则在②③两地可能发现山羊与水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 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 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 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 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 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10. 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9. B 10. B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9题详解】
根据表中2000年和2010年的数据变化,苏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因为江苏省总人口在增加,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不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与江苏省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造成的。
【10题详解】
从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可知,0~14岁人口比例下降,人口增长减慢,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老,劳动力充足。
2015年以来,难民潮困扰欧洲。读“难民潮迁移路径图”, 回答下面小题。
11. 引起2015年难民潮的根本原因是
A. 收入下降 B. 灾害频繁 C. 战争威胁 D. 就业困难
12. 这次难民潮对欧洲带来的地理影响是
A. 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 B. 有利于提高欧洲的环境人口容量
C. 推动欧洲各国城市化进程 D. 提高欧洲国家社会保障水平
【答案】11. C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近年来,西亚北非地区局势动荡,战乱频发,人民生活困苦。大量民众为躲避战乱向临近的欧洲各国迁移,形成难民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2题详解】
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导致欧洲劳动力短缺,难民迁入为欧洲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故A项正确。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欧洲自然资源匮乏,难民迁入不会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故B项错误。难民会在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挤占社会资源,给本国居民造成负担;流动人口会带来社会治安问题;外来难民的文化、宗教、习俗差异可能造成与本地居民的社会矛盾,这都将会影响欧洲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故C项错误。高福利的欧洲发达国际政府本来就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再接受大量的难民可能会降低本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读下图a, 图b,回答下面小题。
13. 若图a中-⑥表示不同等级的商品,y表示人均购买商品频率(次/年),甲、乙、丙表示三个不同等级的城市,则三个城市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甲、丙、乙 D. 丙、甲、乙
14. 若图b中y表示地价的变化情况,①为研究起点,④为研究终点。图b为到达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线(单位:h)分布图,仅考虑图中因素,与图a中丙线的起伏变化最为吻合的研究路径为
A. L1→L2 B. L3→L4 C. L5→L6 D. L7→L8
【答案】13. B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等级与城市功能、商品等级的关系。乙城市提供商品种类多,城市等级高,丙城市次之,甲城市再次之,故B项正确。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据图8可知,地租的变化规律是最高—较低—次高—次低。在图9上标出个路径的等时线的值,值越小地价越高,反之越低。L1—L2满足最高—较低—次高—次低的变化规律,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最高—较低—次高—次低的变化规律,错误。
下表反映南京市主城区地铁开通前后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的价格变化情况。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5. 关于表中用地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类用地为住宅用地
B. 乙类用地交通通达度最高
C. 丙类用地距市中心最近
D. 丙类用地往往靠近交通干线
16. 表中数据给我们的启示是
A. 江苏各市都应大力发展地铁
B. 地铁是南京地价提高的首要原因
C. 提高交通通达度有利于土地升值
D. 为抑制房价南京应严控地铁建设
【答案】15. D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图中地铁开通前后的均价可知,甲的价格最高,说明是商业用地,乙地为住宅用地,丙地价格最低,说明是工业用地,故A项错误;甲类交通通达度最高,故B项错误;甲类用地距市中心最近,故C项错误;工业用地需要运输原料及产品,对交通的需求较高,故丙类用地往往靠近交通干线,D项正确。
【16题详解】
发展地铁应该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来定,故A项错误;地铁的修建有利于人们的出行,提高交通通达度,促使土地价格上升,故C项正确,B项错误;地铁可以缓解交通的压力,道路拥堵现象得到改善,故D项错误。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7. 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 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C. 丙区海拔高,气温低 D. 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
18. 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A. 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B. 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 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 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19. 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 ②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
③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分界 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17. B 18. A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区是东北平原,丙区是山东丘陵,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B对。甲区位于东部季风区,不是深居内陆, A错。 丙区是丘陵地区,海拔不高,气温较高,C错。两区年降水量相似,不是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D错。
【18题详解】
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都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A对。甲区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乙地面积小,丙地地形起伏较大,B错。甲区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甜菜,乙、丙区是冬小麦,C错。土壤肥沃,黑土广布只在甲区分布,D错。
【19题详解】
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①对。不是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②错。半干旱和干旱分界,③对。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是秦岭-淮河一线,④错。D对。
某航母平台,从下图中港口出发,驶入试航区(点线范围),进行出海航行试验。读图回答下题。
20.该试航区的面积约为
A. 700平方千米 B. 1 000平方千米
C. 1 300平方千米 D. 2 000平方千米
【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计算,试航区跨纬度约22′,跨经度约17′,根据经纬度的计算公式估算,22×111÷60=40km;17×111cos39°÷60=24km;所以面积约为1 000平方千米,B项正确。
下图示意某湖7000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95mm,蒸发量约为1315mm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 下面四幅图中最能反映图中PQ—线地形剖面图的是
A. B.
C. D.
22. 该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
A.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 B. 距今7000年〜20世纪50年代
C. 距今5700年〜距今2700年 D. 距今7000年〜距今5700年
【答案】21. C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从不同时期湖面图变化可见,湖北岸变化幅度小南岸变化大,说明北岸深且陡,南岸缓且浅,PQ经过南岸后经过一河流,地势会有所降低,C对。
【22题详解】
图中湖面变化两条线距离与时间比越大,湖泊变迁最快,从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差虽不最大,但时间最短(只有30年左右),每年变化最大,A对;距今7000年~20世纪50年代时间相差7000年左右,每年相差较小,B错;距今5700年~距今2700年相差3000年,距今7000年~距今5700年相差1300年,每年相差都比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小,C、D错。
下图为我国天然气资源生产与消费的空间迁移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3. 2000-2011年,我国天然气生产重心迁移的原因是
A. 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枯竭 B. 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开发
C. 中东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枯竭 D. 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向东部输送
24. 生产与消费重心的空间距离变化将会
A. 解决东部严重的雾霾问题 B. 促进东部产业结构的改变
C. 阻碍西部高技术产业发展 D. 西北荒漠化问题得以缓解
【答案】23. B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能源的生产、消费。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我国2001年10月正式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有关,使得天然气的生产重心西移。另外,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也较东部地区丰富。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经济发展重心转移产生的影响。生产重心西移,减少对东部地区天然气的开发,促进东部产业结构的改变;东部地区雾霾天气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单纯靠转移天然气生产不能解决问题;对西部荒漠化影响较小。
下图示意以劳动力、资本、技术、能源作为研究指标,总结的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理论。2016年4月河南省依据相关理论和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明确了 2016年河南省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图中甲、乙、丙、丁指标分别为
A. 技术、资本、劳动力、能源 B. 资本、技术、能源、劳动力
C. 资本、能源、劳动力、技术 D. 技术、资本、能源、劳动力
26. 2016年河南省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应为
A. 发挥人才、关键技术、资本等领域的优势,推进本省企业与国际制造业的合作
B. 以“陆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为重点,深化区际制造业合作
C. 以京津地区为优先,以长三角地区为合作重点,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
D. 持续深化与珠三角、京津、东北工业区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合作
【答案】25. A 26. C
【解析】结合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水平、资源环境等特点,判断集中在东部地区的甲是技术因素。东部地区缺少的丁是资源因素。东部地区比中部资本优势明显,乙是资本,丙是劳动力。承接产业转移,要考虑地缘因素,靠近,更利于承接产业转移。
【25题详解】
根据图中产业集中分布区,甲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技术是产业的主导因素。丁在东部地区分布少,中、西部分布多,应是能源。丙在东部、中部分布多,西部少,应是劳动力。乙在东部地区分布产业集中、中部地区分布产业少,乙指标是资本。A对,B、C、D错。
【26题详解】
河南在人才、关键技术、资本等领域的没有优势,A错。以“陆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经济、技术水平较低,不利于深化区际制造业合作,B错。距珠三角、东北工业区等地区较远,不便于承接产业转移合作,D错。距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较近,2016年河南省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为以京津地区为优先,以长三角地区为合作重点,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C对。
读贵州省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特征对比表,回答下面小题。
27. 三个石漠化治理区中,鸭池的治理效果最差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 B. 石漠化程度最严重,治理难度大
C. 坡地比重最高,水土流失严重 D. 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短
28. 下列关于表中所示地区石漠化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
B. 重点治理石漠化等级高的土地,以种植经济林和发展牧业为主
C. 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减小人口压力
D. 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改善该区域水环境
【答案】27. D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读表格,鸭池气候温凉,蒸发少,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区,不是干旱区,A错。该地可以发展粮食种植,石漠化程度不会是最严重的,B错。坡地比重较高,但低于花江,不是最高,C错。该地发展种植业,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比另外两地短,所以效果最差,D对。
【28题详解】
对于石漠化地区的治理,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 ,A对。对石漠化地区应全面治理,治理强度石漠化的土地,应以封山育林育草为主,B错。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可以减小人口压力,但是不切实际,会增加其他问题,C错。 该地降水较多,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不合理,D错。
水圳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一种水利工程,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水圳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9. a溪流的图示河段最大落差可能为
A. 20 m B. 58 m C. 78 m D. 80 m
30. 下列四条水路中表示水圳的是
A. b B. c C. d D. e
【答案】29. B 30. A
【解析】
【29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形图等高距为20m,a溪流最高点海拔在140m-160m之间,最低点海拔在100m-120m之间,落差范围在20m-60m之间(不取两端值)。结合选项,可知a溪流图示河段最大落差可能为58m,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30题详解】
水圳是用于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应靠近农田。农田分布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区。读图可知b水路流经地区等高线稀疏,可知地形较为平坦开阔,应为农田分布的地区;且b紧贴等高线平行延伸,符合材料中水圳景观图特点,故A项正确。c、d、e三条水路流经地区等高线较为密集,说明地形坡度大,不适宜开垦农田,故B项、C项、D项均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二、双选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 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两项全选对者得3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土地利用率是指已利用土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的百分率,图示是我国某城市近年来土地利用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1. 这段时期
A. 郊区湿地增多 B. 郊区生态环境恶化
C. 城区耕地面积变化率最大 D. 城区植被覆盖率增加
32. 该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可能
A. 减少城区地下水的补给 B. 减缓城区内涝
C. 增大城区空气湿度 D. 加剧热岛效应
【答案】31. AC 32. AD
【解析】因为图中数值表示土地利用率的变化,所以正值表示该土地利用类型增加,负值表示减少。
【31题详解】
由图中数值分析,郊区湿地土地利用率的变化为正值,郊区湿地增多;各种类型相比,城区耕地面积变化率幅度最大,所以城区耕地面积变化率最大;故AC项正确。郊区林地、草地、湿地增加,生态环境优化;城区林地、草地减少,植被覆盖率下降。故BD项错误。
【32题详解】
综合各土地利用类型利用率的变化分析,城区植被覆盖减少、湿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地表硬化面积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少,城区地下水的补给减少;加剧城区内涝;植物蒸腾减少,城区空气湿度减小;地表比热容下降,加剧热岛效应。故AD项正确,BC项错误。
1987年成立于河南新乡的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精密铜管生产企业,其生产的精密铜管市场占有率高,2015年国内市场达50%,北美超过40%。2009年和2014年该公司分别在墨西哥科韦拉州、美国阿拉巴马州(威尔科克斯)建成铜管生产基地。结合图示,回答下面小题。
33. 影响金龙集团在墨西哥、美国投资建厂的主要因素有
A. 市场需求 B. 劳动力成本
C. 运输成本 D. 水源丰富
34. 金龙集团生产基地的建设对威尔科克斯的影响有
A. 增加就业人数 B. 促进再工业化
C. 推进旅游业发展 D. 减轻污染保护生态
【答案】33. AC 34. AB
【解析】
【33题详解】
2015年,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北美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0%,说明该地市场需求大;由于北美和中国距离远,运输成本高,为降低运输成本,金龙集团选择在墨西哥、美国投资建厂。
【34题详解】
金龙集团的建设能够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为威尔科克斯增加就业人数;美国工业一度呈下降趋势,金龙集团的建设促进威尔科克斯在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生产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保护生态,不利于旅游业发展。
旅游预测是百度将大数据信息带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产品之一。百度大数据部依据旅游相关词搜索数量和实际旅游人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旅游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各旅游景点未来的人流趋势(颜色深浅表示流量由大到小的变化)。下图为“北京市民春节期间国内旅游热点城市预测地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5. 北京市民国内旅游的特点有
A. 鄂、豫两省的人流量超过湘、鲁两省
B. 西部地区的热点城市多于中部地区
C. 华北平原的人流量超过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的热点城市多于四川盆地
36. 旅游预测地图
A. 信息收集借助GPS和GIS技术
B. 具有直观、数据更新快的特点
C. 充分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D. 可以预测相关城市的人口规模
【答案】35. CD 36. A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有较好的读图能力,结合地图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
【35题详解】
百度大数据依据旅游相关词搜索数量和实际旅游人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旅游预测模型,可以预测个旅游景点未来的人流趋势,华北平原的人流量超过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热点城市多于四川盆地。鄂、豫两省的人流量比湘、鲁两省少, 西部地区的热点城市少于中部地区。
【36题详解】
主要是利用统计手机进行统计,所以旅游预测地图信息收集借助GPS和GIS技术,具有直观、数据更新快的特点,不可以预测相关城市的人口规模,也不能充分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干流及其支流两岸覆盖着黏土,它与乌拉圭河汇合后称拉普拉塔河,最后注入大西洋,它是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三国的重要水上通道。图示为巴拉那河流域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7. 巴拉那河下游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其主要成因有
A. 地形低平,排水困难 B. 全年多雨,降水丰沛
C. 冬季寒冷,冻土广布 D. 土质黏重,下渗困难
38. 巴拉那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有
A. 上游地区多石滩、沼泽,发展旅游业
B. 在圣保罗附近剧用资源发展钢铁工业
C. 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发展水稻种植业
D. 流域内部水流平缓,可以全流域通航
【答案】37. AD 38. AB
【解析】
【37题详解】
本题考察沼泽的形成原因。沼泽是有常年积水的洼地,需要“来水多,去水少”。巴拉那河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导致地表积水多。A项正确。根据图中信息巴拉那河流经地区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B项错误。南回归线经过该区域说明处于亚热带、热带地区冻土。C项错误。土质粘重,不易下渗。D项错误。故选A。
【38题详解】
本题考察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巴拉那河上游在巴西高原边缘,地势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A项错误。圣保罗当地有丰富的铁矿,利用靠海的优势,发展海运,多国外进口煤矿或本国水力资源可以发展钢铁工业。B项正确。巴拉那河下游地区,气候温和,草类茂盛,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同时地广人稀不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C项错误。巴拉那河下游地区地势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不丰富,不能发展水电。D项错误。故选B。
三、综合题(36分)
39.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条支流中,流速较快的是 ,该地区的山脊走向大致为 ,该地区居民点分布主要受 的影响。
(2)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对该地区的高度数据进行采集,得出如下结论:
①该地区的最高海拔为500米
②A处陡崖的相对高度为520米
③该地区陆地上的最大高差大于500米
④图中山峰的海拔不超过600米
指出正确的结论,并对错误的结论进行更正。
正确的有 ,错误的更正: 。
(3)某游客在该地旅游时计划观赏海上日出,指出A、B、C、 D四地中最佳的地点 。
(4)该地区计划在F处建一小型水库,你是否赞成?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a 西北—东南 河流或地形
(2)③④正确 ①更正为“该地区的最高海拔介于500米至600米之间”;②更正为“A处陡崖相对高度的范围为300~500米”。
(3)A地
(4)赞成。理由:F地处峡谷地区,施工量小,建设成本低;F上游为洼地(或盆地),水库的储水量大。(或不赞成。理由:淹没居民点,需要移民;淹没大片耕地,不利于农业生产)
【解析】
(1)据图分析,与b河相比a 河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所以a河流速快。在地形图上找到山峰的位置,将这些山峰点相连呈的连线就是山脉的走向。从图中可以看出,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山谷,河流及沿海附近,所以居民点分布受地形或河流影响。
(2)①图中海拔最高的等高线为500米,但不是最高的海拔,图中北部地区在500米以上600米以下;故最高海拔介于500米至600米之间。②根据陡崖相对高度公式:(n-1)d≤H<(n+1)d计算得出,在300~500米之间。③图中最高海拔在500~600米之间,最低在0~100米之间,两者高差为400~600米。,故最大高差超过500米。所以③④正确, ①更正为“该地区的最高海拔介于500米至600米之间”;②更正为“A处陡崖相对高度的范围为300~500米”。
(3)观赏海上日出,需要满足海拔高,近海的地方,比较四地,A处比较适合。
(4)水电站建设从水量、河流落差、工程量大小、技术条件和能源需求等方面分析。答案是开放的。只要能论证自己的观点,本题根据不同角度分析,赞成的话,从建设水库有利方面,库容量(口袋型),河流落差(等高线F处比较密集),工程量大小等分析。不赞成主要是对迁移问题,耕地面积,生态环境破坏的不利影响分析。
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通河发源于祁连山区,干流全长560. 7km,它是湟水水量最大、流程最长的支流,从源头至湟水天然落差2295mo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495mm。大通河以尕大滩和连城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中游森林覆盖率高,下游河谷宽广。流域内煤、铁、锰、铜、岩金、铅等矿产资源丰富。
材料二 下图为“大通河流域示意图”。
(1)大通河的水文特征有________。
(2)大通河以________开发利用为重点,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有_________
(3)为充分利用流域内自然资源,可发展的第二、第三产业有________
【答案】 (1)径流量较大;季节变化大,有夏汛;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2)梯级 防止森林破坏;防止河流生态退化;统筹安排流域内用水
(3)采矿;电力;冶金;农副产品加工;旅游
【解析】题目通过湟水支流大通河的位置、源流状况、流域生态、水电开发等信息,考查区域河流的综合开发和治理。
(1)分析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汛期、流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因为该河流位于青藏高原,紧邻祁连山,落差大,所以结合题干信息,大通河径流量较大;季节变化大,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有夏汛;流域植被覆盖较好,含沙量小;气温低,有结冰期。(2)通过图中水电站密集分布可以确定,大通河以梯级水电开发利用为重点。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生态保护、协调上中下游水量分配等。(3)根据题干信息,当地矿产资源丰富,水电充足,所以为充分利用流域内自然资源,可发展的第二产业主要是采矿;电力;冶金;农副产品加工等。当地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优美的高原景色,可以发展的第三产业主要是旅游业;高原特色农产品销售等。
4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柴缺乏等问题突出。
材料二 下图是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
(1)该地区过去种粮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有________由此产生的效益有________。
【答案】 (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
(2)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附加值正价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就业
【解析】题目通过陕北高原南部的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区位条件。
(1)分析黄土高原地区种粮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从黄土高原的地形、土质、植被破坏等方面分析。过度开垦,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多发,环境恶化。(2)列举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分析。晴天多、光照充足;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黄土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高原地形,利于排水等。 分析由此产生的效益主要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总结。经济效益:促进果品种植业、加工业的发展,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就业。环境效益: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大引领战略,下图为其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是2016年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数据比较表。
(1)与京津冀相比,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
(2)简述长江经济带中成渝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合作的各自优势条件。
成渝城市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三角城市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经济带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这对江苏有利的影响有:____________。
(4)为推进长江经济带持续发展,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答案】 (1)滨江联海;水运便利;经济腹地广;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2)成渝城市群具有资源、能源和劳动力优势。
长三角城市群具有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
(3)西电东送;川气东输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优化产业结构;治理污染,保护生态。
【解析】题目通过我国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地区的对比,考查区域发展条件的分析能力和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影响。
(1)根据表中数据和位置分析,与京津冀相比,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是:面积大、人口多经济腹地广阔;滨江联海,水运便利;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
(2)在长江经济带中,成渝城市群位于西部地区,优势条件集中于资源、能源丰富;劳动力丰富;环境发展空间较大。长三角城市群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高,优势条件集中于技术水平高;高级人才丰富;资金雄厚;产业水平高等。
(3)沿长江经济带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主要是能源东输,西电东送和川气东输。对江苏有利的影响集中于经济、环境、社会方面。经济: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环境: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社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发展质量。(4)分析推进长江经济带持续发展需采取的措施,主要从整体角度分析,加强区域合作、优势互补,治理环境污染等。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优化产业结构;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