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陕西省延安育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57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陕西省延安育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57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陕西省延安育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63579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陕西省延安育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陕西省延安育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和不选均不得分)
1.现代人们既有乘飞机、汽车、火车、轮船旅游,也有自己驾车、徒步旅游;既有随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旅游,也有单人或全家一起外出旅游,这反映出( )
A. 旅游主体的扩大化 B.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C. 旅游形式的多样性 D. 旅游内容的多样性
【答案】C
【解析】是旅游主体的大众化,而不是旅游主体的扩大化,A错误;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是指旅游活动已成为普通大众的消费行为,旅游活动成为普通大众的消费行为,材料叙述的是现代旅游形式的变化,B错误;人们选择各种交通工具外出旅行是旅游方式多样性的表现,随团、个人或家庭出游也是旅游方式多样性的表现,C正确;旅游内容的多样性是指旅游资源的多样化,D错误。故选C。
2.下列活动属于现代旅游的是 ( )
①徒步到郊外梅花山赏梅 ②骑车到郊外觅渡河大堤观赏春色
③乘车到郊外锡矿山采集矿物、岩石标本 ④乘船到郊外金鸡湖采集水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活动的类型。
分类标准 | 说明 | |
地域 | 国际旅游 | 是跨越国界的旅游活动,包括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入境旅游一般是指外国居民到本国的旅游活动,出境旅游一般是指本国居民到他国的旅游活动 |
国内旅游 | 是人们在居住国范围内的旅游活动,游客是本国公民或常住该国的外国人 | |
旅游 | 观光旅游 | 旅游者到异地观赏自然风光,探访文物古迹,领略风土人情,获得审美和愉悦体验的消遣行为 |
度假旅游 | 旅游者为了休养身心而利用假期到气候优越、风景优美或有独特旅游资源(例如温泉等)的地方所从事的康体休闲活动 | |
事务旅游 | 是指以某种事务为主要目的,同时伴随着旅游行为的旅游活动,包括商务旅游、公务旅游和会议旅游等 | |
专项旅游 | 是指以某种特定的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具有定向性和专题性,主要包括宗教旅游、探亲旅游、购物旅游、修学旅游、科考旅游、探险旅游等 |
③④选项主要是以科考为主要目的,不具有旅游的特征。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旅游活动对古迹的影响是 ( )
A. 根据长存性的特点,旅游活动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B. 只有少数不文明的旅游者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C. 旅游规模不超过环境承载量时,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D. 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给文物古迹带来间接性损坏
【答案】D
【解析】景观具有长存性的特点,但旅游活动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A错。不只是少数不文明的旅游者,所有旅游者的活动都可能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B错。旅游规模不超过环境承载量时,也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C错。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给文物古迹带来间接性损坏,D对。
4.历史名城曲阜近几年接待的游客中,绝大部分是工薪阶层和农民,这个现象说明( )
A.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B.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C. 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D. 旅游内容的丰富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活动。工薪阶层和农民成为旅游活动的主体,反映了旅游活动的大众化。
5.我国香港和新加坡旅游业发达的条件是( )
A. 有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古迹 B. 多名山大川
C. 有交通便捷的服务 D. 交通便捷,是购物天堂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旅游业发展的条件。我国香港和新加坡旅游业发达的条件是交通便捷,是购物天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下图是一个旅游系统模型图。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我国国际旅游收入1987年和1994年有变化,如下表(单位:亿美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从空间表现形式上看,旅游系统是 ( )
A. 旅游者离开及返回的旅游客源地空间系统
B. 旅游者往返及暂停的旅游通道空间系统
C. 旅游者到达及游览的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
D.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通过通道相互作用的空间系统
7. 旅游目的地必须具备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和旅游功能。下列地区不可能成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是( )
A. 地中海 B. 加勒比海
C. 东南亚 D. 喜马拉雅山
8. 旅游发展中交通连接重要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没有交通把客源地和目的地连接起来,旅游资源就只有潜在的意义
B. 交通旅游收入是我国旅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C. 游客在交通过程中只是空间的移动
D. 旅游线路(包括交通线路)是重要的旅游产品
【答案】6. D 7. D 8. C
【解析】本题考察旅游系统、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等知识点。
【6题详解】
由图可知,旅游系统从空间上来看,涉及到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因此旅游系统是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通过通道相互作用的空间系统。D正确,ABC表述均较为片面,ABC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具有较多的旅游资源,平地较多,利于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建设;喜马拉雅山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陡峭,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不具备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和旅游功能。D不可能成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ABC可能成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故选D。
【8题详解】
没有交通把客源地和目的地连接起来,旅游资源就只有潜在的意义,有待开发,A正确;交通旅游收入是我国旅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促进作用较大,B正确;游客在交通过程中不只是空间的移动,还有一些旅游项目在其中,C错误;旅游线路包括旅游线路的设计(交通、旅游地、住宿、时间安排等等方面)是旅游产品,D正确。因此错误的选C。
旅游景观欣赏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学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旅游景观欣赏位置的选择主要包括 ( )
①距离 ②角度
③俯仰 ④时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 欣赏下列哪些景观必须把握好时机 ( )
①吉林雾凇 ②峨眉“金顶佛光”
③钱塘江大潮 ④路南石林
⑤本溪水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11. 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的欣赏,说法正确的是 ( )
A. 观桂林山水主要是把握好时机
B. 观武陵源群峰要注意近观
C.“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反映古代文人观景把握住了时机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欣赏自然景观的色彩美
【答案】9. A 10. A 11. D
【解析】
【9题详解】
旅游景观欣赏位置的选择主要包括距离、角度和俯仰,而时机是指由于景观随季节、天气、时间变化的自然景观,要选择一定时机进行欣赏,故选A。
【10题详解】
吉林雾凇主要出现在冬季、四川峨眉山的佛光--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出现、浙江的钱塘江大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都需要选择时机欣赏,故选A。
【11题详解】
观桂林山水主要是要置身其中,船在江上走,人在画中游,A错。武陵源群峰要注意远眺,才见其雄伟,B错。“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诗句反映以情观景的思想情,C错。色彩由树木花草、江河湖海、岩石土壤、烟岚云霞及光照构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欣赏自然景观的色彩美,D对。故选D。
下面的两幅图是“西安市国内游客构成省级变化图”和“游客对西安市及周边旅游景点到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关于西安市客源市场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山东省客源比重增长最快
B. 周边省份旅游资源客源和本省客源所占比重均下降
C. 在开发客源市场方面,应稳固周边地区的客源,重点争取经济发达地区的客源
D. 客源吸引半径呈标准圆状递减
13. 关于西安市区及周边景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正确的是 ( )
A. 壶口瀑布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景点知名度的影响
B. 兵马俑的游客到访率省内外均较高,主要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
C. 动物园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市场距离的影响
D. 省内游客的到访率与景点知名度存在正相关
【答案】12. C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从图中表示的增幅来看,宁夏客源增长最快,A错误;在各客源地中既有上升的也有下降的,B错误;据图分析旅游地的客源主要来自于周边地区,因此在开发客源市场方面,应稳固周边地区的客源,重点争取经济发达地区的客源,C正确;任何一个旅游景点的吸引半径都不可能是呈标准圆状递减,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壶口瀑布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景点交通通达度的影响,A错误;兵马俑的游客到访率省内外均较高,主要受景点的知名度的影响,B错误;各地基本都有动物园,其游客主要来自于周边地区,动物园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市场距离的影响,C正确;省内游客的到访率与市场距离大致呈正相关,D错误。故选C。
14.目前,许多地方提出倡导“绿色旅游”的口号,这主要是针对( )
A. 旅游活动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 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 旅游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 D. 旅游活动冲击社会秩序
【答案】C
【解析】“绿色旅游”是针对旅游发展中出现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提出的。
15.对旅游区动植物资源的破坏,主要是因为 ( )
A. 众多旅游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烟尘以及各种旅游设施排出的污水、固体废弃物
B. 旅游者对旅游区珍贵花草的采挖,对珍稀动物的狩猎所致
C. 众多游客集中在旅游点而排放出过量的二氧化碳
D. 旅游地居民为从事旅游商业活动,不适当地使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所致
【答案】D
【解析】旅游地生态结构失衡以至于环境功能衰退,这与人们不恰当的活动破坏旅游地生态功能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旅游地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因为动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也最容易破坏的组成要素,D正确。ABC三项活动会对动植物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但并非是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
16.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 ℃~5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 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 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D. 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答案】B
【解析】平均气温升高,北半球热带地区气温上升增强,降水增加,不是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A错。灾害性天气频繁,温度升高,中国自然带北移B对。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会有改变 ,但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C错。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因副热带高压增强,可能降水减少,干旱加重,D错。故选B。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图中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
A. 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 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
C. 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 随大气CO2浓度而增加
18. 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 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 B. 平流层气温降低
C. 酸雨区面积缩小 D. 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答案】17. C 18. B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臭氧含量是由50—60度向两侧递减;在高纬度变化大,低纬变化小故选C。臭氧减少,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加,地面辐射加强,与酸雨的形成没有关系,因平流层的臭氧减少,平流层吸取太阳辐的能量减少从而导致平流层温降低。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著名绿化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兴建该工程最主要是为了 ( )
A. 绿化美化环境 B. 保持水土
C. 减缓温室效应 D. 防风固沙
20. 该绿化工程最为广泛的树种是 ( )
A. 常绿硬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针叶林
21. 能够监测图中绿化工程植被生长状况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 GPS B. GIS
C. RS D. GIS和RS
【答案】19. D 20. A 21. C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图示轮廓信息可知,该区域为撒哈拉荒漠地区的北部区域,所以,该区域的绿化工程目的是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向北扩展,选D。
【20题详解】
绿化树种应选择当地的地带性植被树种,根据图示信息,该地位于荒漠化区域的北部,属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选A。
【21题详解】
监测图中绿化工程植被生长状况需要拍照分析,而及时获取动态照片信息需要应用RS技术,选C。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2. 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 )
A. 广东省以煤炭最小 B. 福建省以煤炭最大
C. 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D. 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23. 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是 ( )
A. 发展沼气 B. 开采小煤窑
C. 利用潮汐发电 D. 种植薪柴林
【答案】22. A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认真观察所给的图片信息,可以发现广东省煤炭比重最小,A正确;福建省以薪柴为主,B错误;江苏省以秸秆最多,C错误;北京市以煤炭为主,D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发展沼气可以净化环境,减少污染,并且沼气为清洁能源,产生大气污染较小,A正确;开采小煤窑,会加重大气污染,中国现在不提倡开采小煤窑,B错误;潮汐是目前不能广泛利用的能量来源,C错误;种植薪柴林,燃烧产生大气污染多,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改变以薪柴为主的能源结构,D错误。故选A。
读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能源是 ( )
A. 可再生能源 B. 核能
C. 天然气 D. 煤
25. 图中的可再生能源中,在我国开发潜力很大,且具有显著综合效益的是 ( )
A. 水能 B. 太阳能
C. 风能 D. 潮汐能
26. 考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能源的发电成本,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应该是下列中的
A. 生物能 B. 煤
C. 天然气 D. 潮汐能
【答案】24. D 25. A 26. C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纵坐标可以判断出四种能源中煤的发电成本最低;根据横坐标可以看出用煤发电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量最大。故D正确。
【25题详解】
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势变化大,水能资源丰富,水能开发综合效益好,故A正确;我国太阳能和风能虽然也丰富,但投入成本较高,综合效益较低,故B、C错误;潮汐能的开发成本最高,且能量不稳定,综合效益最差,故D错误。
【2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天然气具有发电成本低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小的双重优势,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故C正确。
27.关于环境管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20世纪70年代以前,解决环境问题主要依靠环境管理
B. 环境管理就是对工业生产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 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
D. 环境管理就是做好环境的规划与计划管理
【答案】C
【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环境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和治理污染源,以工程措施为主,A错误。产生环境污染的不只是工业部门,工业环境管理是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B错误。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C正确;环境管理按其管理的职能和性质分为环境规划与计划管理、污染源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技术管理,D错误。
下图为世界地球日官方网站正式公布的由Jan Martin Will设计的某年地球日的海报:海冰消失后,一只无助的小北极熊抱着一个风力发电机的柱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8. 该图片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 ( )
①性质上的差异性 ②性质上的普遍性
③危害的全球性 ④影响的单一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9.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我国与发达国家承担的责任
A. 共同 B. 不同
C. 有区别 D. 共同但有区别
30.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中,我们可以 ( )
①选用绿色产品 ②植树造林
③垃圾分类 ④创建绿色家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28. B 29. D 30. C
【解析】
【28题详解】
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具有性质上的普遍性;气候变暖对全球的气候、生态、物种、传染病、农业等领域都会产生巨大危害且这种危害是全球性的而非局部的。
【29题详解】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我国和其他国家有共同的义务采取措施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同时兼顾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承担与发达国家有区别的责任。
【30题详解】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我们个人应采取绿色的生活方式,选用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家庭。同时植树造林加大对温室气体的吸收。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有4小题,共40分)
31. (10分)旅游地理
今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下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答案】海拔较高(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2分)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2分)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2分)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2分)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2分)
【解析】读图,根据图中注记分析,该地海拔较高(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所以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海拔高,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野次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如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等。该地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自驾到海心山,要渡过湖泊水面,所以要携带救生衣。
32. (10分)【旅游地理】
近年来,滑雪、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渐成一种休闲和时尚的生活方式。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拟于8月前往图所示区域进行峡谷徒步旅游。
分析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
【答案】该峡谷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2分)海拔高、缺氧,易发高原反应;(2分)8月份降水多,易遭遇洪水;(2分)山高谷深,易遭遇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分)河谷蚊虫较多,易受蚊虫侵扰。(2分)
【解析】结合图中经纬网可判断当地为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该季节当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且多暴雨,强降雨可诱发山洪。该地山体高大,地势陡峻,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山体破碎,在强降水条件下可出现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该峡谷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海拔高、缺氧,易发高原反应;8月份降水多,易遭遇洪水;山高谷深,易遭遇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谷蚊虫较多,易受蚊虫侵扰。
33. (10分)【旅游地理】
九黄机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下图),距九寨沟和黄龙景区分别为88千米和43千米,目前已开通成都、重庆、西安、上海、北京、杭州、广州等地至九黄机场的多条航线,近年来九黄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维持在170万人次左右,远超设计能力。
分析我国东部地区赴九寨沟、黄龙旅游的游客多数乘飞机抵达的原因。
【答案】(10分)
九寨沟、黄龙景区地处偏远,陆路交通可达性差,耗时长;(3分)东部地区(主要客源地)经济较发达,居民收入高,支付能力强;(4分)与九寨沟、黄龙相聚较远,乘飞机客节省路途时间,增加有效的旅游时间。(3分)
【解析】九寨沟和黄龙景区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地处偏远,地势起伏较大,公路,铁路建设困难,投资成本高,交通运输线路少,距离东部经济发达的市场遥远,陆路交通可达性差,耗时长,主要客源地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居民收入高,支付能力强,加之乘飞机速度快,路途时间短,可以有效增加旅游时间。
34.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重庆武隆地处乌江下游,其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谷、溶洞、竖井等)高度发育著称,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指出武隆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不利影响:负地形发育,旅游线路高差大,交通困难,安全隐患多。措施:控制人、车流量;增设电梯等设备;增加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导人员。
【解析】本题考查旅游开发评价及措施。由题干“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谷、溶洞、竖井等)高度发育,地势高差大”信息可知,该地发展旅游的不利条件是地势起伏大,旅游线路高差大,交通不便,安全隐患多;针对交通不便、地势高差大,攀行困难、安全隐患等问题可采取,控制人、车流量;每天限制旅游人数;完善基础设施(增设电梯、缆车等交通设备);在地势险要处,增加安全防护措施;设置安全警示牌;设置隔离带;增加安全疏导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