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群山环抱的费尔干纳盆地在天山西侧,为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所共有,国界线犬牙交错,是中亚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安格连设立了工业特区,2016年6月,中乌合作,连接费尔干纳盆地、中亚最长的安格连一帕普铁路隧道(图中S处的虚线段)贯通通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费尔干纳盆地人口众多的原因是
A. 水源充足,物产丰富 B. 降水丰沛,气候温暖
C. 矿产丰富,工业发达 D. 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2. 导致费尔干纳盆地地区国界线复杂的因素是
A. 地形 B. 河流
C. 历史 D. 气候
3. 安格连一帕普铁路隧道通车后
A. 塔什干城市职能改变 B. 安格连城市等级提升
C. 吉扎克服务人口增多 D. 帕普城市服务范围缩小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费尔干纳盆地在天山西侧,此处距海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制约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地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故B错、A对。读图可知,该地群山环抱,交通不便,D错。该地区矿产资源状况无法得知,C错。
【2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群山环抱,地形复杂,山脉成为国界的自然分界线,导致国界线复杂。
【3题详解】
读图可知,塔什干、吉扎克不在安格连一帕普铁路沿线,对其影响不大故A、C错;安格连一帕普铁路隧道通车后,会使安格连城市等级提升、帕普城市服务范围增大,B正确;帕普因为铁路的修建,人流量会更大,城市的服务范围更大。
某地夏季最容易发生森林火灾,某次森林大火过后,当地地理学习小组去考察,发现这里的森林稀疏干枯并且呈条带状分布,沿途地势起伏和缓,到达后,手机上显示的纬度为36°N。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该地的森林植被为
A. 常绿阔叶林 B. 针阔混交林
C. 常绿硬叶林 D. 落叶阔叶林
5. 影响该地森林呈条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地下水分布 B. 光照的强弱
C. 降水的分布 D. 地势的高低
6. 造成这次森林大火的主要气候原因可能是
A. 干热的季风 B. 高压形成的干旱
C. 暖干的西风 D. 信风导致的大风
【答案】4. C 5. A 6. B
【解析】
【4题详解】
该地夏季最容易发生森林火灾,说明夏季干燥。纬度在36°N,应属于地中海气候区,森林植被为常绿硬叶林,C对。常绿阔叶林区夏季多雨,A错。 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温带地区,且都是夏季降水多,C、D错。
【5题详解】
森林耗水量大,需要水分条件较好。影响该地森林呈条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下水分布,A对。光照的强弱不影响森林带分布,B错。降水的分布、地势的高低没有带状变化规律,C、D错。
【6题详解】
该地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高控制,造成这次森林大火的主要气候原因可能是高压形成的干旱,B对。不受季风、信风影响,A、D错。冬季受暖湿的西风,C错。
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古代称堪舆术,将古代天文、气候、地形、水文、生态环境等内容引进选择地址、构建环境的艺术之中。四川阆中古城被称作“风水第一城”,旅游业发达。读图,回答下题。
7. 下列对阆中城区所在地的叙述,最可能的是
A. 河岸坡度大 B. 土层深厚,颗粒大
C. 地下水埋藏较深 D. 受外力作用影响形成
8. 下列有关阆中城区布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是沿江防洪堤最厚最高区域 B. 乙地建筑较为高大密集
C. 丙地为重工业区 D. 古城区布局因受行政规划影响而成
9. 从传统风水学说来看,阆中城所在地是一个风水宝地。下列对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A. 三面环水,调节小气候,气候要素年较差大
B. 四面环山,城区风力较小,热量不易散失
C. 北方山地阻挡寒冷的西北风,冬季相对温暖
D. 植被丰富,水源充足,环境优良
【答案】7. D 8. B 9. A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阆中城区位于河流的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等高线稀疏,河岸坡度较小,土层深厚,颗粒较小,地下水埋藏较浅,故D项正确。
【8题详解】
甲地为河流凸岸,以沉积为主,沿江防洪堤并非最高;乙地位于城区,且处在道路交汇处,应为商业区,建筑物高大密集;丙地位于城区,发展重工业会对城区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故不可能是重工业,应为环境污染较小的服装厂等;古城区沿河岸布局,便于取水生活、农业耕作,并非是受行政规划影响形成,故B项正确。
【9题详解】
读图可知,阆中城所在地三面环水,受河流影响,调节小气候,气候要素年较差小;地势周高中低,四面环山,城区风力较小,热量不易散失;北方有山地屏障,可阻挡寒冷的西北风,冬季相对温暖;四川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图示地势低平,起伏较小,植被丰富,水源充足,环境优良,故A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两省会城市位置和铁路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 如果从济南沿最近路线坐火车去武汉,经过的铁路干线依次为
A. 陇海—京九—浙赣 B. 京广—浙赣—湘黔
C. 湘黔—京沪—陇海 D. 京沪—陇海—京广
11. 下列日期中,武汉日出的地方时早于济南的是
A. 1月2日 B. 3月2日
C. 6月2日 D. 9月2日
【答案】10. D 11. 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交通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要求掌握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分布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0题详解】
根据我国铁路分布情况,从济南沿最近路线坐火车去武汉,经过的铁路干线依次为京沪一陇海一京广,选择D。
【11题详解】
从经纬度可以判断武汉在济南的西南方,要想武汉日出的地方时早于济南,只能是冬季,因为冬季越向南昼长越长,越接近冬至日越明显,选择A。
第Ⅱ卷 非选择题(5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前,挪威、芬兰两国宣布计划在北极圈内修建一条“北极铁路”(下图),与芬兰南方铁路相连,并与赫尔辛基至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海底隧道对接,可将欧洲大陆与北冰洋相连,再经由北冰洋东北航线与东北亚联通,成为“北极丝路”到西欧各港,“北极丝路”比苏伊士航线缩短近5000海里,比好望角航线缩短8000海里以上。挪威和芬兰两国力遨中国企业合作共建“北极铁路”。
(1)简述修建“北极铁路”的地理意义。
(2)分析在修建“北极铁路”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3)说出挪威、芬兰两国通过“北极丝路”可向中国输出的大宗自然资。
(4)你是否赞成中资企业参与合作共建“北极铁路”,并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1)将沟通波罗的海与北冰洋,缩短东北亚与欧洲西部的海航距离;完善欧洲铁路运输网络;极大促进挪威、芬兰两国和“北极丝路”沿线人文交往和经济发展。
(2)地处北极圈内,须克服极寒、暴风、冰雪反射等极端恶劣气候(2分);须穿越茫茫原始针叶(森)林,克服广布的冻土、沼泽和冰湖(2分);夏季短促,极夜期长,筑路工期长。
(3)油气资源、木材和海洋渔业资源。
(4)赞成:符合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芬、挪两国的发展战略;北极地区油气等资源丰富,彼此都有利益的诉求;中资企业资金雄厚,有克服极寒、冻土、地质条件复杂等建路技术。(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不赞成:中国与西欧(芬兰、挪威)等在政治、意识形态、文化等方面有巨大差异;北极铁路沿线的气候等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投资量大,投资风险大。(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整体分析:修建“北极铁路”,将沟通波罗的海与北冰洋,缩短东北亚与欧洲西部的海航距离,完善欧洲铁路运输网络。“北极铁路”地处北极圈内,从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冻土、沼泽、极夜期不以施工等方面分析。
(1)修建“北极铁路”,将沟通波罗的海与北冰洋,缩短东北亚与欧洲西部的海航距离。与芬兰南方铁路网相连,并与赫尔辛基至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海底隧道对接,完善欧洲铁路运输网络。极大促进挪威、芬兰两国和“北极丝路”沿线人文交往和经济发展。
(2)规划的“北极铁路”地处北极圈内,从自然条件分析,修建须克服极寒、暴风、冰雪反射等极端恶劣气候。须穿越茫茫原始针叶林区,克服广布的冻土、沼泽和冰湖影响。北极地区夏季短促,极夜期长,筑路工期长。
(3)挪威、芬兰两国距北海油田、北海渔场近,森林资源丰富。通过“北极丝路”,可向中国输出的大宗自然资源是油气资源、木材和海洋渔业资源。
(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北极丝路”建设符合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芬、挪两国的发展战略。北极地区油气等资源丰富,彼此都有利益的需求。中资企业资金雄厚,有克服极寒、冻土、地质条件复杂等建路技术。铁路修建有利于双方经济发展,所以赞成。中国与西欧(芬兰、挪威)等在政治、意识形态、文化等方面有巨大差异。北极铁路沿线的气候等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沿线基础设施落后,投资量大,投资风险大。所以不赞成。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是甲国部分等高线地形图,该国喀斯特地貌广布,其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严重制约着该国经济社会发展。
(1)描述甲国图示地区地形特征。
(2)指出甲国该区域城市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甲国水资源“西水东调”的原因。
【答案】(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地势北高南低;海岸线曲折,喀斯特地貌广布。
(2)分布特征:集中分布在沿海且东部沿海多余西部;内陆地区主要沿铁路线分布。
形成原因:东部沿海处在西风的背风坡,港口条件好,海运条件优越;内陆地区铁路线附近因交通便利,城市沿铁路线分布。
(3)夏季该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冬季西部地区处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或东部处在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东部城市和人口多,水资源需求量大。
【解析】试题考查地形特征描述、城市区位因素、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
(1)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海岸线、地貌等方面来分析;从图中看该地等高线密集,海拔1000米以下,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说明地势北高南低;海岸线曲折,由材料可知该喀斯特地貌广布。
(2)结合图例,从图中可读出城市集中分布在沿海且东部沿海多余西部;内陆地区主要沿铁路线分布;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东部沿海处在西风的背风坡,港口条件好,海运条件优越;内陆地区铁路线附近因交通便利,城市沿铁路线分布。
(3)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该国为地中海气候,夏季该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多,西部地区处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部处在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东部城市和人口多,水资源需求量大。
14.【旅游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冰岛,欧洲西北部岛国,总面积10.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2.56万(2014年)。冰岛《卡嘉宁报》2017年1月12日报道, 2016年赴冰岛游客近180万人次,同比增长40%。其中,2016年12月赴冰游客达12.5万人次,同比增长76%。预计2017年赴冰游客将达到240万人次。该国也成为了欧洲海外游客增长最快的国家。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冰岛旅游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答案】① 冰岛远离欧洲大陆,污染少,环境质量好;②纬度位置较高,气候寒冷,有众多的冰川且景观独特;以及有极光和极昼(夜)现象;③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火山景观多且独特;以及有众多的地热资源(丰富热湖和温泉)。
【解析】冰岛旅游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主要与其板块位置及纬度位置有关。冰岛位于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上,地壳活跃,多火山景观;地球内能释放明显,发育了丰富的地热能,形成了众多的热湖与温泉景观;地热资源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首都雷克雅未克也因为丰富的地热资源而被称为“无烟城市,污染少,环境质量好;冰岛位于欧洲西北部岛国,纬度较高,形成了众多高纬度的独特景观,如冰川与极光,在这“冰火之国”可以看到冰川和火山相互辉映;读图可知,冰岛北部位于北极圈附近,还可以观察到“白夜”现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