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文)试题
一、选择题(60分)
罗斯海被喻为研究地球系统中能量交换、物质交换和圈层相互作用、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天然实验室”。2017年11月8日从上海出发的南极科考队将直奔罗斯海西岸气候条件恶劣的恩克斯堡岛,12月初抵达目的地并开启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的建设,下图为新站选址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选址罗斯海恩克斯堡岛是因为( )
A. 科研价值大 B. 环境条件好
C. 建设难度小 D. 终年不冻
2. 在科研人员抵达恩克斯堡岛开始建站准备工作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当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天空 B. 恩克斯堡岛海域浮冰面积大
C. 新疆的塔里木河正处于汛期 D. 巴西高原地区草木一片枯黄
3. 恩克斯堡岛气候条件恶劣原因有( )
①纬度高 ②海拔高
③常年盛行西北风 ④常年盛行极地东风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材料内容,可知罗斯海域被誉为“天然实验室”,所以我国第五个科考站选址罗斯海恩科斯堡岛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科研价值巨大,故选A。
【2题详解】
该地位于南半球,正午太阳位于正北的天空,A错;此时南半球为夏季,气温较高,附近海域浮冰面积大,B对;新疆塔里木河的汛期在夏季,此时北半球为冬季,C错;巴西高原属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此时正值夏半年,草木葱茏,D错。
【3题详解】
根据图中材料可知,恩科斯堡岛位于70°S-80°S之间,纬度高,气温低,①对;常年盛行极地东风,④对。恩科斯堡岛的海拔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且作为小岛,一般海拔相对较低,②错;南半球强行西北风的地区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③错。故选C。
我国中部某地校园内有很多香樟树、玉兰、石楠等常绿阔叶树,常绿阔叶树中间点缀着几棵落叶阔叶树,而校园外的天然植被却正好相反。2018年初的一次暴风雪过境,香樟树等大量枝条折断,但落叶树基本毫发无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 该校园最有可能位于( )
A. 黄河以北 B. 黄淮之间
C. 江淮之间 D. 长江以南
5. 香樟树等大量枝条折断的原因是( )
A. 枝干细小,被大风吹折 B. 枝多叶密,被积雪压折
C. 气温骤降,被冻结折断 D. 保护树木,被人为折断
6. 依据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校内外植被受灾差异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校园内外植被差异大致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
C. 该校所在地不适合种植常绿阔叶树,校内应全面改种落叶树。
D. 该校应在冬春季对常绿树采取严密防冻措施,防止树木冻死。
【答案】4. C 5. B 6. A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地的天然植被以常绿林为主,间杂落叶阔叶林,因此该地应位于温带与亚热带之间的过渡部位,并稍微偏南,秦岭-淮河为温带与亚热带的界线,据此该地应位于该线附近或稍微偏南部位,结合选项选C。
【5题详解】
香樟树、玉兰、石楠等苗木属于常绿阔叶林,冬季,当降雪量过大,这些林木由于枝多叶密,会被积雪压折,大量枝条折断,选B。
【6题详解】
校内外植被受灾差异的直接原因是校内外树种的差异,由于校内树种是人为的常绿林为主,与当地以阔叶林为主的自然规律不符,故导致了校内树木面对暴风雪时的损失较大,这说明一种因素变化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反映,选A。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7. 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草场退化
C. 土地盐碱化 D. 森林破坏
8. 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
A. 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 B. 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C. 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D. 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9. 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
A. 减缓沙丘移动速度 B. 提高水电发电量
C. 提高土地利用率 D. 增加植被覆盖率
【答案】7. B 8. D 9. C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材料所述“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可推断,该处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为草场退化,土地沙化,B正确。而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森林破坏都不属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A、C、D错。
【8题详解】
据图乙可知:太阳能板遮挡的地方,草类茂盛,结合该地区干旱多风沙的自然环境可知,该地区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水分。太阳能板阻挡太阳光,产生“阴坡效应”,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可以使植被更好地生长,D正确;排除ABC。
【9题详解】
光伏产业是一种占地面积广大的产业,在发展光伏产业的同时能够发展牧羊,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再加上太阳能板阻挡光照,减少蒸发,草类茂盛,为牧羊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C正确;牧羊会减少植被覆盖,从而加快沙丘移动,减少河流流量,降低发电量, ABD错。
2014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为46%,已超过东京、中国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将人口“天花板”设定为2 500万。下图为“2001-2017年上海市人口变化图”。请回答下列各题。
10. 影响上海市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因素是( )
A. 土地资源 B. 水资源
C. 生物资源 D. 矿产资源
11. 上海市( )
A. 常住外来人口增长率先增后减 B. 2017年常住外来人口约占15%
C. 户籍人口基本保持稳定 D. 常住人口持续快速增加
【答案】10. A 11. C
【解析】
2014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为46%,影响上海市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资源。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常住外来人口,户籍人口基本保持稳定。
【10题详解】
2014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为46%,“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将“人口天花板”设定为2500万。影响上海市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资源,A对。上海位于湿润区,水资源充足,B错。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不是限制人口数量的主要因素,C、D错。
【11题详解】
上海市常住外来人口增长率有两次明显上升或下降,A错。2017年常住外来人口约占20%,B错。根据图例,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常住外来人口,户籍人口基本保持稳定,C对。常住人口2011年后增加缓慢,D错。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在互联网基础上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 我国东部地区部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给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
A. 产业转移加快 B. 产品滞销扩大
C. 就业压力减轻 D. 环境污染加重
13. 我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合理“药方”是( )
A. 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 B. 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
C. 加大产品的科技投入 D. 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
【答案】12. A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我国东部地区部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可加快产业转移,A正确;产业转移可使产品销售范围扩大;产业转移使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转出,就业压力增加;有污染企业转出,环境污染得到缓解。据此分析选A。
【13题详解】
我国传统产业的产品质量欠佳或管理、营销策略等落后,这是需要改造的关键。贴牌生产,附加值低且依赖于品牌,本身发展受限,A不可取;在没有加强自身建设、不能保证产品竞争优势的前提下,盲目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会导致滞销、亏损等,不可取,B错;加大产品的科技投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这是提升产业质量的关键,C对;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是靠量来增加产量,并不能提升产品质量,D错。据此分析选C。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14. 表格中的四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 甲 B. 乙甲
C. 丙甲 D. 丁
15. 具有甲地区城市化状况特征的国家多分布在( )
A. 非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大洋洲
【答案】14. D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90÷100=90%,相比甲乙丙三国,丁国的城市化水平最高。据此分析选D项。
【15题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甲国城市化水平为35÷100=35%,城市化水平低,主要位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据此分析选A项。
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 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C. 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 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17. 孟加拉国、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次是( )
A. M、P、N B. M、N、P
C. M、M、N D. P、P、N
【答案】16. C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的速度都一直处于正值状态,势必使城市化的水平一直处于不断提高状态,所以图示的时间范围内,在N时段时该地城市化水平处于最高状态。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慢,在P时段,城市化速度最快;在N时段,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有可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部分人口开始向郊区转移了。选C。
【17题详解】
孟加拉国城市化发展较慢,处于早期的M阶段;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处于中期加速阶段,为P阶段;英国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发展速度慢,开始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成熟阶段,为N阶段。据此分析并结合图示信息选A。
下图为城市人口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总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 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内涵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若图中的B-E阶段,“内涵式”为其城市化扩容的主要模式,则该国家可能是( )
A. 美国、日本、德国 B. 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
C. 日本、韩国、新加坡 D. 加拿大、俄罗斯、巴西
19. 图中E—F阶段反映的是( )
A. 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 城市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 城乡差距扩大
【答案】18. C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内涵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该类城市发展空间小,人口多应是地狭人稠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选C正确。
【19题详解】
E-F阶段城市人口比重下降,应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城市化速度放缓,城乡差距缩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选C正确。
读世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完成下列各题。
20. 依图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 )
A. 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B. 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
C. 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 D. 各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21. 世界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的时期出现在( )
A. 1825年前后 B. 1875年前后
C. 1925年前后 D. 1950年前后
【答案】20. D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图中N1和N2表示两类地区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图中显示在20世纪70 年代中期两条线相交,即所占比重持平,各占约50%。答案选D项。。
【21题详解】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城市人口占本区总人口比重,即分析图中M1和M2曲线的变化。由于M1一直大于M2,故可确定M2代表欠发达地区。图中显示M2从1925年前后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故选C。
读几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对应的国家,正确的是( )
A. 美国、英国、印度、巴西 B. 英国、美国、巴西、印度
C. 英国、美国、印度、巴西 D. 英国、巴西、美国、印度
23. 关于图示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国家城市化水平降低,说明①国家城市经济发展缓慢或倒退
B. ③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④国家,说明其经济实力明显大于④国家
C. ②国家城市化水平明显降低
D. ③国家城市化速度快,说明其城乡差距仍较大
【答案】22. B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英国的工业革命早于美国,在1800年其城市化水平高于美国;巴西的人口总量远小于印度,且人口过分集中于少数大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于印度。据此分析选B。
【23题详解】
结合上题及图示信息可知,①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但在1950年后城市化水平降低,是由逆城市化现象导致的城市人口减少;经济实力与国家的经济总量、工业化程度等因素有关,城市化水平与城市人口比重直接相关,图中显示③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④国家,并不能说明其经济实力明显大于④国家;②国家城市化水平持续升高;结合上题可知,③国家为巴西,其城市化速度快是少数大城市过度膨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造成的,这将进一步加大城乡差距。据此分析选D。
近年来,重庆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拥有汽车生产企业14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千家,具有7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化率。底特律曾是世界闻名的美国“汽车之城”。随着汽车业的研发和零部件生产商从底特律市区陆续搬到周边地区,1990年底特律汽车工业产值从占美国的56%降低到25%。2013年底特律市因债务危机宣告破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4. 重庆市集中了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千家,主要目的是( )
A. 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降低零部件的生产成本
B. 建立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C. 为当地的汽车企业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D. 有利于零部件生产厂之间开展协作
25. 底特律市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 产业结构单一 B. 环境污染严重
C. 美国国内对汽车需求的减少 D. 人口大量迁入,就业困难
26. 重庆市今后汽车工业发站亟需
A. 扩大汽车产量,提高汽车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
B. 减少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加强自主研发
C. 大力发展汽车电子等核心零部件厂
D. 加大科技投入,培养汽车专业人才
【答案】24. C 25. A 26. 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汽车工业集聚的原因及发展。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的信息可知,重庆拥有多家汽车生产企业,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集中于重庆可以为整车厂提供配套的零部件,从而降低整车生产成本。故选C。
【2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底特律为汽车城,汽车工业为其主导产业。由于汽车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导致城市衰落,因此产业结构单一是导致其城市财政破产的原因。故选A。
【26题详解】
材料指出单一的工业结构会导致城市衰落,故A项错误;工业转移是工业化的必然进程,跨国公司是工业转移的主要推动力,故B项错误;目前重庆主要是汽车生产基地,研发能力不足,故需加大科技投入,培养汽车专业人才,故选D,而C不合适。
“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互联网工业)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首套工业4.0流水线也已经亮相第十六届中国工业博览会。为了迎接世界经济发展的挑战,实现互联网工业生产,《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初稿已完成规划。读互联网工业的模式图。
完成下列各题。
27. 下面关于智能制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将会导致智能制造大发展
B. 互联网工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条件的要求大大下降
C.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工业生产成本将大大提高
D. 工业4.0时代对为生产销售提供服务的要求会降低
28. 与传统工业相比,不是智能制造具有的优势特点是( )
A. 工业产品更加个性化 B. 投入产出比高附加值高
C. 生产企业集中程度高 D. 对市场的适应性特别强
【答案】27. A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劳动力会更加不足,必然倒逼工业生产向智能化发展,A正确;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互联网工业是需要在服务互联网支撑的环境下才能实现,这就需要更发达的物流体系和服务体系,对交通和服务的要求更高了;智能制造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软、硬件的结合,让智能机器随时启动或关闭,节省了能源降低了成本,B、C、D错误。故答案选A。
【28题详解】
传统工业突出的特点是生产集中程度高,资金集中,产品标准化等,而智能制造的特点表现为智能化、精细化、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环保化。因此其产品是随市场需求而生成,个性化强,市场的适应性强;智能制造节省劳力、原料、能源,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投入产出比高。所以只有C不是它的优势特点。故答案选C项。
截至2016年3月底,呼伦贝尔市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共有17家,1—3月煤炭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8.12亿元,同比下降19.6%,1—3月全市原煤产量1951.7万吨,同比下降11.9%。下图为我国呼伦贝尔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9. 呼伦贝尔市煤炭能源基地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国家政策支持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30. 呼伦贝尔煤炭产量下降的原因包括( )
①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②清洁能源的使用
③改变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④环保要求不断提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29. A 30. D
【解析】呼伦贝尔市煤炭能源基地煤炭资源丰富,能源需求市场广阔,有国家政策支持。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高耗能产业减少。清洁能源的使用,对煤的需求量减少。环保要求提高,导致呼伦贝尔煤炭产量下降。
【29题详解】
呼伦贝尔市煤炭能源基地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煤炭资源丰富,①对。缺少大河,水运交通不便,②错。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③对。有国家政策支持,④对。A对,B、C、D错。
【30题详解】
呼伦贝尔煤炭产量下降的原因包括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高耗能产业减少,①对。清洁能源的使用,对煤的需求量减少,②对。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③错。环保要求不断提高,④对。D对,A、B、C错。
二、非选择题(40分)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刚果(布)社会经济落后,资源极度匮乏,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16年3月1日,由中国建筑集团承建,被当地百姓誉为“梦想之路”的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全线贯通,将布拉柴维尔和黑角两座城市间单程时间从原来的一周缩短至6个小时,结束了首都布拉柴维尔与沿海地区交通不便的历史。一号公路始建于1980年,二十多年来由于缺乏维护及战争的破坏,损毁非常严重,大部分路段无法通行;与一号公路平行的大洋铁路也由于年久失修,无法正常运输。一号公路沿途要穿越马永贝原始森林及河谷、高原等多种地形区,施工难度大、工期长。现在,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已成为非洲腹地的一道美丽风景线,沿线城市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下图示意刚果(布)西部地区主要陆路交通线分布。
(1)描述刚果(布)西部地区主要陆路交通线分布特点。
(2)分析一号公路复建之前首都布拉柴维尔与沿海地区交通不便的原因。
(3)说明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马永贝原始森林段建设时遇到的困难。
(4)简述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复建对首都布拉柴维尔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1)铁路和公路数量少,分布稀疏;主要连接首都(内地)和沿海地区。
(2)刚果河下游的瀑布群阻碍了河流通航,使得河运不便;大洋铁路年久失修,运输能力差,使得铁路运输不便;原有一号公路损毁严重,大部分路段无法通行,使得公路运输不便。
(3)马永贝森林位于热带地区,气候湿热,条件恶劣;雨季长,降水多,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森林中蚊虫多,易感染疟疾等疾病;当地物资匮乏,运输不便,生活和建设困难。
(4)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复建,节约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运输成本;加强了首都和沿海港口城市的联系,促进物资流通,丰富市场供应和满足市场需求;推动首都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经济水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线分布特点,影响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
(1)读图可知,刚果(布)西部地区主要陆路交通线分布特点是铁路和公路数量少,分布稀疏;主要连接首都(内地)和沿海地区。
(2)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由于刚果河下游的瀑布群阻碍了河流通航;大洋铁路年久失修,运输能力差;原有一号公路损毁严重,大部分路段无法通行。故一号公路复建之前首都布拉柴维尔与沿海地区交通不便。
(3)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马永贝原始森林段建设时遇到的困难主要从该路沿途的气候、自然灾害、基建状况等方面分析。读图可知,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马永贝原始森林段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潮湿闷热,气候条件恶劣;降水多,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森林中蚊虫多,易感染疟疾等疾病;当地物资匮乏,运输不便,生活和建设困难等。
(4)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复建,对首都布拉柴维尔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运输成本;加强了首都和沿海港口城市的联系,促进物资流通,丰富市场供应和满足市场需求;推动首都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经济水平等。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咖啡树适合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需要充足光热,常年无霜冻,降水量达1 500~2 000毫米的环境条件。一般在海拔600~2 000米的范围内,海拔越高,咖啡的质量越高。
我国云南省普洱市栽培普洱咖啡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普洱咖啡味道独特,为世界著名的雀巢等咖啡公司所青睐。1988年以来,普洱市(原思茅市,2007年更名为普洱市)政府围绕打造“中国咖啡之都”的战略目标,推进咖啡种植业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和咖啡贸易的主要集散地。目前,全市有咖啡鲜果脱皮加工厂153个、脱壳加工厂42个、深加工厂3个。下图示意普洱市的位置。
(1)分析普洱市咖啡种植的优越自然条件。
(2)简述普洱市咖啡生产的不利社会经济条件。
(3)指出进一步扩大咖啡种植规模,可能会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4)请就普洱市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1)北回归线从普洱市中部穿过,纬度偏低,光热充足,冬季无霜冻,受西南季风影响大,年降水量丰富;群山起伏,山地海拔较高,利于咖啡生长,且品质优良。
(2)中国大部分居民没有饮用咖啡的习惯,国内市场柑对较小;少有的咖啡消费者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生产地与消费地相距较远;因而普洱咖啡主要用于出口,但普洱地处西南一隅,交通通达度低,远离国外主要消费市场。
(3)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破坏问题。
(4)重视良种的引进、推广和应用,加强咖啡科学种植和管理,提高单产;研究与开发新产品,发展咖啡深加工业,完善咖啡产业链;注意环境保护,保障咖啡“优质”“生态”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3点即可)
【解析】
(1)咖啡树适合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需要充足光热,常年无霜冻,降水量达1500~2000毫米的环境条件。北回归线从普洱市中部穿过,纬度偏低,光热充足,冬季无霜冻,受西南季风影响大,年降水量丰富。群山起伏,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海拔600~2000米的范围内,利于咖啡生长,且品质优良。
(2)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市场、市场距离、交通等方面分析。中国大部分居民没有饮用咖啡的习惯,国内市场相对较小。少有的咖啡消费者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距离较远。普洱咖啡主要用于出口,但普洱地处西南一隅,交通通达度低,与国外主要消费市场交通不便。
(3)进一步扩大咖啡种植规模,破坏地表原有植被,可能出现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破坏问题。
(4)普洱市咖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咖啡之都”的战略目标。主要从科技、管理、产业链、品牌、生态、知名度等方面分析。应重视良种的引进、推广和应用,加强咖啡科学种植和管理,提高单产。研究与开发新产品,发展咖啡深加工业,完善咖啡产业链。注意环境保护,保障咖啡“优质”、“生态”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