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一次学段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四地位于哈尔滨(126°E,45°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A. ①所在的方格 B. ②所在的方格
C. ③所在的方格 D. ④所在的方格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从图示地理位置看,①位于哈尔滨的东南方向,经度间的距离大约为4°,较近,A对。②地位于哈尔滨的东南方向,但经度间距离较大,B不对。③位于哈尔滨的西南方向,经度间相差约106°,较远,C不对。④地位于哈尔滨的西南方向,不符合题意,D不对。故答案为A。
【2题详解】
从图中所示信息,四幅图的经纬度相差10°,但由于纬度越低,代表的方格面积越大,则③所在方格纬度最低,则代表面积越大,答案为C。
3.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A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北,故A不符合题意。B图位于南半球,甲地在乙地的西北,丙地在丁地的东南,故B符合题意。C图中,甲地在乙地东北,丙地在丁地东南,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显示地球逆时针旋转,图中圆心应为北极点,由此判断甲地在乙地东北,丙地在丁地西北,故D不符合题意。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 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A. 无法比较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5.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海平面均一,③区域距地心比①区域稍长
B. ②区域到③区域最近航线是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C. 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 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
【答案】4. D 5. D
【解析】本题组以正网格经纬网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距离、面积、方向、半球位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4题详解】
图中显示,①、②、③三区域经纬度范围都相等,实际南北距离相等,实际东西距离随纬度增加而减小,图中显示,①与②纬度相同,因此①和②的面积相等,排除A、B。图中显示,③的纬度较高,东西距离较短,因此面积①>③、②>③,排除C,因此D符合题意。
【5题详解】
由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①区域更接近赤道,离地心更远,故A项错误。在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北半球经度相差大、纬度相差小的两地之间,最短航线方向在南北方向上先偏北后偏南,故②区域到③区域最近航线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故B项错误。图中显示,③区域位于北半球,经度在东经160度以东,属于西半球,故C项错误。图中显示,③区域位于北半球,①区域位于南半球,③区域位于①区域以北;③区域位于东经160度以东,①区域位于西经20度以西,③区域位于①区域以西,综合起来,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故D项正确。
6.下列地点中, 位于 “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 现象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A位于南纬65°,西经10°,B点位于北纬70°,东经10°,C点位于南纬70°,东经170°,D点位于西经170°,北纬65°,极昼极夜现象只发生在极圈到极点之间AD错。而B点位于北半球,故选C。
下图所示为一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B两地相距33.3厘米,经度相差60°。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7. 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上比例尺到处都一样
B. AB段的比例尺为1:10000000
C. AC段的比例尺大于AB段
D. CD段的比例尺比AB段大2倍
8. 从A点去B点,距离最短的走法可能是
A. 从A点向东至B点
B. 从A点向西至B点
C. 先向东南,再转向东北
D. 先向东北,再转向东南
【答案】7. B 8. D
【解析】本题组以一方格经纬网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比例尺、最短距离方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7题详解】
图中显示,AB段和CD段的图上距离相同,但实地距离CD大于AB,因此图上比例尺不同,A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某纬线上两条经线间的实地距离=cos(纬度)×111千米×相差的经度数,题中信息表明,该地纬度为60°N,相差经度为60°,由此计算所得,AB段实地距离为3330千米,图上距离为33.3厘米,故比例尺为1:10000000,B对。AC纬度相差60°,经计算实地距离为6660千米,AC段与AB段的图上距离相似,因此AC段的比例尺为AB段的1/2,C错。图中显示,C、D位于赤道,单位经度的纬线长约为111千米,即CD段实地距离为6660千米,CD段与AB段图上距离相同,因此CD段的比例尺为AB段的1/2,D错。
【8题详解】
根据纬度变化规律判断,A、B两点均位于北半球。最短距离应为过AB两点的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A、B两点的大圆(过地心的平面与地面的交线)劣弧长度。因A点和B点均位于北半球,经过A、B两点的大圆劣弧相对于纬线应向北凸出,因此走最短路线,从南北方向上,应先向北后向南;由于B位于A以东,因此走最短路线,从东西方向上应一直向东,综合起来,从A到B走最短路线应先向东北再向东南,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C。AB所在的纬线不是圆,沿纬线不是最短路线,排除A、B。
9.下图示意某 GIS 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完成下题。
若在该 GIS 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 1:1000 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A. A4纸(29.7 cm×21 cm) B. B4纸(36.4 cm×25.7 cm)
C. A3纸(42 cm×29.7 cm) D. B3纸(51.5 cm×36.4 cm)
【答案】B
【解析】实地的长为300米,宽为220米,用1:1000的比例尺输出,用比例尺换算成的图幅的长为30厘米,宽为22厘米,所以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应该是B选项。故选B。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b,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M<300 ②300<M<400
③100<N<200 ④200<N<300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1. 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可能
①同为洼地 ②同为小丘 ③同为缓坡 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10. C 11. A
【解析】本题组以某等高线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海拔高度判断、地形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10题详解】
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图中等高距为100m。等合等高线a(300m)外围海拔高度低于300m,则M处海拔高度高于300m,海拔高度应为300m~400m,①错,②对;等合等高线b(200m)外围海拔高度高于200m,则N处海拔高度低于200m,海拔高度应为100m~200m,③对,④错。综合上述判断,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
【11题详解】
当闭合等高线同为b时,则M、N处的海拔都低于等高线b的海拔,则两地同为洼地,①对;当闭合等高线同为a时,则M、N处的海拔都高于等高线a的海拔,则两地同为小丘,②对;M、N两地等高线闭合,不是一个坡地地形,③错;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应该相同,④错。综合上述判断,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 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湖补给甲河 B. 甲河补给A湖
C. B湖补给乙河 D. 乙河属于外流河
13. 如果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河比乙河流速快 B. 甲河、乙河流速相同
C. 乙河比甲河流速快 D. 无法确定
【答案】12. A 13. A
【解析】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意在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图判读方法的掌握程度和迁移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12题详解】
等高线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左图等高线向西弯曲,说明河流向东流,即湖水向东流向河流,A湖补给甲河,A选项对,B选项错;右图等高线向东弯曲,说明河流向西流,即河水向西流向湖泊,乙河补给B湖,C错;乙河注入的湖泊为内陆湖,则乙河为内流河,D错。
【13题详解】
读图,甲河所在图比例尺大,乙河所在图比例尺小,比例尺越大,所代表的的实际距离(面积)越小,而两图等高距相同,说明相同等高距内甲河流经的实际距离比乙河小,即甲河的坡度大于乙河,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则甲河的流速大于乙河,选A。
下图为“某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该岛
A.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 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
C. 北部坡度比南部平缓 D. 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15. 该岛的面积约为
A. 0.43平方千米 B. 4.3平方千米
C. 14.3平方千米 D. 143平方千米
【答案】14. C 15. B
【解析】本题组以某岛等高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地理位置、河流流向、地形坡度、大气环流、面积大小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4题详解】
图中显示,纬度数值向北递增,该岛位于北半球,纬度低于30度,属于低纬度,不是中纬度,A错。该岛中部地势高,河流大多自中部向四周流,B错。根据图中等高线疏密程度看,北部稀疏,南部密集,说明北部坡度比南部平缓,C对。一般常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地区在南北纬10°之间,而该地纬度较高,很难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影响,D错。
【15题详解】
图中显示,该岛南北最大纬度跨度为1′,长约1/ 60*111千米≈1.85千米,该岛东西最大经度跨度为2′,长约2/60*cos25°*111千米≈3.33千米,按最大经纬度跨度计算,面积约6平方千米,根据目测该岛面积占最大经纬度跨度面积的一半多,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读等高线地形图(已知a>b>c>d),回答下列各题。
16. 沿PQ线所做的剖面图是
A. B.
C. D.
17. 结合上题结论,关于①、②数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A. ①、②都可能为c B. ①、②都可能为b
C. ①为b,②为c D. ①为c,②为b
【答案】16. C 17. B
【解析】本题以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剖面图判断、海拔高度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6题详解】
地形图中显示,P地海拔应在b、c之间,而D图中P地海拔在a、b之间,由此排除D选项。地形图中显示,Q地海拔应c、d之间,而A、B图中Q地海拔在a、b之间,由此排除A、B选项。图中显示,从P向Q首先穿过的是山脊,从Q向P首先遇到是上坡,C图都符合,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
【17题详解】
结合上题结论可知,等高线②以内地形为山岭,为高值中心,因此②数值应该等于两侧相邻等高线海拔较高的b,因此排除A、C。根据图中信息判断,①可能为b,也可能为c,因此排除D,选项B符合题意。
游客被困在下图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等地质灾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8. 图中陡崖最大高差可能是
A. 390米 B. 420米
C. 220米 D. 180米
19. 救护直升机停在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甲、乙、丙、丁中的某一位置,则救护人员能够直接观测到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8. A 19. B
【解析】本题组以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主要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陡崖相对高度、地形起伏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18题详解】
图中显示,丙处陡崖有3条等高线相交,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计算:(n-1)*100≤H<(n+1)*100,其中n代表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条数,100代表等高距,得出陡崖相对高度范围是200-400米间,陡崖最大高差是指该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大值,因此图中陡崖最大高差应接近400米,A符合题意,排除B、C、D。
【19题详解】
可先用直线把H与甲、乙、丙、丁四地连接起来,再观察沿线地形的起伏况。甲与H连线上穿过了一个300米以上的山岭,阻挡了视线,救护人员不能够直接观测到,排除A。乙与H连线上山顶附近等高线密集,山麓等高线稀疏,它们之间为凹形坡,不会阻挡视线,救护人员能够直接观测到,选项B符合题意。H与丙之间有陡崖阻挡视线,救护人员不能够直接观测到,排除C。H与丁之间为凸形坡,阻挡了视线,救护人员不能够直接观测到,排除D。
20.在下面等高线图中,沟谷流水向东流,图中分水岭为
A. 120°E经线 B. a线
C. b线 D. 30°N纬线
【答案】B
【解析】根据等高线的分布规律,谷地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若a为谷地,则沟谷流水向西流;若b为谷地,则沟谷流水向东流。由此说明b线为谷地,a线为山脊,即分水岭,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读某区域等高线图(比例尺1:20 000),完成下列各题。
21. 上图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A. 丘陵 B. 高原
C. 山地 D. 平原
22. 图示大坝建成后,当水库的蓄水位达到150米时,下列四地中肯定被淹没的是
A. 乙 B. 丙
C. 甲和乙 D. 乙和丙
23. 该水库放水时,在坝前会形成一道道壮观的人工瀑布。若要拍摄一张该景观的照片,上图中四个地点中最佳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1. A 22. A 23. D
【解析】本题组以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水坝景观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地形类型、水库蓄水范围、地图方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1题详解】
图中显示,该区域最高处海拔300多米,平均海拔低,地形有一定的起伏,符合丘陵地形特征,选项A符合题意。高原地形平均海拔较高,一般高于500米,与当地地势特征不符,排除B。山地平均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大于200米,与当地地形特征不符,排除C。平原一般平均海拔低于200米,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与当地地形特征不符,排除D。
【22题详解】
大坝建成后,当水库的蓄水位达到150米时,位于库区之内且海拔低于150米的地区会被淹没。图中显示,甲地海拔位于150~200米之间,不会被淹没,排除C。乙地位于蓄水区(库区),且海拔小于150米,乙地肯定被淹没,A符合题意。丙地虽然海拔低于150米,但位于库区之外,不会被淹没,排除B、D。
【23题详解】
观察水库瀑布景观照片发现,拍摄者应在与水坝顶部高度相同地点的侧面就近拍摄。图中显示,丁地位于海拔高度与水坝顶部相同,且位于水坝侧面,因此最佳拍摄地点就是丁地,选项D符合题意。从甲地只能拍摄到水坝的背面,拍摄不到人工瀑布,排除A。乙地被山脊阻挡,拍摄不到水坝,排除B。图中显示,丙位于水坝正面,拍摄不到侧面瀑布景观,排除C。
读图,完成各题。
24. 图中⑤代表的海洋地形是
A. 大陆架 B. 大陆坡
C. 海岭 D. 海沟
25. 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活动的地点是
A. ①④ B. ②③
C. ③ D. ⑤
【答案】24. D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图中①在0米以上,为陆地;②坡度小,水深在200米以内,为大陆架;③坡度陡,为大陆坡;④处海沟外缘,为洋盆;⑤的等高线特征表明其水体很深,且为一谷地,坡度很大,故为海沟。
【25题详解】
海沟处地壳活跃,多地质活动。
下图为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6. 下列大洲中,赤道穿过的是
A. 欧洲 B. 南极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27. 亚洲、非洲与大洋洲三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答案】26. D 27. C
【解析】
【26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南美洲等大洲,所以D正确。
【27题详解】
印度洋西侧为非洲,北部为亚洲,东侧为大洋洲,故亚洲、非洲与大洋洲三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是印度洋,所以C正确。
28. 丽丽有个心愿:骑骆驼,赏沙漠风光,参观金字塔、运河、清真寺、交穆斯林朋友,丽丽的理想去处是
A. 印度 B. 埃及
C. 美国 D. 巴西
【答案】B
【解析】埃及90%以上的土地为沙漠,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沙漠之国;埃及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东面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埃及人留下了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神庙等著名古迹,其中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埃及的主要居民是阿拉伯人,大多信伊斯兰教,故B项正确。
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读河南省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水源
C. 交通 D. 城市
30. 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B. 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 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 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答案】29. A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从河南省地形图和南水北调中线经过河南省的线路图对比,可看出线路在河南省境内发生较大的弯曲,主要是考虑既要避开海拔太高的山地、沿山麓地区地形平坦,建筑成本较低,因此主要是受地形影响,故A对。由于山麓地带水源相对丰富,该工程在此建设并不是因为该地区水源短缺,故B错。输水通道的建设,主要是水渠的修建。无需像商业网点建设一般需考虑交通因素,故C错。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的变化并非如西气东输绕道山西一样,需兼顾沿线城市,考虑市场的需要,D错。
【30题详解】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A错;北方地区因缺水而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南水北调后,将有利于北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南水北调后,会使线路沿线和北方地区的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可能会加重该地区的土地盐碱化,B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流域连接起来,统一调剂,从根本上缓解中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局面,但对于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不可能从根本上解除,C错。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对于扩大内需,保持北方抽水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北方缺水地区的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D对。
二、综合题(3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产业转移给迁出国和迁入国的产业升级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有“世界工厂”的美誉。读“GE公司(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产品流程”和“GE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两个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材料2:
(1)GE公司将设计的电器产品选择在中国组织生产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2)GE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阶段Ⅱ和阶段Ⅰ相比,对GE公司的有利影响和对中国企业产业的不利影响各是什么?
(3)就中国电器企业的发展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1)可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保持竞争优势。
(2)缩短了商品开发与生产之间的周期;提高竞争能力 与中国企业争夺优秀科研人才。
(3)加大产品开发研究投入;注重市场开发;树立品牌意识等。
【解析】本大题以GE公司产品流程和在中国投资的两个阶段示意图为主要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工业区位、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发展建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由材料一可知,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质优价廉,有竞争优势。中国工人的工资水平较低,土地价格较低,从而降低了生产电器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市场价格上保持竞争优势。
(2)GE公司在中国投资的第Ⅱ阶段与第Ⅰ阶段相比,明显不同的是在第Ⅱ阶段将技术研发中心迁移到中国,使产品的研究开发与产品的生产密切结合,可加快产品开发、制造的步伐,迅速更新适应市场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GE公司设置在中国的技术研发中心,使用的技术人才主要来自中国,因此会与中国企业争夺科研人才。
(3)材料显示,中国企业能够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但在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上处于劣势,因此中国电器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补齐自己的短板。必须加大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的开发,加大市场宣传,创造国产名牌。
32.目前我国已建有五个极地科考站,其分布如下面两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城站(62°13′S)、中山站(69°22′S)、昆仑站(80°25′S)、黄河站(78°55′N)四科考站中距极点最近的为________。相距最近的两个科考站是_______________。
(2)若运送物资的飞机从长城站(62°12′59″S,58°57′52″W)飞往中山站其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3)请说出图中五个极地科考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_,并判断其与其他四个科考站的相对方位。
【答案】(1)昆仑站;中山站和昆仑站。
(2)先向东南方向飞,再向东北方向飞。
(3)长城站长城站位于中山站、泰山站和昆仑站的西北方向,位于黄河站的西南方向。
【解析】本大题以我国五个极地科考站分布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地理位置判断、最短航线方向、方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科考站纬度越高,距极点越近。图文信息显示,昆仑站的纬度为80°25′S,纬度最高,因此距极点最近。图文信息显示,南极四个科考站中,中山站和昆仑站的经纬度相差最小,因此相距最近。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城站和中山站同在南半球,其最短航线为凸向南极的大圆劣弧弧长,由于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偏东方,所以飞行方向为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3)据图判断,长城站位于60°W附近,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长城站位于西半球;据图判断,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均位于45°E以东,均位于东半球。根据前面经度的判断可知,从东西方向来看,长城站位于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以西;从第(1)题中四个科考站的纬度判断,从南北方向来看,长城站位于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以北,因此长城站位于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的西北方向;黄河站在10°E附近,长城站(60°W)位于黄河站以西,黄河站在北半球,因此长城站位于黄河站以南,综合起来,长城站位于黄河站西南方向。
33.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中河流的流向特征。
(2)比较甲,乙两地降水的多少,并说明理由。
(3)图中M、N两条引水线路,哪一条设计更合适?试分析原因。
(4)描述该区域地形特征。
【答案】(1)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2)乙地降水较多;乙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3)M线合理。M线基本沿着等高线方向修建,施工难度低,施工量小,成本低,投资少,线路基本可以自流引水。
(4)该地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起伏和缓。
【解析】本大题以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河流流向、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引水线路设计、地形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1)图中河流的流向与穿过河流的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再指向标判断,河流基本上从西南流向东北。
(2)题中信息表明,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因此,该地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图中显示,乙地为东南坡,属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甲地为西北坡,属于夏季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3)引水线路一般要求:首先保证尽量自流引水,其次引水线路尽量短。M线路从起点到终点,海拔逐渐降低,基本实现自流引水,运营成本低,基本沿着等高线方向修建,施工难度低,施工成本低,投资少;而N线路虽然线路短,但沿线坡度大,施工难度大,建成后的运营成本高,需要大量能源提水。
(4)图中显示,该地海拔在200米以下,区域内相对高度不大,大多区域等高线稀疏,因此以平原为主;图中显示,西部海拔较高,东部海拔较低,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因此地势西高东低,起伏和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