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地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

    【地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解析版)第1页
    【地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解析版)第2页
    【地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解析版)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4小题,每小题1分,共44分)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 ③④ B. ①②
    C. ⑤⑥ D. ③⑦
    2. 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答案】1. B 2. A
    【解析】
    本题组以两幅极极地俯视经纬网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半球判断、方位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题详解】
    图中箭头方向表示自转方向,左图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由此判断该图为北半球,即①、②、③、④位于北半球;右图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由此判断该图为南半球,即⑤、⑥、⑦、⑧位于南半球,排除C、D。左图全球经度被经线等分为18份,每份20度,由此判断,①、②分别位于160°W~180°之间、160°E~180°之间,而③、④位于20°W~20°E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半球是指20°W以西和160°E以东的半球,因此③、④位于东半球,①、②位于西半球,排除A,选项B符合题意。
    【2题详解】
    根据前面判断可知,④点位于北半球,⑧点位于南半球,因此④点位于⑧点的北方,排除C、D;④位于0°-20°E,根据自转方向判断,⑧点位于0°-20°W,因此④点位于⑧点的东面,排除B,综合起来,④点位于⑧点的东北方向,选项A符合题意。
    科学家预测 2019 年至 2020 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下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 图示天体系统的层次有( )
    A. 1 级 B. 2 级
    C. 3 级 D. 4 级
    4. “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
    ①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
    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范围不断扩大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
    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3. B 4. D
    【解析】
    【分析】考查天体以及太阳活动相关知识。
    【3题详解】
    由图可知,天体系统包括太阳系以及地月系,一共有两级天体系统,正确答案选B。
    【4题详解】
    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黑子活动减弱,因此地球上降水相对较少,太阳活动减弱,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较少。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的通讯干扰较少,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不会扩大,③④正确,正确答案选D。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对地球影响,例如许多地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有时是正相关,有时是负相关;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引起电离层的扰乱,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弱或中断;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
    下图是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图(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完成下面小题。

    5. 该日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全天暴雨 B. 全天晴朗
    C. 上午晴朗,下午转阴 D. 午后多云转晴
    6. 该地可能位于( )
    A. 大兴安岭 B. 帕米尔高原 C. 黄土高原 D. 武夷山
    【答案】5. D 6. B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根据太阳辐射曲线,该日北京时间10点当地日出,20点日落,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15点时,当地正午12点。根据太阳辐射量变化分析,该日天气状况是午后多云转晴,D对。正午太阳辐射充足,A、C错。上午太阳辐射很少,不是全天晴天,B错。
    【6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北京时间15点时,当地正午12点,比北京时间晚3小时,应在我国西部地区。该地可能位于帕米尔高原,B对。大兴安岭地方时正午时间比北京早,A错。黄土高原、武夷山与北京时间差值小。C、D错。
    【考点定位】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不同区域时间差异,区域天气现象特征。
    【名师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很多,同一日期内,主要影响因素是天气。白天才有太阳辐射,所以图中太阳辐射曲线也代表着昼长的范围,可以判断出日出、日落时间。根据区域与地方时的差值,可以计算出某地的区位特征。
    下图示意冬至前后北京时间16:15左右,落日的余晖将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的17个孔洞照亮,呈现出壮丽的“金光穿孔”景观。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 该桥的走向为( )
    A. 东西走向 B. 南北走向
    C. 东北—西南走向 D. 西北—东南走向
    8. 出现“金光穿孔”景观的当地时间是( )
    A. 3:59左右 B. 3:31左右
    C. 15:59左右 D. 16:31左右
    【答案】7. D 8. C
    【解析】
    【7题详解】
    冬至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日落西南。出现“金光穿孔”现象也就是桥孔洞的方向与日落的方向一致,即桥的走向与日落的方向垂直,据此分析推知该桥应为西北—东南走向,选D。
    【8题详解】
    北京的地方时也就是116°E的时间,比北京时间(120°E)晚16分钟,则依据出现“金光穿孔”景观的北京时间16:15分左右可以推知此时北京的地方时是15:59左右,选C。
    【点睛】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图中石嘴山至托克托)河床不断抬高,形成类似下游的“地上河”,河道摆动频繁。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该河段水文特征( )
    A. 无明显的夏汛
    B. 越往下游,径流量小
    C. 没有凌汛
    D. 河道弯曲,水流平缓
    10. 该河段形成地上河,泥沙主要来自( )
    ①流水搬运上游黄土至该河段沉积 
    ②风力搬运附近沙尘至该河段沉积 
    ③河岸崩塌,泥沙在河床沉积 
    ④附近灌溉农业区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泥沙在河床沉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9. B 10. A
    【解析】
    【9题详解】
    该河段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属于季风区,夏季降水最多,有明显夏汛,A错误。该河段经过农业发展区,大量引水灌溉,下游径流量越少,B正确。该河段纬度较高,有结冰期,且由低纬向高纬流,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C错误。该河段河道较平直,水流平缓,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该河段的沙源,根据图示分析,来自流水侵蚀黄土和风力搬运沙漠区沙子,①②正确;流经区域主要由黄土和沙漠构成,地质不稳定,河岸有可能崩坍形成沙源,③对。由于地上河,地势较高,河水由黄河流向较低的农业灌溉区,不可能出现灌溉区泥沙进入河床,④错。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选A。
    【点睛】河流水文特征要素及影响因素
    水文特征要素
    特征描述
    影响因素
    水位
    水位变化大或小
    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流量
    流量大小
    ①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看降水量多少
    ②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含沙量
    含沙量大或小
    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结冰期
    有或无,长或短
    最冷月均温>0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