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 试卷
展开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选对得2分,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下图中①②③④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据此,完成下题。
①②③④四点中( )
A.②比③气温低,气压高 B.③位于近地面,④位于高空
C.①处气体受热膨胀,气压低 D.气流运动方向为③→④→①→②→③
我国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6年11月18日下午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着陆场顺利返回着陆。这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我国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
A. 2016年10月17日0时30分 B. 2016年10月17日0时46分
C. 2016年10月16日23时30分 D. 2016年10月16日23时46分
3.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期间( )
A. 我国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B. 法国南部沙滩浴场进入旅游旺季
C. 乞力马扎罗山麓的热带草原草木枯萎,动物南迁
D. 索马里暖流逐渐增强
4.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着陆后我国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 )
A. 立冬 B. 霜降 C.小雪 D. 大雪
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下图示意近地面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图中箭头对应的力中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的是( )
A.a B.b C.c D.d
6.如果图示现象为近地面AB两地热力环流引起,当两地冷热差异增大后,形成风的原动力会( )
A.增大 B.先小后大 C.减小 D.先大后小
7.关于图中A点和B点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处风力大于A处 B.B处水平气压梯度小于A处
C.A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D.AB两处地转偏向力都平行于等压线
唐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所指“渭城”(现咸阳渭城区)、“阳关”(现敦煌市西南)是中国古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关卡要塞。阳关,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至明清时期被完全废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8.诗中所描写季节与渭城所发生的地理现象相吻合的是( )
A. 室内采光面积逐渐变大 B. 日出时间逐渐变晚
C. 正午日影逐渐变长 D. 夜长逐渐变短
9.阳关,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后被废弃,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战争 B. 与西方陆上交通逐渐衰弱
C. 生态环境恶化 D. 丝绸之路导致人口西移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圧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图中甲处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11.图中乙处此时的气候特征为( )
A.高温少雨 B.凉爽多雨 C.高温多雨 D.凉爽少雨
天津市某中学(39°N,117°E)运动会长跑比赛于北京时间某日11:45鸣枪开赛。下图为某运动员比赛中经过跑道某点时的素描團。当运动员到达该地点时,其身影指向自己的左前方,此刻影长缩至整个长跑过程中最短。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当运动员身影如图所示时,运动员最可能位于图中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经过上述地点时,长跑比赛已经大约进行了( )
A.27分钟 B.21分钟 C.15分钟 D.11分钟
14.关于全球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从高气压带吹出来的风,都是偏东风 B.低气压带控制地区,有利于降水的形成
C.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气候均炎热干燥 D.低气压带的形成,都是因为地表受热多
考艾岛(位于太平洋中)上的怀厄莱阿莱山海拔1548米,山上某地年平均降水量11430 mm。完成下列各题。
15.甲乙丙丁四个方向,降水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年降水最多的地方,其带来降水的盛行风风向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
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 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
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 ④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8.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
B.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
C.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D.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
2016年11月1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图为2016年11月18日14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单位:hPa)及洗车指数。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19.此时( )
A.甲地强降雪,洗车指数高 B.乙地气温低,适合穿棉衣
C.丙地风力弱,空气质量差 D.丁地雨雪天,交通受影响
20.该日,福建、广东、广西三省区出现近30℃高温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 B.受强大的热带气旋控制
C.高大山脉阻挡,寒潮影响小 D.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
21.为预防冻害,华北地区农民为农作物覆盖塑料薄膜,其作用是( )
A.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B.降低了地面辐射的损失
C.降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D.增强对流层大气逆辐射
下图为长江河谷某地地形剖面图及冬季某时刻等温面(等温面是指空间中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面)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据图分析,该时刻河谷中部等温面向上弯曲的主要原因有( )
①白天因地形阻挡,谷地内部获得太阳辐射少,谷地气温较低
②黑夜因散热不畅,谷地内部气温偏高
③白天因江水比热容大,升温慢,谷地气温较低
④黑夜因江水比热容大,降温慢,谷地气温较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此时,图中四地之间的气流应该是( )
A.甲流向乙 B.乙流向丙 C.丙流向丁 D.丁流向甲
草原犬鼠(土拨鼠)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它们善于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如下图)。这使地面上的风能够吹进洞穴,形成“穿堂风”,给犬鼠带去习习凉风。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4.根据上图犬鼠洞穴的 “穿堂风”,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为气流出口 B.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高
C.乙处气温较低 D.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
25.湖南省衡阳市丘陵地区的民居要利用“穿堂风”,以下布局合理的是( )
A.房屋东西朝向, 房前河流,屋后水泥地面
B.房屋东西朝向, 房前水泥地面,屋后山林
C.房屋南北朝向, 房前山林,屋后河流
D.房屋南北朝向, 房前水泥地面,屋后河流
锡尔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流入咸海。图1为锡尔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该河上某水文观测站观测到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和降水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6.锡尔河流域冬春季节降水较多,主要原因是此时该地( )
A.地表径流处于丰水期,蒸发量大 B.西风活动频繁,输送水汽较多
C.沙尘暴活动强度大,凝结核较多 D.亚洲高压增强,偏北风湿润多雨
27.该河流上游水库建成,对下游的主要影响是( )
①枯水期水位抬升 ②人湖水量增加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河水含沙量减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单位:m)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8.图中A,B,C三点气压相比较( )
A.PA>PC>PB B.PA>PB>PA C.PC>PB>PA D.PA=PC=PB
29.此时,A,B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 )
A.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晴朗 B.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阴雨
C.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晴朗 D.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
30.C点近地面吹( )
A.西北风 B.偏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8分,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在我国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中,O点为观察者所在位置,A、B、C、D为观察者所在地的地平面上四个方位,E、F为观察者在二至日观测到的正午太阳位置,其中OE⊥AC。
(1)图中地平面上A、B、C、D四个方位中表示南方的是________,O点的纬度是________。
(2)若位于O点的观察者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且当天日落时刻的北京时间为18时16分,据此可推算出观察者所在地的经度是________,当天日出的北京时间为____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中画出冬至日15时,O点观察者影子的大致延伸方向。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松潘草地位于松潘高原(下图),海拔3500米以上,沼泽广布,夏季天气变化大。在冷湿环境下,松潘草地泥炭(未分解的植物遗体不断堆积而成)资源丰富。解放后松潘草地经排水疏干,部分垦为农田,草地和沼泽面积大为缩小,已发展成少数民族的农耕区。
(1)分析松潘草地夏季昼夜温差大的成因。(6分)
(2)分析松潘草地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6分)
33.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6分)
(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4分)
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
(3)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6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D 2.C 3.D 4.C 5.C 6.A 7.A 8.D 9.B 10.C 11.C 12.C 13.A 14.B 15.D 16.D 17.C 18.B 19.C 20.D 21.B 22.D 23.A 24.B 25.D 26.B 27.D 28.D 29.D 30.C
二、综合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8分,共40分。)
31.【答案】(1)A 23°26′
(2)116°E,6点16分,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南北两侧)降低(递减,减小)
(3)如图
32.【答案】(1)海拔高,大气较稀薄1点;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白天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多,气温上升快1点;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1点。(6分)
(2)松潘草地海拔高,气温低1点;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年均温较低,蒸发弱1点;地形平坦(地形以高原为主),排水不畅1点(或土质黏重,水分不易下渗,地表积水)(6分)
33.【答案】(1)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1点。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1点,即甲地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1点。(6分)
(2)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且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1点。盛行的西(北)风(或答“与谷地走向一致的气流”)受狭管效应的影响1点,速度在谷地加快,导致风大。(4分)
(3)该地降水稀少,夏季光照强度1点大且时间长1点(或白昼长,太阳高度较大),多干热风,荫房四壁的孔洞既便于通风,又能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葡萄干发酸1点。(6分)